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转发集赞10个,截图发杨老师(waiwai2246)。
快来进群,2026北电考研群,拿下论文整理合集PDF版!
目录
97、任钊萱《爸爸是外星人》
98、卡拉辛斯基《神秘友友》
99、郑大圣《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台纪录)
100、凯尔西曼《头脑特工队2》
101、温婧《沙漏》
102、张嘉佳《云边有个小卖部》
103、阿迪尔《绝地战警:生死与共》
104、萨诺斯基《寂静之地:入侵日》
105、邱礼涛《海关战线》
106、刘博文《来福大酒店》
107、黄家康 赵霁《白蛇:缘起》
108、刘智海《出发》
109、柯汶利《默杀》
110、宋灏霖《欢迎来到我身边》
111、萧锋《谯国夫人》
112、沈杰《伞少女》
113、唐季礼《传说》
114、克里斯雷纳德《神偷奶爸4》
115、钟鼎《落凡尘》
116、王君《二郎神之深海蛟龙》
117、闫非 彭大魔《抓娃娃》
118、新海诚《你的名字》重映
119、黄俊铭 陈力进《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守护》
120、李以萨克郑《龙卷风》
121、肖恩利维《死侍与金刚狼》
122、乌尔善《异人之下》
123、石川俊介《蓝色禁区》
97、任钊萱《爸爸是外星人》
一个普通的父亲突然自称是来自外星的使者,拥有超能力,并即将离开地球执行任务。然而,随着故事的展开,观众逐渐意识到,这背后隐藏的是一颗父亲深沉而绝望的爱。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为了让女儿能够没有悲伤地继续生活,他选择了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告别。
98、卡拉辛斯基《神秘友友》
《神秘友友》围绕一名小女孩碧(由凯莱·弗莱明饰演)展开。碧发现自己拥有一种特殊能力,能够看到别人幻想出来的“友友”。她遇到了一位神秘男子卡尔文(由瑞安·雷诺兹饰演),他经营着一个奇妙的“友介所”,专门帮助“友友”们寻找新的玩伴。这些“友友”是存在于人类想象中的朋友,通过人类的想象力而存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想象出这些“友友”的孩子们已经长大,导致“友友”们逐渐被人遗忘,面临生存的危机。随着故事的发展,碧逐渐发现卡尔文与她自己儿时的记忆有着微妙的联系,而这个发现最终将治愈她的心灵,传达生活的真谛 。
99、郑大圣《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台纪录)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改编自1958年的同名电影,故事发生背景是1938年的上海,彼时的上海处于“一边炮声震天,一边是笙歌达旦”的特殊时期。“每当夜幕降临,租界内彻夜通明的电炬,透过幽暗的夜空,与闸北的火光联成一片,映红了半边天。”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我党派延安电台政委李侠到上海开展情报工作,在通讯工作中,他大智大勇,坚守战斗岗位,保持了上海地下党组织与延安的电讯联系,及时向党中央传递了重要的军政情报,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李侠和女工何兰芬也在日常相处中萌生了真挚的爱情。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叙事结构的构建上环环相扣,通过围绕“情报传递”这一主线任务,将看似并不相关的不同背景的人物、不同的行为活动、不同的场景串联在一起,结构严谨且变化丰富。正如戏剧家李渔所说“编戏有如缝衣,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该剧的核心人物有6到8个,且其中每个角色的性格及身份都十分特殊。在剧中,几乎所有的主要角色都具有双重身份,他们表面扮演着记者、车夫、裁缝师傅等,但其实是地下情报员或国民党特务。编导区别于以往红色题材常设定“主角光环”的做法,对于剧中出现的每一个角色、每一个人物都进行精心编排,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不同角色间的交流及活动推动剧情的发展。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运用电影化的叙事手法,重述着革命浪漫主义的英雄故事。全剧借用《渔光曲》《葡萄美酒》等歌曲旋律,创作了充满戏剧性及故事感的音乐旋律,赋予了革命题材舞剧一种新的认知及表现形式。在革命历史和国家的宏大叙事之下,以个人化的情感流露及日常化的舞蹈语言引发观众的情感认同,舞剧中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想象不仅突破了传统舞剧创作模式,还展现了深蕴在舞剧旋律中的悲壮感及由此进发出的深蕴在人性深处的信仰之美。
我国革命历史题材舞剧的创作经历了3个重要的阶段性变革。首先,在1942年延安秧歌运动的背景下,舞蹈创作就已形成了为现实服务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潮,且产生了《五朵红云》《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代表性舞剧;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后产生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思潮,如《傲雪花红》《天边红云》等;而《永不消逝的电波》可以说是革命历史题材舞剧向第三个阶段迈进的代表,其不仅保留了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特性,还具有象征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融合发展的创作特征。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这样一个繁荣的演出市场中能够脱颖而出,获得观众的喜爱,其原因不仅在于作品传递出的“小爱成就大爱”的高尚革命精神以及屹立不倒的民族气概,还在于其独树一帜的叙事方式。无论是从叙事手法、叙事空间还是叙事节奏来看,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都是当下舞剧叙事的典范,为新生代舞蹈工作者的舞剧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参考。
100、凯尔西曼《头脑特工队2》
近年来,动画电影作为一种别具特色的叙事媒介,正逐渐展现其在描绘复杂情感与心理过程方面的潜质。以凯尔西·曼(KelseyMann)执导的《头脑特工队2》(InsideOut 2)为例,这部影片以情绪(Emotion)为核心主题,借助精湛的叙事技巧,生动地刻画了青春期女孩莱莉·安德森(Riley Andersen)脑海中情绪的奇妙旅程。影片的丰富的视觉效果与鲜活的角色塑造相得益彰,结合了情绪叙事与心理学元素,深入探索了青春期的复杂情感以及自我意识的营造过程。在这部作品中,情绪成为驱动剧情发展的关键要素,深刻映射出角色的内心世界。同时,电影还通过娴熟的叙事布局,如直接的情感流露和隐含的情感象征,细腻地描绘了角色的心理防御机制和意识的流动,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观感体验。因此,本研究将着重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自我意识展现,结合电影的叙事策略,深入探讨《头脑特工队2》在情绪叙事与自我意识构建方面的独特之处及其深远意义。
进入青春期后,莱莉面临着焦焦(Anxiety)、慕慕(Envy)、尬尬(Embarrassment)、丧丧(Ennui)等多种新情绪的挑战。其中,焦焦这一情绪角色在剧情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它将乐乐(Joy)、怕怕(Fear)、厌厌(Disgust)、忧忧(Sadness)、怒怒(Anger)等情绪暂时封闭起来,生动地表现了莱莉在面对新环境和挑战时的心理困境。
情绪符号是电影叙事语言中的常用技法。苏珊·朗格(SusanneK.Langer)的情感符号理论(SemioticTheoryofEmotion)指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化创造,通常借用隐晦的点缀和象征手法来丰富情感层次,并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
