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2024年第8期

文摘   2024-09-01 17:05   湖北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中国伦理在线关注我哦~

在这里,与伦理学爱好者在一起~




摘 要




现代伦理学中利他主义的地位

甘绍平

【摘   要】一种适用于广博的陌生人社会、对每一个人都平等有效且不受空间或情感距离影响的稳定持久的利他主义,即能够体现道德原则普遍性特质的利他主义,不能奠立在缺乏坚定性、稳定性和可靠度的情感主义的基础之上,也不能表现为行为主体纯粹单方面的无私付出——所谓极端理解的利他主义。在宏大的匿名环境里,善意、仁爱、团结的利他主义倾向往往并不呈现在作为个体的行为主体直接的行为动机上,而是渗透在作为社会框架性条件的有控制系统和制裁机制的制度设计里,体现在能够使善好的道德意图转化为对逐利的战略性举措的行为激励上。这样一种对等性利他主义,能够产生出人际互相的行为期待的可靠性,让道德的规范性依靠制度和激励走入现实并发挥其应有的效力。

【关 键 词】利他主义;情感主义;制度设计;行为激励

【作者简介】甘绍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71~84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2024ZXSCX03)。


自制德性的生发机制及涵养原则

张蕴睿

【摘   要】现代性语境下,自制问题关乎个体命运和人类整体命运,自制德性的生发和涵养也就成了伦理学研究不得不关注的问题。自制作为一种德性,是个体面临行为冲动时能够从自身善与集体善、即时善与长远善的双维出发,以整体性的好生活为目的,运用意志力克服冲动的稳定品质。自制以外在诱惑为线索,以人的需要为始点,经过行为者自身的冲动系统、矛盾识别系统与策略加工系统产生行动的目标与路径,能量系统从物质与意志两方面为行动生发提供动力,在道德运气的影响下呈现于现象界,是个体意识与无意识共出的产物,也是个人价值与集体期望的有机统一。自制德性的涵养需要秉持自主监督、榜样垂范、防微杜渐的原则。

【关 键 词】自制;德性;生发机制;涵养原则

【作者简介】张蕴睿,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博士生(上海  200234)。

【原文出处】《道德与文明》(津),2024.3.164~17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038)。


认知、信念与行动

——由荀子论及儒家道德行动的

动力问题

东方朔

【摘   要】一种好的道德理论必须能够有效说明道德如何激发行动,这一问题在荀子那里具体表现为认识的“知”如何激发实践的“行”。《荀子·解蔽》“知道”“可道”“守道以禁非道”的说法,从认知、信念、行动的关系角度看,“知道”是“行道”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由“知道”到“行道”还需要“可道”提供行动动力。人之所以会以“道”为“可”,前提在于“道”是“真”的;而“道”之所以为真,是因为“道”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历史性真理,具有强烈的规范性和评价性。一个人对“道”的认可,意味着对“道”心肯意肯的心灵状态,而这一心灵状态本身便具有激发人的行动的动机效力。在荀子以认知为核心的伦理学中,道德行动可以由作为信念的“可道”提供动机上的效力,这为儒家注重认知一脉的传统如何解决道德行动的动力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思考。

【关 键 词】荀子;道德动机;可道;信念状态

【作者简介】东方朔,本名林宏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船山学刊》(长沙),2024.2.76~91


“自然”与“深爱”:

王阳明孝论的特点及其人文价值

曾振宇

【摘   要】具有内在性的良知如何在经验世界中实现自身的外在化和普遍必然性,是王阳明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孝解释良知的这一接转过程,是对上述问题比较切近人情的回答。具体来说,“四心”“四德”皆是良知的“表德”,孝直截了当由本心发出,不必透过“已发”来透显“未发”。阳明以知行合一范导孝行,知孝与行孝属于同一事件的不同向度,彼此不存在先后时间差。耻是唤醒良知的情感装置,良知借助耻而复苏在时间上存在个体差异。阳明孝观念具有“自然”与“深爱”特质,孝发自本源性的“深爱”情感,而不单纯是伦理与道德的应然而然。阳明之孝实质上是一种超越了认识论和伦理学局限的审美境界意义上的观念。

【关 键 词】王阳明;孝;爱;自然;念亲;良知;知行合一

【作者简介】曾振宇,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学博士(山东  济南  250100)。

