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陈丽君(王村镇章村武酒希望小学):参加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总结

教育   2024-11-10 12:37   甘肃  

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德育启智重塑育人新理念

创新传承发展教育大局面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总结

王村镇章村武酒希望小学  陈丽君





秋叶未经霜染,黄河依旧奔流,十月的金城在红旗飘扬和秋叶纷飞中欣欣向荣。10月9日至10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甘肃省教育厅主办的2024年甘肃省省级教师培训--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能力提升第一期专项培训。为期七天的培训,通过多场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等方式全方位系统化地深化了我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提升了我们躬耕教育的能力,激发了我们不断学习的内驱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通过这次培训我把这三个根本问题对照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知道了我们怎么做才是对教育本质的正确践行。我将自己的点滴思考分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教育方针领航,锚定目标前行

2021年最新修订的党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4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强化了我们教育的重心:我们要建成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在国家清晰明确的方针目标下,我深切感受到了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问题的使命感。对于小学教育的实施者,尤其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我们缺乏把国家宏大的教育目标根植于心、践之于行的觉悟性,我们缺乏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很好地细化到工作上的执行力,我们缺乏用国家的教育精神指导自己教育理念变革的思考力。通过此次培训,我认识到我们应该把大的教育目标分解成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小目标,由众多小目标的实现逐渐完成向宏伟目标的迈进。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先从学生的自身品德、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学习习惯和能力、集体观念、团队意识、家庭责任心的培育培养开始,向国家未来的使命担当和民族复兴大任的自觉性逐步提升。小学教育是最基础的一步,虽然我们不能把所有孩子培养成国家栋梁,即使我们仅仅是孩子教育路上的一小段历程,但我们仍然要以培养国家栋梁为目标去努力。正所谓“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我们必须时刻以教育方针为导向,把宏大的目标放在每个人的心里,把眼下的目标放在行动上,脚踏实地前行。

二、深耕教育阵地,由内向外绽放

培训中我聆听了兰州市华侨教育集团总校长王向晖、兰州市城关区宁卧庄小学校长王丰、兰州市城关区耿家庄小学校长赵永忠等多位专家型校长的专题讲座,观摩了兰州华侨实验学校和宁卧庄小学的办学特色。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我在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不足的同时,又有很大的收获。

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学校的主体是人,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课程是建立教学关系的桥梁。所以学校、校长、教师、学生、课程是教育的几个关键因素。

1.准确的学校定位与不断更新的管理模式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每一所学校都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我们有必要挖掘学校的历史,梳理文化脉络,将传承下来的能被社会、家长 、师生认可的文化结合学校发展的需要,提炼成学校的精神内核,建立学校定位。并以此为核心,重新修正校风校训,树立学校品牌,将特色办学理念深入人心。像我们这样小规模学校,正是缺乏精神文化的引领,所以教育中没有抓手,缺乏推动力,难以有效高效地完成教育活动。我们要给学校一个清晰的文化定位,如兰州宁卧庄小学的砺耕教育、兰州华侨实验学校的华彩教育、苏州市太仓区第二小学的百川文化都是成功的例子,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学校规模小很容易让学校管理缺乏主动性,没有长期发展计划,所以建立学校的管理新模式是激活学校生命的途径。

2.校长领导力决定学校的创新力和生命力。

西安市沣西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杨振德说:校长领导力首要的体现于校长自身的人文修养,即在完成教学管理目标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组织能力和影响能力,它包括校长的言行、要求,以及自身品格等引起教师团队做出积极反应的感召力量。校长的领导力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学校精神的源泉。

反观自己在校长工作中的作为,的确谈不上领导力。纵使这些专家型校长的理念比较宏观,但我想我们也可以学习他们思想的本质--以德为先,引领发展。不管是一所千万人的大校,还是不足百人的小学校,都是一个生命力鲜活的育人团队,都面对教师和学生。作为农村小规模学校校长,应该加强自身学习,做的更细微,才能彰显校长的领导力,才能以身为范,引领师生。

3.教师要把大教育家精神践行在工作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家精神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在本次培训过程中,有多位讲师都领着培训学员朗读了教育家精神的内容。我读得热血沸腾,读得满心自豪,只有站在教育战线我们才能以此为目标为梦想,才能有可能成为教育家。但我又迷茫无措,所幸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王富军教授一语道破:教育家精神落实到教师身上就是上好每一节课。

我深受感触,教师的主阵地不就是课堂吗,上好每一堂课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是包罗万象。关键在于一个“好”字。好课的意义就是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拓展和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就是实现国家育人目标的小小途径,就是教师职责和使命的主要体现。

对教师来说要实现这个“好”,才是台下十年功的磨砺。才是实现教育家梦想的前九十九步。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我认为教师要备好一堂课需要从提升人格魅力、钻研新课标、解读新教材、不断专业研修几个方面努力。只有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平凡中默默耕耘,向内求获得精神世界的丰盈,向外求获得授之以渔的知识和信息,以高的师德标准要求自己,以严谨的教学态度、专业的教研能力来装备自己,以教育家的标准来检视和鞭策自己,我们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有可能上“好”每一节课,成为有教育家精神的教育人。

4.大思政下的学科融合力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思政课”是指把校园小课堂和现实大社会相结合的教学创新实践活动。

思政课与学科的融合是教育生态重构的基础。只有融合了思政的课程才是有生命的,才符合我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要求。单行的思政课是事倍功半的苦口婆心,而融合在学科里的思政才是事半功倍的循循善诱。我们每一位教师钻研设计课程的第一步就是把思政教育放在课程理念里,设计在课堂上,让每一堂课都有思想的渗透。

学校的这几个方面形成聚力,就是怎样培养人的具体写照,就是深耕。只有在学校这片沃土深耕,才能让一个个祖国的花朵绽放,带着泥土的养分,向着更大的地方生长。

三、筑牢道德思想,科技文化强国

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我想我可以粗浅的理解培养什么人这一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概念比较笼统,需要我们解读。

首先,我们学校要重视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行为、心理健康这些意识形态层面的成长。要通过课程和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祖国对于个人的意义,强化祖国是我们成长最大的后盾,树立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回报祖国的高尚情操。另外,要在学习日常中正面展示道德行为,列举道德行为,并通过古往今来的道德楷模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纠正根除学生在网络上和家庭教育中学的的不良行为。还要加强心理健康课程的更新,了解、疏导、巩固学生心理成长;也要通过教育方法的改变、教学方式的灵活、家庭教育的互助来减少心理问题的形成。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大视野,带领学生了解一些书本上接触不到的知识和信息,拓宽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对高科技和学科前沿的好奇心,并让学生意识到要想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习好基础知识是第一步。

数智时代的日新月异,使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和科技知识的学习迫在眉睫,人工智能,人机协作是社会变革的纽带。我们要加强对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孩子跟着社会进步的脚步,成人成才,接棒传承,建设祖国。

培训有期,学习无涯。此次培训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现在教育和未来教育的新样态,我将把所学所悟实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更大的能量。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创造好教研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泾水教苑
搭建教研平台,深化教学改革;交流教育思想,引领专业成长;展现教师风采,促进学生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