角色的颜色是最直观的情绪符号,如乐乐主色为黄色,忧忧主色调为蓝色,怒怒则是红色,厌厌选用绿色,怕怕为紫色,焦焦和尬尬则为橙色和粉色。这些颜色不仅帮助观众快速识别情绪角色,还通过颜色的变化来反映角色的情感状态。当主角莱莉在融入新群体时的尴尬,反映在情绪角色上则由粉色的尬尬情绪角色来体现,并操纵着主角的情绪。在影片中,“记忆球”是一个重要的情绪象征。这些记忆球以不同的颜色来代表各种情绪的记忆,而颜色的变化则直观地反映了莱莉的情绪波动和心理状态。情绪符号通过视觉上的强化或弱化,与情节的起伏相呼应,共同构建了电影的情感氛围。
潜意识(Subconsciousness)在心理学中被认为是储存压抑情感和经历的领域,其内容往往通过梦境(Dreamworld)、自由联想(FreeAssociation)等方式表现出来。潜意识中的被压抑内容会持续影响人的行为和情感,这些内容只有通过意识浮现出来,相关的症状才可能消失。在影片中,乐乐与其他情绪角色进入莱莉的潜意识,这一过程体现了潜意识在情绪叙事中的深度运用。当他们去寻找被遗忘的信念时,需要顺着意识的流动进入潜意识区域,这一设计显示了被压抑的过去经历对当前情感的持续影响。此外,影片中的意识流设计非常精妙,它贯穿了整个大脑,从最边缘到最核心区域都实现了连通。特别是在影片后半部分,当乐乐看到巨大的被压抑的“记忆之山”后,她选择将其炸开,利用冲击波逆流而上,重新回到意识中。这一过程寓意着被压抑经验的重新整合,尽管在电影中这一过程被迅速展现,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过程往往需要经历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漫长时光。通过这些潜意识情绪的运用,影片中的角色情感变得更加复杂和真实,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观众对角色的共鸣和理解。
101、温婧《沙漏》
电影《沙漏》是根据饶雪漫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讲述了主人公莫醒醒的故事。莫醒醒因母亲在一场车祸中救一个失足男孩而去世,从而患上了心理疾病。在好朋友米砂和路理的陪伴下,她度过了温暖的青春时光。然而,当她发现路理就是那个被母亲救下的男孩时,无法接受这个真相,选择了不辞而别。十年后,醒醒重逢了这些好友,决定直面过去,打开心结 。
影片以倒叙和插叙的手法展开,成年米砂的回忆将观众带回到她们的中学时代。在那个时期,莫醒醒和米砂因为相似的经历(都没有母亲)而成为了好朋友。她们一起上学、放学,参加话剧社,甚至在出游时彼此装扮成对方的样子。莫醒醒在学校遭受霸凌,而米砂则主动向她伸出了友谊的手 。
这部影片不仅是对青春时光的追忆,也是对友情、爱情和成长的深刻探讨。影片中的沙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珍贵记忆的积累,为那些内心深处仍有青春伤痛印记的人提供了一种治愈 。
青春/爱情片是热门的商业类型,但在目前电影市场中比较饱和,创作同质化问题也比较严重,青春电影在未来的出路是应该更加倾向于复合类型创作。所谓复合类型,并非简单相加,而是将不同类型的叙事元素、视听语言、类型质素进行有机交融。叙事层面,此类电影聚焦主人公充满梦想和希望的青春成长阶段,描摹青年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能唤起受众对青春岁月的心灵共鸣与美好回忆。此类影片中,主人公的成长轨迹、爱情得失、命运羁绊不断牵动受众心弦。
102、张嘉佳《云边有个小卖部》
张嘉佳执导的《云边有个小卖部》,这部改编自他2018年同名小说的电影中,打拼在大城市的主人公刘十三,遭受了事业和爱情的双重打击,只有在故乡云边镇,外婆王莺莺和童年玩伴程霜的爱和激励,让他又有了追求人生成功的勇气。
张嘉佳强烈的个人风格塑形了《云边有个小卖部》的叙事,现实题材属性和“不惹尘埃”的叙事笔触之间的抵牾,让刘十三的云边之旅,成为了一场返乡的“童话”。“童话感”,源自《云边有个小卖部》对片中人物的形象塑造,对情感状态的刻画表达,有着童话般的想象和夸张。比如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因为童年时刘十三带程霜去爬山看了萤火虫,还捉虫关在玻璃瓶里为她做了特别的灯笼,成年后的程霜不远万里回到云边镇,要以有限的生命给刘十三一些“光亮”。另一条外婆和刘十三之间的亲情线,王莺莺在病危之时,托付外孙今后若能见到母亲,挖出埋在桂花树下的女儿红替自己喝一杯。这个情节放大了外婆离世的悲痛感-坚强开朗的老人还有难以愈合的伤心。
电影作为现代大众媒介,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文化载体,在一个时期流行的故事里,或明或暗折射着彼时的社会症候和大众集体性的情绪。比如热播剧《去有风的地方》《我的阿泰勒》和不久前上映的《走走停停》,讲述的都是“返乡”的故事,“返乡”让那些现代都市(以“北上广”为代表)中失意的中/青年,被乡村/故乡的生活所疗愈,重新获得了自我认同和价值肯定。
近年的影视剧中,以往那种“草根逆袭”的成功“神话”少见了,与“逃离北上广”这类社会话题相呼应,取而代之是返乡题材的火爆。这和整体环境的变化相关,当社会发展换挡,经济增速放缓,传导到个体身上的焦虑和压力,让当下的年轻人开始质疑曾经的“奋斗梦”——那些消费主义、阶层跃升和“996”所许诺的美好未来,他们渴望找到新的生存姿态。所以在银幕/屏幕的故事中,当年闯进都市的激情豪迈悄然让位于返乡的亲情抚慰。《小卖部》中刘十三在“大城市”的奋斗终结于一场酩酊大醉,当他在云边镇醒来,彼时打了鸡血般的亢奋和努力不过是一场“醉人痴梦”。
这是“乡”在文化意义上的“一体两面”,把控其中的比例和尺度,是写好还乡故事的基本功。或者说要表现故乡的好,首先要写出它的“瑕疵”,比如《走走停停》,在回家的温暖包容之中,也夹杂着烟火人生的琐碎平庸;比如《我的阿泰勒》,在惊喜于草原的辽阔自由之时,也要承受放牧的劳累;在晕眩于爱情的冲击之后,也得接受祛魅之后的怅然失落。“瑕疵”让故乡贴近我们自身的现实感受,现实是并不完美的,只有让观众相信了“故乡”的存在,相信那里会有一种与都市空间里不同的生活,“返乡”的故事才会实现抚慰人心的功能。
《小卖部》最根本的失策就在于此,它没有构建出一个真实可信的“故乡”。影片中的云边镇,大家不用为衣食发愁,彼此相亲相爱,当刘十三困厄无助时,有外婆的手臂扛起他;他在城市四处碰壁时,有美丽的程霜等候他。云边镇所有的不完美,要么是外在于这块土地,比如让刘十三尴尬的前女友是外来的,王勇发疯是被外面的人骗了钱;要么是找不到表达方式的爱和良善,毛志杰(王大陆饰)强迫王珞丹扮演的姐姐瓜分房产,是怕自己的赌博把她拖入泥潭。
103、阿迪尔《绝地战警:生死与共》
电影讲述了昔日警局局长被曝与贩毒集团勾结多年,两位明星警探麦克·劳瑞和马库斯·伯纳特一夜之间成为全美通缉犯,面对诬陷两人被迫与贩毒集团展开火爆大战。影片还穿插了三条暗线,“好兄弟一辈子”深厚羁绊、昔日战友倾力协助、父子联手互相合作、爱人坦诚相互信任,传达了导演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理解。
作为爆米花电影,电影的魅力毫无疑问就是简单直接的快感。《绝地战警4》在融合最新的拍摄技术和经典动作片元素方面做得算是不错。动作场面,延续了前作系列的爆破和枪林弹雨的同时,整体有了提升。枪战场面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静态交火,更多的是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进行。动物园的火拼,镜头多角度切换,搭配着第一人称的拍摄视角,展示了不同角色之间的火力交换。枪声和子弹的轨迹穿插其中,使得战斗显得更为真实和紧张。马库斯女婿1人单挑15人,动作干净利索,枪枪爆头,拳拳到肉,刀刀致命。把暴力美学发挥到极致。
电影的缺点是故事毫无创新+尬感十足的塑料美式幽默——机智的嘴炮与浮夸的互怼。
104、萨诺斯基《寂静之地:入侵日》
一位罹患晚期癌症的女性山姆。她与心爱的猫佛罗多同住在临终关怀医院中,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当她得知医院将带她和其他病人去纽约观赏木偶戏,并随后前往她最喜欢的披萨店享用披萨时,她心中的简单愿望成为了她生存的动力,即使时日不多,她也要最后享受一把。
在这一过程中,山姆遇到了埃里克,一个法学院的学生。埃里克在地铁站遭遇外星生物的袭击后侥幸生还,他对这个新世界充满困惑和恐惧。两人之间逐渐建立了一种特别的联系,相互支持,共同寻找生存的希望。
105、邱礼涛《海关战线》
《海关战线》由知名导演邱礼涛执导,电影延续了香港警匪片的传统,以香港海关截获一搜不明货船为引拉开了调查走私真相的序幕,随着电影情节的层层递进,海关警察中的内鬼也悄然浮出水面,而真相也在这其中昭然若揭。该影片不同于传统简单粗暴非黑即白的警匪片,不仅展现了海关人员在打击犯罪中的英勇无畏,还深入刻画了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成长,是一部兼具娱乐性与思想性的佳作。
