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通科技(688208.SH)深度报告:出海矢志不渝,充电桩扩大全球化版图【民生电新】

财富   2024-10-09 20:31   上海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出海矢志不渝,充电桩扩大全球化版图

报告摘要

■ 汽车电子:业务辐射全球,期待新品周期。深耕汽车智能分析检测多年,构建了汽车综合诊断、TPMS系列和ADAS系列在内的三大产品线,主销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影响力与日俱增。公司主打通用型汽车诊断产品,一方面广泛客户群体助力业务稳步放量,另一方面避免过度依赖汽车主机厂从而拔高盈利水平,充分享受全球汽车后市场发展红利。创新永不止步,公司始终高度重视产品研发,新品迭出持续彰显公司技术实力和对市场的深刻


充电桩行业: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海内外充电桩需求强劲。汽车电动化进程浩浩荡荡,不断优化的整车性能、成本经济性及快速迭代的上市新品激发市场活力。国内充电桩分布不均、日常维修缺失下无法正常使用等原因导致充电桩有效供给不足。海外公共车桩比长期居高不下凸显充电桩的短缺和广阔发展前景。海外客户对产品性能的要求是第一顺位,对价格的接受度相对较高,国内企业出海能够获得更大的量利弹性。


■  充电桩:公司成立以来就坚定高端化路线,出海基因一直相伴。公司发展新能源充电之初就做了长远谋划,坚持做产品与客户的领军者。产品方面,交流桩包括7kW-22kW的欧标、美标产品,直流桩包括40kW-640kW的欧标、美标直流桩、超充桩,已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矩阵,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2023年公司发布了高功率超充桩DC HiPower、小直流桩DC Compact、商用交流桩AC Ultra三款重要产品。经营模式及客户方面,前二十大客户中只有一家为经销商,其2023年销售金额2,630.79万元,占新能源业务的比例仅为4.64%,自主品牌可以建立长久的口碑,利好长远发展。产能方面,公司高瞻远瞩顺利完成两个海外工厂建设扩张:1)2023年下半年,公司越南工厂新增直流桩产能;2)2023年底,公司美国北卡工厂正式建成投产,成为满足美国NEVI、BABA法案要求的新能源公司,进一步强化公司全球投放能力。



■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7、7.03、8.45亿元,增速分别为188.3%、36.1%、20.2%,2024年10月8日股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2、24、20倍。鉴于公司二次赋能成功拓展新能源充电桩,坚定发力高端市场,产品矩阵丰富并积极落实全球化战略,或有力拓宽量利空间,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  风险提示:1)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2)充电桩运营商投建进度不及预期;3)国际贸易环境不及预期。


■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1

全面立足高端化,苦尽甘来进入收获期

1.1 深耕汽车后市场,出海基因与生俱来

深谙行业发展趋势,创新永不止步。公司在全球汽车智能分析、检测领域深耕十多年,目前已构建了包括汽车综合诊断产品、针对汽车胎压监测系统的TPMS系列和针对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ADAS系列在内的三大产品线,产品主销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紧紧围绕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和新能源化的趋势,积极布局海外充电桩市场,致力于成为专业的新能源汽车智慧充电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实控人为李红京,截至2023年底直接持有上市公司37.29%股权,直接+间接持股38%,股权集中且稳定,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公司坚定发力海外市场,已经形成了高效紧密的海外组织架构。道通纽约负责北美地区的销售,道通德国负责欧洲地区的销售,道通日本负责日本的销售、道通墨西哥负责墨西哥的销售,子公司权责清晰各有侧重。在销售过程中,通常由道通科技或道通越南出口发货给美国、欧洲、日本、墨西哥等核心境外子公司,再由境外子公司销售给当地客户。依据越南政府的相关规定,已经办理出口相关业务并取得原产地证明书(C/O)文件,可有效规避出口美国关税影响,保障现有出口业务不受影响。公司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立新能源工厂,2023年底正式建成投产,保障未来出口业务不受影响,进一步提升全球辐射能力。

