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管带札记》 第二十五章:恍然入仕(三)

文摘   2024-09-02 12:21   上海  

       常管带对见习管制员的严格管理,并不是一贯制的,也就仅限于刚开始夯基础、抓作风的时候。

       等到见习管制员进入管制室开始岗位见习之后,技术室对于他们,基本就是“放羊式”管理了,只检查考核,不具体插手。

       有些人听到这儿,不禁就开始奇怪了:作为管制运行部门技术、培训管理机构,对管制学员实施“放羊式”管理,这不就相当于“懒政”和“渎职”么?还谈什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核心价值观”的差异问题了。

       在常管带与管制部领导沟通之后达成的共识是:培训室也好,技术室也罢,作为管制运行部门的技术培训管理实施机构,对于管制员培训工作,最主要的职责应该放在“管理、组织和指导”上,而不是具体的“实施”上。

       说白了就是选拔、组织和指导一些称职的教员,去实施具体的培训工作,通过对各类教员的严格管理来起到对整个管制员培训工作的推动与促进作用,而不是事无巨细地亲历亲为。

       尤其对于见习管制员的岗位见习工作,作为培训管理机构的技术室更不应该始终“一手插到底”,而是应该科学、合理地通过对管制岗位教员的严格管理,达到对管制岗位教学工作的指导性目的,最终提高和促进管制岗位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

       常管带自始至终坚信一点:一个人的业务能力再强、培训经验再丰富,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做好对每一个见习管制员的培训指导。管制岗位教学工作,如同管制运行保障一样,必须是一个团队协作的结果,而不是某个人的单打独斗。

       这就如同一个管制运行机构,空管中心中心主任或者空管分局局长,最主要的任务不能指望靠例行的巡视去发现和解决管制运行的具体矛盾、问题,而是应该选拔、培养和督促一群管制运行部门主管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同时一群管制运行部门主管,则是应该通过对区域、进近、塔台以及飞行服务报告室的科室主任的监督管理,各科室主任通过对每个班组带班主任的安全管理,然后由带班主任完成对各班组成员的人员管理、岗位配置以及运行环境优化,最终完成对管制运行安全保障的实施。

        “下管一级”而不是“手插到底”,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和“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这才是管理的真正价值意义。

       一个管理者,如果管理、监督不好手下第一个层级的人,不能达到让每一个下级岗位的干部员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就会是一个彻头彻尾失败的管理者。

       即便你个人能力再优秀、个人素养再高尚,也充其量叫做“有将才而无帅才”。

       基于这个原因和前提,常管带历来认为:作为技术室,如果不能依靠和配合管制运行部门领导,做好对各类管制教员的选拔、培养、指导和督促,就是一个失败的培训管理机构。

       对于各类培训,尤其是管制岗位教学工作,常管带主导的技术室,唯一需要做好的事就是:培养和选拔出一批合格、称职的管制教员,通过对他们持续不断地严格管理与悉心指导,让他们逐渐成为思想、业务尤其是教学能力越来越优秀的管制员和管制教员,并且建立一种长效可持续的延续氛围。

        因此,在常管带一上任,就首先严格和细化了对管制教员的培训管理工作,对管制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具体内容比如:技术室只负责制定长期的年度性和季度性培训管理大纲和指标,每个岗位教员要根据总的大纲要求,按照月度向技术室提交针对每个管制学员的理论和技术培训目标、根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分析学员的思想动态与教员的针对性认识、做好阶段性培训总结和制定下一个短期阶段的教学目标。