对人性的试探以及香港整个社会的人文凝视。很多动作类型的警匪片更加强调个人英雄主义或者团队荣誉,《海关战线》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将视角放在了边缘化的小人物张允南身上。影片中的张允南,和周正礼是上下级的关系,整部电影三个主题——爱情、兄弟情、职场霸凌与心理疾病皆围绕他而展开。和很多职场打工人一样,张允南内心非常敏感内耗,面对领导的洗脑和来自伴侣的压力,他陷入了自我的心理困境,换上了躁郁症。这种疾病由于职业的需要或者成长经历的原因,善于把愤怒、焦虑、忧郁等真实的情感隐藏起来,表现为“表面正常、内心痛苦”。张允南就像当下社会里一个兢兢业业的螺丝钉,每天面对着来自各方的压力还要竭力扮演一个人正常人,即便是在自己的女友面前他也不能卸下伪装做回最真实的自己。导演借由张允南映射着香港社会中无数打工人的真实写照,在工作中面对各种“霸凌”——同事抢功、领导推卸责任、甚至卷入派系斗争当中,展现了都市年轻人职场生活带来的无尽精神内耗,这不是群像人物的性格问题,而是香港整体社会飞速发展,时代洪流裹挟下的心理症候群。
本片在大场面和动作戏上的视觉呈现还是很出众的。海关最大的特点,是执行任务都在海上,需要开着船。于是,汽车级别的追逐和爆炸,在影片里都是小儿科。直升机、飞机的呼啸也就是开胃菜。大货轮、潜艇、舰艇带来的“海战”才是正餐。
谢霆锋第一次当动作指导,不能说全面超越了前辈,但可以看出他有自己的特长和想法。正如关智斌在首映礼上分享的,谢霆锋是演员出身,相对于武行出身的动作指导,更懂镜头,也更照顾演员。别看片中有很多枪战戏打得密不透风,但演员们在掩体后隐藏,然后离开掩体射击等动作,还是给足了好看的角度。
106、刘博文《来福大酒店》
刚出狱的李清让,观众跟随他的视角进入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挑战的“病友之家”。这里的每个人物都生动而立体,有些身患重病,有些经济困难,但他们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积极地迎接生活中的挑战与艰辛。马小琳是个魅力十足、性格火爆的老板娘,她的生活背后隐藏着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当她与李清让的命运不期而遇时,引发了一系列冲突与温情的交织,触动人心。
“来福大酒店”是一家“癌症旅馆”,“来福”其实是英文“LIFE”的音译,是生命,也是生活。导演刘博文说,拍摄这样一家距离死亡最近的酒店的故事,他不想传递苦难,也没想去煽情,他想讲的是一个“尽兴而活,活在当下,不留遗憾”的故事。
来福大酒店(LIFE HOTEL)的原型是众多开在医院附近的“癌症旅馆”,俗称“病友之家”。电影里,它是一幢旧式三层楼房,形同一艘巨轮,矗立在医院对面。站在来福楼顶眺望,唯一的风景,是白色的医院门诊大楼,似一堵墙,横在前方。来福租金便宜,能做饭,离医院近,每天都有无数的外地人,扛着大包小包,涌进这里。这些“把家背在身上”的人,在这幢小小的酒店里,真实上演着人间的悲欢与离合。
电影开拍前,刘博文花了几个月时间,去北京、广州、东北的“癌症旅馆”住着。他按照小卡片的地址指引寻路。路过一家即将关张的旅馆,他看到大门上留着字条:一切正常。他记得,在旅馆逼仄的走廊里,有病友支起桌子,招呼着大家过来打麻将。也有人久病成医,拿着化验单给病友“指点江山”,念念有词,“这个指标高了,那个低了”。原来,除了病痛生死,这里还有人间温暖。
刘博文决定,通过电影讲讲这些跟死亡作斗争的人们,“从死亡的角度出发,去探讨,怎么活在当下。”而这些活生生的细节,被刘博文写进了电影,长成了《来福大酒店》中带着烟火气的生活。“写生,比写死更有价值”,刘博文希望,观众从这群与死亡抗争的人身上看到生命的力量。
刘博文印象最深的是在东北的一家旅馆,年轻的老板娘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抱着小狗嗑瓜子,“这事儿就这样,还能咋整?”东北人天生自带的松弛感,配搭着东北话的幽默调侃,即使如生死般沉重的话题,也轻松了起来。“你根本不觉得难受,也不觉得很惨,反而更多的感受是稀松平常,像在讨论生活琐事一般。这种反差特别有生命力”。这位有点“虎”的老板娘,就是电影中,柳岩饰演的善良泼辣的老板娘小琳的灵感来源。刘博文把电影故事的发生地移到了东北,他让演员们用东北话演戏,以东北人笑对人生的态度,消解话题的沉重,也让《来福大酒店》有了扑面而来的松弛感。
107、黄家康 赵霁《白蛇:缘起》
“人妖之恋”是“白蛇传”的情节主线,也是该民间传奇故事最大的叙事动力。“前传”《白蛇·缘起》保留了白蛇和许宣的感情线以及白蛇与青蛇的姐妹关系,但去掉了法海这一重要角色,也就没有了传统白蛇故事降妖除魔的经典桥段,小白只能通过恢复记忆来认清自己的蛇妖身份。没有了法海的阻挠,影片也只好将白许分手的原因改成了小青的劝阻和小白的主动选择。白许“人妖之恋”的爱情主线因为法海的缺席而弱化,《缘起》转而铺设了白蛇为了族群利益而完成自身使命的叙事主线,增添了刺杀国师、身份暴露、寻找记忆、决战蛇母等情节,同时引入官府逼迫百姓捕蛇的情节,形成“官府-百姓-蛇族”三方角力的局势,从而改变了传统白蛇故事的戏剧冲突。
《白蛇·缘起》中的小白不仅有妖的灵动与神秘,更有人的纯真与善良。在与许宣的相处中,她从一个对人事懵懂无知的蛇妖,逐渐成长为有情有义、敢于担当的女性形象。在与国师的对决中,她不惜牺牲生命来保护许宣和无辜村民。在挑战面前,小白和小青总是并肩作战,共同对抗外敌。小白失忆后,小青主动向蛇母请求带回小白,并在小白与阿宣共同追寻身世的过程中给予坚定的支持。即使知道小白爱上了阿宣,小青也对小白不离不弃,体现了深厚的姐妹情谊。
《白蛇·缘起》展现了白蛇和青蛇在“妖性”和“人性”之间的两难选择,白蛇出于对蛇族利益的忠诚执行刺杀任务,却为此陷入个人情感与种族大义之间的挣扎。青蛇出于姐妹情谊为救白蛇而背叛蛇母,也让她陷入了道德和情感的困境。
《白蛇·缘起》对传统故事的陌生化处理,除了体现在叙事空间的迭代上,更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重构上。著名戏剧理论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提出,“把一段普通的时间或者一个平凡的人物性格进行陌生化处理,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理所当然的、已经被人们所熟知的东西,从而制造出对它的陌生和新奇感。”在《白蛇·缘起》中,最具有“陌生化效果”的人物是主人公许宣和小白。影片赋予了许宣这一角色全新的人物性格与内涵,他身为一个乡野间的勇敢少年,为了爱情和拯救村民可以牺牲自我,舍弃人身化为妖怪,“人间多的是两只脚的恶人,长了条尾巴又怎么样”,这两句台词正是该人物形象的真实写照。小白也不再是观众所熟知的温柔善良、贤妻良母的形象,影片中她化身为一位具有妖性的敢爱敢恨的无畏“侠女”,具有女性的独立意识,能够通过追溯珠钗的来历完成自我的认同,更贴合新时代的女性形象。
《白蛇·缘起》依托于传统故事蓝本营造出一个完全“陌生化”的叙事空间,也塑造出“陌生化”的人物形象,可以说,它是在民间故事的基础之上给予观众全新的审美体验。从叙事层面来讲,该影片在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时也注重原创性,通过巧妙的故事编排和人物塑造,成功打造了一部既具有深厚民族内涵又富有创新精神的动画作品。
该系列前两部《白蛇:缘起》和《白蛇2:青蛇劫起》,已分别在2019年和2021年登陆大银幕,与观众见面。前者讲述断桥相遇的五百年前,白蛇是如何因缘际会,与许仙前世相识相恋,被迫分别,这属于前传。后者讲述水漫金山后,青蛇被打落修罗城中,拼命想要重返现世,营救姐姐。属于外传。
《白蛇:缘起》的故事发生在晚唐,国师修行邪术,令天下人捕蛇以供自己修炼,蛇族一时遭遇灭顶之灾。为拯救族群,小白领受师命,行刺国师,却失败失忆,在一处小村落中,与名为许宣的捕蛇少年结识。与我们印象中优柔寡断的许仙不同,阿宣虽胆小,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主动,勇于守护自己的爱情。得知小白是妖后,不仅没有退缩,反而想方设法,将自己也变成妖族,渴望与爱人并肩对敌,双宿双飞。最终,也是为保护小白,他牺牲自己,只留一缕魂魄被发簪所藏。自此轮回转世,忘却前缘。可是他忘了,白蛇却没有忘。
五百年后,从发簪中取回记忆的小白,萌生与爱人再度长相厮守的想法。在南宋临安城,她寻到了阿宣的转世许仙。断桥之上,发簪轻轻落地,为有情人再牵红线。这一世,她只想舍弃自己蛇妖身份,专心陪在相公身边,做一对平凡夫妻。可眼里容不下妖邪的法海,偏偏要对白蛇青蛇赶尽杀绝。
最终,许仙挺身守护白蛇。“为这样一个凡人,中断千年修行之路,值得吗?”“值得。”因为无论转世多少次,他始终是她的阿宣。爱她,护她,不畏惧她。赤绳早系,白首永偕。纵然浮生如梦,百年如露。此情,也当海枯石烂。
108、刘智海《出发》
