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所大数据:“百家百人所”省将诞生,两省仍挂零

学术   2025-01-16 19:26   上海  

作者 | 吴梦奇、孙麟飞

来源 | 智合研究院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根据司法部主办[全国律师执业诚信信息公示平台]检索结果,国内共有来自340家的律所的628个办公室在册律师人数超过100人。

基于这一最新数据,以及业内近年来对“百人所”发展情况的跟踪研究,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虹吸效应”越发明显,强者恒强

2、规模增长速度超出预期

3、第一个“百人所”数量破百的省份大概率会在2025年出现


注:检索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若存在遗漏或错误之处,欢迎各位在评论区予以指正。

广东遥遥领先,两省仍“挂零”

分区域来看,拥有最多“百人所”的省份是广东,“百人所”数量达93家,其次是北京、上海、山东、江苏和浙江,“百人所”数量分别为72家、63家、48家、40家和35家。


截至2024年底,国内各省市律师行业“百人所”数量(单位:家)



截至2024年底,国内律师行业“百人所”分布情况(单位:%)


进一步来看,“百人所”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一个衡量行业市场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的指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可以是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市场集中度越高,表示行业越成熟,竞争越激烈。


2024年国内各省市律所及“百人所”数量


“集中度”最高的地区为上海,“百人所”占1997家上海律所整体比例的3.2%,明显高于北京2.1%,广东的2%。

此外,宁夏、陕西地区的也显现出了较高的“集中度”,宁夏地区230家律所中已有7家“百人所”,而陕西省以980家律所总数发展出了25家“百人所”,数量甚至高于福建、安徽等东部地区省份。青海和西藏囿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人口分布,目前尚未结束“百人所”挂零的局面(青海最大律所为61人,西藏为75人,且均为外地律所分所)。

前10家规模所,“百人所”占总数超3成

分品牌来看,拥有最多“百人所”的律所是盈科,律师人数超100人的办公室数量达47家,其次是大成、德恒、京师、国浩。


截至2024年底,国内律所“律师人数超100人”的办公室数量(单位:家)

注1:数据来源自全国律师执业诚信信息公示平台,检索时间2024年12月31日

进一步来看,当前在全国拥有2家以及以上“百人所”的律所品牌共有58家,拥有3家及以上“百人所”的律所品牌共29家,拥有5家及以上“百人所”的律所品牌共14家,拥有10家以上“百人所”的律所品牌共8家。


截至2024年底,国内律所拥有“百人所”数量

值得关注的三点

1、“虹吸效应”越发明显,强者恒强

根据司法部公开数据,2018年,国内律师100人(含)以上律所仅有260家,占比0.88%;2019年,数据攀升至320家,占比升至0.99%;2022年,律师100人以上的律师事务所500家,占1.29%。

根据全国律师执业诚信信息公示平台检索,截止2024年底,律师100人以上的律师事务所628家,占1.44%。占比仅1.44%的“百人所”共容纳了12.7万名律师,约占国内律师总数的17.4%。

2019-2024这5年间,百人所的数量将近翻番,吸收律师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规模催生品牌,品牌拉动规模,在经济下行的当下,除在小众专业领域拥有绝对过硬实力的精品律所外,“百人所”可以说是律所吸引人才、抓住客户最有效费比的品牌名片。

“虹吸效应”增强的另一处体现是不同地域、不同品牌“百人所”在的增速差异。根据新则今年10月的统计数据,彼时“百人所”数量为592家。最近两个月里增长的36家百人所,绝大多数仍集中在一线城市和发达省份。

在可预见的未来,欠发达区域可能仍将以被动承接全国品牌所当地分所为主流规模化方向——排除北上广三地后,约2/3的省份“百人所”以外地分所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除“百人所”外,还有144家律所(办公室)律师人数在85人以上,如以“律师人数85人以上”进行统计,那么这770余家律所共承载了国内约20%的律师。

2、律师年增8万,带动“百人所”增速超预期

根据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年鉴,截至2023年底,全国律师人数为731,637人,较2022年底新增约8.13万人,同比增长12.51%。这是全国律师人数首次一年净增8万人,新增专职律师人数也首次突破5万人。

2022年增长7.63万人,2.23年增长8.13万人,两年间,近16万人涌入律师行业,庞大的新增从业人数急需机构容纳,加上多地暂停或限制个人所的办理,客观上给品牌所吸纳新增劳动力提供了条件。

也因此,得益于以上客观要素,已有多地司法局或律协提前完成了此前规划的相关发展目标。

例如上海市司法局此前发布的上海司法行政“十四五”时期律师行业发展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100名律师以上的规模所达到60家,而目前这一数据已经是63家;浙江此前发布的规划目标[1]是到2025年“百人所”达到30家,目前也已经超额完成,达到35家;河南的目标是2025年达到30家[2],目前虽然没有完成,但29家的数量其实也已经一步之遥。

当然,也需要客观看待这一现象,即提前超额达成目标的情形要么是区域经济发达,人才虹吸能力强;要么是本地人口众多,基础条件过硬。2024年的律师人数增速大概率难以复刻2022、2023年的盛况,当人数增速回落之后,“百人所”的发展最终还是得回归到拼管理、拼品牌、拼专业的硬实力比拼阶段。

3、第一个“百家百人所”的省份即将出现

2023年底,广东“百人所”的数量约为87家,2024年底,这一数据增长约6.9%,达到93家的历史新高。如能保持近似增速,则广东最晚会在2026年成为第一个拥有100家“百人所”的省份。

目前广东80-99人的律所共21家,其中包括7家分所;90人以上但未达100人的律所有12家。因此可以推断,广东大概率会在2025年拿下“百家百人所”这一成就,成为首个拥有超百家“百人所”的省份。

写在最后

和律师新增人数一样,“百人所”是一个自带热点的概念。作为规模化程度和行业集中度的最直白体现,“百人所”承载着律师们对优质规范执业平台的关注和期冀,也触动着从业者对行业竞争烈度提升的思考和焦虑。

628家并不是“百人所”的数量天花板,“单省破百”大概率也只是漫漫长路上一个关键性的里程碑(而非昙花一现的空前辉煌)。在国内律师行业体量步步攀升的未来,在“百人所”变得越发普及和司空见惯之后,我们评判律所是否优秀的具体指标会有何改变,未来脱颖而出、赢得美名的律所又会拥有哪些不一样的特征?

以上问题,且留待时间回答。



本文作者

吴梦奇

智合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关注行业动向与律所管理


孙麟飞

智合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关注律师行业数据,关注关于法律科技的一切。



参考资料

[1] 浙江省律师协会,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浙江律师业发展 规划纲要》的通知,http://www.zjbar.com/info/8f5ee0de60ad4718977d5655013fe25c,2021年12月31日。

[2] 河南省律师协会,关于印发《河南省律师行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https://www.faxin.cn/lib/dffl/DfflContent.aspx?gid=B1648060,2021年12月30日。



关注智合

和百万法律人同行


责编 / 吴梦奇Scott
编辑 / 顾文倩Aro

分类 / 原创

智合
秉承“做中国法治进程的加速器”愿景,智合旗下有智爱法律大模型、智拾网、智合标准中心、IGQC、智讯、智合研究院等多个业务平台。用AI赋能法律普惠,用科技助力法治进步——成立于2014年的智合下一个十年的使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