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评职称的要求改了,做科研还有必要吗?

学术   科学   2024-07-29 17:50   上海  
医生也有60W定律?成功的医生有哪些共性?你和同事的差距是什么时候开始拉开的?
关注“科研职场说”,每天分享医生职场生存技能!
现在关注,还能限时免费领取医学科研路径资源哦!



酸菜老师答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每个岗位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僧多粥少。如果说这个硕导、博导的岗位足够多,甚至是副高、正高,卫健委每年给的编制足够多,那你们也就不用竞争了。


其次,既然要竞争,那就总得设置相应指标进行比对。但临床工作量、临床技能这些东西同行之间很难 PK。这也就是为什么国自然基金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志。因为它是所有国家级项目里面往下兼容的下限


省级项目卷不赢,就是有国家级项目的医生先拿。那么国家级项目就是国自然,:这就导致了必做基础科研,道理在这。


如果未来有一个分流的项目,可以使得另外一部分医生申请另一个国家级项目,那么现在这个格局就改变了。


在这件事情还未发生之前,我觉得现在的这个格局就不可能会变。说到底卡你的并不是什么 SCI文章,是国家级课题,而国家级课题同时也要 SCI 文章。


为什么 SCI文章不会卡你?


因为我们要去伪文章论,所以在现在的晋升指标里是不会出现:影响因子多少分才能进,这种表述了。但唯有一个指标没有去,那就是要有国家级课题。


那么换句话说,如果不追求课题和文章,那医生之间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呢?


只是现在讲究代表作制度的多样性。比如科普可能也会成为一个指标,能够做出来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科普作、著作、文章,甚至是有极大社会影响力的账号,就好比有千万或者数千万播放量的视频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指标。


只是这些指标显然没有国家级课题来的硬,至于将来职称评审制度还会怎么发展,我们还有待观察。



欢迎同学们就这个问题结合自身经历
评论区畅所欲言哦!
或者还有其他问题想咨询酸菜/老谈老师的,
都可以在今晚AI速写&路径
或周四AI速写的直播课上
前来咨询,大家可以先报名预约哦!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规划比努力更重要!

酸谈
酸谈学社——教授医学基础科研的完整知识架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