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那个时代卡住的人们,都是“王战团”

乐活   电影   2024-08-25 22:32   湖北  
插图 | 鉴片工场 © 电影剧照
作者 | Otis Milburn
从上影节期待到现在的《刺猬》终于来了,顾长卫所谓的“卡住”三部曲,从《立春》,到《孔雀》再到《刺猬》,每一部都值得细细品味。
《刺猬》剧

顾长卫的电影与其他导演最大的区别是,他的影片经常呈现出一种厚重感,无论是从那个时代的角度来看,以小人物的视角描绘他们所处的困境,明白困境当中的人们因何而被困住?

《立春》里的王彩玲,《孔雀》里的高卫红,再到《刺猬》里的王战团,那个时代的正常人,大家总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王战团一心想去的太平洋本身是一种理想,可在别人眼里生生化作了一种执念。

《刺猬》剧

顾长卫的电影风格与其他导演最大的区别在于他对于个体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挖掘。他的电影往往聚焦于小人物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叙事和深刻的人物刻画,展现了个体与世界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在他的电影中,角色们常常面临着梦想与现实的矛盾,他们的故事充满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究。

在《立春》中,王彩玲这个角色代表了那些在社会边缘挣扎的艺术青年,她的故事展现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而在《孔雀》中,高卫红的形象则揭示了个体在追求梦想过程中的挣扎与牺牲。到了《刺猬》,王战团这个角色则更加复杂,他的行为虽然被周围人视为疯癫,但他的内心世界却充满了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这与周正的自我救赎之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顾长卫的电影常常采用冷静克制的拍摄角度,以及长镜头来增强纪实感和生活感。他的电影不仅仅是对个体经历的叙述,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这些角色的故事,顾长卫探讨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定位,以及他们在追求自我价值时所面临的挑战。

《刺猬》剧照

总之,顾长卫的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主题,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体的挣扎和成长,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脉动。通过这些电影,观众能够感受到导演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关怀。

《刺猬》中,结巴小孩和顽固老头的组合,其实是那个时代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王战团不当周正是怪胎,在喝药的时候淡淡的来一句:“你没病”,尽管周正在之前曾像其他人一样说过他有病。他们是忘年交,亲密的胜过父母,因为在他不被理解的行为中,只有你看到了他的闪光点。

你只是成绩不好,你只是结巴腼腆,但是你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为什么要遭此对待。这其中周正的父母免不了一顿毒打,但是影片结尾异常反套路,周正在参军回来之后不原谅父母,什么happy ending都是扯皮

《刺猬》剧

因为自己唯一的朋友,唯一能够理解自己的王战团被世俗折磨的不成人样。封建迷信,栽赃陷害,让一个本该清醒过完一生的人背负着死全家的骂名,“刺猬”的隐喻本身就是对封建迷信的蔑视,刺猬也从来不是什么白四爷,他只是王战团和周正的一个缩影罢了。吃与不吃,王战团的腿自然会好,只是他被所在船的甲板上二十天后,那发型活脱脱的像个刺猬……

里面那个时代的人,虽然被约定俗成的规则裹挟着,但是人物不是扁平化的,对于周正的爸妈,亲戚大嫂二嫂,无不是那个时代人们最直观的体现罢了。其实王战团从来不是什么傻子,人情世故,察言观色,只不过向往大海却被说成罪人,只不过还好自由却被说成疯子,但他对女儿,对朋友,对亲人,始终是忠贞不渝的,是拔刀相助的。可他的命运却不如周正那般好。被困在精神病医院当作傻子一样治疗,死去儿子的烟近在眼前却想抓也抓不住,只能像往事一样,随风飘散,不知去向。

时代的车轮碾碎了谁从来不会停下看看,你的人生是否是悲剧也无关紧要。周正的人生只不过是另外一个版本的王战团,他想象中的样子,能够横跨太平洋大西洋,看见触手可碰的海洋海鸥,这一辈子的王战团可不少和水打交道,可最后只落下了个遗憾田地……那个时代的正常人,都是王战团,只不过,他们的命各不相同罢了,都是被命运卡住的可怜人儿,而谁能够挣脱束缚,就是另外的周正了……








‍‍
校对 | 张力卜‍‍‍
转载请注明版权 | 鉴片工场
我们只鉴赏有温度的电影

一部好电影,一定是刨去娱乐后,还能具备教育意义和社会责任。——@张力卜Seeing

鉴片工场
电影鉴赏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