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假期,临时起意,决定加入同事们的自驾之旅。从圣保罗到博尼图,一路上,看过太多油画风和水彩风的绝美风景,也遇到了形形色色有趣的巴西人,当然更多的是,让我对自己和生活有了或全新或深入的思考和认知。今天就先和大家分享看过的景和遇到的人吧。
1 世界名画般的美景
驱车从圣保罗到博尼图,大约需要13-14小时,沿途经过圣保罗州和南马托格罗索州。一路上,地质地貌没有太大变化,但经济发展程度却有着肉眼可见的差异。穿过两州交界处的那条宽阔的内陆河后,明显能感觉出南马托格罗索州经济发展的相对滞缓,当然也更凸显出圣保罗州的发达与现代化。
如果去程的感受还不那么明显的话,回程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圣保罗的发达、便利和现代化,甚至说圣保罗是南美最发达的城市,也不过分。
一路上的风景,在我看来是油画风格般的广阔与纯粹之美,光看看窗外的风景,就已经把我日常工作的疲惫、压抑和困倦,一扫而光了。
这一路上,见过了异域版“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恬静,见过了巴西版“碧玉妆成一树高”的葱郁,也见过了“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变幻莫测神秘诡谲,还见过了“浮云舒五色,玛瑙应霜天”的唯美浪漫。
如果说路途上的风景是油画风,那博尼图小镇的风景就是水彩风。明亮的颜色,颜色的多样,让我在数不尽的发呆放空中无数次地被纯粹和自然的美而震撼。
博尼图小镇,是个极其典型的南美小镇,没有过高的建筑,没有便捷的交通,没有繁华的商场,也没有喧嚣的人潮。
博尼图小镇,有的是,湛蓝的天空,滂沱的大雨,茂密的绿植,多样的动物,当然最让我迷恋的是,平常中的恬静,以及平凡中的松弛。
很多游客来博尼图,是冲着它绚丽旖旎的浮浅美景来的,可我却分外喜欢在这里什么也不做的发呆时刻,看天空的湛蓝,看云朵的纯白,看树叶的翠绿,看晚霞的五彩。脑袋放空,时间停止,感觉自己被定格在了一幅幅艳丽的水彩画里。
2 缤纷多样的路人
除了纯粹的美景,这几天也让我看到了巴西人身上多样的特质和个性。
去的时候,大多是在上午经过高速收费点,同事嘴瓢,张嘴就说下午好,收费小姐姐立马纠正,应该说上午好。回的时候,是晚上经过高速收费点,同事又嘴瓢,张嘴就来下午好,收费小哥哥立马纠正,应该说晚上好。一来一回,让我看到了巴西人的较真。
去的途中,拐进了路边的一个小镇,想吃个午饭,结果按照导航走了很久也不见餐厅,同事只好下车询问路边大叔。大叔见我们似懂非懂,还不会说葡语,于是热情地招呼我们跟着他。他钻进他的车里,带着我们在镇中心转了一圈,最后推荐了一个他一直竖大拇指的餐厅。大叔对我们的指路,让我看到了巴西人的热情。
到达后的第二天早上,因为没安排,起床洗漱后,我坐在房间门口的台阶上发呆。旁边屋顶上忙着维修被一夜大雨冲坏的屋顶的酒店工作人员,隔着好远就热情地和我比画,指指肚子,又指指嘴巴,我猜他一定是觉得我饿了。
我用双手托着我的脸,看着他和我比画,然后微微地笑了一下,继续坐那儿发呆。2分钟不到,他走到了我面前,用手指了指餐厅,又招招手,我站起来和他一起去了餐厅。吃完早餐,我又找不着方向了,他在屋顶耐心地给我指路,阳光下,屋顶上的他,是那么友善。
隔天下午,我在酒店大堂沙发上发呆睡着了,又是这位大叔,轻轻推醒了我,并给我端来了肉桂蛋糕和巧克力蛋糕,还一个劲地指着这两块蛋糕竖大拇指。顺着落地窗照进来的阳光看去,这位大叔是那么好客。
晚饭后,我们会晃悠到卖椰子的大爷那儿,喝个椰子。来来往往的行人中,总有些社牛会停下来,好奇地问我们从哪里来,然后大谈特谈中国的好。在玩很多项目时,我们这些亚裔的脸,总会引起他人的好奇,总要一探我们到底来自何方。在众多询问中,我感受到了巴西人的好奇和对中国的向往。
夜晚博尼图小镇的主干道上,灯火辉煌,游人来来往往,好不热闹。他们或闲逛,或嬉闹,自由、松弛、悠闲且惬意。在阵阵欢笑和间或响起的鸣笛声中,我看到了巴西人的享受和快乐。
行万里路,观千面人,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吧。
Hello,我是华欣,挣扎于琐碎并无常的生活的90后,在这里,将和大家一起画~欣世界。喜欢就关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