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期
跑好马拉松
关注十二种关系
作者:穆剑
1.比赛与训练
马拉松是一项长距离极限运动,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准备才能参加比赛。长期的训练,可以帮助跑者增强耐力、提高体能和技能,准备好比赛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在训练过程中,跑者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训练计划和目标,以适应不同的训练阶段和比赛要求。
成熟的马拉松跑者,一般选择一年跑2-3次,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或两次。其它时间全部用来训练。也有些跑者以赛代练,有比赛就跑。作者不太赞同后者,因为马拉松毕竟是极限运动,一次马拉松跑完后对身体的伤害很多,应该有足够的恢复与休息时间。
另一个问题是一周跑休几天。专业跑者通常跑六休一。业余跑者则根据自己的体力、目标以及时间来安排。大部分跑者跑5天或者4天,跑量每月300公里左右,少数有追求的跑者可以跑到500公里以上。我采取跑三休四或者跑四休三,月跑量不超过260-280公里。
总之,跑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每次比赛的级别、赛道、地形和天气等因素,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和比赛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并不断PB(个人最好成绩)。
2.跑量与成绩
在马拉松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跑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与成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跑量越大,跑者的耐力、有氧基础和体能越强,因此其在比赛中的表现也会更好,对提高马拉松成绩肯定有帮助。
但是跑量与成绩并不完全正比例关系,还取决于总跑量和训练方法。如果你的总跑量在一万公里以内,就是说是个马拉松的初级跑者,你跑量的堆积,会很快地提高跑步的成绩。但是已经有一定跑量的跑者,则更应侧重训练的内容和方式,比如有氧与无氧、耐力与强度、LSD与间歇训练的比例,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训练情况、比赛频次以及目标设定做适度调整。通常在一定跑量后,比如总跑量大于2万公里或1.5万公里后,会增加无氧、强度及间隙训练的比重,才会持续提升跑步能力,提高跑步成绩。
3.步频与步幅
步频和步幅是两个重要的跑步技术指标,是提高速度的2个最基本要素。步频指的是跑者每分钟迈出的步数,步幅指的是每次迈步的距离,步频越高,步幅越大,跑者的跑步速度也就越快。
要想提高成绩,两项同时提高当然最好,但是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同时提高难度很大。步幅过大可能会导致跑者的身体负担过重,容易受伤,因此需要在合理范围内控制步幅大小。提高步幅,需要增强力量和柔韧性的训练,还应增加跑步技术的训练,比如送髋、后蹬、脚底落地等专项训练。
提高步频、小步快倒,可以更快地转移身体重心,减少落地的冲击力,从而减轻跑者的身体负担,提高跑步效率。但一味追求快步频,会使步幅减小,造成跑步过程中小步紧倒,呼吸急促。合理的步频,应该控制在175-195之间,一些个子矮、柔韧性性差,或者一些女跑者,步频可以到达200或者更快。
因此,保持合适步幅的同时提高步频,才能得到更快的跑步速度。
4.速度与耐力
速度指的是跑者在单位时间内跑过的路程长度。提高速度的训练方法包括间歇训练、爆发力训练、阶段性训练等。
耐力指的是跑者在长时间持续运动时的体能表现。跑者需要逐步提高长距离跑的耐力,才能在保证后程不掉速或少掉速,用较快的配速跑完全程。提高耐力的训练方法包括长距离跑、低强度长时间持续训练等。
平时训练中,多跑速度还是多练耐力,我认为,如果以无伤顺利完赛为目标,应以多练耐力及长距离训练为主。但是如果以快速提高成绩为目标,则建议增加速度训练,多跑强度。当然,理想状况是在训练过程中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因为,速度的提高可以帮助提高耐力水平,耐力的提高也可以促进速度水平,速度的提高需要更强的肌肉力量、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这正是耐力训练的结果。
