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如何稳健发展,这些海内外大咖带来了TA们的远见卓识!

企业   2024-09-12 20:00   广东  



9月11日,由中购联发展委员会、亚洲购物中心协会CASC联合主办的“中购联第二十二届中国购物中心行业年会暨2024亚洲购物中心发展合作大会”继续精彩进行。


以国际化视野赋能在地化创新,以强韧性生态成就高质量运营。大会主论坛的第二、三章节,来自国内外的众多行业专家、精英学者及业界同仁围绕“在地化发展与商户协同发展”两大重要议题进行深度交流与讨论,助力购物中心的业务改善与改造,在新周期继续实现稳健发展。




PART

01
大会主论坛第二章:在地化发展


以史为鉴,每个成功的、有竞争力的购物中心都必须坚持不懈地培养在地化融合能力,以此增进商圈福祉、增进生活福祉。在培育在地氛围的过程中,购物中心难免会遇到如何挖掘并融入在地文化?如何通过引入异业资源,塑造更具个性特色和形象气质的购物中心等行业性难题。基于此,中购联第22届行业年会大会主论坛第二章,以深耕运营为基点,探讨如何深层探索和激活购物中心在地化功能、场景、服务。



柏利城资产管理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房金亮作为主持嘉宾率先登台做论坛主题阐释,在地化发展论坛板块深入讨论了购物中心如何以在地思维,做强商业运营和提高服务粘性。


主题演讲:
从商业新物种创变格局看协同化与在地化发展


 演讲嘉宾:郭增利,中购联发展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副会长、CASC 2024轮值主席



郭增利表示,在困难面前行业应该积极向上、理性思考、大胆探索、稳健前行。他认为,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商业新物种、创变、协同化、在地化成为行业关键词。山东淄博、哈尔滨冰雪热、黑神话悟空的爆火,证明了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购物中心作为城市商业的主要载体,要关注到商户与购物中心运营方的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从统一管理+分散经营,转变为统一管理+协同经营,商户生意不仅依靠自己,更需要从运营方参与共创的维度、从物业租赁关系发展到双方共同经营关系的维度做升级运营。


郭增利强调,在存量阶段,行业应该多维度探索购物中心在地化、协同化发展路线,洞察商业品牌经营方的创变轨迹,优化购物中心运营方的发展路线。


在此基础上,2024年中国商业新物种新品牌发展诞生出十大创变现象,如零售、体验、餐饮、服务新品牌数量占比结构趋于合理稳定,但亟需深化本地特色餐饮与购物中心协同发展模式;零售大类业种新增品牌数量持续走高;新品牌向本土化、国风化方向发展;购物中心仍为首店优选设施;文旅景区内的商业内容更具在地特色和在地属性;首店进驻热门城市与其当地的消费特征强关联;成都、南京、杭州、厦门、昆明、重庆进入“一线候选”等。


最后,郭增利表示,目前购物中心的新趋势是加快完成在地化服务转型,促进社群商业活力再生,强化属地消费场景重建。希望各位行业能够砥砺前行,为行业、为消费者打造更美好的商业空间。


主题演讲:
印度尼西亚购物中心行业—机遇与“真正的”挑战


 演讲嘉宾:Alphonzus Widjaja,印度尼西亚购物中心联合会主席、NWP Property零售及酒店部首席执行官



Alphonzus Widjaja分享了印度尼西亚购物中心市场目前的机遇与挑战。其表示,印度尼西亚有17000多个岛,全国大概有2.78亿人口,是东南亚最大且经济排名第一的国家,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在未来4-5年间,全国人口将会增长约1.38亿,其中中产人口约占49%,而且全国55%的GDP由居民消费产生,人口消费潜力巨大。但整个印度尼西亚优质的商业供给量严重不足,人均零售面积相比邻国只有1/3,消费者对于“社区零售”的需求强劲增长,城市商业发展机遇越来越明显。


随着社会经济增长以及消费者生活方式变化,这对商业经营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购物中心不仅仅是一个购物的渠道,结合印度尼西亚国情,购物中心应该打造成一个集合购物、旅游、消遣、社交等直接联系的互动服务设施。其认为,商业不仅仅立足优质区位、建筑设计、租户经营、客户关系管理、品牌挖掘等角度入手,更要注重从对消费者个人的生活服务晋升为生命、情感等角度深度服务,用商业的力量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Alphonzus Widjaja倡导,购物中心应该主动创新而不是响应市场变化而变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才是一个优质盈利及可持续发展型购物中心成功的关键。


