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厨 | 向北北
最近在小红书上刷到了某位网友相亲遇到的普信哥,使用括号聊天的技术炉火纯青,字里行间彰显着忍不住不细说的实力——
小红书@冬伦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线上聊天为什么要加括号,尤其是左括号(。
(我也
(?
有些人可能还在疑惑着这里的右括号为什么没有打完。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没有左括号支撑的聊天都是不完整的(说都不会话了。
左括号已经从半个平平无奇的标点符号,逐渐脱离右括号出道,成为线上社交中离不开的句末灵魂补丁……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单左括号的使用是一种话语标记,代表说话者的隐含态度或话语未尽的含义。括号后面的内容有着各种不同的语用特征和功能。
线上社交中,因为传送不了线下的场景,不能完整地表达所有的情绪。左括号就在此时发挥了塑造场景的作用,可以附带动作、语气、神态等信息,跨越线上和线下聊天之间的界限。
听说主编一天喝了十杯奶茶(瞳孔地震
另外,传说左括号起源于二次元的语C圈(语言cosplay/纯文字角色扮演游戏。因此,左括号多少可以当作漫画人物的气泡框来使用:
这个标题好怪(?
这里的问号就好像角色脑袋旁边冒出来的大大的疑惑。
除了动作和神态,左括号最重要的还是传达我们心里没有说出的声音。我们知道,戏剧中的每句话通常都有潜台词。人生如戏……其实我们日常说的每句话背后也几乎都有潜台词,左括号让我们的后台声音有了发挥的空间。
这种潜台词可以是幽默的,也可以是讽刺的:
你怎么又在喝奶茶(其实我也
当然,我们的内心戏也可以山路十八弯,不止有一层潜台词——
论文能不能不写(bushi(认真(写ing
这个例句表达了作者不想写论文→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写不好→但仔细一想真的不想写论文→最后还是无奈写了论文的一波三折的复杂心情。
文章开头遇到的普信括号哥,应该也属于内心戏比较多的那一类——
简单吃个火锅(400多)
和我同事(我正式工他合同工)
也不一定吧(高冷)
你平时没喝过星九克吧(我喝过56次)
我有房有车(不高179)
我们发现,括号哥除了偶尔用括号表现自己的态度(高冷),其它时候主要是在补充信息,彰显自己的财力和地位。这里必须提到,括号哥打出的右括号毫无松弛感,表现了他炫耀时的紧张与刻意……
当然,有人喜欢用左括号凡尔赛,就有人喜欢用左括号自嘲——
今天去健身了(五分钟
又睡过了(好懒
很多时候,我们使用左括号给对方补充更多私人信息,让对话变得生动、亲密。
除此之外,线上发言只有文字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让人误解的语言。温和的话语也可能被解读成指责。因此,左括号也成为很多人给自己贴的一张社交保命符,对主句的含义发挥着语用缓和标记功能。
有点离谱(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此外,线上社交的时候,很多人不能确定自己的脑回路能不能被人理解,所以在发表言论的时候会用左括号和自己互动,不让话掉地上:
其实我觉得西湖醋鱼还蛮好吃的(没有
这种缓和也可以用于给别人提出要求。
这句最好删了(虽然有点好笑
这个功能有点类似于汉语中让语气舒缓的句末语气词,比如“吧”、“来着”:
告诉我(吧
你说什么(来着
看!又开发了左括号隔开句末语气词的新用法(真的很好用。
除了超越符号的用法,左括号单独出现在句子结尾,后面没有任何内容,也有着类似省略号“……”的标记功能,提醒对方去补充、推测省略的内容。
有点子无语(
这里的左括号省略了具体为什么无语。表示后面的内容虽然想说,但也可以不说。
此外,左括号虽然在大部分线上聊天中抛弃了右括号,但是常常会和句号一起使用。左括号类似省略号的作用通常暗示句子未完,而句号则表示句子的结束。把这两个标点符号结合在一起,看起来好像很矛盾,实际则能表达一种“话还没有说完但已经懒得再说”的无力感,特别适合表达疲惫、无奈或对某事无语的情绪。
今天好忙(。
这里的左括号可能代表说话者想表达更多关于自己忙碌的细节,但已经忙到没时间打字,选择简而言之,让对方感受到想说但没有说完的感受。
表示省略的左括号还有一种更加微妙的用法,源自对互联网水军刷屏的反讽。从水军模板没有删干净的(大概八点二十发),到删到只有一个左括号——
语言学午餐真的好好吃(
这里的左括号让人觉得好像是午餐君的布置的水军评论。但仔细一想,也可能是伪装成午餐水军的评论。套娃了(。
不过,我们都能感觉到,比起省略号,左括号的使用更具有隐喻性,可以传达更多情感,制造一种悬念或幽默的效果,用途更加广泛。
总的来说,左括号早已打破了标点符号的传统使用规范,成为充满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网络语言,有着独特的语用功能。
左括号的使用在语用学上都有很强的语境依赖特征:话语的完整意义往往需要结合前后文来理解。在补充更多信息的同时,也非常依赖于聊天双方的默契。
希望大家能读懂每一个左括号后面的隐藏信息(。
参考文献
Zhang, Y., Zhang, L., Ren, W., & Liu, Y. (2024). “(scream)(wriggle)(dismally crawl)”–parentheses as semiotic resources for translanguaging and trans-semiotic practices on Chinese micro-blogging. Social Semiotics, 1-18.
审稿丨A.R. 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