姜若辉:滚烫的乡梓情

文摘   文化   2024-09-17 08:56   江苏  


滚烫的乡梓情

——刘殿长诗词集《岁月沉香》序


文 / 姜若辉


点入名片👇关注并查阅往期



姜若辉,江苏常熟人,1960年出生,当代作家。著有:报告文学集《那颗颗闪烁的星星》,中短篇小说集《白芒》,长篇小说《滴血的玫瑰》《单身贵族楼》《午后的时光》《盘蛇岛》。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作品散见于全国各地报章杂志,同时,还撰写过一些学术论文,有论文被中央级刊物摘要与转载。现居北京从事文学工作。


品读刘殿长沉甸甸的《岁月沉香》书稿,我强烈地感受到了书中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东西,而正是这种化不开的东西,浓浓的、深深的、纯纯的、文学的的情感宣泄,令人动容。


作者因为有话要说,有思想要表达,有情绪要喷发,甚至有目标要追寻,他将手边的文创工具信手“拿来”,无论是新诗、旧诗、词、散文诗,甚至口占,发而为文,百发百中!而这,正是作者的功力所在,也是文学应该遵循的形成过程。


故乡给了他所有可能。而他用这种可能还故乡以自己的文学灵性、硕果和满腔的热血。


刘殿长,祖籍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李家埠,1968年7月考入泰安第十三中学,1970年11月应征入伍。历任中央军委军委办公厅管理局局长,军委办公厅直属工作局局长,武警水电指挥部副主任,武警水电指挥部副政治委员,武警少将警衔。创作出版了散文集《汶河情》,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亲自为该书题写书名。


我与刘政委是挚友,老相识了。尽管他比我年长,履历迥异,风格不同,但我们很谈得来,特别是说起故乡与文学,我们有说不完的话题。从此我知道了政委小时候的好多故事。


他从小就热爱文学,读书成绩优良,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尤其是语文课。长大入伍后,在生活的历练下,他的体魄情操日益丰隆,文学水准突飞猛进,继而在军旅和文学的两片天空中展翅翱翔!


与此同时,他还把他自己的关注点投向了故乡泰安和那条母亲河——汶河,他关注着故乡的发展和“成长”,思考着她的今天与明天的文明的脚步……


要知道,殿长政委可是将军啊,身为“高官”,在人们一般的印象中,将军应该是不拘言笑、一脸严肃的,可事实却是,他平易近人,回老家时,他与老家农民可热乎啦;跟我更是没大没小,谈笑风生,文学上我们更是经常切磋,各取所长,共同前进。



故乡每有一次进步,他都迫不及待地与我分享。


最近他向我说了一个故乡的小“秘密”:在他一手策划、一手“招呼”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努力,与村书记的全力配合下,他们硬是搭建创办成功了汶河书院。书院?是的,说到底,乡村文化,城市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即使是故乡那串或大或小的文明的脚步才是刘政委书写的真正“主题”,才是最好的“作品”啊!


《岁月沉香》文学性的优秀是毋庸置疑的。它的热点、亮点和精彩遍布全书。下面,我试着将我对此书印象最深的几点说出来供我的挚友参考——就像我们在无数个平常的日子中随意晤谈一样:



《岁月沉香》有扎实的思想性。政委从军凡数十年,岗位持续上升,思想不断飞跃。决定一首诗歌优劣的是情感、意象和语言三要素,而思想则是统领者;或说,诗歌的三要素是思想,技巧,语言,此说更把思想放在了第一位。但无论是情感、意象还是语言,它们都浸润着作者的思想。思想决定了作品的深浅,文学的视野,情感的浓淡,意象的宽窄,语言的精致和有效。这样的例子在《岁月沉香》中随处可见。


文学的体裁是生活本身的选择。无论是新诗还是旧诗,也无论是散文诗还是填词,每一种体裁都不是万能的(当然也可以“跨体”书写)。一般来说,思维或作品描述的对象比较完整的,以散文诗为佳:思维或作品描述的对象比较分散的,或是瞬间感悟,则以诗歌见长。新旧诗歌的创作随阅历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岁月沉香》的成功之处正在于此。



重点说说新诗。


新诗的整体张力,是新诗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标志之一,是新诗之所以是新诗的根本,诗歌容量的制造者,诗歌的魅力所在。


其实,无论古诗或现代诗(新诗),都得用张力来满足“以一当十”的诗性要求。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用梅尧臣的话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这样才能达到诗性的极致。他们讨论的其实就是诗歌的张力问题。


新诗可以通过架构、意境、时空的变换以及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扩张等等来完成张力的获取,但说到底,新诗乃至所有诗歌的张力其实是诗歌语言的张力。


张弓搭箭,这时候看上去静止的诗歌语言就会舞动起来,就会让读懂的人从中获取强大的诗性能量。尽管有些诗歌写得精致、纯净、朴实,但照样可以通过张力的运用,通过诗意的挖掘、语言的跳跃、概念的变异、具象的诗性化、结构的对立和空间的留白等等技巧和表现手段,使张力满盈。



但有必要指出,诗歌张力的制造在于作者,但作品的艺术价值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而体现或接受张力的是读者,读者是作品艺术价值的鉴赏者和评判者。因而只有当这种张力“平民化”的时候,这种诗歌的创作程序才得以完成。作家运用删弃的艺术把一个精练的作品交给读者,把自己未说完的话留给读者去说,去完成,这就为作品的艺术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殿长政委,然否?


是为序。


2024年9月14日



延伸阅读


常熟:镶嵌于中国文化地图上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小康社会”“大同世界”——对“南方夫子”常熟乡贤言子的再认识

沈秋农:素朴敬仰我常熟乡贤(全集)
群星璀璨:26位常熟籍中国“两院”院士
常熟乡贤丨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邓绍基
常熟乡贤丨投笔从戎,弃政从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

虞山文化的主要特点

常熟虞山,吴文化第一山!

常熟·衣山楼图记

烟火悠悠六千年!这里,是常熟...


我在北京看长城——以此纪念我的常熟乡贤、“一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

闻一多笔下的常熟

常熟乡贤丨被遗忘的文坛巨匠黄人

常熟黄宗仰:辛亥功臣,革命高僧,园林专家,文化名人

“鸳鸯蝴蝶派”开山鼻祖:常熟人徐枕亚

常熟教授丨谭帆:“四大奇书”何以成为小说经典?
常熟教授丨北大潘建国教授书坛情缘
常熟“面窜条”:少不更事儿时味


点下方名片→点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如需及时接收到文章推送,请花3秒钟时间为我们点赞、点击“在看”或者“分享”转发!您的鼓励是我们的动力!

别忘了“分享”“点赞”“在看”哦!

梅塘
江南福地,常来常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