主题演讲
购物中心在地化发展—以台湾案例分享


 演讲嘉宾:蔡明璋,台湾购物中心暨商业地产协会理事长、大瀚国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蔡明璋从四个维度讲解台湾购物中心的在地化发展,一是以地方建筑为特点的大型购物中心,如竹北大远百购物中心的建筑形态和空间为融合客家文化打造而成;二是以在地文化建设的主题型购物中心,如华山1914文化创意园区、三重空军一村、高雄卫武迷迷村等经典案例;三是引进地方特色文创商品的购物中心,如南投林班道、溪头妖怪村、台南林百货等;四是融入在地特有科技技术的购物中心,如LinOA协助微热山丘将官方帐号打造成数字化体验中心以及LinOA协助新光三越增加营收等成功案例。


此外,蔡明璋还分享了在开发台北动物园生态文化园区过程中,将三猫人文地理、艺术货柜市集、文化创意策展、文创商场聚落融入商业设施的经营理念。


主题演讲
商场复兴—本地化的力量


 演讲嘉宾:Phang Sau Lian,马来西亚购物中心协会主席、Sunway Malls高级总经理



Phang Sau Lian表示,过去50年,马来西亚商业有了显著的改变与成长。2023年马来西亚购物中心整体平均租占率77.3%,比较优秀的的商场租占率则超越90%以上。购物中心项目集中在吉隆坡,这也是马来西亚的经济与商业集中地。2023年购物中心行业贡献了3.7%的GDP增长,本土市场表现良好。今年次季达到5.9%比重的GDP增长。


目前,马来西亚本地商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经济、消费者、科技以及地缘政治的冲突等,影响到马来西亚各方面发展。不仅如此,城市化发展、单身人口增多、中产阶级人群变化、电商的发展迅速, 可持续发展目标意识的提高等多个因素同样影响了消费者行为的变化。


马来西亚的购物中心提倡文化融合和多样性:第一,马来西亚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为人们提供更多消费的理由,购物中心可以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商业经营策略,改善人们出行体验;第二,文化融合和多样性,重视当地时尚元素,节日风情,风俗习惯,为文化增添现代气息。第三,打造有粘性的消费体验,根据文化偏好提供定制化的服务。还有社区参与和统一的品牌信息,这都是对马来西亚多元种族社会至关重要。


此外,Phang Sau Lian还介绍了马来西亚购物中心如THE EXCHANGE TRX、ONE UTAMA SHOPPING CENTER、SUNWAY, PAVILION 等项目在商业上的独特主张以及运营上创新,表示马来西亚购物中心独一无二,在地化不仅是策略,还是一种脱颖而出有力影响运营的重要方法。马来西亚购物中心将继续推陈出新,持续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巅峰访谈
探索和激活购物中心在地化的功能、场景和服务



访谈嘉宾从左至右依次为:


 竺海群,领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内地董事总经理


竺海群以深圳领展中心城为例,讲解了该项目通过洞察香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解决他们的消费痛点,成为了港人北上消费的热门目的地。如针对香港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开通Alipay HK支付渠道;与此同时,根据香港消费者喜欢休闲保健这一特点,领展中心城很快就在街区引入泰式按摩、中式按摩等相关品牌。


此外,竺海群还分享了领展在改造业务方面,擅长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如去年,家乐福超市突然撤出领展中心城,空出一万平方米的场地,但很快,项目就以在地化的场景打造思维和引入相关在地品牌,重新激发场域价值。


 陈群生,星河控股副总裁兼星盛商业集团总裁


星盛商业植根大湾区,成长于深圳,以大湾区和长三角为重点深入布局发展,目前为止在营项目54个,致力于为合作方提供全链条的商业运营管理服务。


对于在地化议题,陈群生总表达了两个重要观点,一是在地化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二是在地化不是单一变量,而是系统性、全面性的商业考量。他在购物中心刚兴起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如何适应当地化市场的运营办法,随着时间发展,他认为目前在地化不仅限于服务当地,而是需要将好的模式、新的场景和理念等带入当地。


