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星晨~
今天,我突然意识到,我居然连续三天没有写效率手册了。
这让我很惊讶,因为我曾经认为写手帐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认为这个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无法轻易打破。
可是,连续三天没写,直到第三天才发现,真的是有点不可思议。
我开始反思,是什么原因让我忽略了这个一直坚持的习惯。
结果,最直接的原因竟然是——我把手账本换了个位置。
之前,手账本就放在我电脑显示器架子的下方,每天坐在工位前,一眼就能看到。
到单位第一件事,就会习惯性地拿起它,记录一下自己的心情、计划、灵感和一些随手想法。
而现在,因为我担心本子会被别人随意翻看,所以我把它放进了抽屉里。
结果,放在抽屉里的手账本不再是眼睛时刻看到的物品,我居然“忘记”了它的存在,3天没有写。
这让我意识到:纯靠意志力培养习惯太难了,我们需要建造一个培养好习惯的环境。
🔘
意志力是有限的,环境才是最强助力
以前常常以为,如果想做成一件事,就要靠自己的决心和意志力去坚持。确实,意志力是完成目标、克服难关的重要力量。
但现在我发现,意志力并不是万能的。即使你再有决心,如果没有恰当的外部支持,很多习惯也可能会因为“疏忽”而消失在生活中。
举个例子:很多人想要早起,设定了闹钟,决定要早晨去跑步、做瑜伽、读书,可第二天一早,睡在舒服的被窝里,闹钟响了好几遍依然赖床。
这不一定是意志力不足,有可能是没有设定好合适的环境来支持这个目标。
比如,你可以提前把运动装备准备好,醒来第一眼就能看到,它会提醒你起床去锻炼;或者你可以把闹铃放在离自己几步远的地方,早上起来关闭闹铃时顺势起床。
这些简单的环境设计,比单纯的意志力更加有效。
反过来说,如果你每天都想着“今晚一定要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却把厨房的工具乱放,食材没有提前准备,甚至厨房的有些设备都是坏的。
那你就会发现:做这顿饭的难度变得大大增加,最终因为环境的“反作用”,你可能放弃了这个目标。
在我自己的例子中,手账本的放置位置,正是一个典型的环境设计。
🔘
如何设计一个有利的环境
既然环境对习惯的影响如此重要,那如何才能为自己的目标创造更合适的环境呢?
这里分享几个简单的思路,希望能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环境来强化习惯。
1. 视觉提醒法
在做任何计划之前,想想如何利用环境来提醒自己去做。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
·早起:把闹钟放得远一些,必须起床才能关掉。或者把手机、平板放在远处,避免睡前玩手机影响睡眠。
·锻炼:把运动装备准备好,放在显眼的位置,提醒自己“今天是运动日”。
·饮食健康:把健康的零食放在显眼的地方,避免垃圾食品勾引自己。
2. “为未来的自己”着想
问问自己:“如何为未来的自己,也就是已经养成这个好习惯的自己设计环境?”
你会发现,很多“简单”的环境调整,能让你更轻松地完成目标。比如:
·读书:把计划要读的书摆放在床头,随时可以翻开,不必翻找。
·写作:为自己打造一个专门的写作区域,减少干扰,增加写作的仪式感。
3. 小的障碍法
有时候,适当设置障碍,能帮助你做出更好的选择。比如:
·限制手机使用时间:使用一些APP来限制手机上的社交媒体,或者设定一个明确的时间段,专心做自己的事。
·避免干扰源:如果你容易被噪音或杂乱影响,可以准备一副隔音耳机、确保你的环境适合集中注意力。
🔘
环境,是行动力的有效助力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高估了自己的意志力,却低估了环境的力量。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没能坚持下去,并不是因为缺乏决心,而是没有为自己创造合适的支持环境。
当你不能坚持一件事的时候,先去看看你有没有为这件事设定好一个能让它发生的环境。
这可能是把手账本放在醒目的位置,或者为早起设定一个“被动起床”的机制。
通过调整环境,或许你会发现,目标和习惯会变得更容易实现,意志力不再是唯一的武器。
新的一年,我给自己送的第一份礼物,是趁早远离拖延症课程,我想成为一个自信而坚定的,没有手机依赖症,并且总是能把事情启动并做完的人。
这门课也是我为自己减少手机屏幕时间而打造的有利环境。
如果你有和我一样的期待,欢迎报名学习,一起做同学~
往期文章:
手账5年,flomo2年,飞书5个月:我是如何培养记录习惯的?
flomo的神仙用法:沉迷自我记录2年后,发现最值得记录的3件事
手账5年,flomo2年,飞书5个月:聊聊关于自我记录的方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