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鱼"导弹到YJ-8导弹,你说没关系吧,却又有那么一丝联系

文摘   2024-10-16 11:40   广东  

198254日早上945分,阿根廷空军2架“超级军旗”攻击机,各携带1枚“飞鱼”空舰导弹,从奥格兰德空军基地起飞,在海军侦察机海王星飞机的引导下向英军海上编队飞去。1030分,经过空中加油的“超级军旗”编队获得了海王星侦察机发回攻击目标的最新位置,目标距离115海里,是两艘中型舰艇和一艘大型舰艇。

“超级军旗”将飞行高度降低到150米向目标扑去。1104分,两架飞机在雷达屏幕上锁定了目标,之后同时发射了两枚“飞鱼”导弹,发射完毕后,“超级军旗”立即扭转方向,全速保持低空返航。“飞鱼”导弹发射后,降低飞行高度,在低于10m的高度进行超低空掠海飞行。导弹最后在距离“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几百米时进入俯冲阶段,直至命中目标,一举将当时英国最先进的驱逐舰击沉。

相信这一段画面,在无数的军迷朋友脑海中一次又一次地浮现,“飞鱼”反舰导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岛之战这一场现代化的海空战争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巨大的震撼,而战场上出现的各种新式武器装备也让中国军工人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飞鱼”导弹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战绩,同它的高精度高度表是分不开的。“飞鱼”导弹使用的是法国TRT公司的AHV-7无线电高度表,高度表的精度非常高,可达±0.5米。能够帮助“飞鱼”导弹在末制导阶段在27m(根据不同海情)高度上稳定地掠海飞行。

而当时中国的“上游”1号反舰导弹,虽然导弹平飞高度可以事先设定为50m100m200m300m4档。但是,由于空速管和膜盒式高度表测高精度低,50m100m高度不安全,实际使用的只有200m300m高度。因此,导弹的隐蔽性很差,而且最后末端攻击时的命中率也不高。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反舰导弹拦截技术的提高,导弹的低空突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克服“上游”1号的不足,选用了”263”机载无线电高度表,改进后的导弹称为上游”1号甲,飞行高度降至50m,作战性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上游”1号甲要继续降高就不行了,因为“263”的工作原理无法识别海浪,不适应极低的掠海飞行。

1984年,在马岛战争过去2年之后,在北京举行了航空展览会,当时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缓和,不少世界著名的厂商参展。其中法国TRT公司就带来了他们公司另一款产品AHV-8无线电高度表。

中国同TRT公司签署了购买AHV-8高度表用于“上游”2号(固)导弹的飞行试验。AHV-8高度表是用于“奥托-马特”舰舰导弹和“海豚”直升机,具有可靠的掠海飞行能力。AHV-8高度表在“上游”2号上测试结果非常理想,多次试验,都可以可靠的保持在6m高度平飞,其中1次最长飞行距离达30km,在国内同类装备中是遥遥领先。

引进AHV-8高度表的是当时的232厂,对外称国营青云仪器厂(今航空工业青云)。AHV-8高度表测量精度高,全晶体化,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232厂之后还和北航合作对其进行了改进,进一步缩小了体积、简化了电路、降低了功耗。改进型号体积只有AHV-81/4,功耗只有1/2

“上游”2号(固)导弹是由当时的南昌飞机厂研制的,当时中国正在对航空、航天工业的飞机厂、导弹厂进行反反复复的拆拆并并。在这个过程中,领导机关批给“上游”2号(固)导弹的经费同航天部门同类产品的经费要少得多。这就导致“上游”2号(固)的技术进步太小虽然在弹道控制方面有优势,但是体积大、装载困难、射程小这些毛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导致最终在同YJ-8的竞争中失利,从此航空工业部也退出了海防导弹的研制。

YJ-8确实体现了当时海军要求的舰舰导弹要向小型化、超低空、固体发动机发展的方向。相比之下也更容易满足多用途和系列化的发展要求。比较有趣的是,后来YJ-8的自动驾驶仪原理同“上游”2号(固)的一模一样,当时也不存在知识产权的概念,3院(YJ-8研制单位)通过技术交流获得了自动驾驶仪的技术,毕竟社会主义大家庭都是一家的。

所以,很多西方国家认为YJ-8是仿制了“飞鱼”导弹,实际上是没有这回事的。但是,通过国内对西方无线电高度表的引进,技术的交流,YJ-8又和“飞鱼”建立了一丝联系。

鼎盛沙龙
普及军事知识,追踪最新军事装备,解析军事科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