       技术室则是根据每个月各教员的目标计划进行教学效果检查,并且结合发现的问题和教员的总结认识,梳理并督导接下来的岗位教学工作。

       在那之后,常管带一直秉承和坚持一种观点:所有学员出现的问题,都是教员的问题,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很少有管制学员是天生爱学习或者作风扎实、思想稳定的,尤其是在他们经历了填鸭式义务教育和散养式高等教育之后,厌学、懒散和大差不差、得过且过甚至投机取巧,都是常态化和普遍化的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是社会和教育制度问题,并不是管制学员的个人问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单纯靠所谓“经过不断思想教育来提高思想认识”来解决,而是要靠每一个管制教员针对不同的管制学员的基础、性格、能力,经过一个长期的契合、指导和教授、帮扶的过程来进行扭转与培养。

       因此当常管带每每和管制教员们探讨管制岗位教学问题的时候,经常会打一个比喻:我们的管制岗位教学工作,就像是在种树。我们都知道每一棵小树种下去的时候,因为自身的柔弱势必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风雨持续或者有时过大的时候,小树会被折断或者吹弯,因此我们一般都会在小树还没足够强大可以顺利成材的初期,在它们旁边绑上一根棍子来协助他们抵抗风雨。每一个管制学员都是一棵柔弱的小树,而你们这些教员,就是我们绑在他们身边的那根棍子。如果这根棍子是直溜溜的,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捆绑和约束,这棵小树随着逐渐变得坚强,就一定会长成一棵同样笔直的大树,慢慢就可以自己抵抗风雨。但如果旁边绑的这个棍子本身就是弯的,那么根本不需要风吹雨淋,哪怕是在无风无雨的温室里,这棵小树也会顺着你这根棍子长成一棵弯弯的树,从骨子里就歪了,永远也成不了材。

       因此常管带也一直要求各管制教员:你们想要学员学会的业务知识,首先自己要掌握全面;要求学员具备的技术能力,你们首先要自己做到出色;要求学员遵守的纪律,你们首先要自己严格遵守;要求学员思想端正、作风扎实,你们就点滴都不能放松。

       你很难做到:自己天天说着不标准的通话用语,告诉学员标准通话用语有多关键;自己天天都不认真填写进程单,然后告诉学员进程单填写有多重要;天天自己都在发着各种牢骚,然后告诉学员你们思想认识一定要积极。

       那纯属就是胡扯淡。

       每个管制教员,都要做好管制学员的榜样和标杆,靠行为而不是靠言语。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对于管理者,更是这样,嘴上叭叭得再热闹,要求别人的自己都不干,屁用没有。

       基于此,当发现某个管制岗位培训组(管制教员+管制学员)持续出现达不到教学目标的现象,技术室首先考察分析的是管制教员是否尽职,其次是管制教员是否能力有欠缺,然后才是这个组合是否恰当合理。

       如果在任何一方面有欠缺,该撤换撤换、该帮扶帮扶、该调整调整。

       在那之后的五年里,从来没有发生过哪个管制学员经过一定阶段的岗位培训,达不到培训要求,到了时间节点考不出管制执照或者不能顺利放单的情况。

        一次都没有。

       对教员严格管理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出现思想反弹,从管理层到具体的教员群体,曾经出现过一种抵抗的声音:你们对管制教员要求这么严苛,让他们付出这么多,仅靠多10%的小时费,付出和收益似乎不太对等,恐怕难以持久吧?

       对此,常管带向来是有自己的说辞:这世上的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是完全可以拿物质利益来等价交换的,如果你只是盯着那10%的岗位教学小时费,我劝你就不要干教员了,额外付出的精力和时间,你出去兼职送个快递或者外卖,比这个收益大得多。反过来,你有没有考虑过一个“教学相长”的问题,你在教授别人的同时,我相信你收获的东西应该不比你教授的对象更少一些,通过认真做好岗位教学工作给你自己积累和提高的部分,你拿什么物质利益回报过?

       况且,管制这个行当,无论是运行还是教学,最讲究的是一个“传承”的过程,你喝过你师父一瓢水,现在给你个机会让你传递给你的徒弟,然后再通过他继续下去......你如果不能往里面多加点料,你好意思么?

