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略小事

文化   文化   2024-08-24 06:00   河北  



第201期









要忽略小事



作者:金海龙


  

一年冬天,我去内蒙古赛汉塔拉出差。

当时,我任管理局技安处处长,那里的安全工作出了一点情况,要连夜赶过去处理。

出发前,我问司机陈师傅:“准备好了吗?”

“还少一根补胎的胶条。平时没有用,现在一时又找不到。”陈师傅焦急地回答道。

“没有备胎吗?”我又问。

“备胎是有,我就怕万一……”

“嗨!那你怕什么呀,赶紧走吧。别为这点小事再耽误时间了。”我催促道。

就这样,我们风风火火地出发了。

草原的冬天,天黑得特别快。

我们的车一过黄旗,天刷地一下就黑了下来。为了赶路,我们从张北县一出来,就没有走去锡林郭勒盟的那条柏油路,而是从一条草原路直奔黄旗,然后再从那里奔赴赛汉塔拉。

这一段草原路虽然不好走,但要近许多。为了赶时间,我们只能这样选择。草原路坑坑洼洼,崎岖颠簸,有的路段由于修路或者翻浆,使你不得不驶入草地之中。一旦进了草原,稍有不慎,就可能找不到原来的路。

果然,没多久,在茫茫的草原上,我们就迷失了方向。车子在草地里左冲右突,东绕西转,还是不辨南北。最要命的是,我们误入了牧民用铁丝网拉起的围栏,横冲直撞了好一阵子,总算逃出了人家的牧场。

可是,一件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围牧场的铁丝扎爆了我们的轮胎,而且还是一前一后两个。我们的车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瘫痪在了深沉的夜色中。

望着四周漆黑一片,一丝恐惧袭上了心头。

此时的草原,气温变化极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刮起白毛风。如果是那样,是要出大事的。

陈师傅急坏了。大冷的天,他连帽子都顾不上戴,车上车下到处翻腾,看看用什么可以代替那根胶条。

他要自己补胎。

那个备胎已经被他换到了前轮,可后边的这个轮胎如果不补,结果还是一样。

陈师傅是个很细心的人,气泵、锥子、胶水等工具,他都带来了,可就是没有找到胶条。那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东西,平时丢在哪个角落里,都没有人会看一眼。

临出发前,他本来是要找胶条的,是我拦住了他。

我当时认为,我们不会那样“背点”,两个轮胎不可能同时被扎爆。况且,现在到处都有补轮胎的地方,非常方便。但是,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我们去的是草原,走的是人迹罕至的荒芜之路。

时间在流逝,气温在下降。

替代的胶条始终没有找到。我们只好蜷缩在车内,等待救援。手机没有信号,汽车也不能发动取暖。油箱里剩余的汽油,不到最关键的时刻,我们不敢贸然使用。

在车里,我们把能御寒的东西,全都裹在了身上,并互相提醒,不能睡觉。我们有最后的预案:如果实在挺不住,就只有点火保暖,要先从不值钱的物品烧起,反正不能死人,不能给单位添乱。

令人欣慰的是,那一夜,白毛风没有出现。

天快亮的时候,远处的草地上,有一些灯光若隐若现地闪着。我们兴奋地跳了起来,立刻发动了汽车,打开了大灯。

那是从赛汉塔拉一路过来寻找我们的同事。我们终于摆脱了寒冷和黑暗。

这件事令我十分愧疚。

一个负责安全工作的主管,差一点因为安全问题而命丧黄泉。这要是传出去,实在是太丢人了。

很多年以后,我仍在想:假如那一夜真的来了白毛风,假如寻找我们的人找错了方向,假如我或陈师傅有一人急病发作,那么,结果又会是什么样呢?

