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好剧回眸:汇聚力量,触动人心
文摘
2025-01-03 21:30
北京
以下文章转载自文汇报
(2025年01月01日 文汇报 文|王彦)
2024年最后一天,电视剧《繁花》番外篇上线。阿宝和汪小姐的“新年快乐”续上真切的“年年快乐”,修复多少观众的“意难平”,也为好剧的真谛写下新一笔注脚。张桂梅老师在《山花烂漫时》告诉女孩们:“理想、希望、信仰、追求美好的憧憬,这些东西比什么都更有力量。”《我的阿勒泰》中,奶奶对素昧平生的张凤侠说过相似的话:“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好剧里常常散落爱与生活的答案。一部好剧因何让人念念不忘,又凭什么能穿越时间、终有回响?曾经,风华正茂的《追风者》魏若来在黎明前的上海许下朴素心愿:“希望每个人都能幸福。”后来,年轻的栋哲、筱婷、鹏飞他们在《小巷人家》里守岁团圆,年复一年——中国好剧总会告诉我们,何以中国、何以今日中国。岁序更替时,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2024年中国剧集报告》,为这一年的国产剧集创作盖章认证“品质化、多元化”。而于观众,这一年的国剧记忆或更直观、新年的期待也更温暖:烟火起、照人间,盼更多中国好剧为我们代言、与我们同在。汇聚真实的力量,观众说——“我信”
2024年的国产剧评分榜谁领风骚,热度榜上谁能笑傲?改编自“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的《山花烂漫时》开播在教师节,迄今,近18万豆瓣用户亮高分,9.6分位居近9年来的国产剧评分第一。凝结了中国刑侦技术30余年迭代进程,《我是刑警》在台网两端同时刷新热度,名副其实年度“爆款”。39集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结局时,观众意犹未尽,催更“下一部什么时候拍”。真实自有千钧力。这一年,主题创作依然星河璀璨。聚焦不同革命历史时期,围绕重大主题,《上甘岭》《大道薪火》《问苍茫》《鲲鹏击浪》《走向大西南》《西北岁月》等作品赓续红色血脉,把主旋律化做成生动的党史教科书;《欢迎来到麦乐村》《幸福草》等亦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里萃取主题,英雄楷模是时代也是荧屏的主角。当创作者们汇聚真实力量,最珍贵的观众评价莫过一句——“我信”。不追求夸张的情节,《西北岁月》将镜头对准追求革命理想的有志青年。从1927年大革命低潮讲起,到1952年天兰铁路全线通车收笔,横跨25年的西北故事反复触动年轻观众的心。其中,有对青葱岁月的普遍共情,有对厚重土地的情感共鸣,更有对理想信仰的精神共振。异曲同工,真正的好剧讴歌楷模,但不会陷入“造神”的陷阱;为英雄写传,但不信奉个人英雄主义,贴近人心的平实讲述才能唤起情感共鸣,个体与时代的交响才是气象一新的主流叙事。张桂梅是活着的传奇,《山花烂漫时》不编织奇观,而是通过一桩桩日常小事、生动自然的语言为观众还原真实鲜活的“燃灯校长”。办女高的路上困难重重,电视剧诚实描述难题,更如实呈现她怎样带着热情、勇气与智慧直面难题,凭一颗心震动另一颗心,最终,个体的使命深深感召着集体,理想共振的同心圆里又何止是剧中人。中国刑侦技术随时代更新,《我是刑警》里却不见神乎其技的神探天才,有的只是日拱一卒、硬核付出。“刑侦八虎”威名赫赫,电视剧将秦川的成长路细说从头,更不惜笔墨刻画整个刑侦系统,扎实的细节营造充分的信念感,剧作的成功即在于它实实在在拍出了刑侦工作的进步,又真真切切讲明白了可亲可感的朴素价值——刑警破案,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的心都热着,不能凉了。抵达情感的同温层,观众说——“我懂”
这一年,“赛博体验”成了大众在融媒时代观剧的新姿势。春天时,阿勒泰的“下一位游客”遍布全网,哪怕暂且行不能至,也不妨碍心动远方。秋意浓时,小巷里的“电子邻居”隔空握手,时而羡慕宋莹与黄玲的姐妹情,时而操心栋哲与筱婷这对“卧龙凤雏”的爱情进度条。从《城中之城》到《凡人歌》,多少打工人心有戚戚,人性中的灰度固然现实,但谁又能说“理想主义”不是所有职场奋斗者的真诚之愿。从始至终,好剧总是“低空飞行”,在观众的情感同温层,赢得一句“我懂”。自《去有风的地方》打造“影视+文旅”的创作样本,2024年的中国剧场,无边风景与美好生活常常同框,引发观众“云家乡”“精神代游”的感慨。《繁花》带火黄河路、排骨年糕、阿宝同款西服等,衣食住行不一而足。《我的阿勒泰》播后,仅2024年上半年,阿勒泰地区即接待游客1846.64万人次,同比增长30.25%,实现旅游收入163.41亿元。随后,《春色寄情人》《大海道》《日光之城》《灿烂的风和海》全年接力,一部部好剧把镜头转向中国大地天南海北,如散文、如田园诗,生活流的剧目让人物、故事与环境水乳交融。