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标 用好教材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素养导向学习目标的确定与落实”的四点建议

文摘   2024-11-18 06:06   贵州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黄国才


摘要:素养导向学习目标的确定与落实,要以课程标准为“标准点”,以教材为“着眼点”,以学生发展为“落脚点”,要进一步研究和落实“课程育人”、体现“编者意图”、重视“学生提问”、做实“评价伴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构建素养导向的“备-教-学-评”互动一体的学习生态。


关键词:落实课标;用好教材;素养导向;目标确定与落实;建议

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怎么确定、怎么落实,是实施教学和提高质量的关键问题。确定目标,要以课程标准为标准点”,以教材为着眼点,以学生发展为落脚点”;落实目标锚定目标的达成,将目标转化为语文实践活动依据学情或课堂生成来有效的调整目标与实施。目标确定与落实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有机体我们要以目标是否落实来评价目标“确定”的可行性,以“确定”的目标来指导落实的有效性,以课堂生成来调整目标的确定与落实。如此,使“素养导向学习目标的确定与落实真正成为上位的指导课堂教学改进和质量提高的方向性存在
基于此,本文以第五次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开封 2024年6月)提供的三节研究课为例,就着力提高“素养导向学习目标的确定与落实”的质量,提出要进一步研究与落实“课程育人”理念、体现“编者意图”、指导“学生提问”、做实“评价伴随”等建议。
一、要进一步研究和落实“课程育人”或“课程思政”
语文教学要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1]”,全过程、全方位以文化人。
阅读教学,要朗读、默读,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2]”。“走进”课文的路径有多条,其中之一是了解作者、与作者“对话”。了解作者,不仅涉及尊重作者、而且能促进对课文的理解、还事关增强文化自信爬山虎的脚》的作者是叶圣陶先生、《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尤其如此。教学时,要在板书课文题目的同时板书作者姓名(如果是翻译作品,还应该板书译者姓名);在朗读课文时,读出作者(译者)姓名;在理解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写法)时,带入对作者的了解,以便加深理解。如,《爬山虎的脚》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和“长时间观察”时,插入“叶圣陶介绍”(“介绍”的方式有多种,但一定不是“读稿子”),让学生对叶圣陶爷爷亲自为孩子们学习观察进行示范而产生“敬意”、进而主动学习;《北京的春节》,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京味儿”时,插入“老舍介绍”,一定能加深对作品与作者的联系(知人论世)的认识,促进阅读与鉴赏能力提高,等等。
习作教学,同学发言或习作难免出现幼稚的狭隘的甚至偏颇的言语/文字教师要认真倾听且敏锐地捕捉信息给予时引导,以便纠偏提质。例,《我和   过一天》,有同学发言我和马良要去‘画粮食衣服’给小朋友”。虽然,这位同学由“为自己想”到“为他人想”,值得肯定,但是,这里面的问题显而易见——去哪里“画粮食画衣服”?教师否听见且觉察出背后的“套话”并给予即时引导教育?如果教师启发学生“现在,有没有比‘画粮食画衣服’更重要的东西呢?”学生可能就会想到画“时光机”“智能机器人”之类,其思维品质就截然不同。同样,有同学说要“和嫦娥吃月饼教师是否敏锐地联想且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嫦娥6月25月球背面采样回家’,创造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等等。
以上种种,都涉及“课程思政”且“润物无声”,都依靠教师课堂上的专心倾听与敏感反应。
二、要进一步研究和体现“编者意图”或“行为动词”的内涵与表现
课后练习是编者意图的集中体现(袁微子 语)。当然,“编者意图”还包括课文、插图、注释、批注,但就阅读教学而言,最直接的是课后练习、尤其是练习中的行为动词,如,朗读、默读,说一说、讲一讲、写一写,体会、感悟、想象画面,等等。厘清这些行为动词的内涵和表现,想清楚它们之间的关联、异、训练方式、指导重点、评价要点等,直接关系到学习目标的确定和落实,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爬山虎的脚》,课后练习有“朗读课文”“说一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课堂中,史老师请两组同学上台借助词语卡和板画的提示边说边演示,就是“说一说”(当然,还应该脱离“词语卡”、面对同学说)。反之,如果是低着头看课文就不是“说一说”而是“读一读”。例如,《北京的春节》,林老师要求“聚焦腊八与除夕,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如何“体会”、如何表现“体会”?笔者认为,学生要“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的,至少包含以下四个连续的思维过程——“知道并确定详写的部分”-“熟悉详写的内容”-“了解详写内容的安排”-“探讨这样安排的好处”——并能“说”出来,才算完成了“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的”这一阅读任务。否则,就可能陷入“模模糊糊一大片”的境地。