5.天赋与勤奋
天赋与勤奋同时具备,肯定能取得马拉松比赛的佳绩。但并非所有的人的都具备跑步的天赋,这就需要更加勤奋。
天赋指一个人天生拥有的才能和素质。对于马拉松跑者来说,天赋包括一些基本的身体素质,例如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等,还包括跑者的学习和领悟能力,在马拉松运动中更快地适应规则、不断地纠正自身的不足。
勤奋指一个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坚持训练和积极的态度来实现目标。对于马拉松跑者来说,勤奋包括训练计划的自觉执行、饮食和休息的自律管理以及积极的心态。
天赋可以提供优势且无法改变,每个跑者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跑步天赋,才能制定合理的目标,这点非常关键。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跑步潜力而制定了过高的目标,则无论你怎样努力,都可能失败。这并不等于你不需要勤奋。事实上,只要你根据自己的天赋条件设定合理的跑步目标,通过勤奋刻苦的训练,不管你的天赋高低,都能不断进步,不断获得PB的快乐。
6.心率数据与体感
心率数据是一个客观的生理指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反映跑者当时的心肺状态,以bpm(每分钟心跳数)表示。通常,跑者会根据自己的最大心率(通常是220减去年龄),设定自己的心率训练区间,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体感是指跑者对自己的身体感受和运动状态的主观评价。可以帮助跑者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疲劳程度,及时调整自己的运动强度和节奏,以达到最佳的比赛效果。
心率数据和体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当跑者感觉到疲劳时,心率通常也会相应地升高,这时跑者会降低或提高跑速和强度。但是依据体感还是依据手表显示的心率数据,说法不一。
一些跑者喜欢看手表,除了看配速和时间距离外,主要是看心率,心率一旦比平时高,就担心害怕,并开始降速,许多资深跑者都是这样提醒的,他们提倡低心率跑。还有一些跑者不看手表,只重体感,不管心率高低,只要跑者没有异常感觉就不降速。
我倾向于体感更重要,优先于数据。一两次心率数据偏高,应该不是问题,不必过分在意。因为,心率的高低,除了与跑步的速度快慢相关外,还与跑步当时的外部环境甚至心理作用相关。但是,如果心率数据长期偏高,虽然体感没有异样,也应注意,分析原因,找出症结,适当降速或者减量。
7.蹬腿与迈腿
主动迈腿还是蹬腿优先,是跑步圈里争论不休的话题。
迈腿是指跑者在奔跑中,将一只腿从地面上向前抬起并向前伸展,准备着陆的动作。蹬腿是指跑者将腿从地面上向后踏出去,推动身体向前移动的动作。
迈腿和蹬腿相互配合,共同推动跑步前进。但是跑步过程需要还是不需要后蹬,是问题的焦点。一些跑者认为不需要后蹬,只需身体前倾,带动双腿被动前迈,可以减少蹬腿的能量消耗。而另一些跑者则认为,只有充分的后蹬,才能让大腿前迈的步幅增大,提高速度,副作用是会消耗体能。
我认为,平时慢跑甚至长距离有氧训练时,无需后蹬,只需身体前倾带动迈腿即可。但间歇跑和渐加速时,则必须增大后蹬的使用和后蹬力量,使得速度加快。后蹬在超越、提速和冲刺时,显得更加重要。但这需要一定的力量支撑,平时要多练力量训练。
8.呼与吸
很多人跑步时呼吸急促,像拉风箱一样。这与心肺功能不强有关,也与不会呼吸有关。有效的呼吸可以帮助跑步者提高氧气摄取量,延迟疲劳,提高跑步表现。
呼吸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深吸浅吐的呼吸方式,即慢慢吸气快速吐气,另一种是深吐浅吸,即吐气时间长,快速吸气。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因人习惯而异。我推荐后者,即深呼气,呼气时间长一点,呼气时迈两步,把肺里的气全部吐干净,然后自然快速吸气,因为只有把气吐干净,才能吸入饱满的气。否则只能吐出一半气后就吸气,会造成呼吸的急促。如果感觉吸气不够,可以长呼气后快速吸2次。
呼吸需要训练。呼吸肌肉的训练包括膈肌、肋间肌等,平时可以通过游泳、唱歌或者瑜伽等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9.能力与装备
马拉松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能力和装备之间的关系也很密切。合适的装备可以帮助跑步者提高表现,而跑者的能力也会影响他们选择的装备。
