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文学】吕昌兴 ‖ 略谈中国农耕时代的生活状态

百科   2024-11-01 00:00   陕西  

中国数千年的农耕社会,造就了全民生活的艺术化,大到社交礼仪,小到吃穿住用。当代文化学者周汝昌曾说:“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把一切实用的技能都艺术化起来。”

我们吃的饭食,待客的酒席花样繁多,四时八节也各有讲究,比如我们合阳人过春节时的人口馄饨、麦积馍,走亲戚拿的是调和馍,饭桌上吃的是小馍,敬神用的是桃桃馍,给小孩的是鸡鸡馍,零食就是狗舌头馍(也叫狗头馍),二月二要炒棋子,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是月饼,重阳节是糕,冬至馄饨腊八面,敬灶神用的是糖瓜……

穿衣也有讲究。古代的汉服唐装,民国时期的中山装,男人穿的长袍短褂,女人穿的凤冠霞帔。唱戏用的是戏装,祝寿穿的是寿衣,头上的簪子,手上的镯子,脖子上的项链。头上戴的是礼帽,小孩戴的是老虎头帽、兔儿帽,女人脚上穿的是绣花鞋,小孩穿的是猫鞋……

住房虽然是因地制宜,但除了实用还讲究美观大气、藏风聚气。关中人大多住的是四合院,不仅是东西南北四面相合,上房尤其要高大,屋顶上必然有脊兽,门房多是缩间门楼八字墙,大门有门当还有户对,房檐上安装的是猫头瓦……

我们的日常用品也有讲究。富贵人家的餐具用的是金银玉器或者高档瓷器,宫廷的瓷器有专门的御用瓷窑,普通人家用的是瓷器、陶器或瓦器。富贵人家用的家具是红木楠木,普通人家虽然是一般木头,但也会有雕花工艺。

我们的写字演变为书法,语言演变为诗词歌赋,各行各业的手艺工匠,无一不是搞成了艺术。木工的雕花、建筑以及家具,铁匠的铁艺,瓦工的砖雕,无一不是被艺术化了。诞生、流传于民间的戏曲杂耍难以胜数。

一滴水可以映照出太阳的光辉。今天我写的这篇短文,只是我们先辈们生活方式的点滴反映,他们虽然说物质条件不如我们,但精神世界不知道要超出我们多少倍,这还只是说吃穿用度方面,至于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甚或浩然正气,今天的人们是远远望尘莫及的!不知大家是否认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还有那文天祥的《正气歌》,今天的人们,还能说出这样浩气干云的话吗?


金水文学
中国,历史灿烂悠久、文化渊源流长、人文积淀厚重、今天成就辉煌......所有这些为文学创作留下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金水文学》以贴近生活,服务民众,弘扬正能量,讴歌新时代为宗旨,期待与您相约《金水文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