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隔壁班分享会No.220
分享主题
《光明楼:北京人家影像故事》
分享嘉宾
苏月斫
心理学硕士学位,摄影师、编辑、策展人。《大众摄影》杂志社编辑、策展组组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
参与并策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幕的“筑梦—我们的新时代美术摄影作品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我和我的祖国”大型展览;在印度国际摄影节、韩国东江国际摄影节、北京国际摄影周等活动中策展。
中国文联公派赴美交流学习,举办“泰国·置身内外”个人摄影展,出版《行走东南亚·印度苏月斫摄影集》。摄影作品及学术文章曾在《人民日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家》《大众摄影》等报纸杂志发表。
分享大纲
· 关于家的记忆与情感
· 时代变迁的见证
· 家庭影像的价值
一场情感与历史的时光之旅-
《光明楼:北京人家影像故事》
一场情感与历史的
时光之旅
——《光明楼:北京人家影像故事》
温馨、珍贵的家庭记忆
"一台时光机
你是否曾梦想过拥有一台时光机,穿梭回那些被岁月遗忘的角落,重温那些温馨而珍贵的家庭记忆?今天,我们为你推荐一部与众不同的新书——《光明楼:北京人家影像故事》,开启一场情感与历史的时光之旅。
苏月斫,心理学硕士学位,摄影师、编辑、策展人。《大众摄影》杂志社编辑、策展组组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
一本家庭影像集
《光明楼:北京人家影像故事》是一本家庭影像集,记录了北京南城的一个普通的文艺家庭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家庭生活照和绘画写生作品。作者苏月斫的父亲用镜头捕捉了自己小家的生活点滴,从父母的青春年华到女儿的成长轨迹,从家居的变迁到街区的风貌,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故事与温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家庭相册,更是一部跨越数十年的影像史诗。
翻开这本书,你会被那些黑白与彩色交织的照片深深吸引。长辫子、花纱巾、老式家具、街道的树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元素,却构成了那个时代最真实、最动人的画面。每一张照片都仿佛是一个时光的窗口,让你能够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北京南城。
而书中的文字更是情感的升华。苏月斫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那些关于爱、关于成长、关于变迁的故事,让人不禁为之动容。这些文字不仅是回忆的载体,更是情感的寄托,它们让你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力量,也让你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光明楼:北京人家影像故事》不仅是一部家庭影像集、一部情感之作,更是一部反映北京时代变迁的影像志,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通过这户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以及这些变迁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这些影像和文字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更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氛围和人文精神,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
《光明楼:北京人家影像故事》在国内家庭影像的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打破了传统家庭相册的局限,将家庭影像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深入探讨了家庭影像的深刻意义,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人文情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理解和感受那个时代。
家庭影像不仅是回忆的载体,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的世界,感受那个时代的魅力与温情。
内文赏析 / 序
当年在山东画报出版社,我策划了一套“名人照相簿丛书”。这个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作家刘心武 1986 年在《收获》杂志上开的一个专栏,名称是“私人照相簿”。我对这种以平民家庭照片为线索,有点民间书写意味的著作方式很感兴趣,于是冒昧与他联系,希望由他主编,约写一套“私人照相簿丛书”。他忙于新的创作,没同意,于是我就改了一个字,变成“名人照相簿丛书”,陆续出版了弘一大师、巴金、冰心、张爱玲、梁思成、启功等二十多本。创办《老照片》时,设立栏目,有个“名人一瞬”,与之相应,设了一个“私人相簿”。二十七八年下来,“私人相簿”成为来稿最多的栏目之一。
