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会简单的议论,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好多孩子对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都感到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六单元中,选了《孟子》三章,主要是让学生对议论文有个初步了解。现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章为例,浅析孟子的辩论艺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则短文,开头就亮出议论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后,就围绕这个观点,来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
孟子的议论很巧妙。他以战争为例,先以攻城的一个方为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一个“环”字,将攻城一方的力量强大,对一个弹丸之地,团团包围。结果却没能攻下这个小小的城池,为何?孟子自然得出了以下结论:“天时不如地利也。”
接着,他以守城的一方为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守城的一方可谓占尽地利:城墙高大难攻,护城河也难以逾越,更让守城者感到放心的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及粮草都很充足。但是,其结果却是“委而去之”,弃城逃跑了!为何?孟子自然得出结论:“地利不如人和也。”到此,孟子通过举例论证,把开头的观点论述完毕。于是,就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在这一章中,主要论述了作为君主,要施行仁政,从而使天下和睦,赢得百姓的支持,上下团结一致,即“人和”,这样,就能战无不胜。在论证过程中,主要是举例论证,用无可辩驳的事例,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在语言表达上,孟子擅长用排比的修辞,使论证如江河奔腾,一泻千里,增强了论辩的气势,从而让对方无可辩驳,显示了孟子论说艺术的气贯长虹。
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议论文最常见的结构方式,即:开头亮出观点,接着证明观点的正确,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总分总的结构,最容易掌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章,开头先列举了六位名人成功的事例,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的成才必须经历磨难,也就是要饱受生活的忧患,只有如此,才能奋发有为,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此基础上,孟子告诉我们,人的成才如此,一个国家也如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意思是,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向君王不断提出批评、建议;在国外,没有匹敌的敌对国家虎视眈眈,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实际上,国家的兴旺发达,和人的成才一样,都需要有内忧外患,有忧患意识。这样,就自然得出结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篇小短文,孟子的论证思路是,先举事例,在事例分析的基础上,最后得出结论。这是分总的结构样式,作者的观点在文章的最后。
孟子在这一章中,除了用举例论证的方式外,还用了类比论证,把人的成才与治理国家进行类比,发人深省。加上孟子运用排比的语言来表达,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让人心悦诚服。
从孟子这两章短文来看,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类:一是总分总,即开头亮出观点,接着证明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另一类是分总,即开头列举事例,在分析事例的基础上,最后得出结论。只要掌握议论文的这两种结构,再加上平时的阅读积累,积累大量的事实材料、名人名言等,作为论据,那么,写议论文还有何难?如果能学会孟子语言的特点,用好排比,那将使你的论说艺术如虎添翼,必能成为论说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