公司搭建了完备的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体系。公司实控人在计算机行业有深厚积累,凭借前瞻性及决断力掌舵公司发展方向。此外公司积极引入研发人才并健全管理团队,相关高管均有丰富从业经验及管理能力,从而保障公司行稳致远。



1.2 汽车电子是压舱石,横向拓展新能源充电

公司主业属于汽车电子,持续围绕汽车诊断、TPMS、ADAS纵向深耕,同时横向拓展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公司充电桩产品矩阵丰富,交直流兼顾,功率等级齐全,坚定走国际化高端路线,发扬出海基因。

1.3 财务分析:主业稳健,充电桩持续向好

近几年公司营收总体保持稳健增长,2023年实现营收32.51亿元,同比+43.50%,主要系1)主业继续稳中向好:当年汽车电子营收24.85亿元,同比+21.99%;2)充电桩突飞猛进:当年充电业务营收5.67亿元,同比+493.21%,充分印证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近几年公司盈利端波动较大,主要系2022年开始加码充电桩业务,各项费用投入增长,但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依旧取得1.79亿元的好成绩,同比+75.66%。2024H1公司实现营收18.42亿元,同比+27.22%;归母净利润3.87亿元,同比+104.51%;扣非净利润2.89亿元,同比+52.59%,凸显前期战略资源投入逐步迎来回报。未来随着出货持续增长带来规模经济、技术迭代加快出口带来定价能力增强,公司盈利水平有望高位运行。

诊断产品是基石,充电桩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近几年公司汽车诊断产品营收保持增长趋势,是公司主要创收来源。TPMS及ADAS产品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22年是公司切入新能源赛道的关键时点,目前已经成为公司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经营充电桩的思路与传统主业一脉相承,立足高端化坚定布局海外市场,尤其北美市场是公司重点。为长久计,公司在美国建设生产基地,一方面可以凭借产品优势进一步扩大在美国的业务规模,另一方面采用海外建厂的模式能够降低国际关系变化所产生的贸易风险,助力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现。


公司毛利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主要得益于:1)深耕海外:海外客户对产品性能的要求是第一顺位,价格容忍度相对较高。公司凭借在国内的低成本生产要素加大出海力度可以获得更高的盈利水平及商务条款;2)业务定位:坚持做汽车后市场业务,海外后市场发展较为成熟,主要客户是第三方维修厂商,中上游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强。2022年前后净利率下滑主要是充电桩的研发投入增加所致,未来随着产品趋于成熟,市场及客户关系趋于稳定带来支出减少,新品带来的定价能力提升将带动盈利水平继续恢复向上。

2

行业分析:政策与市场共振,充电桩景气度高涨

2.1国内:国内市场增量空间广阔,供需紧张延续


2.1.1 政策+市场双轮驱动,国内充电桩进入黄金发展期

政策支持是国内充电桩早期得以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以充电桩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滞后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多年来各层级部门陆续推出支持政策,充电桩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并实现长足发展。2015 年底,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充电桩行业的政策方向。2020 年,充电桩被正式纳入“新基建”重点领域。2022 年,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到“十四五”末,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 2000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近几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加速增长,政策出台更为密集且科学合理,充电桩行业有望迎来发展快车道。2023 年 2 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公共领域车辆包括公务用车、城市公交、出租(包括巡游出租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机场等领域用车),试点期为 2023—2025 年。政策旨在达成以下主要目标:1)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达 80%;2)新增公共标准桩与新能源标准公车推广数量比例达 1:1;高速公路充电车位占小型停车位比重不低于10%;3)建立健全的车网融合体系,推进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快速换电等新技术应用。在具体推进时因地制宜,分层设定车辆。推广目标:10 万辆的地区 11 个,6 万辆的地区 11 个,2 万辆的地区 14 个。