陈群生总还以青岛万象城(前期操盘运营项目)和星盛商业旗下的深圳福田星河COCO Park、广州南沙星河COCO Park、深圳星河WORLD•COCO Park等项目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从在地资源元素深度挖掘、项目前期精准定位、全国和本地特色品牌组合、年轻人社交空间场景打造、在地青年文化营销活动、商业数字化系统服务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细分享,致力于打造出更多本地年轻人必来、外地旅客必打卡的标杆项目。


 梁耀华,凯德投资(中国)商业及办公楼管理董事总经理


梁耀华分享到,在经营旗下购物中心的过程中,他们所进行的一系列诸如品牌文化、绿色可持续、社群运营等,实则都是结合当地所衍生出的创新举措。深耕在地化,为消费者持续提供定制化体验,也是凯德集团在中国30年深耕过程中始终不变的主题。


一个Mall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能级,所面对的消费画像也截然不同。梁耀华以杭州来福士中心为例,项目开业之初即高度聚焦杭州TMT行业集中、年轻人多的特征,从引入品牌到活动推广,都因地制宜结合年轻化的消费习惯去孵化内容,以此深化项目在杭州年轻化定位。


 Ricci Kisembo,INFRA时尚集团首席执行官


Ricci Kisembo表示,对INFRA时尚集团来说,总是以消费者为先,重视消费者的旅程。在其看来,面对消费者文化,品牌要因地制宜创新。首先要充分拥抱文化,把文化融入到DNA之中;其次,充分拥抱当地商业文化,并确保在销售的社区中拥有良好的关系。后疫情时代,消费者的观念也发生新的变化,更加健康、精致,在乎可控、可持续的发展,更加注重情绪价值。这意味着品牌与消费者沟通,一定要小心谨慎,参与当地市场并了解消费者的选择,目前消费者更加倾向于关注他们情绪价值的个性化产品


因此,Ricci Kisembo认为未来的挑战应首先满足消费者需求。其次,以一种本地化的方式参与其中,为消费者提供更具价值且有意义的产品和服务。再者,作为零售商和商场,要顺应市场变化而变。


 Steven T. Tan,SM Supermalls总裁


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综合地产开发商,SM集团旗下拥有94家购物中心;其中的86家更是遍布菲律宾各大城市。Steven说,SM Supermalls每进驻一城,首要的就是从消费者、社区需求和城市特色入手,凸显在地化运营优势。例如,SM典型的临海商业、毗邻马尼拉湾的SM亚洲商城,就长期基于“SM关爱计划”,发动员工、租户、顾客共同加入“湾区净塑、净滩行动”等社群公益项目,提供台风过境免费停车和临时避难等特色服务。


Steven提出,“SM的经营理念,并不只是为了赚钱;更在于‘将心比心’;它不仅体现在服务消费者上,更体现在与租户、城市协同发展方面!” 例如,2020年菲律宾疫情影响颇为显著时期,SM最先紧着解决的三大问题分别是:为居家员工继续支付工资,为不在雇佣范围内的安保人员、保洁人员定期给予资金帮助,为场内租户伙伴免租并协助其复工。


“改变纯经营者站位的心态,真心地与各方以‘共同体’形式去做购物中心,可以充分激活商业在地化的功能、场景和服务!” Steven表示。


 张建华,中海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总对在地化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供需两旺,二是神形兼备。


第一个观点是供需两旺,讨论在地化是商业供需两旺发展的结果,在地化之前还有两个化:规模化和个性化。经历了规模化扩张和个性化重塑之后,购物中心进入了精耕细作的资管时代,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构建起与在地客群和在地文化相匹配的商业内容,购物中心更应该关注自身条件、区域特色以及与消费者的链接关系


第二个观点是神形兼备,做在地化的过程中,除了重视硬件特色,更重要的是让商业体具备更多具象化的内容。例如中海于北京南二环菜市口筹备的项目中,在古建筑群落的基础上打造新建筑,做到古建筑和新建筑交相辉映。但硬件具备了,更重要的是要打造在地化内容以及经营场域。为此,团队引进了许多北京本土品牌、老字号以及本地设计师和小众的主理人品牌,真正体现出在地化的特色,也迎合了神形兼备的特点。



PART

02
大会主论坛第三章:与商户协同发展


如今,品牌商家在选择开店地点时越来越挑剔,所以购物中心必须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竭力全面满足品牌需求,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中获得更多胜算。在这样的背景下,购物中心应如何准确地分析市场,达成购物中心对商户经营的前瞻指引?