近些年,我有一个尚未实现的愿望:做一套“一个人的照相史”丛书。苏联诗人叶夫图申科有句:“世上每个人都特别有意思。”高尔基则说:“每个人都应写一本传记。”同样,每个人一生的照片就是一部有意思的图像自传。
苏月斫的《光明楼:北京人家影像故事》正是我想象中的那样一本书:民间,鲜活,感人,美妙,充满无意间的历史感。我很喜欢这本书,为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这样一本书感到欣喜。
刘心武曾解释为什么要写“私人照相簿”这个专栏:“在我内心深处,常涌动着莫可名状的情思。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出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家庭,处身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人文环境,我们承继着什么样的遗传基因、文化遗产,都是不由自主的……当人独处一室,翻动着自己的私人照相簿时,或者可以松弛下来。人在这时可以意识到其实自己是可爱的,有道理的……”对此,我深有同感。
不过,每个人都写一本传记,说来容易,真做起来是很难的。首先你要有大量的、长年的积累和记录。时光严酷,它会带走一切,尤其那些生活细节,如果没有当时的、有心的记录,就会如海边砂砾一般,被亘久不息的浪潮冲刷得干干净净,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
其次,还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这是不言而喻的。所幸月斫的父母“文艺、师范”,而且年轻、漂亮,他们都曾是教师,爸爸苏建华老师还是一名小有才气的画家,后来成为专职的美术工作者;妈妈闫静平任过三十年音乐老师,喜欢唱歌。当一般人还不懂得摄影重要,也没有条件拥有相机时,苏老师已经迷上摄影,大量拍照并自己洗印了。开初是借用别人的相机,后来省吃俭用购置了自己的。
没有孩子时,他们一个喜欢拍,一个喜欢照,拍和照都有文艺范儿,并非一般的家庭照。闫老师的美丽,是那个时代的美丽,是真正的美丽,不是如今修饰、妆扮的美丽。女儿降生后,这个温馨的家庭自然又多了一根乐弦,大量的照片组成新的乐章(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这本书从头至尾有音乐在背后)。
女儿的出现并未造成对年轻妈妈的忽视,而爸爸的情感和寄托则通过拍照贯穿始终——这种饱满的一个家庭几十年完整的影像记录,比文字记录更为丰厚和鲜活,其最大特点就是一目了然的细节:人物的表情、穿戴、动作,比如长辫子、花纱巾,家居物件的样式、新旧,乃至杂物、门窗和窗帘,室外的树木、水潭、山路乃至修二环、改造龙潭湖……这些细节,无处不在地展现了 20 世纪 70 年代至 90 年代北京一处街区一户人家的日常,看上去亲切、温暖而又让人惆怅。
说实在的,一开始看到材料,我没把握这本书该怎么做,能否做成。有了丰富的影像记录(两万余张照片),如何选择、删减、编排、展示、写作以呈现给读者,是一个很大难题。我相信作为女儿的月斫,她的选择既是最准确的,又是最难舍的;她的展示是最充分的,又是最收敛的。
在这里她有两个角色,一是书的主角之一,一是书的编辑者;一个现身其间,一个置之其外。正像这本书的性质:既是私密的、个性的,又是社会的、普遍的。我不知道她编写这本书用了多久,但那一定是一段深刻的情感之旅。
月斫供职于《大众摄影》杂志社,她也许学习了社会学、人类学的某些研究方法,受了摄影哲学和现代文学叙事方式的影响。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爸爸妈妈的影像,第二章是女儿(即本书作者),第三章是一家三口,第四章“照片中没有了我们三人的身影,但场景都取材于那些年我们生活中经常走过的、看到的地方。正是一张张看似散淡的、无关的、抒情的影像,承载了我整个童年的记忆场所,家在哪里?就在这里”。四章内容从小至大、从单纯到复杂,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观照。有意味的是,那些爸爸早年的水粉写生风景画,与照片融合、呼应,增添了日常的存在感,是别致的一笔。
文字在书中并不铺张,也不抢眼,是看了照片引起的回忆,简明直白但又鲜活俏皮。叙述都是以第一人称“我”或“我们”,但这个“我”,一会儿是妈妈,一会儿是爸爸,一会儿是女儿,有时又代表一家三口。虽然作者在文中有所交代,但读的时候还是要根据照片和文意琢磨一番此刻是哪个“我”在讲述。读者因此有一种参与感、新鲜感。我想,这就是年轻一代的作者、编辑高明的地方,他们更有跨文化、跨领域的接受能力,更喜欢追求先锋的表现方式。
除了整体结构的巧思和时空交叉的叙述方式,作为图文书,图片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置?图片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置?要使整本书流畅、错落、好看,有空间,又不断篇儿,也是相当有技巧的。不过,作为摄影杂志的编辑,作为山东画报出版社,这正是他们的长项——以书为证。
2024 年元月 北京十里堡
专家推荐
1
汪家明
出版人、曾任山东画报出版社总编辑