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充电桩正形成“政策+市场“双轮驱动的良好格局。经过多年政策鼓励,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度逐步深化。不断优化的整车性能、成本经济性及快速迭代的上市新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由政策驱动转化为市场驱动。2023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 949.5 万辆,同比+37.9%,渗透率提升至 31.6%,电动化趋势不可阻挡。但与此同时消费者仍有里程及充电焦虑,以充换电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可以起到后勤保障作用,优化电动车续航持续性问题。完善优化充电桩行业发展迫在眉睫。当前国内充电桩分布不均、日常维修缺失下无法正常使用等原因导致充电桩有效供给不足,且随着电动车数量增长日益凸显。因此着力发展完善充电桩将有效解决消费者顾虑从而促进电动车进一步渗透;而电动车的高增长也将反哺充电桩市场加速前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行业发展。

2.1.2 车桩比居高不下凸显供给紧张,直流快充桩建设亟待加快

总量上看,充电桩供不应求。从保有量角度看,截至 2023 年底,国内充电桩保有量 859.6 万座,电动车保有量 2041 万辆,保有量车桩比为 2.4:1,车桩比下降空间大。从增量角度看,2023 年国内充电桩增量为 338.6 万座,相较于同期国内电动车销量 949.5 万辆而言,增量车桩比高达 2.8:1。考虑到区域分布不均以及部分充电桩故障无法使用,市场上的有效供给实际上更为不足。

结构上看,国内充电桩目前绝大多数还是随车配套的私人桩,公共桩数量有待提高。按照所有权可分为公共桩和私人桩。2023 年底公共桩保有量 272.6 万座,私人桩保有量 587 万座。若以公共桩保有量计算,2023 年底国内车桩比 7.5:1,同比提升亟待解决。

国内充电桩存量市场以交流慢充为主,未来大功率趋势明确,直流快充桩发展前景广阔。按照充电方式可分为直流快充桩和交流慢充桩。2023 年底国内直流桩保有量约120.3万座,占比 14%;交流桩保有量共有739.2万座,占比 86%。直流快充桩发展潜力可期。

2.1.3 2025 年国内充电桩增量或达 503 亿元

国内新能源汽车仍处于高速发展期,对充电桩的需求自发且刚性。近两年在政策+市场驱动下各方资本纷纷加码布局充电桩建设,供给有所提升。但车桩比仍处高位,有效供给依旧不足。更多的公共桩能够满足多场景需求,大功率直流快充是未来发展趋势。基于此判断的核心假设如下:

1)新能源汽车历经多年快速增长,2024年迎来增速相对放缓但仍保持高景气态势,我们预计新能源汽车2024/2025年销量分别为1149/1379万辆。同期对应保有量分别为2855/3768万辆。

2)2023年按照保有量口径测算的车桩比在2.4,较上一年略有下降。在各部门政策支持及新能源汽车存量市场持续扩大情况下,国内充电桩有望持续放量,我们预计2024/2025年车桩比将显著下降至2.2/2.0,后续几年将小幅年降并最终在2030年达到1.1。

3)公共桩凭借多场景适用性可以随时随地满足车主需求,具备良好发展空间。2023年新增公共桩数量占全部充电桩的比重提升至27%,再次印证产业趋势。随着各地政策出台,运营商项目逐步上马,我们预计2024/2025年新增公共桩占比将提升至29%/31%,并且在2030年逐步提升至43%。

4)私人桩多是交流桩,而公共桩将更多以直流快充桩为主,以此提供高效公共服务。2022/2023年直流桩在公共桩中占比在45%/48%左右,在大功率快充趋势下我们预计2024/2025年上升至51%/53%,并且在2030年上升至61%。

5)价格方面,充电桩定价具有一定差异性,这与使用方的非标化需求有一定关联。目前市场120KW直流快充桩售价在5万元左右,随着供给增加及竞争加剧,我们预计2024/2025年单价在4.3/4.1万元;7KW交流慢充桩技术壁垒较低,目前售价在0.3万元左右,我们预计2024/2025年单价在0.25/0.22万元。

2021年充电桩市场规模仅仅104亿元,我们预计2025年国内充电桩市场规模或达到503亿元,2021-2025年CAGR为48%;我们预计2030年国内充电桩市场规模或达到2055亿元,2021-2030年CAGR为39%。