求学的青年毛泽东,在青春与迷茫的趋势下,与学长萧子升徒步千里、漫游民间,感受世间百姓的苟且与苦难,颠覆了以往的认知和价值观,从此萌发了在中国大地上探寻救国救民的“大本大源”之道。
109、柯汶利《默杀》
小彤是一位不能说话的残障女孩,和被霸凌女孩惠君是好朋友,两人关系很好,一起做过好多事,最后慧君被校园四个女生霸凌致死。好朋友的死对小彤打击很大,她决定反击,借助林在福(惠君的父亲)的手报复那四个校霸,小彤弄到当时慧君被霸凌的视频,引导林在福看到,从而勾起林在福的复仇计划,这个复仇过程小彤也有参与,帮助林在福提供消息,就这样四个校霸被陆续杀害。
在柯汶利的电影创作里,线性的自然时间通常会被拆解与重新构建,故事往往在支离破碎的时间线上逐步铺展延伸。早在2020年执导电影《误杀》之际,柯汶利便开始运用非线性叙事的方式,将时间的先后顺序打乱,对故事的各个环节进行重新规划与组合,借此增强悬疑氛围,从而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在电影《默杀》中,导演进一步延续了这种非线性叙事手段,并巧妙运用闪回、倒叙等技巧,将不同时间轴上的事件进行拼接整合,将过去和现在、真相与假象、记忆同幻觉彼此交缠融合,致使原本就纷繁复杂的故事愈发错综复杂,让作品达成高潮此起彼伏、悬念层出不穷的艺术成效。影片《默杀》开篇以一场触目惊心的校园霸凌场景作为引子,迅速将观众拉入到紧张的氛围中。但随着故事的深入,观众逐渐发现,这起校园霸凌案件也只是冰山一角,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阴谋与人性纠葛。与以往单一主人公有所不同,该片的小彤、李涵与林在福这三个主要角色为核心,导演将故事分为三大部分,而后再将每部分时间打散,以乱序排列构建叙述时态,借由多个人物的视点展开叙述,将不同人物的回忆讲述相互交织在一起,增加了故事的层次和深度。在叙事的进程中,导演还多次依靠纷繁复杂的信息设置叙事的误区与裂隙营造悬念,以增强故事的紧密性与连贯性。
暴力美学是指在有关暴力的文本中引入虚构性、情动性和形式性并加以融合表达的过程。在电影《默杀》的叙事中,导演以审慎的笔触细腻地勾勒出一幅幅血腥的画面,这些画面的设计并非单纯追求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更是希望引导观众从更为宏观、深入的视角去探寻暴力背后的复杂动机,去感受那些隐藏在血腥背后的深沉情感,以及这些情感背后所反映出的深层次社会问题。
导演通过精心设计的镜头语言、光影效果成功地营造了一种严肃且深沉的氛围。以林在福焚烧船中物品的场景为例,熊熊燃烧的火焰深刻展现其内心的愤怒与坚定的复仇意志,而他转身面向镜头的瞬间,更是赋予这一行为以庄重而神圣的意味。在影片中,榔头作为复仇与攻击的工具频繁出现,它不仅是简单的凶器,更是象征着对暴力的坚决打击与对冷漠的深刻批判,成为一把捍卫正义的利器。同时,剪刀这一元素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并被赋予性别象征的意义,它代表着女性在受到伤害时的勇敢反抗与坚定复仇。暴力美学的运用,让观众在感受紧张和冲击的同时,更易激发对故事背后深层内涵的思考。
社会中的价值观、规范、压力等因素会影响个体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模式,揭示社会集体潜意识中的共同心理主题,体现了个体在面对社会困境时的心理防御策略。影片中的人物们各自面临着不同的心理困境。恐惧、自卑、逃避等负面情绪仿若沉重的枷锁,紧紧束缚着他们的心灵,致使他们在面对挑战时难以做出正确的抉择。在电影《默杀》中,身为二婚母亲的李涵,在发现女儿被继父性侵后,内心被痛苦和愤怒充斥。为了替女儿掩盖真相,她一方面要伪造丈夫外出打工的假象,另一方面又对女儿严加管教,不许其吐露实情。她持续承受着心理压力的严峻考验,为让女儿进入特殊班级,她无奈与校长进行权色交易,凸显出她在困境中的妥协以及内心的矛盾。主人公小彤遭受继父的侵犯和母亲的长期虐待,自幼内心便遭受极大创伤,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内心极度压抑,从而产生恐惧、自卑等情绪;片中誓要查明女儿死亡真相的林在福,在遭遇重重阻碍后,用打造木舟的铁锤复仇,显示出他内心压抑的愤怒以及对正义的渴求;身为教师的方觉众,本应是学生的保护者和引导者,然而他却选择了沉默并隐瞒事实,指证惠君为自杀,他始终面临着道德和良知的谴责。这些个体的心理困境相互交织,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110、宋灏霖《欢迎来到我身边》
陈小舟失恋后遭遇了一场意外,导致产生奇怪的“幻视”,从那以后他经常看到大群“嘎嘎”叫的橡皮鸭子,这给陈小舟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阻碍。阴差阳错之下,他与美食博主冯佳楠相遇,陈小舟惊讶地发现只要和冯佳楠在一起,就可以缓解他的“幻视症”,鸭子不会跑出来捣乱,二人展开了一场啼笑皆非的互动之旅。
影片中,导演使用“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法表现陈小舟与冯佳楠的初恋回忆,在维持故事主线的同时,辅以记忆的闪回让每个空间叙事都趋向完整。从更细腻的角度观察,影片在时间逆流的重复性叙述中展现出了重复中细微末节的差异,例如过去的陈小舟暴躁易怒,因为戒烟问题而和女友吵架。如今的陈小舟却变成了一个青涩纯情渴望爱情的小男孩;曾经的冯佳楠温柔爱笑,如今的她却个性清冷、理性,仿佛有一个谁也进不去的内心世界。这种鲜明的反差进一步勾起了观众对两人过往经历的好奇,随后影片模拟了时光洪流的冲击,将陈小舟分手后对冯佳楠的强烈思念通过呈现闪回记忆的方式传达出来,帮助观众梳理故事前后的联系。另一方面,失忆后的陈小舟在分手多年后仍记得冯佳楠爱吃的泡面味道,两人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样子也和初恋时一样,导演在此处展现了三处重逢:一个是工作室(曾同居过的地方)、一个是小吃摊(曾吵架分手过的地方)、一个是大学校园(曾共度多年恋爱时光的地方)。这三次相遇在生活流的重复中模拟出时间洪流的作用,揭示了陈小舟在“幻视症”的冲击下失去记忆的真相。此外,影片中两人生活的交叉片段,在辅助影片风格成型的同时,客观地展现了两人从分手到热恋、初遇的时光,让观众在理性旁观的同时,更深入地进入到对主人公两人的追忆之中。正如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巴赞(Andrebazan)提出的“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影片并没有刻意用强烈的戏剧性来制造甜蜜、悲伤或痛苦的情绪,而是将男女主角一起做饭、租房、找工作等日常生活内容等一些极简的情节用生活片段的方式处理,在上海大都市快节奏的大背景下展现出男女双方相互扶持、相互扶持的温馨画面,形成了无比舒缓、温馨自然的叙事氛围和韵律。观影结束后,观众逐渐理清影片的叙事逻辑,从主人公的回忆中跳脱出来,沉浸在个人相似的经历中反观自己的生活,从而在观影后产生强大的心理后坐力,从而产生一种对现实的思考和思考,创作者也由此达到了用影像来观看现实的目的。
结合全片来看,影片中通过“时空错置”等复杂手段展现的时空穿梭,既是时间由逆时到正向的跨越,也是爱情片中对爱情离散的负面情绪的表达,体现了男主角从失恋后的悲伤颓废、从失落孤独的个体回归到正常社会生活的轨迹,并进一步跨越到积极生活的正向情感中的过程。影片最终将错位的时空回归原位,这也往往成为爱情片制造高潮的时机,如同片尾的陈小舟想起两人的往事,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向冯佳楠表白,弥补了两人昔日因为误会而分手的遗憾,这一情节为影片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美感。事实上,无论影片结局是大团圆结局还是无疾而终,导演都在给观众带来别致新颖的观影感的同时,通过时空错落的剧情设置增强了观众对于爱的体验和情感共鸣射。
片中的陈小舟失恋后遭遇意外,导致“幻视”,从此只要看到黄色的东西就会看到橡皮鸭“嘎嘎”叫,短则5分钟恢复正常,长则十几分钟半小时,这种“怪病”给陈小舟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在幻视的因缘际会之下,他与美食博主冯佳楠相遇,随后他发现只要和冯佳楠在一起,就可以缓解他的“幻视症”,鸭子不会跑出来捣乱,也不会有“嘎嘎”乱叫的声音。可以说,“看到鸭子”这一剧情设定令陈小舟这一角色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怪人”,他身上的特殊经历不仅决定了该片的奇幻底色,而且造成了一种该片独有的荒诞审美趣味,在为电影增添观赏性的同时,也为女主是男主的“解药”这一隐喻埋下了伏笔。随着故事的推进,陈小舟发现不仅自己“幻听”、“幻视”的症状已经被冯佳楠治愈,就连他的心灵也已经打开,女孩如同一束光芒照亮了他的世界。面对窘况百出的男主角,女孩并不介意他是一个“怪人”,甚至愿意倾听他的心声,成为他的“灵魂伴侣”,二人逐渐互生情愫。事实上,就全片而言,“橡皮鸭”作为一款最普通的橡胶玩具,它既是陈小舟心里的压力、恐惧,困惑、不安,以及对前女友的强烈思念的缩影,也是展现陈小舟对于冯佳楠潜意识中的依恋和两人之间深邃情感关系的象征这种情感的表达揭示了爱情的日常性,也使得影片在对于爱情的探讨上不落俗套。
