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冒痘痘就怪吃了火锅/串串/烧烤?你们真是冤枉死辣椒了!

健康   2024-08-21 06:34   四川  

人到中年,

对于胶原蛋白、发量、钱包都不坚挺这件事,其实心里早有哈数,

但是万万没想到,年纪一大把了,这满脸的痘痘却仍然坚挺!


“医生,我不熬夜也不抽烟,不化妆也乖乖护肤,咋个痘痘还是不放过我?!”

“长痘痘的原因非常多,但很多人都不晓得,饮食也是跟长痘有关系的。”

“我晓得了!肯定是最近吃了几盘火锅,辣的整多了所以痘痘直冒!”

“大错特错!目前没有确切的科学研究表明,吃辣会导致长痘!”


今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蒋献教授团队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到底什么食物吃多了会长痘,大家在“战痘”过程中还有哪些容易犯的错误。 



痘痘,其实就是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虽不是啥子大病,但它顽固易反复的特点真的是让人脑壳痛。

痤疮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雄激素水平、皮脂分泌、毛囊角化、细菌定植、炎症反应与免疫等。同时,痘痘的发生还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除了睡眠、压力等原因外,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饮食在痤疮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  高糖食物

所有饮食因素对痤疮的影响中,血糖的影响是最大的,目前已经有明确研究结果表明,高糖饮食与痤疮的发生率有关。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高的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吸收快,葡萄糖迅速入血,胰岛素水平升高得又快又陡,高胰岛素水平会刺激雄激素的分泌,无法结合更多的游离雄性激素睾酮,睾酮可能会转化成双氢睾酮,导致皮脂腺分泌亢进,增加皮脂产生,导致皮肤出现问题如痤疮。

那哪些算是高糖的食物呢?比如蛋糕、饼干、碳酸饮料、糖果等,都会导致胰岛素水平升高,促进皮脂腺分泌皮脂,出现或加重痤疮。


 2.  高脂食物

经常吃油炸、动物内脏、奶酪等高脂肪食物也会刺激皮脂分泌,诱发痤疮。这是因为进食高脂饮食后血中甘油三酯会升高,人类皮脂中的主要成分甘油三酯(约占40%-60%),可在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下释放游离脂肪酸,这也是痤疮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除了上面提到的高脂食物以外,大家不要忘了,我们很多菜烹饪方式油多、盐多,即使用的食材并不“高脂”,但一样属于高脂饮食的范畴,比如火锅,油焖、爆炒的菜。

 

 3.  牛奶

牛奶到底能不能让痤疮发生或者使痤疮加重,也一直是大家讨论和研究的热点。其实,两者是有一定关系的,也就是说,牛奶尤其是脱脂牛奶对痤疮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牛奶中含有类固醇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及许多活性雄激素前体, 激素在痤疮中起重要作用,因为皮脂产生可能受雄激素、激素调节剂如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BG)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等影响,可能与痤疮发生有关。





“那为啥子我每天都喝牛奶,也不咋长痘痘呢?”

答:并不是说每个人喝了牛奶都会长痘痘,有的人就是天选之子(女)吃啥子都不长痘痘,但有的人就是易长痘体质,那这部分人就要特别注意。如果怀疑自己的痘痘可能跟喝牛奶有关系,建议可以记录下每天奶制品的摄入量,在痘痘爆发期间少吃或者不吃奶制品,甚至可以一段时间不吃,再看看变化,如果的确不长痘痘或者痘痘好转了,那么牛奶的确对你有影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做出饮食的调整。



和很多人想象的,或者从小到大接触到的“老辈子理论”不同,现在多项科学研究结果表明,辛辣食物跟直接引起痤疮之间还缺乏相关证据。

有学者在2015年就研究过辛辣食物的饮食摄入量与痤疮的发作、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他们对200名痤疮患者和200名年龄性别都匹配的普通人来对照研究,发现辛辣食物与痤疮的持续时间或严重程度没有关系。


“但是我真的觉得吃了辣,痘痘就是更容易冒出来,而且要是没得关系,为啥子医生总是说要少吃辛辣的喃?”