这种饱满的一个家庭几十年完整的影像记录,比文字记录更为丰厚和鲜活……无处不在地展现了 20 世纪 70 年代至 90 年代北京一处街区一户人家的日常,看上去亲切、温暖而又让人惆怅。
2
晋永权
媒体人、《大众摄影》主编
一户北京普通人家照片中的城南旧事。近四十年海量的日常生活照,映照出令人眩晕时代大众生活的底色:凡俗与超越、守成与期冀、自足与怅然。
3
杜琳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东亚系摄影史和数字人文研究者
苏月斫化身为“图像考古学家”,重新解读父亲的摄影档案,构建出“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网络,不仅关注家庭与记忆,还展开了对摄影、时代以及地域的批判性思考。
4
门晓燕
奥地利维也纳美术学院博士
我想这本书可以看作是将私人记忆面向了公众。每一幅照片都是不会再有的过去,每一幅照片一次次地回来对现实说 Hi。一方面,个人记忆会丰富公共记忆,另一方面,个人记忆在公众化之后又反向个人记忆。
5
王瑞
摄影文化学者
这种社会纪实照片,亲和体贴、质朴平实,无须穿凿附会的故弄玄虚,跟通常万众一心追仿“获奖佳作”毫不相干。待到时过境迁,即使是外人看来,也有“纪实摄影”的存在意味。
6
朱炯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副教授、影像文化学者
本书从个人、家庭出发,以两代人饱满的情感观看北京这个家园的变迁。私人视点与公共视点,微观叙事与宏观叙事产生无缝连接。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这也正是这本家庭影像故事叙事的真正基底。
识别图中二维码直接购买
作者:苏月斫
书号: 9787547446454
书籍尺寸:16×23cm
装帧:裸脊索线
字数:442幅照片 100千字
页数:404
出版日期:2024年5月
定价:128元
群内优惠价:96元
未来,“蚂蚁摄影”将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内容领域,把对摄影的信仰踏踏实实落在行动上,竭力打造卓越的标杆性、示范性摄影平台。
157,黄一鸣,《立足本土,用影像代言》
158,周向阳,《西塘,我的外婆家 - 我用40年的时间来记录》
165,李杰,《摄影×手工书 抒情的另一种可能》
166,卯明勇,《乌蒙山影像》
167,薛华克《我的摄影思考-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68,侯剑华,《蓝晒印相工艺的实践运用》
170,江融,《论照片-如何读懂一幅摄影作品?》
171,“想象“AI影像展之- 方政《一场不存在的展览后记》
172,“想象“AI影像展之- 海杰《AI影像,指令投喂与数据劳工》
173,“想象“AI影像展之-洪菘《AI影像,填补历史想象的空白》
174,“想象“AI影像展之- 李揽月,《AI影像,重构一份公共记忆》
175,“想象“AI影像展之- 郑龙一海、Racelar Ho
176,黄一凯,《AI, 给摄影的思考题》
177,袁蓉荪,《空谷妙相》
178,朱洪宇,《如何用策展的理念提升摄影作品的价值》
179,张沐榕,《跟我看阿尔勒摄影节》
180,方秀荣、王晶《68岁时,妈妈学会了巴黎的艺术》
181,宋晓丽,《寻古晋中》
182,占有兵,《生长着的打工博物馆》
183,周沛,《我从洞庭来》
184,邹拥军,《如流水一样》
185,浦潇月,《自梳女与姑婆屋:封建时期女性集体居所》
186,袁洁,《看“懂”照片并不难-摄影欣赏的方法》
187,李颀拯,《摄影的路在摄影之外》
188,罗怀学,《云南布朗山-记21世纪最后的刀耕火种民族》
189,朱炯,《纪实摄影实践与研究的并行学习》
190,周国献,《立足本土的影像实践》
191,孔若琛,《如何在4200M上一堂摄影课》
192,朱朝晖,《制造《新美国人》:如何凭空创作一部AI摄影集》
193,邵大浪,《境生象外》
194,千豆,《千豆塬上的歌谣》
195,吴家翔,《让被忽视的被看见》(第9届侯奖获奖者系列)
196,魏王恺,《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197,姜豪,《平行世界》(第9届侯奖获奖者系列)
198,田建明,《宋人南读与我的“南渡”》(第9届侯奖获奖者系列)
199,龚俊,《在他们消失之前》
200,张春海,《“黄浦江”诞生记》
201,田凯,《步履匆匆,笃定不怠》
202,李朝晖,《从新博物学出发》
203,黄新,《寻找心中那片风景》
204,汪雪涯,《国际滨》
205,吴为,《自成一座芬芳花园》
206,陈有为,《摄影和脉络》
207,邹引知,《黑白暗房入门》
208,高宁,《漫谈百年古董电影摄像机》
209,王若邦,《缅甸岁月》
210,郭珈汐,《灵山何以为记?-空间化的图文构建》
211,曹文博,《凝视与反思——唐陵影像观察述评》
212,卢北峰,《她们在北京》
213,李长江,《倒立的白驹-长江的湿和远方》
214,杨达,《图像的叛离》
215,何博,《映秀的树绿了-为什么还要看灾难图像》
216,李贫,《诗影中国,再现李白诗中的影像世界》
分享时间:7月27日晚上20:00
点击查看:
《漫谈百年古董电影摄影机》-高宁分享会实录(7300字)
《灵山何以为记?-空间化的图文构建》-郭珈汐分享会实录(12000字)
《当图像动起来-当代艺术中心的动态影像》-王佳璇分享会实录(6700字)
分享会通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