2.2 海外:技术+渠道壁垒高,量利弹性更大


2.2.1 海外车桩比高企,充电桩市场大有可为

鉴于欧美燃油车停售计划的公布、国际油价上涨以及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多项政策出台的多重因素刺激下,海外充电桩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欧洲:欧洲充电桩的建设进度慢于新能源车,2022年公共车桩比高达14.7:1;其中主要的充电桩存量以慢充为主,占比为87%。据ACEA测算,要实现交通领域的碳减排目标,到2030年,整个欧盟范围内需要约680万个公共充电桩。此外,欧盟70%的充电桩集中在荷兰、法国和德国,其中,荷兰拥有约6.7万个充电桩、法国拥有4.5万个、德国拥有约4.5万个,有的欧盟成员国甚至平均每100公里都没有一个充电桩。


美国:美国公共车桩比例同样很高,2021年公共车桩比达17.5:1,同期慢充占比约为81%;2022年公共车桩比甚至攀升至24:1,充电供给短缺程度可见一斑。美国的公共桩也是以慢充为主,2024年5月23日,美国能源和交通联合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已有超18.3万根公共充电桩。其中数量最多的是2级充电桩,共有14.0万根,这些充电桩需要连接240伏的电压,可提供6至19千瓦的电力,将电动汽车电池充满所需时间为4至10个小时,具体时间取决于充电桩的功率。相比之下,直流快速充电桩的数量为4.3万根,在公共桩的占比仅有23.5%,未来发展潜力可期。

2.2.2 整桩及模块占据产业链关键地位

整桩制造主要是将模块、充电枪等部件组装。其中模块是充电桩最核心的部件,主要作用是对电路进行控制转换,保证了电路供电的高效稳定

下游:为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补能,代表企业为蔚来、东风等整机厂。

中游:主要是整桩的生产制造及电站运营,整桩制造代表企业有盛弘股份、道通科技、绿能慧充等;运营代表企业有特锐德、万马股份等。

上游:以充电模块为核心的零部件生产制造,代表企业有通合科技、欧陆通等。充电模块具备较高技术壁垒,是直流快充桩必不可少的核心部件。

充电模块成本占比高。充电模块内部进行交直流转换、直流放大隔离等工作,决定了充电桩的性能和效率,是充电桩行业具有较高技术门槛的核心产品,成本占比40%-50%。充电模块成本构成包括功率器件(30%)、磁性元件(25%)、半导体IC(10%)、电容(10%)、PCB(10%)等。

快充需求支撑充电模块不断迭代升级,向大功率化演变。目前20kW及以下功率等级的模块占据市场主流,随着快充需求增加正在逐渐向30kW、40kW甚至更大功率多元化规格发展。

2.2.3 竞争格局:国内企业异军突起,参与全球价值链

整桩:国内属于充分竞争市场,但格局正在逐步优化。前几年新能源汽车存量规模不大导致充电需求较小,充电桩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因此国内桩企数量众多且体量小。但是随着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叠加大功率直流+出海提升门槛,头部桩企营收规模迅速做大,目前国内已经涌现出如盛弘股份、绿能慧充等优质桩企。放眼海外格局同样分散,根据美国能源署统计,美国共有28个充电桩供应商,其中ChargePoint为美国最大充电桩供应、运营商,提供硬件+软件服务,但主要是价值量较低的交流桩。此外还有Tesla充电桩、大众汽车集团子公司ElectrifyAmerica等车企,EVconnect、EVgo、Volta、Blink等充电桩公司,以及Shell等能源供应商。欧洲方面以ABB、西门子、施耐德主导这类传统电气设备企业主导。