此外,购物中心又该如何准确把握消费场景的发展趋势,实现与商户协同、共享、共创的发展远景?大会主题第三章以“与商户协同发展”为核心主题,来自不同领域的商业地产人发表了他们的真知灼见。



论坛开场,上海花繁果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倪敏作为主持嘉宾率先登台做论坛主题阐释,并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


主题演讲
印度购物中心协会如何助力印度购物行业发展


 演讲嘉宾:Gopalakrishna Machani,印度购物中心协会联合创始人、M.G.Brothers Group执行董事



Gopalakrisshna Machani表示,对于所有购物中心而言,都存在一些小的痛点。目前印度购物中心所面临的难题为B to C的线上电子商务行业在蓬勃发展,这给购物中心带来了激烈的竞争。面对这种情况,SCAI的主要作用为联合一些零售商进行通力合作,如制定零售白皮书政策、与品牌方发起联合活动等策略,帮助品牌商家提高转化率。


最后,Gopalakrisshna Machani分享到,2015年,印度购物中心的平均规模为27.5万平方英尺,现在已经增长到了50万平方英尺,规模增长了一倍。面向未来,印度购物中心协会也将以建设规模更多、更大的城市公共空间为目标,助力印度商业发展。


主题演讲
新质创新驱动的4S运营


 演讲嘉宾:田维龙,大悦城控股商业管理中心总经理



田维龙认为建立高效大运营体系主要有两大背景,一是“投融管退”资管体系,二是政策转型促进消费REITs落地。以中粮大悦城为例,作为更具持续发展力的城市美好生活创造者,中粮大悦城建立了自有4S经营体系,即大运营、大会员、大服务、大数据。


在大运营体系层面,通过科学运营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在实际运营落地操作过程中不断强化IP影响力,如大悦嗨新节、大悦疯抢节、大悦中国开门红原创IP活动,已经取得不菲的效果和不错的市场影响力;其次通过整合品牌资源库相关战略品牌进行共享、共创和共赢,协同发展,以此强化商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


大会员体系则是中粮大悦城建立的行之有效的会员资产管理平台,倡导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不断提高销售、提升运营质量,更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和算法进行会员分析,以生态圈构建提供精准会员服务与体验。


对于大服务体系来说,实际是围绕品牌、消费者等需求为导向,从产品优化、资源整合、服务体系搭建等,全面解决客户满意度的问题,以服务溢价高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最后大数据体系则是通过对客户在场内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提取分析,进行科学控场和服务优化,为经营进行科学赋能支持,以数智赋能建立全生命周期运营。


主题演讲
商场与商户协同发展 ——从“管理者”转向“参与者”


 演讲嘉宾:时代,万科(上海)商用置业有限公司首席合伙人、总经理



时代表示,当前,为实现商场和商户的共生共创共赢,商场正在从单一的“管理者”转变为与商户深度捆绑的“参与者”;针对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诉求,共同营造各类场景,打破边界感,制造独特的的消费感知及产品,助力商场及商户经营提效。


近年来,万科开展从“管理者”转向“参与者”的尝试。对于万科商业业务而言,租户是最宝贵的资源。以商户盈利为当下运营工作核心,从商户的增量价值中分享收益,是商场与商户的双赢生存之道。时代以杭州良渚玉鸟集(村民共创; 场景营造)、成都天荟万科广场(成都天荟万科广场)、武汉万科VFC(功能复合;活化场景)为例,详细分析了万科商业开展商户运营的逻辑,其目的正是为了实现业绩增长、促进可持续发展。


时代指出,万科商业操盘的底层逻辑本质上是商场与商户共赢。在其看来,商场和商户的共同目标是实现业绩增长。当商户的经营业绩提升时,商场也可以获得相应的租金收入和销售提成增长,实现共赢发展。其次,商场与商户应构建共生关系,通过共同洞察消费者需求、提升消费者体验,实现双方的长远发展。这种共生关系的完美平衡有助于商场和商户共同应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主题演讲
IMAX与商户携手,共赢新机遇


