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冬季节,很多家长都会想着怎么给孩子贴贴秋膘,好好补一补身子。
的确,秋冬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补的时期,因为此时阳气是往身体里面回收,五脏六腑的阳气相对夏季来讲较为充盈,因此脾胃的运化功能也是最旺的时候,能生化出更多气血供养全身,也能把更多的精气藏匿到最深的根部,以备来年春天更有生发力。
但这个补也要遵循一定的方法,不能盲目进补。之前看过一篇新闻,一个三岁女童竟然患上通风,就是因为从她1岁左右开始,爷爷奶奶为了给她补充营养,每天都会不厌其烦地花时间、花心思炖不同的汤水,因此她每天会喝2碗老火汤。
可能有人会说,这太荒唐了,其实很多家长虽然不会做相同的事,但思路却是相近的,就是一定要给孩子吃些高营养的食物,才算补到了。所以最近无论群里还是推拿工作室,很多孩子都是因“吃”得的病。那么秋冬季孩子究竟应该怎么进补呢?
以通为补
秋冬给孩子进补最常见的误区就是,给孩子做顿排骨、红烧肉、可乐鸡翅、烤鸭、羊肉汤……,结果这些高营养的美食超过了孩子脾胃运化的能力,形成了积食。而积食是百病之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积食不仅是脾胃的问题,它破坏的是身体的整体机能。
人体里面,五脏六腑是上下分布的,其功能也有方向,这些脏腑所引导的气也处于动态中,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圆运动。
具体来说就是:脾胃是人体的中枢,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肾水位于下,肾阳能温暖脾土,促进脾气的生发,脾气上升,肝气也随着升发,肝脾两脏,共同维持人体的疏泄升发运化功能,上升营养精微物质到了心脏,再结合肺脏吸进来的清气,变化形成人体的气血,靠心火的推动,输出到全身,心位于上,也靠肺气的肃降功能,一直下沉,回归到肾脏。
可见五脏六腑就是通过气机的升降来各司其职的,一旦气机出了问题,该升的不升,该降的不降,就像一个公司没有了章法一样,再多的功能也发挥不出来了。
而让气机正常运转的关键就是脾胃,清代著名医学家、乾隆皇帝的御医黄元御在《四圣心源》里讲到:“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可见脾胃就圆运动中间的那个枢轴,脾胃被积滞住了,无法升降,整个圆运动都会受到破坏。所以不通为积,积则百病出。积食就像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后面会延伸出很多疾病。
而当这个圆运动能正常地运转起来,五脏六腑各司其职,就算不用额外的补入什么东西,人体的阳气也会随同天地之气向内回收,固本培元。
所以给孩子进补一定要考虑脾胃的运化能力,太过滋腻的大鱼大肉对于很多脾胃功能不太强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些太过了。可以多吃些具有健脾养胃功效的食物,如萝卜、土豆、花生、山药、栗子、芋头、红薯等等。
还要注意一些饮食习惯,包括:
不吃或少吃奶制品,及香蕉、柿子、猕猴桃、柚子、火龙果等寒凉之品,
要保护好肚脐,避免凉风侵袭伤到脾胃,
晚饭要吃清淡些,7点以后尽量就不要再吃饭了,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除了脾胃的积滞,还有一个容易破坏圆运动的因素,就是肝气不舒。
肝主疏泄,这个疏泄功能能让全身的气机条畅,打个比喻,就像音乐的旋律,既不特别高亢激烈,又不沉痛压抑,而是一种平稳轻快节奏。肝的疏泄关乎到情绪、气血津液的运行,同时也会影响消耗吸收。所以肝本身出了问题,也容易牵涉和影响其他脏腑,形成比较复杂的病理变化。
要说以前,孩子的问题一般牵扯不到肝,但现在不是这样了,为什么抽动症的孩子这么多,心理有问题的孩子这么多?都跟肝失疏泄有关。
不好的家庭氛围、失当的教养方法都会让孩子肝气不舒,还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学业压力太大。前几天一个同事说起来,现在周围很多学龄前的孩子就要上英语课,而且是那种1个半小时一节的,中间只休息十分钟,她想找一些时间短的竟然没有。想想这些孩子还不到六岁,很多都坐不住,但家长还是坚持让孩子上,觉得习惯了就好了。这就像春天刚刚发芽的小苗,刚钻出头来就被踩踏了。
所以对于娃的学业,在“鸡”与“不鸡”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让孩子保持肝气舒畅、身心健康,是我们这代父母不容回避的课题。
以收为补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阳气活动的规律,秋冬季节的阳气是要往地底下收敛潜藏的,藏得越深,积聚的能量越足,人体的阳气也是这样,所以《内经》里特意提出,冬三月要“勿扰乎阳”,就是别有事没事打扰阳气了休息了。
现在是深秋,阳气正在由收敛进入潜藏的阶段,所以也要注意不要让阳气无端的生发,顺着势头让它收敛潜藏就对了。就好比一个人到了快要下班的时候,就尽量避免给他再派活了,当他回到家休息以后,也尽量不要打扰他,让他养足了精神才有第二天的战斗力。
那么具体来说秋冬季孩子应该怎么收呢?