答:这个问题问得好,考虑到实际情况,如果非要说吃辣对痘痘有影响,那么也不是辣椒直接引起的,主要有这两方面的原因↓

1.吃了辣之后易出汗体温升高,导致皮脂腺分泌增加,从而引起皮肤毛孔容易堵塞,分泌到皮肤表面的油脂也多了,容易长痘痘。但这也不是辣椒的专利,比如有的人夏天更容易长痘痘,就是跟气温高有关系,所以纯粹怪辣椒也是莫得道理。

2.没有哪个人吃辣是单纯吃辣椒的嘛,多数都是通过火锅、烧烤、串串来满足自己的口感,但你想一哈,火锅、烧烤、串串要使用那么多油,要吃那么多高热量高脂的内脏和肉类,还要喝点冰可乐,来碗冰粉、冰沙……这样一顿下来,高糖、高脂饮食统统满足了,咋个不长痘痘?这跟别个辣椒又有几分钱关系? 




  1   

少吃高GI食物,多选择低GI的食物。高GI食物有红薯、西瓜、糯米饭、馒头、大米饭、土豆等;可以多吃点相对低血糖指数、天然且未加工的食物,比如消化能力没问题的朋友可以在米饭中加入部分粗粮(荞麦、黑米等),降低血糖反应。

  2  

含糖量高的食物要控制,比如各种甜水水、蛋糕点心、饼干、糖果等,都要管住嘴。

  3  

尽量低脂饮食,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过于油腻的菜、肉汤等都建议尽量少吃。适当增加补充ω-3脂肪酸,可以减少炎症,通过抑制皮脂的产生来改善皮肤外观,促进水合作用,预防痤疮的发生。

  4   

如果确定喝了牛奶会引发痤疮,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选择豆浆来代替。

  5   

注意主食粗细搭配、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误区1:

过度清洁,单靠“控油"就能祛痘

许多痤疮患者认为皮脂是导致痤疮的元凶,热衷于过度清洗和控油。殊不知,过度清洁不仅没法改善痤疮,反而会破坏皮肤屏障,引起皮肤干燥、敏感,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形成恶性循环。

事实上,适度的皮脂分泌对维持皮肤屏障功能至关重要。痤疮的发生虽与皮脂分泌过多有关,但皮脂并非唯一因素。


选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每日清洁面部1-2次,着重清洁T区,避免过度清洗,同时注意保湿,维持皮肤屏障健康。


误区2:

信奉"祛痘神器",频繁更换护肤品

面对琳琅满目的祛痘产品,不少痤疮患者抱着"告一哈"的心态频繁更换护肤品,然而这种做法也错了。祛痘产品里或多或少会添加水杨酸、果酸等刺激性成分,并不适合所有痤疮患者,也不适合长期频繁使用,会刺激皮肤,加重痤疮。

选择护肤品应遵医嘱,根据自身皮肤特点和痤疮严重程度,选用温和、不堵塞毛孔的产品,切忌盲从。此外,使用新产品要逐步引入,给皮肤适应的时间。


误区3:

减少护肤步骤,认为"少即是多"

有的人认为,护肤品越少越好,因此减少护肤步骤,甚至只用清水洗脸,完全放弃保湿、防晒等护理,这也是错误的做法。适度的基础护理如清洁、保湿、防晒等,是维持皮肤健康的基石。完全放弃护理,皮肤会变得干燥、敏感,更容易长痘。

即使是痘痘肌,也需要适度补水和防晒。


误区4:

迷信"断根"疗法

"如何才能断根?"是许多痤疮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一些标榜"根治痤疮"的偏方甚至美容项目因此大受欢迎。然而,从痤疮的发病机制来看,寻求"一劳永逸"的断根疗法本身就是一种误区。刚才也说了,痤疮的发病机制很复杂,不是单一疗法就能搞定的,治疗上需要循序渐进,针对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个体化方案。

另外,除了饮食外,熬夜、吸烟、不当使用化妆品、精神压力,都可能会引起痘痘,所以根本就没有“一用就能治断根”的方法。

痤疮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以平和心态坚持治疗和护理,防止复发。同时,还要注意日常护理,调整生活方式。



招募面部寻常痤疮患者

目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正在进行一项治疗痤疮的临床试验,该临床试验已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入选条件:

1)诊断为中度至重度的面部寻常痤疮(含鼻子),IGA评分为3分或4分,其面部皮损符合以下标准炎性皮损30~75个(丘疹、脓疱和结节)和非炎性皮损30~100个(开放性和闭合性粉刺);

