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短剧年鉴:以“双向选择”奔赴未来
文摘
2025-01-01 21:30
北京
当短剧的风吹进日常,当50分钟的故事5分钟就能讲完,当随时随地打开短剧观看成为一种新风潮......当你回忆起2024,是否会想起风靡一时的“霸总”和“保姆”;是否会想起“重生”“复活”弥补遗憾的快感;是否会想起“乡村”亦或是“都市”中的温情与冲突......短剧的热潮依托竖屏内容的蓬勃发展。从首创到领跑,从国内到海外,从野蛮生长到有据可依。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AI创作大有可为;非遗传承故事精妙绝伦,用小切口升华大主题;地方文旅正在被看见,小而美的短剧作品正在破圈传播。告别野蛮生长:精品短剧“乘风而来”
当短剧的风吹进城市与乡村,我们跟随镜头沉浸在田园生活与烟火人间,让远方和家园在影片中复现。在苏州广电制作的《一梦枕星河》中,听童年时的梦呓,听鸟鸣、蝉鸣和风吟;在《遇见可克达拉》中,跟随短剧去有爱、有温度的大好河山,以说走就走的旅行洗涤心灵。在河北文旅创作的《等你三千年》中,丈量古城斑驳的石墙与砖瓦,在转角繁华的夜市歇脚、品尝美食。当短剧的风吹进博物馆,我们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岁月的变迁,赋予文物以生命和灵性,让过去和现在更加贴近。《重回永乐大典》中,我们跟随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修复凝结千年智慧的永乐大典,了解古籍修复过程中复杂精巧的工艺。《三星堆:未来启示录》中,我们看到瑰丽灿烂的古蜀文明,幻想古蜀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当短剧的风吹进传统文化,我们在代代相传的文化中汲取力量;将传统文化具象化,让历史人物生动起来。《东坡先生赶考记》,为我们讲述苏轼、苏辙如何在北宋的科举中脱颖而出,让历史人物与观众的距离更进一步;短剧《醒狮》为我们展现一个无人看好的女子狮团如何完成高难度动作,打破性别限制传承传统文化。《子曰》系列短剧,让孔夫子的思想在故事中被看见和记忆。当短剧的风吹进神话,我们在幻想的世界中遨游;让东方的幻想走向世界,让中国的神话故事代代相传。《中国神话》系列以AIGC制作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用技术描绘想象力的边界;《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将奇妙的东方幻想以动画方式呈现,将爱与亲情,勇气与冒险融入剧本之中。改变的是多元的呈现方式,不变的是家国情怀与亲情底色。当短剧的风吹到海外,我们看到不同地域人们对好故事的青睐;让我们的歌唱响五湖四海,让我们的故事成为世界的故事。《天涯小娘惹》讲述新加坡华人与祖国血浓于水的感情,追溯华人来到新加坡发展的历史;《釉色伊人》讲述中华文明与古波斯文明交融的故事,由中国和伊朗团队联合制作,中伊演员联袂演绎,并使用汉语、英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多种语言在海外媒体及短剧平台上映,上线一周曝光达9700万。
“这个就是凡尔赛啊, 10年前6个人都是大学生,这概率就低的离谱了。还有一个考公的,还有一个年薪百万的,这还凡人歌?”
从小屏到大屏,微短剧正在突破收视的边界,打破媒体融合的桎梏。2024年8月初,广电总局印发《关于丰富电视大屏内容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意见(试行)》,强调要推动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在电视大屏播出,从而为微短剧进入电视大屏铺平道路。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至2024年11月,已有30余部微短剧在全国省级卫视播出,收视规模超5亿户次,千万级别观众规模剧片占比48.3%;微短剧收视总时长占比是其播出时长占比的1.2倍。从“乐于接受”到“主动观看”,微短剧正在为用户收视提供新的动力,加速媒体融合。
让微短剧“上桌”,让人们的文化消费“多一盘菜”。不只是“吃饱”,更要享用更多“美味佳肴”;不只作为“配菜”,也要努力成为“主菜”。12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大剧看总台”电视剧片单发布活动在北京举行,47部总台大剧及8大系列精品短剧两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与相关地方政府、互联网平台合作方代表共同启动精品微短剧合作计划。
活动通过“岁月流金”“唐宋风华”“热血河山”“都市遨游”“秘境生灵”“超级工程”“IP联动”八大系列短剧,探索“影视+文旅+消费”的深度融合。此外,总台精品短剧创作营也于同日推出,邀请业内专家、优秀影视制作人、导演、演员等担任导师,共同探索短剧创作的新路径新模式。
短剧正在创造新的历史,从小屏延伸到大屏,从中老年群体拓展到年轻受众,越来越多的短剧被发现、被看见、被认可。这一年,我们用更精准的算法锚定短剧用户的需求,也努力创造新的增长点。我们见证短剧作为“新兴板块”崛起,正视短剧用户的消费能力,也关注到用户的文化需求正在被满足。人工智能成为时代车轮的引擎,牵引短剧涌入时代的洪流,如何在“同质化”浪潮下“沙海拾金”,如何夺取“算法”分配的“注意力资源”,优质的短剧从来不是机械的“复制粘贴”,而是“打破与重建”。我们需要大数据进行精准推送,更需要通过优质内容的创作,让人们的选择多一分跳出“机器分配”的可能。2025,未来已至。期待“短剧+”带来新视角、新思考和新突破,期待以需求带动生产,以生产刺激需求,实现“平台”与“受众”的双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