       每个人都做加法,和每个人都做减法,对于整个行业和周边氛围的影响,不用说都自己明白的。

       对于管制岗位教学来说,严格管理是一方面,并不等同于对学员的粗暴压制。

       因此但凡是管制学员,只要来到模拟机房做练习,常管带对他们的所有要求就只有一个:把态度放端正就好。

       剩下的那些关于知识学习与技能提高.....都是教员和培训管理者需要操心的事儿。

       当然了,如果你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帮助教员和培训管理者进一步提高,则是更值得推崇和赞扬的。

       这期间,曾经发生过一件“小事”,也许对于当事者来说确实是一件小事,现在都未必记得。

      但对于常管带来说却不是什么小事,而是需要永远警醒和鞭策的大事。

       当时,程锦还是一名见习管制员,定期来模拟机房进行雷达管制模拟机培训。

      某一天,因为一个业务规则更新的问题,程锦与当时的管制教员发生了争执,恰好被常管带遇到了。

       在了解了来龙去脉之后,常管带做了一个决策,告诉程锦:“我们今天呢,先把这个认识上的差异暂时放下,毕竟你现在在培训室的场所接受教员的培训,既然我们对这个问题暂时因为手头的资料问题无法立判,那么我们要求你先搁置争议,先按照教员和我的观点执行,如何?等到今天培训结束,如果你仍然认为你的认知是正确的,那么我希望你回去再查一下资料做一个归纳性的总结,我们明天培训的时候再讨论。”

       小伙子闻听之后,说实话也确实没什么办法,一方面人在屋檐下,另一方面可能也确实因为培训室资料欠缺无法当下解决,于是点头应下然后继续做练习。

       第二天一早,当常管带再次来到模拟机机房的时候,教员还没来,程锦已经早早来了,手里拿着一堆资料,迫不及待。

       等常管带把设备开启之后,程锦犹犹豫豫地凑上来:“常主任,那个......咱们昨天说的那个问题......我回去看了一下.......我是这样总结的.......我跟您解释一下.......”

      常管带一笑,冲他摆了摆手:“不用了,我现在给你一个结论,你对了,我们都错了,等一会儿教员来的时候,我会对他进行纠正,同时也纠正我们自己。”

       小伙子闻听此言,突然就愣了......“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

       常管带这时候纯粹就是抱着逗一逗他的目的,反问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小伙子这一下更局促了:“我的意思是......我给您看一下我整理的资料和依据,给您看一下,您再下结论。”

       常管带继续笑着说:“不用看了啊,事实已经证明你是对的,不需要论证的过程了,结论都已经有了,干嘛还要看?”

       程锦把资料放下,搓了搓两只手:“啊?真的不用看了?不是......这......”

       常管带当时很能体会他的感受,仿佛就是:你莫不是在逗我呢?你这个说法能代表教员么?或者是不是后面还有更大的风暴在等着我,所以压根儿就不屑于给我机会解释。

       于是常管带拍着他的肩膀,说了一句:“放心吧,说你对你就是对的,连我都认错了,你还担心什么?剩下的事......你交给我来办,实在不行等教员来了我们一起给你道个歉。”

       这一下小伙子更有点慌了,顺手又抄起那堆资料:“不不不......那不用......我的意思是.......您要不然还是看一下吧。”

       常管带一看逗得差不多了,再进行下去就有点过了,于是又拍了程锦的肩膀两下:“真的不用看了,我相信你今天能够鼓足勇气带着资料来做说明,你昨天回去肯定是下足了功夫的,而且今天也一定背负了很大的思想包袱。反过来,你也要想一点,不光是你回去要看书查资料的,你以为我们回去就不下功夫么?我刚才之所以不看你准备的论据就给你下结论,其实是因为昨晚我就已经通过学习得出了结论。而且我相信,你的教员也一定干过类似的事儿。其实道歉不道歉倒也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我要和教员一起对你表示感谢,正是因为你的这种坚定与坚持,让我们发现了自己长期以来对某点业务知识的片面理解和不及时更新导致出现了问题。你今天的身份虽然是一个管制学员,但在这一方面业务知识上,你是我们的老师,帮助我们提高了自己,所以我们是一定要对你表示感谢的,同时也希望你今后能多多指出我们的不足,让我们一起共同进步。”

       说到这儿,小伙子悬着的心算是彻底放下了,拍了拍手里的资料:“真不看了?”