 演讲嘉宾:袁鸿根,IMAX 中国影院发展 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



袁鸿根指出,IMAX不仅仅是放映技术的提供商,更是深耕电影内容的品牌商。具体来看,其核心优势有三点:一是B2B →B2C的品牌定位,IMAX不仅服务于电影行业,也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提供顶级的观影体验;二是IMAX具备特制影片的能力,可以让观众在影院中享受到独一无二的观影体验。第三点是IMAX拥有可持续的发展技术,不断推动放映技术革新,注重节能减排的同时,引入的智能化技术,也可以提升服务效率。


与此同时,袁鸿根还分享了IMAX营销体系的形成,其表示,IMAX Plus会员系统作为核心影迷聚集地,通过日常组织粉丝团观影活动,引爆口碑效应;积分商城兑换影片周边,刺激消费转化;打造跨界营销等方式,携手商户共拓市场。目前,IMAX Plus会员系统已沉淀有65万+注册会员,100+合作伙伴。在大片上映期间,IMAX往往以1%的银幕数,创造10%以上的票房。


最后,袁鸿根对今后两年的好莱坞和国产片的电影片单表示乐观,尽管今年的暑期档低于期待。


主题演讲
商业地产新质生产力—“双会员”共创“流量湖”


 演讲嘉宾:王佳春,厦门瑞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TO



王佳春表示,整个商业地产行业可以说是一个新质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关键词:共创,这也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之一。目前,消费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Z世代作为消费主力有着自己的流量密码,其以“消费向左,会员向右”进行了细致内容延展,并得出一个关键结论,即不是贵的卖不起,而是要更有性价比。


通过将“商场+商户”双会员“流量湖”对比传统的“商场独立”会员“流量池”,双会员工程的优势可以帮助商业进行高效的会员拉新和引流,降低粉丝流量获取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在整合购物中心和品牌资源的同时,可以让消费者共享两者提供的服务内容;在营销层面来讲,通过双会员体系成功运营私域流量会员,深度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和消费习惯进行一步到位的营销,在资源共享下实现双生态共赢,真正做到共创和共赢。


未来,将会就购物中心本场生活的会员圈、生意圈、美食圈等各种,通过双会员体系进行深度联合,形成一个本场生活,消费者可享受宾至如归的感觉,体验到更好的服务,享受到更好的优惠,为商业和品牌带去更多变现价值。


主题演讲
从快闪到慢闪:商业空间流量运营之跃变


 演讲嘉宾:刘炫辰,杭州邻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资源事业部总经理



刘炫辰首先向与会嘉宾分享了线下零售空间流量利用的三种形态,即快闪店、慢闪店、正铺店。随着市场的发展,慢闪店成为行业内逐渐接受的新形态


慢闪店是线下体验营销价值的完整阐述,具备品牌曝光、销售转化、线下体验、组合营销、爆品打造、门店试水、库存出清等功能。邻汇吧历史服务的诸多汽车、鞋服、3C电子、家居行业等多个头部品牌案例验证,慢闪店能把线下整个流量价值挖掘到极致,越来越多线上新消费品牌和传统渠道的品牌,对于线下慢闪店产生了浓烈兴趣。


刘炫辰总结,打造慢闪店在现有商业环境下有如下三大核心优势:第一,开灵活——慢闪店开店1-6个月,通过展具复用、人员灵活、租期灵活的方式,降低企业、开店的风险;第二,开小——以较小成本取得更大化收益,传统按面积的场地定价,采用慢闪店模型,用过去1/10的开店成本,就能采买到相同的流量——线下流量实现可计算,正是近些年新消费品牌降本增效的核心逻辑;第三,数据化——慢闪店非常注重数据化流量运营,购物中心要做零售空间流量的价值挖掘,品牌方则可以通过数据化能力,实现效果驱动的灵活开店。


如今,零售慢闪店已成为线下风口,邻汇吧依托于线下零售空间的全域大数据,为品牌慢闪店提供科学选址服务,并基于点位级客流计数与客流监测,搭建线下流量转化率模型并持续优化,帮助品牌开慢闪店全国规模化扩张。


