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的前世今生(二)

文摘   2024-10-02 21:06   上海  


Part2

瑞金医院的前世今生(一)

广慈医院刚开业时,院内只有四栋建筑,两栋病房,两栋宿舍,经费大部分是法租界公益慈善基金出的。

开业期间,广慈门前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当时邀请了几位上海知名中医过来捧场,其中包括名家丁甘仁。

吃饭时,美租界西医馆的洋大夫约翰瞧不起中医,语言轻蔑,丁甘仁当场就不乐意了,两边开始约架。

广慈一位法国医生当裁判,以伤寒病作为病种,分别用中医和西医进行治疗,按效果分胜负。

最后的结果是,丁甘仁赢了,过程也很有意思,书上是这么描述的,望闻问切,辨虚实寒热,察阴阳五行,反正最后给治好了。

最后约翰没治好,也不敢露面,结果自然是,上海报纸纷纷报道名中医丁甘仁,在西医大行其道的年代,为中医挽回了面子。

但丁甘仁只是说,中西医各有所长,应当取长补短,与我们共同的敌人——疾病作斗争。

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认识有别,这不是彼此诋毁的理由。

从这里来看,每个时代都有大师,先不说水平有多高,只说这种包容的胸怀,就超过了99%的人。

广慈医院最初几年名气不大,来的人不多。

当时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已经60多年,西医早已不是稀罕玩意,这么多医院中,英国人的仁济医院开设最早,德国人的同济医院名气最大,广慈医院此时还排不上号。

当时院内只有1名医生和8名修女(护士兼管理),修女们头戴白帽,被人称作白帽子嬷嬷,一直住在老8舍,长期以来,算是医院半个管理者,直到建国后,医院被接管,修女们才离开广慈。

8舍是瑞金医院里面最漂亮的建筑,有中国“凡尔赛宫”之称,一开始当作教堂,后来一楼改成了贵宾接待室,非常气派,二三楼则是修女们的宿舍,很少有人能够进去。

1907-1910年期间,徐家汇天主教堂大堂正在改造,里面有一位建筑工人,工作时腿摔断了,送到了广慈。

广慈医院的法国医生处理得当,恢复期过后,建筑工人能够重新走路了,变成了传声筒,到处宣传广慈医院的医术高超,这也为广慈赢来了许多患者。

医院按照经济实力,把患者分为三类,分别是自费、半费和免费,如遇穷苦人家,经常半费甚至免费,没过几年,广慈就成了上海普通人最喜欢去的医院。

19101911年,医院住院患者达2798人次,门诊达13833人次,等发展到1930s,来看病的患者,50%以上都是平民,享受免费或半费的服务,由法租界公董局和各社会慈善机构掏钱。

当年法租界一共20多家医疗机构,广慈拿到的补贴常年在50%以上,纯纯做慈善了。

此外,广慈医院开在法租界里,自然要服务在华法国人。

1901年起,法租界不断扩建,经历了20年的发展,成为了上海最高级的住宅区,风景优美,医疗资源丰富,这也是法租界公董局掏钱的理由之一。

1911末,辛亥革命爆发,光复会一位领袖陶成章从武昌回来后,正准备继续活动,但转年初,因病住进广慈医院的华人头等病房后,被枪手暗杀。

有人说是陈其美命令蒋介石所为,但最终的调查结果,也是不了了之,这也算是广慈医院历史上,第一个大人物。

1912年,法籍传教士孔明道,成为了震旦学院的院长,着手开办医学院,他先在校内建立了医科先修科,请广慈医院的两位医生来当指导老师。

到了1914年,震旦学院正式设立博物医药科,广慈医院与其仅一墙之隔,顺势成为其教学医院,因为两家都是法国人开的,之后许多年里,震旦和广慈成了法国医学模式的代名词。

在这之前,中国的医学教育体系基本以英美为主,湘雅医学院、协和医学院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等,几乎都是美国人赞助的。

而此时,震旦和广慈相辅相成,培养了大批法国和比利时留学生,接下来几十年内,上海滩逐渐形成了一个法比派,影响颇深,甚至建国后,广慈一些老人也以说法语为荣。

法比派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一上手术台就能看出来,只要用左手打结的,几乎都是震旦一脉,据传这是从广慈的法国军医那里传开的,一战中医疗资源很少,如果医生能左手打结,右手剪线,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

说到法国军医,又得说一下法国政府,震旦医学院发展得如此顺利,离不开其支持。

法国有一位文森特博士,访问震旦医学院后,非常震惊,回到法国便开始游说政府,具体的原因书里面说得比较含糊,大概意思是,震旦是中国唯一以法语为主的大学,如果法国赞助震旦医学院,能够获得更多利益。

这个利益大概就是传教、帮助在华法国人和扩大法国影响力一类的东西,再加上天主教会的游说,法国政府点头了。

于是在1917年,法国公共教育部开始给震旦打钱,从1919-1945年,每年经费从12.8万法郎涨到160万法郎,震旦医学院借此机会请了一大帮新教授,而且正巧1918年后震旦需要大规模扩建,这一大笔钱也算解了燃眉之急。

那,法国政府哪来这么多钱?从德国来的,1918年一战结束,德国的战争赔款达到了4.7万吨黄金,法国一家就占了52%,给震旦这点,不过九牛一毛。

法国政府还派了很多复员的军医来到广慈医院,支援中国的医疗行业,1921年甚至捐赠了中国第一台深度放射治疗设备以及红外线、紫外线灯仪器,真是当亲儿子养。

震旦医学院把教授和设备更新了一遍,实力大涨,吸引了许多权贵的孩子过来就读,但考虑到震旦的法国教育模式,到这来读书可真不是一件轻松事。

震旦医学院完全是精英主义,学制改成6年,前两年学习专业知识,每周都有考试,压力非常大,有一门不及格就无法升学,后四年去广慈实习,天天累得要死不说,还要通过一系列考验,方能毕业,因此淘汰率非常高。

