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空难记忆——韩国飞行员为什么不再用韩语交流丨语言学午餐

学术   2025-01-01 10:08   英国  


今日主厨丨袁飞



近日,韩国济州航空空难造成179人死亡,引发全世界关注。


其实,对航空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知道,上世纪80到90年代,韩国的航空公司事故、空难频发,其中最著名的是大韩航空801号航班空难。


大韩航空801号航班坠机现场


1997年8月6日,雨天,大韩航空801号航班载着乘客和机组人员共254人,从首尔飞往关岛。飞机在关岛的机场降落前,突然在机场附近的一座山上坠毁,机上228人遇难。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经过调查,发现事故的根源,和语言相关。


在遗留的黑匣子里发现了这样一段录音,对话使用的是韩语——


副机长:“你有没有觉得雨下得更大了?在这个地方?” 

随机工程师:“机长,气象雷达发挥了不小作用。” 

机长:“是,的确很有用。”  

1 时 41 分 59 秒,副机长:“(跑道)不在视野范围?” 

1 时 42 分 19 秒,副机长:“让我们做一次复飞”。 

1 时 42 分 21 秒,副机长:“(跑道)不在视野范围,复飞。” 

1 时 42 分 22 秒,随机工程师:“复飞。” 

1 时 42 分 23 秒,机长:“复飞。” 

1 时 42 分 25 秒 78 毫秒,巨大撞击声,大韩航空 801 号航班坠机。


我们可以发现,副机长在察觉到情况不对劲时,间接使用问句提醒机长,但是机长没有听懂。于是,副机长在省略了主语“跑道”的情况下,使用疑问句提醒机长,没看到跑道。见机长没反应,副机长提议复飞,之后又重复使用省略主语的“不在视野范围”,这一次,他使用强硬的语气说“复飞”。可惜为时已晚,短短几十秒之间,他们错过了复飞的最佳时机,飞机坠毁。

事故调查委员会认为,这场空难的根本原因是机长的错误决策以及机组人员之间的沟通不畅。韩国的飞机驾驶舱内有着一种森严的等级,下位者不敢随意挑战上位者。这种森严的等级也体现在韩语的敬语体系。(“思密达”便是韩语常见的敬语变位。)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一书中,把这次空难归咎于韩语和韩国文化中的高权力距离指数(Power Distance Index)。也就是说,副机长由于和机长地位悬殊,说韩语时不自觉使用一些委婉的说话方式缓和语气,耽误了复飞的时机,导致了空难。

据书里介绍,801号航班空难之后,大韩航空进行了语言改革,将工作语言改为英语,机组人员必须用英语交流。从此之后,大韩航空的事故频次大幅降低,没有再发生重大死亡事故。

鉴于美式畅销书的夸张写法,大韩航空是否真的把工作语言改为英语,仍然存疑。但非常肯定的是,英语一直是全球航空业的Lingua franca,中文叫通用语

我的疑惑是,机组人员把交流语言从韩语改为英语,真的能减少上下级之间的距离感吗?或者说,当他们说一门外语的时候,性格会发生变化吗?


2010年刊登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通报》(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的一篇文章就探讨了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找来一些会熟练使用英语的香港人,让他们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回答问卷,然后跟香港籍和西方籍的面试官用英语和粤语访谈,并做自我评估。

研究人员发现了以下两个很有意思的结果——


  • 在与香港籍面试官用英语交谈时,说英语的香港人比说粤语时表现得更加外向、开放、自信、克制;

  • 在与西方籍面试官交谈时,不管是外向、开放、自信还是克制等方面,香港人说英语和说粤语都没有差别。


也就是说,香港人与香港人交流的时候,如果说英语,可能会表现出不一样的人格特质。


研究者认为,语言(无论是书面还是口头)及其相关特征提供了文化线索,激活了说话人符合文化期望的目标,影响了他们说外语时的人格。这就是文化适应假说(Cultural Accommodation Hypothesis)


这让我想到多年以前在北京人大英语角观察到的现象:最自信、开放、积极的那几个人,当英语角活动结束大家用中文简单聊天的时候,他们往往像换了一个人,变得谨慎、谦虚,甚至是非常内向。


回到大韩航空801号航班,假如当初机长与副机长之间使用英语交流,副机长可能会更加外向、自信,使用更直接的方式提醒甚至命令机长,他也没法在句子里省略重要的主语(跑道)。或许,局面就可以挽回。


语言对性格是否有影响?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经历和看法。



参考文献

Chen, S. X., & Bond, M. H. (2010). Two languages, two personalities? Examining language effects on the expression of personality in a bilingual contex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6(11), 1514-1528.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2019),《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北京:中信出版社。



审稿丨向北北



投稿:linglunch@outlook.com




语言学午餐Ling-Lunch
发现平淡生活里人类语言的奥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