优质的装备肯定可以帮助跑者提高表现。例如,高质量的跑鞋可以减少跑步时对脚部的伤害,增加跑步的稳定性和速度。跑步服装的材质、透气性、防晒性能等也能影响跑步者的舒适感和心理的放松。对于初学者或者体能不足的人来说,选择轻便舒适的装备更加重要,以便更好地保护身体,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和伤害。而对于专业的跑步跑者来说,更加注重跑鞋的轻便、耐久、稳定性和透气性等性能,以帮助他们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但不能过度依赖装备,数据显示,装备只能提高2-3秒配速,但选择过度,反而影响成绩。比如弹性非常好的碳板跑鞋,更适合于脚踝力量强的人,而脚踝力量弱的跑者则可能驾驭不了,造成越跑越沉。此外,训练用、比赛用、全马用、半马用的跑鞋都不相同。
所以,装备为辅,能力为本,不能颠倒。
10.LSD与间歇
间歇跑和长距离有氧跑是马拉松训练和比赛中常用的两种训练方式。
间歇跑是高强度的训练方式,跑者在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的运动,然后休息一段时间再高强度跑。间歇跑可以提高速度和爆发力。
而长距离有氧跑则是低强度的训练方式,需要跑者长时间地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节奏,可以提高耐力和心肺功能。
训练时一般都是采用两种训练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以充分发挥两种训练方式的优势,提高自己的表现水平。
11.力量与柔韧性
力量和柔韧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大部分跑者在跑步以外,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跑步时的稳定性和抗疲劳能力,强有力的肌肉力量,还能保护关节,避免损伤,进而提高跑步速度和持久力。
然而大部分跑者忽略了柔韧性训练。增强身体柔韧性,可以增强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跑步的姿势和动作,同时减少肌肉拉伤和关节损伤的风险,还有助于增大步幅、提高跑速。
因此,力量和柔韧性的训练应该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在训练中,可以采用综合训练的方式,比如使用器械训练力量,通过拉伸或者瑜伽等提高柔韧性。
但在临近比赛前期,应该逐渐减少力量训练的强度和频率,以便让肌肉有足够的恢复时间。柔韧性的训练应该贯穿整个训练周期,保持适度的强度和频率。
12.跑姿与伤病
跑姿影响跑步表现,正确的跑姿,可以减少无谓的体能损失,可以减少伤病,提高成绩和延长跑步时间。
不正确的跑姿很多,都可能导致肌肉不平衡,最典型的有膝盖内收、外展等,进而导致肌肉和关节的过度疲劳和损伤;跑步时直腿伸出或过度落脚可能会导致膝盖、脚踝和胫骨等部位的受伤;跑步时身体过度前倾或后仰可能会导致脊柱的受伤和疼痛;手臂左右摆动、夹紧不摆动以及肩膀过度紧张等可能会导致上肢肌肉的疲劳和损伤,还有许多。
为了避免不正确的跑姿导致的伤病,应该注重正确的跑姿训练。正确的跑姿应该保持自然、稳定和舒适。比如保持膝盖、脚踝和脚掌的自然摆动,避免过度摆动或过度落脚;保持身体的稳定性,避免身体前倾或后仰;保持上肢肌肉的松弛和自然摆动;保持正常的呼吸节奏,避免呼吸急促甚至窒息。这些均可以通过训练和体位调整等方法来改善。
以上,正确处理好十二种关系,不但可以不断提高马拉松成绩,还能做到长期、无伤病跑步。如何才算正确处理,每位跑者情况不同,因人而异。只有适合于自己,才是最好的。
本文希望得到马拉松资深跑者的指点,也希望引起大众对跑马的关注。
不对之处,敬请雅正。
2023年3月13日
编辑:李志英
作者简介
ABOUT THE AUTHOR
穆剑:1960年生于北京,1982年参加工作,地质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爱好文学,写过诗歌散文。现已退休。署名:木太公。
往期链接:1.什么是幸福
2.孝敬父母的境界
征稿
自媒体公众平台《愚夫坊》向愚友征集作品:
一、征稿体裁
文学类:诗歌、散文、杂文、小说等。
影音类:音、视、乐、摄影作品。
书画类:书法、绘画作品。
其他艺术类:情趣高雅、积极向上的各类艺术作品。
二、投稿要求
1、作品兼具思想性、趣味性。
2、支持原创,媒体首发。
3、所表现内容、形式,均须校核正确。
4、投稿作者需关注“愚夫坊”公众号。
投稿请加编辑微信: ljdhbyt
lzy_hbyt
投稿邮箱: yufufang2020@163.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