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厂,为什么算是地方亲儿子?

文摘   2024-10-06 22:33   上海  

Part1药厂

一篇研报。

首先这里药厂的定义是,原研药和制剂企业,具体数量参考普华永道的一篇研报

https://www.pwccn.com/zh/pharmaceuticals/publications/china-pharm-develop-trend-apr2023.pdf

这个是2020年的数据,再查一下2023年的。

https://www.nmpa.gov.cn/directory/web/nmpa/images/1672217838484050549.pdf

https://www.nmpa.gov.cn/directory/web/nmpa/images/1716192390012090771.pdf

发现一个更全的数据:

虽然统计口径有点看不懂,但可以看到,2015-2016年,有一个18%的下滑,死掉了800家企业。

普华永道的报告里面,还处理了一下2019年的药厂数据,意思是企业集团与子公司会分别单独计算条目、存在重复统计的现象,把关联企业剔除后进行了分析。

https://www.pwccn.com/zh/pharmaceuticals/publications/china-pharm-develop-trend-apr2023.pdf

3166家生产企业中,479家企业集团共计拥有89,370个批 文(占批文总数的55%),即15% 左右的集团企业拥有55%的药品批文。

批文数量前15%的企业中,前十家几乎全都是集团企业。

如果按照欧美市场的定义,生产西药制剂的才算是药厂,那之前的3166家药厂还要减少。

只生产原料药的企业共312家,只生产中成药的企业共536家,都排除掉后,按照欧美的标准,2019年,中国药厂有2318家,对比之下,2020年美国FDA报告中,说美国有1780家药厂,但剔除到关联企业,大概不到1000家。

这么看,中国的药厂比欧美多了一倍,更加分散,集中度不高。

里面说了几点原因

A,地方竞争式发展,看准了方向,各地往往会发展重复的产业,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和保就业的考虑,往往优先保护本地药厂,导致药厂偏多。

B,有些有批文的企业,可能已经不运营了,但推出成本很高,一直没有注销,变成了僵尸企业,让统计数字变高。

C,我国许多药品之间差异性不高,有些只存在晶型、结构等简单修饰造成的差异,导致通用名层面品种数量多、文号多。

D,药厂多,是为了刻意的冗余,因为保障医药供应需求,是第一目标。

E,人口数量大,需求分散,有很多小众需求,大药厂无法满足,需要本土的小药厂来做。

那,如何才能提高集中度,完成行业洗牌?答案是,一致性评价和集采。

2015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简称44号文),俗称的一致性评价,为了提高行业集中度。

此外,2019年11月29日,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发布《关于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选择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等11个城市(4+7),从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药品中遴选试点品种,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

里面提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中小型企业为补充的药品生产、流通格局。

之后从2021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

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8/content_6896373.htm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提高了药厂的门槛。

质量差的,无法承担一致性评价费用的企业,被淘汰了。

集采后,拿不到大量单子的企业,市场份额缩水,就算拿到了,利润空间被压缩,又得死一批小企业。

此外,2015-2020年严抓环保问题,很多药厂被罚了,达不到环保要求,或者说利润空间不够的,又关掉了一批,最后一步步完成药厂的去产能。

之后来看看行业集中度问题,2013-2021年间,医药工业20强 企业的销售份额占比由2013年的30%提升到 2021年的34%;其中,国内企业市场份额也由 2013年的13%增长到2021年的17%,说明集中度在慢慢提高。

而且看前40家企业,内资药厂已经慢慢站起来了,恒瑞,扬子江,齐鲁制药,至少从销售额上,能和外资打一打了。

从政策上来看,首批带量采购的约定最多3家企业分摊首年约定采购量70% 的份额,第七批带量采购时,规定实际中选企业数为4 家及以上的,分摊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80%,而入围企业数量上限已增至10 家。

市场份额被10 家新寡头重新瓜分,由原来的绝对龙头 “一枝独秀”变成了多个寡头“群雄割据”。

此外,国家又出台了一些列政策,鼓励控费整合和创新,国有企业资本充足,出口最阔绰,2020-2021年间部分并购如下。

之后再来看一下医药公司的分布。

首先是各省的上市公司数量。

其次是各省医药/GDP,参考赛柏蓝的一篇文章。

2020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占比最大的是山东和江苏两省——占比都超过了15%,分别为15.94%和15.1%;位居第3~5位的是河南、吉林和广东,产值占比分别为7.3%、6.7%和6.3%,上述5省合计占了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51.3%)。

拿山东举例,2020年一个报道,说山东医药企业,利润470亿。

https://news.sina.cn/2021-07-20/detail-ikqciyzk6576571.d.html

2023年的数据,利润500亿,差不多。

http://sd.chinapost.com.cn/xhtml1/report/2307/620-1.htm

参考一下别人的分析,中国企业综合税负在20-30%之间。

https://csxy.zuel.edu.cn/2020/1201/c7105a258376/pagem.htm

往高了算,30%,那山东医药企业一年缴税141亿。

那山东2023税收情况如何?

http://czt.shandong.gov.cn/art/2024/1/12/art_10579_10318390.html

只算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3千亿,比例大概是4.7%。

以下为广告:

之前见到一个介入科医生,聊到了防护服的事情,正好之前碰到过一个防护服厂家,对此有些了解,两边聊了聊。

介入抱怨防护服太重,每天30斤穿在身上,恨不得一穿就是10个小时,个子都变矮了。

说到这,我提醒他回去看一眼防护服的保质期,这玩意最多4-5年就得换了,否则衣服上边就没有防护效果了。

回头见他的时候,介入很震惊,说自己的防护服是2013年生产的,现在都10年了,自己还穿着做了1年手术,最后担心自己会不会中年得癌症。

我问他这个防护服哪来的,他说是医院发的。

之后开始大骂缺德,不把人当人看,每天累得跟鬼一样,穿着还不透气,出汗出的都臭了,也没人管售后。

我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去买一个好点的,工作是别人给的,但命是自己的,你还是心存侥幸。

我拿了一套自己的防护服,推给了他,跟他讲,这个是无铅的,上下两件加起来也就6kg,12斤,肯定比你那个舒服多了。

而且这个老板专门跑了好多服装厂,对比了一众材料,最后选了一款面料,透气性非常好。

这个料子你摸一下,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差距,你买别的防护服料子很糙,我这个防护服非常丝滑,简直是享受。

介入穿上试了一下,觉得轻便多了,料子摸起来有点像丝绸,走来走去还不想脱下来了。

我跟他讲,别人这一套好的防护服,大概1.5-2w,一般是主任级别穿,买的是进口货。

给你们普通医生穿的都是这些便宜货,很多是过期好几年的东西。

我们这个价格跟进口的也差不多,但效果肯定吊打大部分的国内品牌,你先拿回去试,觉得好,微信上联系。

介入说好,回去体验一下,最后还问,要是多买几套,卖给同事,能不能便宜点。

我说,这都好说。

目前做的五千防护服项目:广东新一康,有兴趣的欢迎+V:dashener666 业务链接,不失联。


医流科技
给有资源的人,提供变现的工具;给有项目的人,提供流量赋能。打造头部医疗链接社群。欢迎链接➕V : dashu5hao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