111、萧锋《谯国夫人》
剧中的谯国夫人名冼英,后人尊称为冼夫人,古高凉(今广东茂名)人。粤剧《谯国夫人》讲述了冼英一生历经三朝,终其一生心血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友好团结和保护岭南地区百年安定做出了杰出贡献。
戏曲电影包含戏曲与电影两种艺术,对两者关系的不同处理为戏曲电影带来了不同的风格。与《白蛇传·情》侧重呈现想象之境,以极致唯美浪漫的手法表现神话传说之美不同,《谯国夫人》重在再现现实之境,在保留同名粤剧舞台版精华的基础上更多借鉴了电影的写实手法,在两种艺术的融合中展现出“岭南圣母”冼夫人波澜壮阔的一生,具有史诗气质。
《谯国夫人》的史诗气质首先来自其主人公——岭南历史上的杰出女性、南北朝至隋朝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冼夫人(一说名冼英)。她具有政治远见,早年成为俚人首领后不仅致力统一各部,更主动与高凉太守冯宝联姻、积极学习汉人先进科技文化,归附中原政权,一生保境安民,深受中原政权器重,被封为谯国夫人,民间奉其为岭南圣母,千多年来为民众所信仰。对于这样一位受人敬仰的历史人物,采用影的“写实”表现无疑有助于突出历史真实。
《谯国夫人》表演上也融合了戏曲程式化表演与电影生活化表演的特点。《谯国夫人》剧的舞台版表演程式化突出,强烈的形式感令其与日常生活相远离。电影版则在保留一定程式化表演的基础上融入了电影表演生活化的特点,真实自然,与观众更为亲近。程式化表演的保留也为影片的人物塑造提供了便利。尤其片中冼夫人的年龄跨度从少女到老妇,对于一般电影演员而言是巨大的挑战,对粤剧表演艺术家曾小敏却是驾轻就熟,她认为:“用程式化的表演,戏曲演员可以驾驭各种角色。花旦可以演少女,闺门旦可以演少妇,青衣用来展现中年状态,老年的冼夫人自然可以用老旦的方式来演。”她说:“戏曲演员有很多’法宝’,譬如水袖和踢枪,但不能乱用,所有的手段都要建立在对人物的准确理解之上。”她还说:“所有的分寸都要恰到好处——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不可。”透彻的理解令她的表演游刃有余。她所饰演的冼夫人行当跨越了花旦、武旦和青衣,少女时娇俏,青年时秀美,中年时端庄,老年时大气,唱腔优美流畅、打斗行云流水,表现出了一代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与壮志豪情,显示了粤剧艺术的魅力。
112、沈杰《伞少女》
前朝公主镜折将自己心爱的青罗伞送至念物阁珍藏,临行前她希望青罗伞可以陪伴着前朝将军的黑玉剑。青罗伞的物灵青黛为实现主人的愿望,在念物阁寻找到黑玉剑的物灵忘归。而忘归却一心想为前主人报仇,找到机会逃出了念物阁。为了阻止忘归再次在人间挑起战争,青黛与天才工匠少年墨阳一起踏上了寻找忘归的路。一路上惊险重重,在一人一物灵的通力合作下,最终他们成功让忘归放弃仇恨,并且阻止了念物阁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然而,他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影片的一大亮点是其对文物和非遗文化的二维动画表现。在念物阁中,存在于历史长河中和分藏在各地的文物宝器汇聚于同一虚拟时空,跟着青黛的视角,我们看到了被团子般可爱物灵枕着睡的“三彩方形枕”;轻盈雅致而又玲珑剔透、被誉为“东方瑰宝”的非遗台绣;独特绝美的装帧艺术形式“龙鳞装书”;意趣高雅的《莲溪渔隐图》等名家书画;巧夺天工的“鬼工球”;还有质感温润的玉器、工艺繁复的漆器、质朴古拙的陶瓷……走出念物阁后,青黛跟着墨阳游历世间,由小百花越剧团李云霄原创并演唱的越歌《月中仙》,经过二维动画演绎之后,柳小婵的表演身姿优雅,余音绕梁。她所佩戴的重要饰品梨花簪所采用的非遗绒花技艺,呈现出毛茸茸的轻盈质感和华丽柔美的光泽感……每一项技艺都在二维动画的加持下熠熠生辉,无比精致的细节还原的器物。
113、唐季礼《传说》
讲述了考古专家房教授时常梦到少年将军与美丽公主,两人相爱却被时代扼杀,为搞清楚梦境的真相,房教授带队深入冰川、看到梦境在眼前化为现实的故事。
《传说》巧妙地编织了一个跨越时空的爱情与冒险故事。主人公们为了追寻真相、守护信仰,不惜跨越重重困难,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坚韧。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不仅激励着电影中的角色不断前行,也深深触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灵。影片通过出土的玉佩让房教授与华峻可以与死去的人沟通。玉器是萨满文化中与天神沟通的媒介,万物皆有灵,生命终止,可灵依然在。玉承载着死者的灵,利用梦与活着的人建立联系。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冒险中,感受到了爱与牺牲、勇气与智慧的力量。
《传说》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融入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电影中的许多元素,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典故等,都被巧妙地融入剧情之中,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这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仅增强了影片的艺术魅力,也让我们在观影过程中得到了一次文化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
《传说》还通过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命运交织,探讨了关于生命、爱情、责任等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类因为贪婪抢夺资源互相残杀,人类文明不断摧毁重建,再摧毁再重建。爱和平爱自由的一群人在地球内部构造了一个和平共处,互相尊重的乌托邦,只有善良的人才能进入。因为贪念强行进入则会收到惩罚。将军赤诚情意,梦云刻骨铭心,只要能帮将军完成他护国佑民的心愿,梦云死而无憾。家国太平,英雄铸成。
114、克里斯雷纳德《神偷奶爸4》
迎来了新成员小格鲁的一家人,原本过着平静的生活。受反恶联盟的委托,格鲁重返母校坏蛋高中,抓住了曾经跟他结下梁子的同学恶霸麦斯。麦斯越狱后,格鲁一家人的安全也受到威胁,为此他们不得不远赴五月花小镇,隐姓埋名、改头换面开始新生活。邻居家的女儿波比识破了格鲁的真实身份,为此格鲁不得不带她前去坏蛋高中冒险行窃,结果两人却成了好搭档。另一方面,麦斯将小格鲁扣做人质,准备给格鲁致命一击。
115、钟鼎《落凡尘》
动画长片《落凡尘》通过对东方传统神话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改编,将叙事落脚点转向他们的后代——少年金风、玉露(小凡)为主体的亲情关系,缔造了东方神话改编的叙事范本。影片以儿童、女性和英雄为叙事核心要素,呈现了儿童自我救赎的叙事逻辑,展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并对东方英雄进行了多面立体的演绎。影片对经典神话的改编,实则是对当下社会家庭情感和价值的观照。
寻母主题看似贯穿了《落凡尘》的叙事。金风下凡收服二十八星宿替母赎罪,而玉露则一心想要上天寻找母亲,两人带着对母亲的思念,在机缘巧合下偶遇并结盟,在共同经历了一系列的冒险后最终相认。但深层次为,金风和玉露对儿童时期母亲缺位心理阴影的救赎。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提出童年创伤理论,认为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会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由此可见,《落凡尘》在表层寻母主题之下,叠加了兄妹成长与童年救赎的叙事内核。情感落脚点不仅与现代社会世俗观点产生了文本呼应,也成为影片在改编传统东方神话时的核心价值之一。