【原文出处】《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合肥),2024.1.20~28


论伦理共识之可能

——史蒂文森的情感主义共识论

龚  群

【摘   要】史蒂文森是重要的情感主义伦理学家,他的研究重心之一就在于如何克服和消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伦理上的分歧和冲突,从而达到伦理共识和伦理一致。为此,史蒂文森提出了两种工作模式,即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两个工作模式是前后关联的,即第二工作模式是第一工作模式的推进。第一工作模式主要建构在道德语言的情感性特征上,利用道德语言的情感作用来试图达成伦理上的共识和一致。第一工作模式可能过于简单化,从而伦理上的劝说力量可能不够,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判断理由或事实性描述的内容,从而使得解决分歧和克服冲突更有说服力。这说明信念(belief)在克服伦理分歧达成伦理共识和一致的重要性。

【关 键 词】史蒂文森;伦理语言;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

【作者简介】龚群,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哲学分析》(沪),2024.2.90~1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1&ZD015)阶段性成果。


康德与道德虚无主义

杨云飞

【摘   要】道德虚无主义否认道德的真实性,其典型主张是道德本身就是子虚乌有之事。虽然康德尚未明确认识到道德虚无主义之概念,但他在反驳道德怀疑主义时,曾附带地提及并回应了道德虚无主义的观念。在其主要著作中,康德以“隐性”的方式坚定地拒斥了道德虚无主义。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通过道德法则的效力阐明了纯粹理性本身就是实践的,为道德奠定理性之根基,从而展现了道德虚无主义之不实。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除了正面揭示人作为理性存在者始终秉有道德兴趣,还通过道德兴趣缺失者的思想实验,展现了人只要懂得利害计算,结合上帝和来世的可能信念,就可以产生出道德的“类似物”,这也以特殊方式彰显了人类的道德本性。在《纯然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康德通过对人性善恶的阐述,特别是对人性中“善的种子”的深入刻画,表明不存在对道德无感的人,由此最终拒绝了道德虚无主义。康德有力地确证了人的道德本性,其最大教益或许是,在一个道德虚无主义甚至各种类型的虚无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人依然可以相信理性,选择崇高。

【关 键 词】康德;道德虚无主义;纯粹实践理性;道德兴趣;人性

【作者简介】杨云飞(1977- ),男,浙江湖州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2024.3.12~2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康德法权哲学基本问题研究”(19BZX104)。


道德作为审美如何可能?

王振复

【摘   要】将康德“实践理性”与中国文化“实用理性”精神进行简略比较,我们会得出中西不同文化意义的“道德作为审美”都是“可能”的这一初步结论。二者具有相异的文化背景与哲学机制。对于西方文化而言,“道德作为审美”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格道德的至善与美,决定于“纯粹理性”即“上帝”的“在场”;就中国文化来说,是因为经过先秦“史”文化的“祛魅”即“理性化”过程,以“良知”即内在觉悟作为心灵根因的缘故,是心体与性体的合一于道。“道德作为审美”的可能实现,取决于“幸福”与“崇高”同时两栖于道德与审美的缘故。

【关 键 词】道德;审美;实践理性;实用理性;良知

【作者简介】王振复,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巫性美学、中国美学史、中国佛教美学与中国建筑美学等方向的教学与研究(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石家庄),2024.3.9~20


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

能否得到伦理学辩护?

邱仁宗

【摘   要】伦理学研究者的基本工作之一是伦理学辩护。伦理学辩护是通过运用逻辑推理用证据或理由证明已经采取的或建议采取的行动或决策是正确的或合乎伦理的,并可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或法规法律方面的建议。因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相似,再加上“高保真”观念的影响,所以估计每年有超过10万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被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种研究不符合伦理,因为非人灵长类动物跟人一样能够敏感地感受到痛苦,而不能从研究中受益。此外,一些研究表明,人与非人灵长类动物在各种组织和基因类别方面的差异性明显超过相似性,这让一些科学家坚持的“高保真”观念遭到质疑。从伦理学角度,之所以反对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一是风险-受益比、成本-效益比并不理想,非人灵长类动物受到了非常明显、严重且不可逆的伤害;二是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感受能力接近于人,拥有接近于人所具有的完全的道德地位和边缘性人格地位,将其囚禁于实验室,并用于自身不能受益的研究,不符合伦理规范。综合来看,人类应该逐渐用符合伦理、对科学实际有益、更实用、可重复以及风险-受益比和成本-效益比理想的模型取代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在逐渐取代过程中,若必须使用非人灵长类动物,则需进行伦理审查和风险-受益比的评估,并坚持3R原则。

