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腔悠扬,蜀韵风采——精研课程,传承地方音乐文化

教育   2024-11-21 19:54   四川  


川腔悠扬

蜀韵风采


为进一步理解四川优秀传统民族民间与地方音乐文化,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精进教师在教育研究与教学技能方面的专业水平,我校音乐组积极参与了2024年青羊区“川腔蜀韵”地方音乐课程资源优质课的评选活动。

本次赛课活动中,李佳星老师和王景乙老师精心备赛,以期在实践中磨练、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将优秀传统音乐进一步融入音乐课堂教学。





征途漫漫

上下求索









李佳星老师深入研究四川非遗技艺竹琴,将经典剧目《水漫金山》搬上课堂。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演绎,李老师广泛搜集竹琴资料、拜访学习民间竹琴艺人,从竹琴的历史渊源、演奏技巧到不同剧目的风格特点,进行详细梳理。挑选适合学生体验的剧目唱段设计教学环节,并根据学生特点精心制作了竹琴,让零基础学生能更好上手,感受竹琴魅力。


 王景乙老师选用四川著名作曲家黄虎威的钢琴组曲《巴蜀之画》之第六首《阿坝夜会》。乐曲以四川阿坝州藏族民歌为创作素材,描绘了藏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用钢琴生动展现藏家夜晚的热情。巧妙构思将杯子节奏游戏与藏族用酥油茶传递祝福的场景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夜会中独特的氛围。

































精 益求精

传承创新









李老师在初次试讲时,发现学生对竹琴操作生疏,对《水漫金山》剧情理解不够深入。特邀吴专家指导,将竹琴技巧分解、化繁为简并增加学生有效练习时间,通过讲述《水漫金山》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更好地诠释角色情感。经过多次打磨,李老师调整了教学节奏,学生们的演奏和表演愈发流畅,竹琴的韵味也更浓郁。





























王老师发现学生在创意实践环节中不能很好地创编出适合乐曲的节奏,就从简单的节奏入手,让学生熟悉后逐渐增加难度。创编环节,用声势律动、杯子、铃鼓为乐曲伴奏,让学生在创新中呈现“阿坝夜会”载歌载舞的情景。


































川腔悠悠

蜀韵流淌









课堂古色古香,竹琴声声清脆。学生们在李老师的引导下感受了非遗文化“竹琴”的表演形式、声音特点,基本知道并正确运用简板、渔鼓的演奏技巧。师生共同用竹琴演绎《水漫金山》,指法灵动,唱腔婉转,仿佛把白蛇传的故事场景生动地展现在大家眼前。竹琴这一古老非遗技艺在孩子们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教室里弥漫着浓郁的四川传统文化气息。

王老师的课堂热情似火。随着悠扬的钢琴声响起,《阿坝夜会》欢快的旋律飘扬。在初步感知活动中,学生体验了藏族踢踏舞的音乐风格,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在杯子节奏游戏中用 一杯杯“酥油茶”传递祝福,并提炼出音乐要素总结出不同乐段特点。在藏家韵味与欢快音乐的交织中,学生们对乐曲理解的层次更加丰富与清晰,更深刻感受到藏族文化的魅力。





传承之重

教育之责









从传承角度来看,这次赛课意义非凡。李老师通过让学生学习竹琴演奏经典剧目,古老技不再束之高阁,让四川非遗竹琴在小朋友心中种下了种子。王老师将《阿坝夜会》与藏族文化元素紧密结合,让学生在音乐中了解藏族文化,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架起了桥梁。在教学实践中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坚定文化自信。

此次赛课也为音乐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贯彻落实了艺术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实践导向,让学生在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多样化实践中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备赛磨课过程中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了自身教学水平,同时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教学案例。这样的形式激励大家将地方音乐资源融入日常教学,让更多学生领略家乡音乐之美,激发他们对地方文化的热爱,同时促进地方音乐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展望未来,音乐组教师将以此为己任,坚持育人为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持续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实施教学,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推动学科教研组的整体优质化发展。













撰稿:鲜佳彤

图片:音乐组

审核:邹文成








都市同辉(国际)学校

微信号:tonghui-guoji

成为野性而高贵的人

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成都市同辉国际学校
成都市同辉(国际)学校为一所新生崛起的国际化、现代化、数字化、高起点、新理念的国际学校,学校核心理念是:“为你,千千万万遍”,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野性而高贵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