丝路上的极限回响、阿勒泰的日升日落、铺展西藏地域美学的日光之城、化名“南枰”以寄春色的泉州……镜头所及,无不是兼具城市文明与自然田园双重属性的宜人之处,成就“久在樊笼里”的观剧人赏心悦目地“复得返自然”。“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热效应,绝不单单仰赖视听美学。生活的从容可爱、生命的明亮旷远,才是促成影视文旅深度融合的催化剂。就像《我的阿勒泰》,4K超高清镜头固然为漫山遍野镀金,但比马背上的少年更有穿透力的,是张凤侠身上总能消解命定坎坷与孤寂的生命能量,也是会把繁重劳作说成“盛大节日”的牧民们生命里那些乐趣与尊严。又像《春色寄情人》里,南枰版的“春日上河图”录入熙攘烟火气,可更迷人的,是年轻的遗容整理师与残障少女间关于生命尊严、人生价值的同题思考,亦是人间芳菲里双向治愈、人情岁月归意浓。现实题材持续霸屏,岁月鎏金的年代剧与纤毫毕现的当代叙事花开两朵,观众共情来自可感知、可触摸、可理解的彼此。人们习惯传统的年代剧底色苍凉时,《小巷人家》温柔登场。少了几分大开大合、世事浮沉,但精雕细琢的生活质感、准确轻盈的表演塑造下,与其说观众隔着屏幕在看别人的故事,毋宁说是,一帧一帧在烟火升腾里辨认自己的人生来时路。邻里之间的家长里短、相互扶持,孩子们成长历程中的自我需要和与家长的冲突和解,都是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社会图景。生存与生活、成全还是牺牲、作为家庭成员的我与作为独立个体的我,这些如脐带般自带的中国式家庭命题,就在一次次围坐吃饭和小院纳凉里展开,没有生活史诗,但有生活的答案。《凡人歌》里也有共鸣,不是平行世界的主角们拼社交、卷学区、斗“小三”等空中楼阁的烦恼,而是它站在观众的同一侧,一起解构家家户户难念的经;又用那句阅尽千帆的歌词为人心鼓劲,纵然这一路跌跌撞撞,平凡人也能做自己的英雄。《城中之城》的强烈代入感,则源于另一种向度。起笔职场、落笔时代,创作者在理想的守望中铺开金融发展的画卷。如果说跨年的《繁花》再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股市从荒芜中崛起的惊涛骇浪,那么同样以金融为线索、以上海为背景的《城中之城》,既在行业叙事和人物塑造上承接了前作的疾风劲草、理想主义,更进一步对接了当代中国金融发展的时代脉搏以及时代中的人心嬗变。当赵辉心里那件“白衬衫”不自觉间沾染了第一粒灰,电视剧的文本意图超越行业剧的范畴,刺向了人性深处同样的渴望、犹疑、欢或悲。大IP、大投资、千万级粉丝体量的明星,未必奏效;热搜贩卖、话题营销、算法筛选,各类成功经验的复制屡屡“算有遗策”。倒是《天行健》《边水往事》《唐朝诡事录之西行》等不具备常规“爆款”指征、或早已看似衰落的类型剧,靠创意、靠心血意外突围,凭真内容得到了观众给予的真名声。因为这些创新创造,中国好剧能常常抛开限定,从大数据算法里将观众的期待值引向更辽阔也更有意思的新地带。女性叙事的赛道早已挤满了古往今来“大女主”或“女性群像”。但2024年,人们依然乐见精神世界旷达的女性叙事。“北京到底有谁在?”一句热梗出自《玫瑰的故事》。黄亦玫席卷荧屏,演员本身与角色的适配度是其一,在生命里学习爱情、在爱情里懂得生活的成长弧光,让亦舒笔下的人物贴合了今天年轻观众的审美。《繁花》与《小巷人家》各有各的叙事重心,可不约而同,两个故事里的魅力女性何其迷人又丰盈。八面玲珑的玲子、真诚坦荡的汪小姐、神秘莫测的李李组成“黄浦江畔三朵金花”;麻辣厂花宋莹、不再被身份捆绑的黄玲,年代剧里也能长出今天的玫瑰。尤其难得的是,一群中生代女演员带来演技高光时刻,静水流深或洒脱自信,“中女”的表演带着张弛又有呼吸的生命力,催开荧屏不败的花样年华。被流量横冲直撞了多年,古装剧赛道几乎被打包送进“口碑低谷”。可《唐朝诡事录之西行》以内容至上、稳扎稳打之姿,不仅打破“续集必败”的魔咒,还为这条赛道带来破圈的新观众。改编自同名小说,这部探案剧虚构了狄仁杰弟子苏无名和他带领的五人探案小组,被观众戏称盛唐庙堂下的“重案六组”。和“狄公案”系列更冷冽的叙事相比,“唐诡”多了几分黠趣与悬疑,带着现代刑侦融合古代断案推理的巧思,经由缺点可见、性格可爱的市井小人物塑造,和“时时注重守护精神状态”的年轻观众顺利汇合。事实上,包括“唐诡”在内,《天行健》《新生》《边水往事》《看不见影子的少年》《微暗之火》《白夜破晓》《猎罪图鉴2》直到此刻仍在更新的《风中的火焰》,从类型复合、社会观察到奇情营造,2024年最“卷”的赛道恐怕非悬疑莫属。观众为什么偏爱悬疑?导演辛爽曾给出他的观点:表面上看,感官刺激、智慧迷宫可能是答案;究其根本,是一种对“应该更美好”的期许向往。创新很难,但回应观众的期待,这是创作的本分。原题:《文汇·2024回眸丨烟火起、照人间,中国好剧与观众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