主题演讲
日本最新商业模式和运营提升介绍


■ 演讲嘉宾:田村优介,和曼商联(上海)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日方首席设计师



田村优介向来宾们全面介绍了今年日本新开业的两大商业设施Harakado(原宿东急万花筒购物广场) 和 Shibuya Tsutaya(涩谷茑屋)。


Harakado(原宿东急万花筒购物广场)位于东京的文化中心,具备了新文化集合地的所有社会设施功能,整体空间设计宽敞舒适。购物中心负一层的独特之处在于经营了一家具有日本传统文化的大众浴池,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传统模式的社交场所;一层二层为独具魅力的时尚零售及特色店铺;三层是汇集有交流休息室、公共租赁办公室和设计类杂志图书馆的原创设计师互动区;四层为可持续发展主题,由东急不动产株式会社运营;五到七层汇集了来自不同文化的餐饮、茶品门店,为消费者提供多重休憩选择,空中花园的设计形式可立体远眺城市街景。项目以自然与可持续化为基础,让顾客体验到具有创造性活动与艺术工作,并且可以享受到多种多样的饮食文化的空间。


茑屋书店是以文化传播为主题的文化体验型书店,而Shibuya Tsutaya(涩谷茑屋)则是一家以宅男宅女、狂热粉丝为对象的购物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坐落涩谷知名的十字交叉路口核心位置,地下一层与车站直通便捷度极高。项目以IP为设计重点,一层二层为星巴克,三层四层是收费共享休息室,其中四层还设计有一个专门的商品推广活动区,五层是宝可梦会员可以享受的卡牌交换休息室,六层包含有快闪店、IP100、艺术画廊3个功能的[IP书店],以漫画、手办、周边商品售卖为主,七层的“联名咖啡店”可以与各种IP进行联名合作,是一家增加体验和空间爱好者粘性的咖啡店。


两个项目都通过特色化场景设计、品牌组合等全方位提高品牌价值和形象,在设计的世界里,很难用一句话来描述当前商业设计的最新趋势,通过设计、服务、工程改造、品牌等全面打造差异化,以独特色文化特色氛围营造轻松、舒适地购物环境,提供一个与之产生共鸣、增加顾客停留时间的商业设施,真正实现高品质、可持续发展课题。


巅峰访谈
推动社群运营创新与协同化发展赋能



访谈嘉宾从左至右依次为:


 叶望,北京数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兼数字商业事业部总经理


如何为店铺提供辅助经营呢?叶望表示,数据是了解消费场景、消费趋势的重要情报基础,不仅可以了解场内数据,也可以了解周边、区域客群的信息,帮助商场更加全面的了解消费客群画像,帮助购物中心触达更多区域潜在消费群体,在把握实体商业消费场景趋势、未来经营决策、调整方向等方面有着重要依据。


那么,如何加强私域,引导购物中心对特定客户群体进行深入挖掘,提升会员服务质量呢?叶望认为,要知道特定客群是谁,并通过各种调研方式定期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以及其对于商场和品牌的意见,同时要与店铺及时沟通分享,了解特定客群的人物画像,挖掘消费刚需,通过优质的业态、品牌、服务等方式的组合满足其需求。


商业是人类永恒的,变化和挑战也是永远存在的,我们要不忘初心,拥抱变化。


 关为泓,中信产业基金(CITICPE)文商旅产业投资集团商业副总裁


当前消费市场及消费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消费者需求从传统对商品的诉求已经转向为对美好生活体验的价值导向,对此,购物中心应当积极为消费者提供高度满足的愉悦感、身份认同感、社群归属感、个人价值认同感等。在未来新场景下推动商业新发展、实现共享共赢方面,关为泓提出了三大建议,一是数字化达到沉浸式体验,运用新科技、新产品、新概念、新形式等,强化商业新功能价值;二是将购物中心与品牌打造成垂直爱好社群制造场所,加深对私域会员的分析和服务,吸引更多相同爱好和价值主张的消费群体;三是打造未来型新品牌孵化基地,破局品牌同质化,协助打造新品牌旅游基地等,或将成为未来新消费场景之一。


对于私域流量运营方面,关为泓认为有四大特征,即需要建立在系统业务之上、可直接触达、双向交流互通、是一个短期行为,因此可以通过单纯加强新经济体系、提升项目宣传渠道等办法来加强品牌的多样性发展。


