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钱颖一说“教育必须超越知识。”这是钱教授对于创新人才教育的一个核心想法。爱因斯坦也说过“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了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会思考。”
基础教育日常教学,就是在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聚焦这个知识点蕴含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对未知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会找到知识之间的关联,形成互联思维与网络视野,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维力与创造力。
钱颖一教授也曾提出一个公式:
“创造性思维=知识×(好奇心+想象力)”。按照这个公式,如果要激发学生创造新思维爆发,就需要让两个因数都变大。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集体学习时间里,帮助学生采用合适的方式学习,发挥集体学习的优势,使得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培养了好奇心与想象力呢?
老师用好课堂评价语与引问引导语,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个体思维在集体学习中流动起来,激发学生群体的创造性思维。
一、 巧用评价语,引导观察角度。
数学课上,老师出示一个来自练习册上的数学问题:□20÷4,方格里填多少时,商中间有零。
通过讨论,孩子们觉得应该把它写成竖式的形式,采用数字谜的方法进行推理填数。于是我们将这个除法写成
接着让老师孩子们开始看着竖式和空格进行数学联想:说说你想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推理的?
孩子们经过同桌讨论,得出一些想法:
1、 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应该比4大或者等于4。
2、 被除数百位上的数不小于4。
3、 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应该除以4后没有剩余。
4、 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应该是4或者8。
5、 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以4后没有剩余,让被除数十位上的2自己去面对4,这样2÷4,就要商零了。
孩子们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时小姚说,她还有一个不一样的想法:就是商的百位上是1、或者2,不能是3。老师请她解释一下。她说:如果是3,被除数“前面”就会是12了。
听到这里,老师大力表扬她,还说“这个想法老师也没想到,我们大家光注意被除数了,你想到了商,你真了不起!”
二、 巧用总结语,梳理思考路径。
在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课本上的例题是254÷4。在开始学习这个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之前,老师请同学们就这个除法,提出几个问题。
孩子们提出:
1、 商是几位数?
2、 商在哪两个整十数之间?更靠近谁?
3、 254能被4整除吗?
这些问题都是孩子们模仿着这几天练习册中的问题提出的。老师和同学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当谈到第三个问题时,老师说,我们不动笔计算,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小安率先举手,说“我先用25÷4,商6,余1,再用14÷4,商3余2,所以254不能被4整除。”
接着小雅说:“200 能被4整除,40也能被4整除,剩下的14÷4,有余数,所以254不能被4整除。
小花说,我联想到之前学习的闰年,我们只要看254的最后两位54,54÷4有余数,所以254÷4也有余数。
老师说:“小安是在脑子里打竖式,小雅是用分拆的方法,小花更绝,采用联想的方法,把年月日里学到的知识用到这里,简化了问题。”
三、 巧用引问语,激发多元问题。
在三年级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过程中,练习册上有一个数学情景故事“小青蛙青青3天吃了42只害虫;小青蛙亮亮一周吃了91只害虫。”
老师请同学根据故事,提出问题。
老师要求同学:提出一个用一步计算就能解决的问题。再提出一个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有能力的同学再试试提出一个需要综合考虑,采用多个步骤才能解决的难度较高的问题。
在这个引问语的提示下,孩子们提出了基本除法问题,这是基本上每位同学都有能力提出来的:“青青每天吃几只害虫?亮亮每天吃几只害虫?”;有的同学结合上一个单元的知识,提出了乘法问题:“青青6天吃了几只害虫?亮亮2周吃了几只害虫?”这些都是一步就能解决的问题。
还有的同学提出了两步能解决的问题:“青青2天能吃几只害虫?”“亮亮2天能吃几只害虫?”
还有的同学不满足于这些基本问题,他们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或者仿照着曾经做过的练习,提出了综合性的问题:“青青一天吃的害虫和亮亮天一天吃的害虫谁多谁少?”。
还有的同学更提升一步,将时间改为“一周”“九月”。
可见,如果课中采用合适的引问语句,不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给予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能够引发学生深钻一问、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