《落凡尘》对传统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另一重大改编在于男性与女性角色的易位,体现了影片对传统性别观念的挑战和重新定义。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控制也在被挑战。在影片中,牛郎退居次要地位,作为消失的“他者”,不再是传统故事的主人公,取而代之的是“她者”角色和意识的觉醒。觉醒的“她者”既指不再是传统相夫教子、难违天命的织女,也暗指影片中未曾出现的西王母。而以织女和西王母所代表的“她者”,同以牛郎为代表的“他者”一起,虽消失于故事背景,但却同织女后人玉露为代表的新生代女性一道,展现了成熟、独立和反抗的精神意志。
在视觉艺术上,电影《落凡尘》充分展现了对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运用。影片巧妙地融合了诸如皮影戏、苏绣、川剧变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通过现代动画技术的再创造,让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新生。
在《落凡尘》中,皮影戏的元素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成为构建电影视觉语言的独特符号。动画师们利用数字技术,将皮影戏的平面视觉效果立体化,创造出一系列充满神秘感与戏剧性的场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由光影编织的奇幻世界。这种对传统艺术的现代化转译,不仅保留了皮影戏的原始魅力,更使其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眼前,激发了观众对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兴趣与探索欲。另外,电影中,苏绣的工艺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神界的视觉构建中,从布艺天花到人物服装,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苏绣的细腻与雅致。电影制作团队精心研究苏绣的图案与技法,将其与现代动画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令人惊叹的视觉奇观。这些基于苏绣灵感的设计,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也为电影增添了一抹浓厚的文化底蕴,使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川剧变脸这项源自四川地方的戏曲艺术也在《落凡尘》中得以展现,变脸的元素被巧妙地融入角色表演之中,通过动画技术的处理,使得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以更为震撼的形式呈现。电影中的角色在情感变化时,脸谱随之迅速转换,增强了角色的表现力,赋予故事情节更加丰富的层次感。
116、王君《二郎神之深海蛟龙》
《二郎神之深海蛟龙》讲述了上古时期,神工与鬼斧合力将祸害人间的海域统领蛟魔王囚禁于江海交汇处。为束缚住强大的蛟魔王,鬼斧牺牲肉身化作元神,注入神工所打造的用于囚禁蛟魔王的法器中。封神大战结束,墨麒麟和蛟龙触碰囚禁法器企图释放蛟魔王。于是在姜子牙推荐下,玉帝决定启用一身反骨的天宫痞子二郎神来执行缉拿墨麒麟的任务。在捉拿的过程中,二郎神与蛟龙成为了朋友,却被算计放出了蛟魔王。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还蛟龙一个清白,他打败了蛟魔王。
117、闫非 彭大魔《抓娃娃》
《抓娃娃》是“西虹市宇宙”系列的第三部作品,故事仍然发生在西虹市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海滨小城内。影片讲述了一个可悲的“鸡娃”故事,土豪父母假装贫苦磨炼儿子,只为了让儿子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继承家业,于是带领全家搬入一个破败的院子。小小的院子里却大有乾坤———360度无死角的监控,一个庞大的地下“护航团队”,洗衣工、厨师、演员、保镖、指导老师一应俱全。随着马继业的长大,这种“楚门式”的伪装被彻底戳破。影片以一个谎言为基础,构建了全片的故事情节,强烈的戏剧冲突成为产生喜剧效果的关键。
《抓娃娃》的语言风格是诙谐幽默与讽刺的完美结合。诙谐幽默这一喜剧的核心要素,巧妙地运用夸张、反常及反讽等多重手法,为观众营造出轻松的氛围,带来阵阵欢笑与心灵的愉悦。而讽刺,作为一种深刻且含蓄的批评手段,往往通过对社会现象及人类行为的夸张描述与巧妙反讽,无情地揭露其背后隐藏的荒谬与不合理,从而在不直接指责的情况下,巧妙地引导观众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反思。导演在影片中巧妙地融合了诙谐幽默与讽刺,旨在与观众建立更深层次的互动与共鸣。创作者期望观众能在观影过程中获得娱乐与欢笑,更希望通过这种独特的手法,与观众达成一种默契。诙谐幽默在无形中拉近了观众与影片的距离,形成一种心照不宣的理解;而讽刺则悄然将观众引入一个共同反思和质疑现实的思维空间。这种创作手法堪称情感与智力的“双重诱导”———先以幽默感放松观众的警惕,建立情感连接,再通过讽刺内容激发观众的理性思考与质疑。如此,电影就可以让观众在情感和智力层面都得到满足,更使影片在观众心中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记。
存在主义哲学作为西方哲学的流派之一,它的产生为电影提供了一种新的阐释角度。存在主义哲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重视人的存在,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与其他事物是不同的,人却能通过自我选择创造自身的意义与价值。但正因为有了选择的自由,世界对人类而言又是荒诞不堪的。
“荒诞”是存在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电影《抓娃娃》中,马成钢为了将小儿子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就与众人一起为孩子构建出一个“楚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马继业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围绕在他身边的人和事都能随时进行调整以便适应马继业成长的变化。总体上可以说继业每天都生活在桃源梦的笼罩之中,但这一切实则都是一种假象。在父母操纵的环境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实也都是父母的精心安排:上学路上遇见的老外按照课文向马继业进行问路,是为了纠正他不敢开口说英文的毛病;在书店“恰好”听闻的“好书”,是为了磨练他的意志而有意植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买菜时遇到的奇葩的店主是为了锻炼他的数学能力;邻居们之间看似日常的对话也都是在有意地向马继业传输物理数学等知识……甚至连陪伴他的奶奶也是教育家所扮演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将他培养成合格的继承人。马成钢是马继业生活的控制者,他随意操纵儿子的生活,将自己没有考上名校的愿望强加在儿子身上,让考上“清北大学”成为马继业成长时期的唯一任务,让马继业每天所遇到的人和事都像复读机一样处处都在引导着他“你要上清北”。马继业本身就生活在一个巨大的荒诞世界中,他宛如一个“实验品”被监控与分析,看似“自然而然”的日常生活都是被精心安排的,生活中遇见的各种人也都是马成钢雇佣来的工作人员进行的角色扮演,马继业以家人为核心的小世界实则是荒诞世界的缩影。
《抓娃娃》也通过各种拼贴的碎片化叙事,夸张浮夸的表演和毫无逻辑的情节来形成一种荒诞感,比如:为了向儿子解释下半身瘫痪的奶奶能站起来打篮球,就制造了奶奶去世的假象,借此欺骗儿子奶奶能站起来是“去世”前的回光返照;为了扑灭儿子去上体校的热情,马成钢带儿子去所谓的“三甲”医院诊断,医生给出结果是除了不能当专业运动员,日常的生活都没问题,马继业对此也坚信不疑。各种离奇荒诞的情节接踵而至,为观众构建了一个荒诞的世界。
118、新海诚《你的名字》重映
影片讲述了男女高中生,生活在日本乡村小镇的高中女生宫水三叶与生活在日本东京都的普通高中男生立花泷适逢千年一遇的彗星到访日本的特殊时空里,在梦境中实现两人身体互换的科幻故事。
在《你的名字》叙事中,将时间和空间巧妙的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交错,将人物时空中细致的景物描绘与故事场景中标志性的元素融入到电影叙事中,在叙事与非叙事的双重博弈中讲述了两个空间差异的个体的爱情故事,很好诠释了新海诚的影视艺术概念。