3

竞争力提炼:坚定出海,拥抱新能源

3.1 新能源充电:美国工厂顺利投产助力腾飞

丰富产品矩阵彰显技术实力和市场拓展雄心。公司的交流桩产品包括 7kW22kW 的欧标、美标产品,直流桩产品包括 40kW-640kW 的欧标、美标直流桩、超充桩,已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矩阵,可覆盖各类充电应用场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技术立身,创新永不止步。2023 年公司发布了高功率超充桩 DCHiPower、小直流桩 DC Compact、商用交流桩 AC Ultra 三款重要产品。其中DC HiPower 满配最高充电功率可达 640kW,单枪输出功率 480KW,搭载液冷技术,充电 10 分钟即可补能 400 公里(250 英里),使得充电速度媲美加油;DCCompact:最高充电功率达 40KW,充电 30 分钟即可补能 130 公里(80 英里),产品采用紧凑的设计,支持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灵活部署,为客户显著降低场地安装成本;AC Ultra:单枪输出功率达 19.2KW,充电 1 小时即可补能 120 公里(75 英里),产品支持智能充电,灵活调节充电功率,并提供多种安装选项,为客户降低电力资本支出与场地安装成本。

立足长远,自主品牌出海。结合市场需求及自身产品特点,公司充电桩产品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直销客户主要是充电桩运营商、能源公司、车队、充电桩安装商等行业客户。前二十大客户中只有一家为经销商,其2023年销售金额2,630.79万元,占新能源业务的比例为4.64%,2022年销售金额1,713.11万元,占新能源业务的比例为17.94%。

从营收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业务实现营收3.78亿元,同比+92.37%。面对迅速增长的海外新能源市场,公司一方面持续保持高额研发投入,先后发布了高功率超充桩DC HiPower、小直流桩DC Compact、商用交流桩AC Ultra三款重要产品;另一方面加紧完成全球产能的战略布局:1)2023年下半年,公司越南工厂新增直流桩产能;2)2023年底,公司美国北卡工厂正式建成投产,成为满足美国NEVI、BABA法案要求的新能源公司。

从盈利看,2022及2023年公司新能源充电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2.78%、33.65%,24H1毛利率达38.86%。未来随着公司产品力持续扩张、海外客户认可度提高带动出货放量、内部精细化管理降本,公司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3.2 汽车电子:深耕后市场,把握全球机遇

汽车保有量和车龄的增长均能带来汽车后市场规模的提升,欧美国家仍在稳步提升,中国增速更快,全球共振从而进一步带动公司汽车诊断及检测市场向好发展。

(1)汽车保有量:欧洲和美国汽车工业发展成熟,2022年欧盟和美国汽车保有量分别为2.9/2.8亿辆。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实现突飞猛进,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深入推进,强大产品力+价格优势将助力市场规模再上新台阶。

2012-2022年,美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保持增长态势。中国这一指标提升更为显著,但是截至2022年仍然只有美国的约1/4,由此带来广阔的汽车后市场增量。

(2)车龄:随着汽车平均车龄的增加,花费在汽车上的维修和保养费用也会相应提高。中国汽车车龄几乎是欧美的一半左右,一方面诚然系行业方兴未艾,新品快速迭代与居民强烈购置意愿匹配,另一方面是中国汽车后市场相较于欧美仍存在巨大差距。

3.2.1 汽车诊断

公司汽车诊断业务主打通用型,量利均有保障。汽车诊断产品可分为原厂型和通用型,后者对不同汽车品牌及型号的兼容性更强,价格也更实惠,因此客户群体相对庞大。从需求端看,境外汽车后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发展成熟,汽车品牌商垄断程度低于中国,形成了以独立维修厂、通用配件商为主体的市场格局,这类主体旨在提供多品牌多车种的维修和汽配服务,因此需要通用型设备,对公司产品有较强需求。从供给端看,公司多年来在通用型产品方面投入较多战略资源,一方面广泛客户群体助力业务稳步放量,另一方面避免过度依赖汽车主机厂影响盈利水平,充分享受全球汽车后市场发展红利。

与海外一线厂商同台竞技。公司业务以出口为主,在北美、欧洲等主要海外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博世、Snap-on等国际一线厂商;同时公司也积极开拓国内业务,主要竞争对手为元征科技。