前十几届,震旦医学院每年有10个人毕业都算多了,大部分都在中间掉队了,直到1930s左右,每年毕业生才达到30人。

而在其中,往往只有最优秀的三名毕业生,才有进入广慈医院的资格,震旦医学院也一直是广慈最重要的生源地。

虽然残酷,但这种考核机制培养出来的人才非常牛,只要能顺利毕业,基本上工作随便挑,震旦在上海的名气也一点点打响,现在你去上海外滩,还能看到一座震旦大厦,只要是个老上海人,一说震旦肯定都知道。

当然了,震旦的名气越来越大,可对于没毕业的学生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累,如果你去看震旦学生的访谈录,提到最多的就是考试太多,不仅要熟练掌握法语,每周还要应付考试,根本就没有时间关心别的。

有人曾问震旦的教授,为啥要逼得这么紧,多给点空间,不才能有更多创新么?结果震旦的教授说,我不要发明家,我就要的就是实践机器,你把动作全变成肌肉记忆,就可以去做医生了。

相比之下,当时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更轻松些,因为他是英美体系出来的,更偏向自由主义教育,学生们活动空间很大。

有学生曾评价过,在震旦读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等1952年三所学校合并后,读书就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了。

1917年,震旦医学院第一批学生毕业了,只有两人,之前4年都在广慈医院实习。

这一年,正巧是马相伯从北京回到上海徐家汇隐居的一年,也是中国变化最大的一段时间,此时在学校里死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有点可惜了。

1912年民国成立后,孙中山,袁世凯,梁启超等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中国大地上书写着各自的历史,有的成了英雄,有的则被钉在耻辱柱上了。

震旦的创始人马相伯这时候也没闲着,再度从政,他1905年建立复旦后,本想一心搞学术,但很快发现复旦也变成了官僚机构,跟自己心中的学术伊甸园相差甚远,一时有些心灰意冷。

1907年,在梁启超的邀请下,马相伯前往东京,担任政闻社一把手,当时梁启超的《新民丛报》正和同盟会的《民报》论战,一边是立宪派,康梁为代表,一边是革命派,孙中山为代表,两边打得不可开交。

梁启超本想自己组建政闻社,但在开张仪式上,革命派带着一群学生过来砸场子,梁启超没少吃耳光,自己不敢再出任政闻社一把手了,于是把老朋友马相伯叫来,撑撑场面。

在之后的辛亥革命中,马相伯说是当了几天南京市长,和几百个鸡毛帚周旋,紧接着1913年来到北京,先后出任北大校长,总统府顾问和政治会议议员,威望越来越高,但个人实力越来越小,逐渐变成了一个吉祥物。

之后马相伯经历了袁世凯复辟,和康有为论战,成立函夏考文苑失败,1917年灰溜溜的回到上海徐家汇。

家里面的资产全被他捐了,此时没有收入来源,日后的生活费,多是震旦出的,但考虑到马相伯给天主教捐了这么多钱,这点生活费都不算什么。

1917年之后,越来越多的医学毕业生拿到震旦的奖学金,去法国留学,大部分人都提到了巴斯德研究院,估计就是当时震旦对口的法国学校。

这时候,震旦医学院和广慈医院,正式开始在上海滩,打响名号。

以下为广告:

之前见到一个介入科医生,聊到了防护服的事情,正好之前碰到过一个防护服厂家,对此有些了解,两边聊了聊。

介入抱怨防护服太重,每天30斤穿在身上,恨不得一穿就是10个小时,个子都变矮了。

说到这,我提醒他回去看一眼防护服的保质期,这玩意最多4-5年就得换了,否则衣服上边就没有防护效果了。

回头见他的时候,介入很震惊,说自己的防护服是2013年生产的,现在都10年了,自己还穿着做了1年手术,最后担心自己会不会中年得癌症。

我问他这个防护服哪来的,他说是医院发的。

之后介入开始大骂,不把人当人看,每天累得跟鬼一样,穿着还不透气,出汗出的都臭了,也没人管售后。

我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去买一个好点的,工作是别人给的,但命是自己的,你还是心存侥幸。

我拿了一套自己的防护服,推给了他,跟他讲,这个是无铅的,上下两件加起来也就6kg,12斤,肯定比你那个舒服多了。

而且这个老板专门跑了好多服装厂,对比了一众材料,最后选了一款面料,透气性非常好。

这个料子你摸一下,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差距,你买别的防护服料子很糙,我这个防护服非常丝滑,简直是享受,而且每年还能提供售后除臭服务。

介入穿上试了一下,觉得轻便多了,料子摸起来有点像丝绸,走来走去还不想脱下来了。

我跟他讲,别人这一套好的防护服,大概1.5-2w,一般是主任级别穿,买的是进口货。

给你们普通医生穿的都是这些便宜货,很多是过期好几年的东西。

我们这个价格跟进口的也差不多,但效果肯定吊打大部分的国内品牌,你先拿回去试,觉得好,微信上联系。

介入说好,回去体验一下,最后还问,要是多买几套,卖给同事,能不能便宜点。

我说,这都好说。

目前做的无铅防护服项目:广东新一康,有兴趣的欢迎+V:dashener666 业务链接,不失联。


医流科技
给有资源的人,提供变现的工具;给有项目的人,提供流量赋能。打造头部医疗链接社群。欢迎链接➕V : dashu5hao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