【关 键 词】非人灵长类动物;伦理审查;“高保真”观念;风险-受益比

【作者简介】邱仁宗,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及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生命伦理学研究所所长,The Hastings Center国际哲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生命伦理学、实践伦理学、科学哲学、医学哲学研究。

【原文出处】《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1.11~18


面向未来的科技伦理治理的

认识论基础剖析

王伯鲁

【摘   要】在预防为主理念的主导下,面向未来的科技伦理治理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科技研发及其成果推广应用活动的专业性、风险性、长衍生链条及多重负效应等特点,使其本身成为一个复杂的认识对象,人们普遍面临着认识迟滞、预测未来困难、检验或评价预测标准不匹配等一系列认识论难题,导致当今的科技发展陷入科林里奇困境。针对这一系列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有助于说明认识论难题的由来、正视预测未来的困难、修正和补充预测检验标准、澄清科技伦理治理实践中的“瞄准”机制、夯实科技伦理治理的认识基础等,进而改善和提升面向未来的科技伦理治理成效。

【关 键 词】科技伦理治理;认识论基础;预测未来;检验预测标准;“瞄准”机制

【作者简介】王伯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原文出处】《哲学研究》(京),2024.4.83~9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当代内涵及其教学应用研究”(编号20VSZ126)的阶段性成果。


植入式脑机接口论域下的

“同一性危机”与伦理争议

杨  雨   王国豫

【摘   要】植入式脑机接口对神经系统干预的不确定性,尤其是部分患者有可能出现难以认同自我或对自我感到陌生的疏离体验,引发了围绕植入式脑机接口的伦理争议。争议的焦点涉及三个层面:首先,患者的难以自我认同或疏离体验是否一定由植入式脑机接口所引发?其次,同一性的改变是否一定引发“同一性危机”?换言之,这种同一性的改变是不是医学的目的或患者所欲求的?最后,一旦发生了自我不能认同的“同一性危机”,相关的医疗决策冲突、责任归因难题应如何解决?系统梳理相关争议及其缘由,并对“同一性危机”本身进行诊断分析,有助于厘清植入式脑机接口同一性伦理议题未来的研究重点和走向。未来应该加强对“同一性危机”的稳健、系统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确立同一性变化的规范性标准,细化精神病理学的神经伦理学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患者术后的医疗和心理关怀,通过引导患者正确地看待和认识自己,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降低植入式干预对患者可能造成的伤害。

【关 键 词】植入干预;植入式脑机接口;同一性;伦理争议

【作者简介】杨雨、王国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

【原文出处】《哲学动态》(京),2024.4.80~89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植入式脑机接口的自我认同危机及相关伦理问题研究”(编号2023M7407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全球视野下我国科研伦理主要议题与战略应对”(编号L2224015)和中国科学院学部科技伦理研究项目“数字技术的伦理研究”(编号XBKJLL2023001)的阶段性成果。


注:本文于2024年08月30日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人大转载 人文”,原文标题为“《伦理学》2024年第8期”,作者“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原始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qIQ4YexaqkOxo7duj5lktg。



欢迎荐稿

中国伦理在线欢迎各位作者向我们推荐稿件。稿件既可以是已经在期刊、报纸、网站或会议发表的文章,也可以是专为中国伦理在线原创的文章。


根据稿件类型,需注意:

1、学术类论文需符合学术规范,力求创新性,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2、时评类文章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尽量代入伦理学及相关哲学学科视角。

3、推荐他人文章需简短说明推荐理由。

4、中国伦理在线将酌情对社会影响力较大、学术价值较高的文章进行奖励


稿件需使用word格式,附作者或推荐人照片、简介。征稿邮箱:

zgllzx2020@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伦理在线

图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大转载 人文

编辑 | 赵子千

中国伦理在线编辑部

“在看”我吗?

中国伦理在线
关注社会伦理道德热点,传播伦理学学术动态与最新研究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