性能方面,公司诊断产品兼容性强、覆盖面广、辨识度高、更新迭代快,与竞争对手相比优势突出。价格方面,凭借多年技术积累、成本控制能力增强定价弹性,一方面低于实耐宝、博世等海外厂商从而拓展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高于元征等国内厂商从而保障盈利水平。

2021年以来公司诊断产品销量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但是均价却不断提高,主要系单价较低的读码卡销售量减少,同时单价较高的平板类产品销售量较为稳定。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稳步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维修解决方案”。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坚定高端化战略,在深耕欧美市场的同时不断提高产品价值量,诊断业务体量及利润有望再上新台阶

3.2.2TPMS

随着强制性法规的出台和实施以及广大车主安全意识的提升,后装市场对TPMS传感器的需求开始迅速增长,对于法规强制之外的老旧车型和未建立强制法规的地区,TPMS自发性需求也逐渐于汽车后市场得到显现。

2023年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通用型可编程蓝牙胎压传感器BLE-A001,产品覆盖Tesla全系支持2.4G蓝牙胎压监测系统的车型,在学习效率、产品可靠性、编程可扩展性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公司同步配套推出了新一代胎压综合诊断仪TS900,产品相比上一代产品TS608,在硬件性能和软件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同时,TPMSSensor软件、工具诊断匹配软件持续更新覆盖至2023年底,部分车系覆盖至2024年6月份。新车首发行业领先,较好地增强了客户粘性,保障TPMS解决方案车型覆盖率达到99%以上,持续在全球保持领先。

凭借出色的产品性能,公司与国内外知名厂商竞争,匹配工具主要是OTC、元征科技等,传感器主要是万通智控、保隆科技等。

公司TPMS营收占比相对较低,为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公司在一定时期采取促销方式打开局面,故产品均价略有下滑。

保隆科技立足于汽车工业,核心产品包括汽车电子类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等,控股子公司保富电子已成为全球TPMS细分市场的领导企业之一,近三年TPMS营收占比均在30%以上;与公司TPMS在产品性能上属于同类产品。盈利水平方面,公司TPMS毛利率远高于保隆科技,主要系公司的TPMS产品主要面向汽车后装市场,而保隆科技采取的是OEM销售模式,主要面向汽车前装市场。一般而言,前装市场的客户主要为整车制造商以及大型的一级零部件供应商,毛利率相对较低;后装市场主要面向汽车维修厂商,毛利率相对较高。


3.2.3ADAS

根据Jefferies研究报告,未来十年ADAS应用量的复合增长率为28%,预计到2025年全球ADAS市场体量达745亿美元。麦肯锡预测,2030年出售的乘用车中,约50%是高度自动化的,约15%是全自动化的。此外,随着前装市场ADAS渗透率提升和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考虑以及汽车保险公司的推动,后市场对ADAS标定需求也将随之迅速增长。ADAS相关标定系列产品目前在市场上属于新兴领域,公司的ADAS智能辅助标定工具属于较早进入市场的产品,具备先发优势。主要的竞品公司主要为国外厂商,主要有Bosch、Gutmann、Texa等。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4.1 盈利预测假设与业务拆分

业务拆分:

公司长期深耕北美、欧洲为主的海外汽车后市场,2024H1欧美市场营收占比70%。公司精准捕捉汽车行业“新三化”的发展趋势,以汽车综合诊断产品为依托,以研发创新为驱动,深度剖析用户多元化需求,构筑了多层次的数字维修产品生态。此外前瞻性地布局新能源充电业务,提供全场景的智能充电网络解决方案和一站式光储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为公司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注入了强劲动力。