2)年龄>12周岁,性别不限;

3)年龄>18周岁的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18周岁的患者,须本人和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

入选后可获得:

1)皮肤科医生专业的病情评估和治疗指导;

2)交通补助;

3)参加试验期间的研究药物、统一的护肤品(温和型洁面乳、保湿乳及防晒霜)、皮肤VISIA方案规定的各项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均免费。


如果您自己或周围有人因为痘痘困扰很久,也符合上述条件,欢迎参与此次试验,扫码即可报名或咨询:









 



貌似,

那些杀不死你的也并没有让你更强大,

只会让你更脆弱更渺小,

比如过敏和口腔溃疡,

比如脱发和痘痘……

 




参考文献

[1] Goodman G. Cleansing and moisturizing in acne patients. Am J Clin Dermatol. 2009;10 Suppl 1:1-6.

[2]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痤疮专业委员会. 痤疮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年版)[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9,52(10):667-672.

[3] Draelos ZD. The science behind skin care:Moisturizers. J Cosmet Dermatol. 2018 Dec;17(2):138-144.

[4] Kraft J, Freiman A. Management of acne. CMAJ. 2011 Apr 19;183(7):E430-5.

[5] Zaenglein AL, Pathy AL, Schlosser BJ,et al. Guidelines of car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ne vulgaris. J Am Acad Dermatol. 2016,74(5):945-973.

[6] Sutaria AH, Masood S, Schlessinger J. Acne Vulgaris.[J]. 2021 Aug 11. In: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2 Jan–.

[7] Thiboutot DM, Dréno B, Abanmi A, et al. Practical management of acne for clinicians:An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from the Global Alliance to Improve Outcomes in Acne. J Am Acad Dermatol. 2018 Feb;78(2 Suppl 1):S1-S23.e1.

[8] Melnik BC. Linking diet to acne metabolomics, inflammation, and comedogenesis:an update. Clin Cosmet Investig Dermatol. 2015 Jul 15;8:371-88.

[9] 陈雯,樊翔,李晨曦. 痤疮发病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研究进展[J]. 中国美容医学,2022,31(01):66-70.

[10] Zaenglein AL, Pathy AL, Schlosser BJ, et al. Guidelines of car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ne vulgaris. J Am Acad Dermatol. 2016;75(1):59-67.

[11] Kucharska A, Szmurło A, Sińska B. Significance of diet in treated and untreated acne vulgaris. Clin Cosmet Investig Dermatol. 2018;11:41-49.

[12] Juhl CR, Bergholdt HKM, Miller IM, et al. Dairy intake and acne vulgar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78,529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Nutrients. 2018;10(8):1049.

[13] Chiu A, Chon SY, Kimball AB. The response of skin disease to stress:changes in the severity of acne vulgaris as affected by examination stress. Clin Exp Dermatol. 2015;40(3):260-266.

[14] Sahu P, Dayal S, Jain VK. Acne vulgaris and its treatment lines. Indian J Dermatol. 2016;61(3):279-284.

[15] Firooz A, Sarhangnejad R, Davoudi SM, et al. Acne and smoking:is there a relationship? J Clin Aesthet Dermatol. 2013;6(6):18-24.

[16] Dreno B, Bettoli V, Araviiskaia E, et al. The influence of exposome on acne. Dermatol Res Pract. 2012;2012:752093.

[17] Lakshmi C. Hormone therapy and acne. Dermatol Res Pract. 2015;2015:893080.

[18] Gollnick HPM. From new findings in acne pathogenesis to new approaches in treatment. Clin Dermatol. 2017;35(2):158-162.

[19] Simonart T. Acne and whey protein supplementation among bodybuilders. Am J Clin Dermatol. 2009;10(1):1-10.

[20] Nardi NM, Zaiac M, Rusetsky B, et al. Helmet-induced acne in football players:a report of 2 cases treated with topical dapsone. Pediatr Dermatol. 2018;35(2):220-224.




本文作者



指导专家

预览审阅:琉璃
责任编辑:素心





永远的华西
我们的宗旨是:传承华西历史,传播华西文化;表达华西人的情感, 促进校友之间的交流;推广医学科普知识,报道医学领域最新进展; 分享医药卫护人文历史,介绍华西及其所在的地缘文化及历史。凡在华西/川医工作、学习、进修以及生活过的皆为华西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