《你的名字》在叙事上主要包括了灵魂与梦境的双重线索叙事和陌生与交集的平行隐喻叙事的两个特点。《你的名字》中的故事是围绕空间不同的两个男女主人公展开,而经过精巧的空间叙事安排,使复杂的故事情节脉络清晰,设计了灵魂与梦境两个故事线索,主线与辅线同时并列进行。在影片中利用“梦”让住在乡下的女主人公与住在东京的男主人公灵魂互换,并扮演着对方的生活状态,同一个肉体有着两种不同的人格状态。新海诚动画电影中常用黄昏这个时刻,《你的名字》同样设置了黄昏这个重要的时间点。黄昏时刻,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是昼夜交替的时刻,绚丽曼妙的同时又带有着神秘色彩。立花泷和宫水三叶的相逢就是在黄昏时刻,而通过三年的时空交换后的相遇也是在黄昏瞬间。同时在日语中,“黄昏”的词根正是“你是谁”,这也为整个文章穿越时空的两个人有无数次交集,两人却总是彼此忘记,不能记住对方的名字,埋下了伏笔。“你的名字”作为电影的主题,使整个叙事统一起来。
物哀,是一种极具日本本土特色的美学思想。18世纪日本思想学者本居长宣认为,每当有所见所闻,心既有所动。对所见所闻,感慨之,悲叹之,就是心有所动,也就是“知物哀”剧情中泷和三叶恋情的物哀感主要表现为穿越时空的爱恋与近在咫尺却又求而不得的遗憾。泷和三叶偶然在睡梦中穿越到对方的身体里,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与相处,他们慢慢接受了彼此并产生了爱恋的情愫,而空间障碍、生死相隔仿佛又是命运同他们开的玩笑。这独具一格孤悲的爱情体现了新海诚对爱情发自内心的咏叹,包含有相当浓烈的悲剧性和宿命性。
119、黄俊铭 陈力进《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守护》
影片讲述了众羊狼与新伙伴在守护世界的征途中共同成长、明白守护意义的故事。当一股神秘力量蠢蠢欲动,危机四伏之际,喜羊羊、灰太狼等一众羊村守护者再次并肩作战,踏上了守护世界的征途。他们与新伙伴咘喜携手,争分夺秒地与神秘势力的阴谋赛跑,在一次次的冒险与闯关中共同成长,最终明白了守护的真正意义。
120、李以萨克郑《龙卷风》
凯特·卡特曾是一名追风人,大学时遭遇龙卷风的惨痛经历令她饱受困扰,如今她在纽约的办公室里研究风暴模式。在朋友哈维的招募下,她重返户外,开始测试一套突破性的全新追风系统。在那里,她与超级网红泰勒·欧文斯不期而遇。性格鲁莽又颇具魅力的泰勒带领着一支团队四处追风,并在网上直播他们的追风经历,风暴越刺激他们越兴奋。
随着风暴季节来临,前所未见的骇人风暴也频繁出现。凯特、泰勒和他们的团队必须争分夺秒,才有可能在多个龙卷风暴的交汇中逃出生天。
121、肖恩利维《死侍与金刚狼》
在经历了中年危机之后,韦德·威尔逊在职业上遇到了一些挫折,申请加入复仇者联盟却惨遭拒绝。他决定不再继续死侍的身份,成为一名二手车推销员。然而,六年后,在韦德的生日派对上,时间变异管理局(TVA)强行带走了他。TVA的负责人悖论先生解释说由于“锚定之人”金刚狼罗根的死亡,韦德的时间线也因此正在恶化。悖论先生提出,要把韦德送到神圣时间线上,因为在那里,他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事实上,悖论先生正在监督一个名为“时间控制器”的项目。“时间控制器”可以用来加速韦德所在的10005宇宙的死亡。得知他的朋友、家人和整个世界都处于危险之中时,韦德决定让他的武士刀重新登场。他不断穿梭于各个宇宙中,寻找其他“变种”金刚狼以成为新的“锚定之人”。就这样,不愿死侍大肆破坏计划的悖论先生,把韦德和找来的罗根一起送到了“虚空”。在这里,韦德和洛根必须与散落的抵抗势力一起,共同抵抗虚空的领袖卡桑德拉·诺瓦。
122、乌尔善《异人之下》
故事梗概:一直隐藏自己异人身份的张楚岚,自从遇到身世神秘的冯宝宝后,便被卷入不同异人门派争斗的漩涡中。随着张楚岚是神秘功法“炁体源流”传人的秘密被公之于众,异人界围绕他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哪都通、全性派、天下会、天一门等各方势力一一登场,混战一触即发,而此时张楚岚却意外揭开了当年的秘密。
乌:首先是在编剧环节。将漫画的叙事方式转化为电影的视听语言是一个难点。漫画作为定格艺术,缺乏声音和画面运动,而电影是一种时间艺术,需要结合视听效果。因此,虽然漫画为我们提供了故事的起点,但在改编为电影时,必须用电影的思维重新处理,使其能够提供完整的视听体验。我从小学习绘画,对绘画的创作逻辑非常熟悉。然而,电影的两小时叙事限制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包括明确的主题、清晰的主角和人物关系的转变。改编《异人之下》时,选择从哪里入手至关重要。虽然这部漫画在年轻人中有一定知名度,但对于电影观众来说,它依然是全新的。因此,影片必须从一开始就引导观众进入这个世界。腾讯动漫找到我时,希望将这部作品拍成真人版,而非动画版。经过权衡,我决定从故事的开端入手,而非直接选择一段大家认为精彩的情节。以《异人之下》的动画剧集为例,第一季的12集内容涵盖了我们电影的主要情节,即张楚岚从隐藏身份被发现,到决定跟随冯宝宝公开身份。动画片用了250分钟讲述这些内容,而电影只有两小时,因此,我们必须在保留核心内容的同时进行精简和调整。这段情节是引导观众进入故事和理解世界观的关键。视觉风格的设计也是一大挑战。
乌:为了实现漫画的二次元美学,我特别注重电影语言的应用。例如,影片中的回忆段落采用了动画形式,忠实呈现了漫画的独特视觉美感。我们也在场景设计上进行了艺术化处理,既保持真实,又增强了漫画的形式感。例如,电影中的学校场景看似现实中的大学校园,但某些细节被放大或调整,比如密集晾晒的衣物和大量自行车,让观众在熟悉中感受到经过提炼和夸张的漫画风格。在拍摄构图方面,我们广泛使用广角镜头进行特写拍摄,以增强漫画构图的张力。每个动作都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优美,并通过高速摄影清晰展现动作的美感,使每个画面都如同漫画中的一帧,富有形式感。这对整个制作提出了严格要求,从演员的训练到选角,都必须体现漫画的形式感,以达到预期的视觉效果。在镜头调度上,我们借鉴了电子游戏中的视觉语言。例如,在张灵玉与张楚岚的对战场景中,镜头跟随雷电的轨迹,从五雷符开始,直至雷电打向张楚岚,最终推至他的眼睛特写。这种设计不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还巧妙融合了现实与超现实的元素,同时带有一丝喜剧效果,因为画面的夸张表现增添了一些滑稽感。
乌:在视觉美学上,漫画改编电影与其他类型电影有很大不同。漫画不仅塑造了一个独特的视觉世界,也赋予了角色具象的设计。例如,在改编《寻龙诀》时,原作《鬼吹灯》是文学作品,观众对角色形象没有固定认知;但漫画作品不同,读者已对角色形象有了牢固印象,这对电影的视觉呈现提出了更高要求。漫画的每一格画面都有特定的美学风格,在改编过程中应尽量保留这些视觉风格,并提炼出适合电影表达的语法。与其他电影类型不同,漫画改编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已有的视觉世界。漫画中的构图往往夸张,每个动作都非常唯美,仿佛为电影提供了关键帧。我的任务是,将这些关键帧串联成连贯的表演,同时让视觉世界在保留漫画形式感的基础上具有真实性。这种挑战让我非常感兴趣,也为电影创作带来了独特魅力。在《画皮II》中,我运用了唯美抒情的电影语言;在《封神三部曲》中,则采用了史诗般的风格。《异人之下》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它需要在镜头使用、美术设计、人物造型、视效风格、画面与音乐的关系以及演员表演方式上找到一种高度风格化的漫画语言。这种夸张、超现实的风格,特别受到青少年观众的欢迎,他们更注重文化符号的呈现,而不太在意逻辑性。例如,在漫画里,龙虎山的“罗天大醮”是通过比武决定天师继承人的仪式,尽管现实中龙虎山的“罗天大醮”是一场道教法会,但青少年观众更关注故事的酷炫和神奇。这种混搭与拼贴的风格是漫画文化的特点,我在电影中也试图放大这种感受。在角色造型上,如张灵玉的白发造型在漫画中显得非常帅气,但在电影中,我们为其强化了因白化病被抛弃的人物背景设定,使得角色既符合原作,又有现实逻辑。这种设定不仅使角色更加真实,也让观众更容易接受这些视觉表现。同样,漫画中的角色造型往往混合了不同文化元素,如张灵玉的古装配现代球鞋。我们在电影中也遵循了这种风格,同时确保这些造型在电影中的合理性,既保留了漫画的形式感,又符合现实逻辑。