同理,习作指导课40分钟或80分钟),可能涉及指导学生“读”“想”“说”“讲”“画”“写”“改/评”“誊抄”等实践活动,但所有活动都应该为“/改”习作服务。换言之,习作指导课是基于写评价写提高,在学生”的实践中,提高写作素养的。反之,离开“写”的实践(评价的显性指标是动笔写的时间和质量。如果没有充足的写作时间还谈什么“习作指导”、没有学生的“习作”还怎么“指导”?),“想”得再美、“说”得再全、“评”得再好,拿起笔来“写”——还是“咬笔头”“皱眉头”,或者“写得正酣”时——下课铃声响了。因此,习作指导课,虽然不排除学生“说”(口头作文、说方法等)和“读”(读例文、读范文——尽可能在写之后),但是,应该以学生写作实践为基础、以基于写作的进步(经由自己发现、同学帮助、教师/作者点拨的)为关键,来衡量学习目标的确定与落实的成效,避免“习作指导课”泛化为“口语交际课”“读写结合课”“习作方式‘盘点’课”,等等。
三、要更加重视和引导“学生提问”或“以学为主”
学生提问可能是评价课堂教学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的诸多指标中关键一个,也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1]3”的重要途径没有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探索问题解决的实践,是难以提升思维能力和落实在“‘双减’中做科学‘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的。
课堂教学中,我们听编者提问、听教师提问,很难到学生提问——更别说高质量的提问了。怎样重视和引导学生提问、变被动“答问”到主动“提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因此,统编教科书四年级编排了提问策略”单元以专门训练之。
其实,课堂教学中有许多“问题”是可以让学生来问的。教师问与学生问,虽然问题一样,但是效果不同,就像“喂孩子吃”与“孩子自己吃/孩子自己做东西吃”,孰优孰劣不言自明。例如,《北京的春节》,当学生梳理出“详写的日子”与“略写的日子”,便可以引导学生提问——“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如果学生问出“为什么要详写‘腊八’和‘除夕’?”“老舍先生这样安排详略有什么好处?”等,“以学为主”不就“初露端倪”了。
总之,有“学生提问”不一定就是“以学为主”,但是,没有或从来都没有“学生提问”一定不是“以学为主”。
四、要进一步研究和做实“评价伴随”或者“以评促学”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注重伴随教学过程开展评价”,“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3],厘清了评价与教学的关系、指明了评价与教学融合的方向。课堂教学中,作业设计与嵌套、即时评价与反馈等,应成为“伴随教学过程开展评价”的主要方式,并以此落实“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实现“教-学-评”良性互动、相互成就。
例如,《北京的春节》一课预习单”的设计与运用就比较好地体现“评价伴随”理念、取得较好效果。教学伊始,林老师呈现学生的“预习单”并集中讨论“预习单”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修正“预习单”,再出示林老师的“预习单”且伴随学习过程。是,林老师的“预习所填的内容与学生的大不相同,那么,老师是怎么思考的、与学生填写的是什么关系、给学生什么启发等,似乎没有着落。如果老师只是将自己的“答案”呈现在那而不组织“研讨”,就有“灌”的嫌疑了。换言之,作业设计、完成与反馈没有起到“以评促学”的作用。
另外,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反应(包括同学之间),是最直接、最常态的“评价伴随”。其“反应”亦即“对话”是否起到“评价”作用、帮助学生不断抵达“最近发展区”,也是个问题。例如,教师对学生回答后的“理答[4]”常常不“匹配”,不管学生答什么,要么虚应掌声、要么不予理会,待一二学生回答后便将自己准备好的答案抛出来——或说出或板书——之后进入下个“任务”。如,《北京的春节》,老师问:“比较‘腊八’和‘除夕’两部分的详写,有什么不同?”第一位学生回答“‘腊八’是‘聚焦’”,林老师立即板书“聚焦”(因为正中老师的答案);第二位学生回答“‘除夕’是‘丰富’”;(老师不响。)第三位学生回答“‘除夕’是‘丰富多彩’”;(老师不响。)第四位学生回答“是‘广阔’”,老师终于忍不住了,说:“林老师也想到一个词‘全景’”并板书“全景”,等等。请问“全景”从何而来、什么意思、与“聚焦”什么关系?
笔者认为,当学生的回答与老师的答案不匹配时,应先让学生“申辩”或其他同学补充;老师非要抛出自己的答案,也要引导学生“比较”、尽可能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否则,评是难以促学、也难以促教的。课堂教与学,要变“问-答”式“线性”推进为“对话”式“交互”向前。当然教与学永远是一对矛盾”的有机体,不必纠结是“教”重要还是“学”重要、是“‘学’室”还是“‘教’室”,我们老祖宗的教学相长”已经道尽教与学的关系奥秘,只不过真正落实恐怕“永远在路上”。
总而言之,一节课的时间极其有限,学习目标要明确精准,切不可贪“多”求“全”,“少”而“精”才可能“一课一得”;用好教材聚焦听、说、读、写、思、书(书写)等语文实践才可能“课课有得”。如果大家认可一句比喻——把老师比作园丁——的话,那么,笔者强烈建议辛勤的园丁们”:课堂教学,少做一些绣花盆的事,多做一些壮花苗的事,在精准的目标引领下构建起素养导向的高质量“备-教-学-评”互动一体的学习生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4.

[2]张志公.说工具[M].张志公 著.张志公文集 语文教学论集 第三册.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5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5.

[4]黄国才. 改进课堂提问与理答 促进深度阅读与思考——基于阅读能力测试数据和188节现场课堂观摩的反思[J].小学语文教师,201810):4-8.




END

图片 | 来自网络
编辑 | 姜姜
审核|语心


    

陈先云||第五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综述

柯孔标||第五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评课

王崧舟老师《课标案例式解读》和《课标解读》

崔允漷:完整单元设计的六大核心问题

小语名师联盟
携手名师,共沐语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