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数”共芳华
聚力共成长
●
○
○
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能力,打造多元化、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促进教学、学习与评价的一致性发展。数学组邀请数学专家刘庆华老师和郭学琴老师到校指导,与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共同研讨,旨在通过专家指导、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形式,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研 修班活动
在充满趣味与探索的数学课堂上,黄璐老师带领二年级七班的孩子们,在关于“课桌有多长”的探索中,为孩子们打开了度量世界的新大门。
课堂伊始,黄老师以孩子们最熟悉的课桌为切入点,巧妙地引出了长度测量的问题,深刻感悟“统一标准”的必要性,随后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耳、脑,在实际操作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相应的数学核心素养。随后说课环节,张晶晶老师以《把握度量本质,聚焦量感培养》为题,围绕“新课标”、本内容所培养的核心素养、学生当前知识储备为依据,设计了让学生初步感知测量时统一标准的必要性,体会长度单位“厘米”的具体长度,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等教学过程,达到培养学生量感、应用意识这两个核心素养的目的。
研以致远,基于本堂课例,研修班的老师积极思考,并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郭老师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点评,肯定了我校年轻教师的课堂、说课以及观课评课的专业能力,并围绕“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等问题进行梳理指导。最后郭老师现场还生动地简述了《课桌有多长》这一课的重难点及本质,引发了年轻老师更深的思考。
六年级李婷老师执教《百分数的应用(一)》一课,李老师通过真实情境,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课堂上李老师引导学生将比较两个量的方法由比较“差量”扩充为还可以比较“增长率”与“减少率”,拉进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距离,学生的思维经历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归到具体的过程。
课后,陈雨佳老师以《利用几何直观,发展应用意识》为主题,从课前思考、课标分析、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度阐述。研修班的老师们也结合自己的看课思考发表了不同见解,提出了宝贵意见。
最后,郭老师肯定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对于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的方法也表示了认同,同时郭老师也提出本节课还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将问题提得更有深度有难度,给高年级的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与时间,从而让课堂更有深度!
专 家听课日活动
五年级甘倩老师执教《鸡兔同笼》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画一画、列一列、算一算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无论哪种方法都经历了“假设-比较-调整-结论”的学习过程,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策略的一致性;将鸡兔同笼的原型引申到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一道而通百道,体会“鸡兔同笼”问题的应用价值,从而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介绍鸡兔同笼历史背景与历史算法,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由此产生民族自豪感。一堂课下来学生经历结构化学习,实现思维结构化和策略结构化,培养发展学生的模型意识。
课后,李菲老师以“顺学而教,有效建模”为主题对本节课进行了说课分享。李菲老师立足结构化理念和大单元备课思想,从“学生在哪里”“学生去哪里”“学生怎么去”三个维度介绍了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并解读了基于学生学情的教学环节,分享了团队在磨课中成长与思考,困惑与尝试。各年级的教师代表也从不同角度对本课的构思和环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充分肯定了五年级数学组深研课标,精析教材和立足学情。
最后,刘庆华老师对本堂课进行了深刻的点评,充分肯定了本节课大胆创新,依标扣本,精准施教。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本课设计为载体,刘老师带领大家探讨了新课标中关于模型意识的具体要求,让老师们明白了凡有数量关系其实就是培养模型意识的最好时机,在教学时应设计低起点任务,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在座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一次次研修活动,是老师们难得的观摩、学习、提高的机会,老师们从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科学教学观!
END
撰稿:干旭飞
图片:数学组
审核:钟俊书
成都市同辉(国际)学校
微信号:tonghui-guoji
个个闪光 人人同辉
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