 禹来,伟禄商业集团董事长、先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中购联首席专家


禹来对于如何做好协同发展、提供更好的租户服务议题,认为有两大市场背景,一是步入新的经济周期后,购物中心经营管理相比以往更具挑战性;另一个是经历了疫情公共健康危机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消费行为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此,新周期下购物中心如何更好地处理与商户、消费者等之间的关系,禹来给出了四大建议:首先,购物中心应与商户形成长期合作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长期投资的战略伙伴可以共同发展进步,从战术层面上升至战略层面进行友好协同;其次,购物中心要为品牌商户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提供双向的情绪价值;再次,要打破物理空间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信息共享平台,打通商业物业各服务部门的链接进行全链路运营;最后在购物中心管理过程中,同商户一起制定员工标准化服务工作,通过专业培训提升服务水准和品质,全方位提升会员服务水平,协同商户共同发展。


 吴正梅,江苏正和承邦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正梅表示,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做私域流量、私域经营模式转换,这是商业地产行业当下一个很重要的领域,也是商业项目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消费下行的行业背景下,其认为,目前项目的会员运营应该越来越聚焦两三公里范围内的人群为这些会员提供相应的定制化服务,也是提高会员渗透率和复购率的一种手段。


此外,吴正梅还提到,提升会员服务质量和提升社群营运水平的本质其实是提高用户的信任度和培养忠诚度因此在招募会员的同时,内容和功能的推送水平一定得跟得上,一旦社群没有了活跃度,就很难再运营起来。


■ 欧建瓴,成都零售商协会秘书长、成都新消费产业生态圈联盟执行秘书长


“做社区营销,不是要让100万人来我这里一次,而是要让1万人来100次”,欧建瓴分享到。她认为,现代的商业一定要发掘人性和人群需求,重视在地居民,尤其是城市级购物中心要时刻服务于周边居民,一定要与在地居民有深刻的沟通,还要利用好社群建设的功能。譬如,针对儿童业态,可以和儿童基金会这样的组织产生强关联性,打造相关业态。


目前,成都涌现出的各种主题购物中心,如骑行为特定社群的此地cypark、以潮流客群为主的Cosmo、以设计师品牌为主麓湖CPI等。他们以匠心深耕社群,对他们所共同喜欢和关注的东西做得足够专业。作为行业协会,我们致力于搭建合作平台,整合资源帮助购物中心连接社群,充分发挥平台价值。我们希望未来,能够涌现出更多以社群为主的购物中心。


实体经济最根本的是人性,我们要挖掘人性,然后给予人性最大的释放空间。


 叶智辉,香港东荟城奥特莱斯集团总裁


叶智辉表示,不管开发商、运营商还是品牌方,在实际操盘项目的过程中,都会面临很多问题。面对越来越卷的商业市场,项目无论是处于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甚至是偏远地区,最重要的是凸显出差异化定位


叶智辉以他操盘的一个新疆项目为例,该项目建面约6万方,旁边是一个10万方的大型综合体,且四周围绕多个社区商业,运营团队经过多方调研后,发现该项目再做传统业态已经没有任何优势。最终,该项目通过打造当地首个城市奥特莱斯,成功打出差异化。


此外,面对偏远地区项目招商难的问题,叶智辉认为,因为品牌也没有去当地开店的经历,因此,运营需要以保姆式的招商思维,代表品牌去当地做好市场调研,从市场分析角度,给品牌提供更多数据,从而助力项目招商。








中购联第二十二届中国购物中心行业年会暨2024亚洲购物中心发展合作大会隆重开幕!

近86%百货上市企业实现盈利,它们靠什么“突破瓶颈”?

深圳坂田万科广场定档9.26开业;龙湖天街、八号仓奥莱分别落户成都青羊区、金牛区;天虹、建发新签商管轻资产……

Prada、Tiffany将加速扩张中国市场;全球第三家HAUS NOWHERE、DPLS全国首店亮相深圳……


合作|爆料|洽谈
请联系 19128328761

铱星云商
铱星云商是全国性商业地产新媒体集群,拥有行业多个影响力公众号及中购联网、手机网、小程序、视频号等媒体矩阵。铱星云商公众号通过文字、视频、直播等多元方式聚焦全行业一手资讯及深度报道,原创内容多平台分发,深远影响行业传媒风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