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面就应该拌42号混凝土」——已读乱回也有规律吗?

学术   2024-10-07 11:30   浙江  

今日主厨丨云霄


逢年过节会被亲戚追问,网上冲浪会被路人抬杠,善意敷衍对方变本加厉,认真吵架又吵不过……面对诸多想要回避又不能完全无视的困难模式社交,年轻人中的窝囊组开始上大分,选择了已读乱回。

已读,但是怎么回你就别管了


到底什么是已读乱回?我们在和别人对话的时候,通常会按照合作原则,说一些让对方舒服或至少是能听懂的话,那么已读乱回就是打破这种合作原则,打断逻辑链。


前段时间,一段与已读乱回的逻辑乱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视频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视频中,一个农民装扮的大叔对着拍摄者煞有介事地说了如下一段话:

视频原作者:延边刺客

我个人认为,这个意大利面就应该拌42号混凝土。因为这个螺丝钉的长度它很容易会直接影响到挖掘机的扭矩,你知道吧。你往里砸的时候,一瞬间,它就会产生大量的高能蛋白,俗称UFO,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甚至对这个太平洋以及充电机都会造成一定的核污染,你知道吧,啊?再者说根据这个勾股定理,你可以很容易地推断出人工饲养的东条英鸡它是可以捕获野生的三角函数的。所以说这个这个这个这个你不管这个秦始皇的切面是否具有放射性,而特朗普的N次方是否含有沉淀物,都不影响这个这个沃尔玛跟这个维尔康在南极汇合。


本着合作的原则,不少网友觉得这是在指桑骂槐,影射其他什么事件,试图解读出其中的意义;也有网友在放弃解读后表示:竟然在一通胡言乱语中听出了些许合理性。

目前,经网友审核认定,这段内容已正式加入了“已读乱回”文案的豪华午餐。


为什么这种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在内容上没有意义,听起来却又像那么回事儿?

简单来讲,这一方面与我们的认知过程有关。对方到底在说什么?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认知与内容互动的过程。当我们听到难以理解的内容时,大脑会根据根据交际的语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被迫制定更为费力且耗时的策略,来修复或回避理解有问题的部分,达到“强行”明白的效果 (Graesser et al., 2011)。





另一方面就与内容本身有关系了:说话的人在说出无意义的内容时,仍然保持了形式上的衔接和连贯。

1. 逻辑衔接


逻辑衔接与连接性词语的应用密切相关。在篇章中,连接性词语用于相邻句子(群)之间,表示前后两句话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当我们听到连接词的时候,都会先默认这些句子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


大叔说的这段话里使用了一些连接词,我把它们标了出来。

因为这个螺丝的长度它很容易会直接影响到挖掘机的扭矩,你知道吧。你往里砸的时候,一瞬间,它就会产生大量的高能蛋白,俗称 UFO,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甚至对这个太平洋以及充电机都会造成一定的核污染,你知道吧,啊?再者说根据这个勾股定理,你可以很容易地推断出人工饲养的东条英鸡它是可以捕获野生的三角函数的。所以说这个这个这个你不管这个秦始皇的切面是否具有放射性,特朗普的 N 次方是否含有沉淀物,不影响这个这个沃尔玛跟这个维尔康在南极汇合。


这些连接词有的表示因果,有的表示递进和选择性添加,还有的反映时间的进展。

2. 话题链的延续

除了逻辑衔接的运用,话题链的延续是陈述中第二显著的篇章现象。

什么是话题链?我们先来回看这句话:

你往里砸的时候,一瞬间,它就会产生大量的高能蛋白,俗称UFO,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甚至对这个太平洋以及充电机都会造成一定的核污染,你知道吧,啊?