一根不起眼的胶条,几乎毁掉了我们的生活,这令我终身难忘。

  












  夏日散记:


  
作者/李旭



持续高温已经好多天了,每天下午地表温度都在40°以上,水泥地面翻涌着热浪,能够摊熟鸡蛋已经不是夸张。大马路上的洒水车前面过去,后面就干燥的不见一点湿气。人们都在抱怨,北方的天气,比江南还要热得多,这是招谁惹谁了。



  家家户户的空调都在大声喘着粗气,有的还发出“嗡嗡”的怒吼,它们24小时连轴转,实在疲劳不堪。



楼下有棵梧桐树,是邻居家刚入住的时候种下的,现在已经出挑成了一棵蓬蓬勃勃的大树,一片郁郁葱葱。遗憾的是这棵树种在楼的阴面,本来可以为人们遮阳的树影便和楼的阴影重叠了起来,显不出了它的阴凉,重叠的物体本来可以增加厚度,增加重量,也就会增加价值,但这阴影的重叠却是什么也没有增加,就连颜色也和不重叠完全相同,唉,不知这是谁的悲哀!

平民百姓楼房的阴面,是否有一棵树的阴影并不重要,更不能指望这阴影带来阴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要条件的,首要的条件就是这树的阴影不在另一片阴影里。这棵树能够提供的阴凉,这座楼已经提供到位,于是,树的阴凉便不值一分钱,也不会被人们所意识,谁能知道这楼的阴影里还藏着树的阴凉。

入夏之后,这棵梧桐上就出现了几只蝉,不知是这树本身孳生的,还是从别处飞来的,毕竟这蝉是有翅膀的。

蝉小的时候叫蝉蛹,是一道美味,超市就有销售。凡是能吃的东西,一般都是好东西,况且这蝉蛹在餐桌上并不低微,也不廉价。这蝉的好不仅在于它小的时候可以作美味,而且还可以进诗入画,成为人们精神的享受。我们现在读“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依然能够感到这蝉的清高。

不过就这“居高声自远”的意境,却是把邻居们害的好苦。这几天的热,就像古诗写得一样,“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天气热的人们曝燥不堪,难以入睡,这蝉却叫的没完没了,一点不知疲倦,更不管他人的感受,给人平添了一种热浪裹挟着的烦躁。

清朝有一个机构叫“上虞备用处”,又叫“粘杆处”。据说这个机构有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用长长的竹竿,头上涂抹胶水一类的粘液,负责粘蝉,以免其叫声影响皇帝以及宫廷人员办公和休息。可见这蝉虽然在吟风弄月的文人眼里很是清高,但在想睡觉的人眼里,却是该死的东西。

梧桐树下放着两只破碗,一只打破了一个豁口,用来放食物;另一只已经破成了一半大一半小的两半儿,大的那一半儿用来放一点水。没人注意到是谁放的,什么时候放的。有小区的爱心人士经常把残羹剩菜倒进去,这就成了猫的集结地。

几只猫总是定时地来觅食,一旦到时碗中没有了吃食,那猫就会向过往行人射出乞求的目光,并发出哀怜的喵叫。但等到吃饱,它们就会换上另一幅声色,警惕地注视着关注过它们的人,并发出含有敌意的喵叫,似乎每一个人都是来抢那别人施舍的、它用过的、它还要继续使用的破碗的。

这几天几只猫却不见了,应该是被热跑了,到什么地方寻找凉快去了。猫有这自由,也有这本事。爱心人士投喂的食物没再被吃掉,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发出了馊酸的味道,吸引了一层黑黢黢的苍蝇,远远望去,像盛满了一碗黑豆。这梧桐树下的破碗及其周围,又成了苍蝇的乐园。苍蝇大约是不怕热的,它们只对腐臭的气氛感兴趣,哪里有臭味,就会在那里集结,就会在那里发出不大,但足以令人讨厌的“嗡嗡”声。

春去秋来。热,总是人们要经历的。











  

编辑/李志英


1.鬼节不鬼

2.爱在七夕


征稿


自媒体公众平台《愚夫坊》向愚友征集作品:

 

一、征稿体裁

 

文学类:诗歌、散文、杂文、小说等。

影音类:音、视、乐、摄影作品。

书画类:书法、绘画作品。

其他艺术类:情趣高雅、积极向上的各类艺术作品。

 

二、投稿要求

 

1、作品兼具思想性、趣味性。

2、支持原创,媒体首发。

3、所表现内容、形式,均须校核正确。

 4、投稿作者需关注“愚夫坊”公众号。


投稿请加编辑微信:  lzy_hbyt

投稿邮箱:          yufufang2020@163.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精彩




愚夫坊
文学、摄影、书画、音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