1、避免感冒。
感冒后,身体的阳气就会自发往外驱逐邪气,阳气就是这样,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只要外敌入侵,它们就会自发行动。就算用儿推、董氏特效穴、艾灸等绿色疗法来调理,到最后都是扶正祛邪,靠体内的正气将外邪击退,阳气虽然战胜了敌人,得到了一次练兵,但耽误了敛藏的节奏,所以如果秋冬总是感冒,就会感到孩子体质明显下降,这是因,但同时也是果,当然也会影响到明年春天的生长发育。
2、睡眠。
秋冬阴生阳降,太阳落山的时间越来越早,“阳入阴则寐”睡觉本身就是由阳入阴的过程,我们做什么事都要首先判断大环境的局势,顺着大势去做才能取得最大的收益,睡觉也是一样,当人体阴阳和天地的阴阳共同升降,就会得到天地之气的滋养,所以到了秋季要早睡,到了冬天睡得更要早。
3、少洗澡。
洗澡也是扰动全身气血的活动,所以到了深秋和冬季以后,最好不要一天一个澡的勤洗了,保持一周一次的频率就可以了。
4、避免剧烈运动。
动则升阳,但秋冬不是生阳的时候,所以人们到了秋冬季节往往是不爱运动的。但也不能完全不运动,这时候的运动是有讲究的,要避免跑跑跳跳的剧烈运动,尤其不能出大汗,出大汗会导致阳气的开泄,汗也属于人体的津液,所以也不利于养阴,相当于阴阳双损,而且出汗时毛孔开张,也很容易被风寒侵袭。
所以秋冬的运动程度要以不出汗或微微出一点汗为度。其实中医历来提倡的运动都不是那种出大汗的,因为这种运动锻炼的只是四肢,而中医提倡的运动更强调强健脏腑、疏通经络,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站桩等都是注重锻炼脏腑的内家功,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教他们练练,小一点的孩子可以带着他们做一些舒缓的运动,如爬山,放风筝、拍球,跳绳等。
相关阅读:
风靡方舱医院的八段锦来了 居家练它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采天地之气调理一切慢性病、亚健康的秘诀(动图、视频演示)
可见我们讲进补,不能只停留在吃什么上面,在饮食、起居上适应天地之道,不妄作为,就已经得到了天地之气的滋补。
再进一步讲,进补也不光停留在身体层面,我们还要明白,心神上的补更加重要,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神是整个身体的统领,养神补神才是最高级的进补,睡是养神大法,除了晚上合理睡眠,中午也可以增加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的午睡,至少闭起眼睛静坐一会儿也能养神。
另外减少思虑、不妄劳作、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静坐、接触一些对心灵成长有助益的人和书籍,培养感恩心、帮助他人……这些事情也都是能颐养心神的。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无论在养护孩子的身体上,还是在助力他们的学业上,都应该打开自己的格局,只有从更高更远的层面上看问题,才能获得更好的解决之道。
在生活中,衣食住行无不渗透着中医之道想要用中医指导生活,时时刻刻为健康护航,想学习更多的中医育儿理念,可扫码加入我们的中医生活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