不难看出,自“它就会产生大量的高能蛋白”这句话引入新信息“高能蛋白”,后续都是围绕“高能蛋白”展开说明,因此,从“俗称UFO”一直到“甚至对这个太平洋以及充电机都会造成一定的核污染”,所描述的对象都相同,就是“高能蛋白”这个话题。几句话因为共同的话题“高能蛋白”而从零散走向了整体,如同一环扣一环的链条,因此可称为“话题链”。


“你往里砸的时候”和“一瞬间”这两句话只是为了引入主题“高能蛋白”而做出的补充说明,而“你知道吧,啊?”只是在和对面的人互动,因此说与不说都不关“高能蛋白”什么事。以上几句话更像是话题链上的装饰和点缀,并不影响话题链本身的延续。


当然,逻辑衔接和话题链的延续只是主要使用的连贯手段,除此之外,这段话也使用了不那么显著的方式从形式上增强了整体的连贯性——指称关系。


3. 指称关系的运用

  • 直指:“你往里砸的时候……”


用“你”直指视频拍摄者,明确陈述的时空特征,使陈述内容与陈述所发生的情景联系起来。


  • 形式上的照应:“一瞬间,它就会产生大量的高能蛋白……”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相信你和小编一样狠狠困惑:不是,“它”到底是啥啊?搞得好像我早就知道一样。其实,“它”本应与上文中同一所指事物形成照应,是同一所指物的代词回指形式。但是对前文检索后我们发现“它”并无实际对应词,因此在这里只是形式上形成虚假的照应。

  • 词语省略现象:“你往(?里砸的时候……”


我们在说话和写文章的过程中,经常会省略掉前面提到过的内容,继续讲新的或者重要的内容,只有这样,一段话才能做到新旧内容的交替,更加清晰和准确。但是此处省略的词语前面压根儿就没出现过(到底是往哪里砸啊??),因此可以判断这句话和前面的话并没什么真正的联系,它只是在装自来熟。


除此之外,这段话还使用了元话语(“我认为”)以及凸显人际关系的话语标记(“你知道吧”)。元话语和内容主题无关,但它是说话人用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是吸引听话人注意力的一种手段,元话语和话语标记都具有增强语篇连贯性的作用,为这段话整体像那么回事儿贡献了重要力量。





一段有水平的胡言乱语,为了达到乍一看呈现出的合理性,既在每句话的开头使用了连接性成分形成句间的逻辑衔接,又利用话题链的延续将莫名其妙出现的“高能蛋白”理所当然地纳入讨论,还一度使用了元话语、话语标记等篇章现象,以及篇章中常见的指称关系和词语的结构性省略,一通操作极具欺骗性,为胡言乱语披上了形式合乎篇章的外衣。

来源:小红书“服不服排行榜”

但是不管怎么说,胡言乱语才是“42号混凝土”这段话的本质。除了形式上的衔接与连贯,我们无法从中看到明确的篇章表达目的,也无法从中通过获取有用的信息来产生合作态度,更无法通过适量新旧信息的交替实现对信息的预测。语义和形式间的割裂使胡言乱语的合理性停留在了“乍一看”的阶段,它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合格的篇章。


在一段时间里,胡言乱语具体化为“意大利面就应该拌42号混凝土”的文本。也正是由于这种“形不散神散”的说话方式与已读乱回的无意义答复性质上互通,因此这段话也常被一些网友用在已读乱回的语境中。


以上的大致分析便是意大利面拌42号混凝土的制作指南:

可以先假意听取了对方的话(你说得对,但是我不认同你的观点),然后多用连接词,再随便找个话题多说几句,同时不忘加上“我认为啊”“你知道吧”,你也可以随机生成很多适用于已读乱回的文案。


试试看?我们评论区见。


参考文献

胡壮麟(1994),《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徐赳赳(2010),《现代汉语篇章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石定栩(1999),《主题句研究》,《共性与个性——汉语语言学中的争议》,徐烈炯主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36页。

De Beaugrande, R. A., & Dressler, W. U. (1981).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 London: longman.

Graesser, A. C., Millis, K., & Graesser, A. (2011). Discourse and cognition. Discourse studies: A multidisciplinary introducion,126-142.


审稿向北北 袁飞



语言学午餐Ling-Lunch
发现平淡生活里人类语言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