1) 新能源充电:公司聚焦充电桩的生产销售,坚定走国际化高端路线,大力推进海外市场本土化建设,重点培育和打造海外本土营销团队,进一步夯实并拓展了全球营销体系。2023年该业务营收5.67亿元,同比+493%;2024H1该业务实现营收3.78亿元,同比+92.37%。一般而言,下半年为充电桩行业的采购及建设旺季,公司业务营收预计仍将保持较高增速,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年末确收时滞等因素影响,我们审慎预计2024年全年营收增速为70%。海外公共车桩比处于高位,充电需求强劲,公司凭借出色的产品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良好的营收增长。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营收分别为9.63/14.45/21.67亿元,增速分别为70%/50%/50%。海外产品的定价能力更高,公司有望获得较高的毛利率及商务条款,2024H1该业务毛利率达到38.9%。随着产品力持续扩张叠加规模经济,毛利率预计逐年稳步抬升,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38%/38.5%/39%。

2) 综合诊断:该业务属于汽车后市场的成熟产品,公司拥有坚实的客户基础。我们复盘2019-2023年该业务营收增速,除2022年公司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带来短期波动之外,其余年份营收增速均在10%以上,考虑到今年下半年有新品投放,或将有力带动未来几年营收增速向上恢复。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营收分别为14.15/15.57/17.12亿元,增速分别为10%/10%/10%;产品力提升带动盈利水平提升,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56%/57%/58%。

3) TPMS:各国陆续颁布强制性安装政策旨在保障车主安全,欧美后市场毛利率显著高于前装市场,公司卡位精准加大产品投放,在新品迭代的逻辑下推动营收及利润持续向上。2024H1实现营收3.29亿元,同比+33.83%,基于此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营收分别为6.92/9.00/11.70亿元,增速分别为30%/30%/30%;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55%/56%/57%。

4) ADAS:2023年营收3.07亿元,同比+75%;2024H1营收1.77亿元,同比+23.97%。智能驾驶方兴未艾,标定设备的需求刚刚开始,公司抓住机遇加大在欧美市场的开拓,目前该业务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较低,未来几年有望保持较高增速,因此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营收分别为4.00/5.40/7.55亿元,增速分别为30%/35%/40%;技术革新驱动盈利水平进入新的周期,2024/2025/2026年毛利率预计分别为61%/62%/63%。


4.2 估值分析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积极投入战略资源,海外充电桩前景广阔且为公司未来战略发展重点。从主营业务来看,绿能慧充专注于充电桩的生产制造,其充电堆具备较高市场影响力;特锐德兼备充电桩的生产制造及运营,一体化能力强。故我们认为新能源充电方面可选择绿能慧充和特锐德作为可比公司。公司目前主业仍然是汽车电子,保隆科技立足于汽车工业,核心产品有汽车电子类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压力传感器、光雨量传感器、360环视系统等,故我们认为数字维修方面可选择保隆科技作为可比公司。2024年可比公司的平均PE为30X,公司为32X。公司22年启动充电桩业务,23年营收增长近5倍,一方面诚然得益于海外高景气,另一方面则是凭借主业积累下来的海外品牌知名度及渠道实现快速放量,海外客户更加高端化,给到的盈利水平及商务条款更佳,公司有望加速成长.


4.3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7、7.03、8.45亿元,增速分别为188.3%、36.1%、20.2%,2024年10月8日股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2、24、20倍。鉴于公司二次赋能成功拓展新能源充电桩,坚定发力高端市场,产品矩阵丰富并积极落实全球化战略,或有力拓宽量利空间,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5

风险提示

1)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充电桩的立身之本在于新能源汽车,若未来车销量不及预期可能会影响充电桩的需求。


2)充电桩运营商投建进度不及预期:海外充电站建设运营要求较高,若由此带来基建进展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充电桩销售和收入确认。


3)国际贸易环境不及预期:若国际贸易政策、关税、附加税、出口限制或其他贸易壁垒进一步恶化,可能对公司的经营情况产生不利影响。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道通科技(688208.SH)深度报告:出海矢志不渝,充电桩扩大全球化版图


报告撰写:

邓永康 SAC编号S0100521100006 | 朱碧野 SAC编号S0100522120001 | 王一如 SAC编号S0100523050004 | 林誉韬 SAC编号S0100524070001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第一线最深度研究

期待与您的交流

电新邓永康团队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第一线最深度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