       常管带哈哈笑了:“不看了。”

       过一会儿,教员急匆匆过来了,看到常管带之后马上拽到一边:“常哥,我跟你说个事儿,昨天......”

       常管带照旧还是一笑:“不用说了,真相大白了,人在这儿呢,一起去认个错道个谢吧。”

       程锦赶忙一拽凳子:“师父,咱们赶紧做练习吧.......”

       那一刻起,教员教得越发认真,学员学得也越发刻苦了。

       只不过从那之后,常管带每当回想起这件事,都会时时告诫自己:第一重要的是,不要觉得业务知识可以靠吃老本吃一辈子,行业是发展的,规则是变化的,人也应该是不断学习的。第二点更重要,千万不要自认为自己在前期掌握了那么些业务知识和能力,就自诩为“专家”或者“懂行的人”,因此无法容忍后继者哪怕是资历最浅显者去质疑和挑战自己,只会卖弄“权威”盲目压制。

       三天不学习,不要说赶不上刘少奇,连见习人员你都比不过。

       在那段时期的开始,经常会有管制单位的同事称呼常管带:【常主任】长,【常主任】短的......

       遇到这种情况,常管带往往都会把他们拉过来,“别有用心”地劝告:“你们记好了,往往有很多事物的结局是因为初始的分界导致的。面临同样一件事,脱离开岗位职责的前提,如果你们习惯于称呼我【常主任】,就代表你把我当作一个管理者的身份,那么我接下来就会以一个管理者的方式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如果你们称呼我【常师父】,那么我就会以一个行业前辈和带路人的方式去处理;但如果你们称呼我【常哥】......我自然会以一个老大哥的角色出现。何去何从,决定权在你们自己。”

       一段时间过后,整个管制单位,除去那些领导或者前辈始终以实名相称,所有人都是清一色地称呼常管带为“常哥”,哪怕是那些从年纪上早已经该称呼“常叔”的人。

       至今未变,而且常管带相信以后也不会变。

       2009年初,常管带所在的单位,进行了第一次管制员英语等级测试试水,通过率只有40%。

       瞬时间,压力接踵而至,毕竟这东西关系着接下来的行业变革与人员资质。

       在那之后,各级领导找常管带谈过很多次话,常管带也会同洪波同志进行过很多次的探讨与摸索,并不断付诸于实施。

       最终,到了2010年底,常管带所在管制机构,总共99名需要参加管制员英语等级测试的管制类人员,有98名顺利通过了管制员英语等级测试,以总通过率98.9%跃居全中国空管系统第一名的位置。

       从那之后,这个比例记录就没有被任何一家空管单位打破过,而且按照目前的态势来看……相信以后也不会有人能打破了。

       当然了,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因为单位各级领导的正确引导和政策支持,再就是每一位管制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奋力进取导致的。

       具体内容,在《常管带札记》 第三十一章:我欲将心比明月,奈何......早有说明,在此不赘述。

       而常管带和王洪波同志,无非就是借个光“沽名钓誉”罢了。

       但“沽名”你首先得有个名,“钓誉”的前提是要有誉才行。

       你有么?

后记:

       8月20号之后一直在忙活《黑神话  悟空》和其它的事,紫蛛儿到现在都还没搞定,所以没空儿整理稿件。

       接下来又要忙活更多的事儿了,有些东西且放一放……让子弹先飞一会儿又何妨?

     该来的一定会来,不该跑的哪个也跑不掉。


寻常一说
随性一想 随口一说 随手一写 随意一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