乌:“漫威”系列电影通过深度提炼漫画内容并转化为电影语言,取得了成功。然而,中国的漫画改编电影尚未形成规模,也缺乏观众的观赏习惯,因此在创作时需要明确美学方向。美国的漫画改编电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从风格化到写实化的演变。例如,诺兰的《蝙蝠侠》系列走向高度写实,加入社会议题,使角色脱离漫画背景后依然能作为独立的犯罪片角色存在。而像《死侍》系列电影则保留了漫画的调侃与反讽特质,形成了新的表达方式。在中国的漫画电影创作中,我最初的想法是依据原漫画的美学来引导观众,让他们接受这个充满异能的世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漫画中的元素在电影中自洽展现,同时与其他类型电影区分开来。在《异人之下》的创作中,我们尝试通过电影语言重现动漫效果,将二次元的视觉元素带入真人电影,创造出一种介于现实与虚拟之间的“2.5次元”体验。与《封神三部曲》系列相比,《异人之下》更强调风格化和漫画形式感,注重视觉效果的艺术性和美感,而《封神三部曲》则更注重将幻想世界呈现得逼真,让观众感受到世界的真实性。不同类型的电影,如《封神三部曲》的神话史诗和《异人之下》的国风超能力漫画改编电影,在电影语法上形成了完全不同的风格。这种差异不仅增加了创作的趣味性,也为电影语言带来了创新的空间。尽管有些观众可能觉得《异人之下》中的功法视效不够真实,但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因为我们追求的是动漫中那种虚实结合、夸张且富有玄幻色彩的表现力。
乌:如果与《封神三部曲》系列采用的复杂视效相比,《异人之下》电影制作的技术难度相对适中。《异人之下》的技术挑战主要集中在“回忆”段落。这一部分将人工智能技术和真人摹片动画技术相结合,创新了影像的视觉风格。传统的手绘摹片动画,如《至爱梵高》,是通过真人表演后逐帧手工绘制成动画。我们最初也采用了类似方式,邀请画师花了两年时间致敬原漫画的风格。然而,这种方法在传达情感细节和演员微表情方面存在局限性,促使我们决定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重新制作。整整18分钟的回忆段落,花费两年手工绘制,又用了三个月通过人工智能处理,最终达到了目前大家看到的效果。在此过程中,我们解决了三个主要技术难题:首先,所有素材均为原创,场景通过三维建模和二维手绘贴图制作,确保了版权合法性;其次,使用数字扫描技术获取演员的完整模型,并通过人工智能将绘画风格与演员的表演细节无缝结合,实现了精准的跟踪;最后,通过算法升级,我们将画质提升至4K级别,确保动画与实拍部分的画质一致,不会出现画质突然降低、画面抖动、人物变形的问题。这种创新方式不仅保留了真人表演的生动性,还成功融合了手绘风格的笔触效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视觉表现。与传统手工摹片效果相比,《异人之下》的摹片动画在表现情感细节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尤其在眼神的细节处理上,让角色更有温度。例如,在爷爷最后托孤冯宝宝的场景中,颤抖的声音、湿润的眼眸,强烈的感情通过新技术得以充分表达。这项技术的运用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大可能性,使影片实现了既风格化又高度现实的视觉效果。这次的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电影的技术水准,也为未来创作开辟了新的路径,让电影技术领域有一点点进展,希望能为其他创作者提供有价值的探索。
乌:对于第一次接触《异人之下》电影的观众来说,理解异人世界的设定至关重要。他们需要明白——异人为何拥有异能,以及主要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冲突。影片首先交代了张楚岚身份被曝光引发各方势力争夺,直到他决定公开身份、正式进入异人界。这段剧情是故事的核心,也是电影的关键所在。在两小时内讲述好这一情节(动画片用了四个小时来铺展),对创作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选择从故事开端开始叙事后,我确定了电影的核心主题,即通过张楚岚的经历,探讨“伪装自己还是做真实的自己”的青春困境——你是顺应社会和家庭的安排,还是勇敢地走出自己的道路,并承担风险?这个主题在青春片中非常值得探讨。尽管电影采用了漫画改编的风格,并加入了超能力设定,但核心仍然是一个关于青春角色成长和自我认同的故事。其他角色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这一主题。例如,湘西傀儡师柳妍妍与家庭发生冲突,选择离家出走,类似现实中叛逆的孩子追求自我;天下会的大小姐风莎燕表面骄傲自负,但内心仍遵循父亲安排,最终因压抑自我而爆发。这些角色都面临“伪装还是做自己”的抉择。这个主题贯穿了整部电影,从主角到配角,都在探讨这一问题。因此,张楚岚作为主角,直接面对“伪装与真实自我”的关键抉择,而其他配角通过各自的选择和处境,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核心主题。
乌:道家的“炁”概念为基础,并放大了中医的经络和中国传统武术的元素。这种逻辑非常中国化,强调内在力量的修行与传承。例如,电影中表现的心肺、肝肾生发炁的原理和十二经络等元素,以及五雷符、金光咒等道家符咒,都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而来的。中国的超能力电影有其独特之处:不同于西方常见的科学实验、神话故事、外太空背景或科技手段,电影中的超能力源自道家的“炁”,即天地万物中的生命能量。通过修行和传承,这些异人掌握了超能力。通过这种方式,电影不仅仅是一个发生在中国的故事,而是从内在到外在都充满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并且具有时尚感。我们认为,赋予传统文化时尚感非常重要。许多人了解道家、中医、五行学说等传统文化,但这些文化在年轻人中往往未能获得足够的关注或喜爱。通过电影,我们试图将这些传统文化以时尚的方式重新呈现,使其成为年轻人喜欢和接受的东西,就像流行音乐一样,文化只有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才能焕发活力。传统不应只是博物馆里的古董,而应该与当下生活紧密相连。此外,在音乐设计方面,我们汇集了一批在各自领域探索这种结合的艺术家和创作者。他们将最流行的元素与最经典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例如,我们采用了Anti-General的电子音乐,他将中国民乐元素与时尚电音结合,创造了世界级的音乐作品。此外,电影中还融入超级斩、迷你机等顶级乐队的音乐,虽然这些乐队活跃于小众文化中,但他们的作品在年轻人中已产生重要影响力。
123、石川俊介《蓝色禁区》
把“好麻烦”挂在嘴边的高二学生凪诚士郎,整天过着百无聊赖的日子,直到梦想成为世界杯冠军的同校同学御影玲王发现了他的天赋。在玲王的邀请下开始踢足球的凪,发挥出了超乎想象的足球天赋。某日,他收到了“蓝色禁区”计划的邀请函,等待他的是与洁世一、蜂乐回、糸师凛这些从全国各地精挑细选出来的前锋们的集结。强强激战中,最终,天才凪诚士郎迎来“觉醒”时刻。
IP体育动漫电影《足球小将》《棒球英豪》《灌篮高手》《网球王子》《奈绪子》《我爱芳邻》《头文字D》等, 都是IP改编, 涉及网球、篮球、长跑、游泳、赛车等众多体育项目。受到IP改编风潮的影响, 体育电影改编的IP来源也扩展到文学、畅销小说、真人故事等领域。例如, 《跳水男孩》改编自著名作家森绘都的同名畅销小说;《体育馆恋人》根据杂志JUNON上的一篇获奖小说《同级生》改编;《强风正劲》改编自女作家三浦紫苑的同名小说。
日本体育电影在进行IP改编时, 基本保留了原著的情节结构与人物形象, 截取原著中的一些情节进行延伸, 或者进行内容上的扩充。电影延续了原著IP中“体育+青春+爱情”的叙事模式。片中人物多是中学生, 他们有一定的体育天赋, 又有普通人身上或优秀、或不良的习性。对于自己的选择, 他们总能认真地对待, 经历重重挫折却坚持不懈, 最后实现了体育梦想。这种人物形象的设置非常人性化, 也很合理, 且符合日本主流价值观对人生的认知与期许。体育与青春的搭配让两者的魅力都发挥到了极致。青少年是自我扩张意识最强烈的时期, 竞技体育对身心的挑战以及战胜挑战后的成功, 都无疑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这种自我扩张意识。爱情元素的融入更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在日本体育电影里, 总会设置一些女性角色, 她们漂亮、温柔、可爱, 不但让男主人公心生爱慕, 还是帮助其战胜困难、赢得比赛的精神动力。青春在体育中释放热情, 在爱情中收获温暖。体育电影恰好就以影像手段满足了观众, 特别是青少年观众自我扩张与张扬的快感, 实现了他们对美好青春的憧憬。这就是日本体育电影在国内外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YOUNG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