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北电考研专业一 | 汉字符号与艺术生命
文摘
2024-11-10 11:26
北京
北京电影学院考研 专业一知识点:
中国艺术与汉字具有密切关系,书法是世界上唯一由书写符号直接上升为艺术的形式,汉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书法的发展。
绘画也与汉字具有密切的关系,“书画异名而同体”,早期绘画产生取法于汉字,绘画的笔墨形式与书法密不可分,汉字通过书法影响着绘画的形式构造。篆刻艺术是书法的延伸形式,因而带有汉字影响的印迹。汉诗是汉字的艺术,汉字的特点以及汉语的独特形式,使汉诗走上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同时,
汉字不仅提供了一套语言交际系统,也提供了一套认识世界的方式、一套思维系统,艺术思维也受到这种独特的符号形式的影响。
因此,汉字不仅与中国艺术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制约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任何文字都是为了满足交际需要、适应口语发展而创造出来的。汉字也不例外,
汉字是语言符号,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这是汉字的基本功能。
扬雄说:“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著古昔之,传千里之忞忞者,莫若书。”他谈的就是汉字的传播功能。唐书法家张怀瓘则从汉字负载内容上接触到汉字的特点:“书者,如也,舒也,著也,记也,著明万事,记往知来,名言诸无,宰制群有,何幽不贯,何往不经?实可谓事简而应博,岂人力哉?”清陈澧则从语音发展上谈其特点:“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
然而,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符号,它是一种语言符号,但同时又是一种生命符号。
汉字最早叫“文”。
顾炎武说:“春秋以上言文不言字。”许慎《说文解字序》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称为“名”,《周礼·春观·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郑玄注:“古曰名,今曰字。”又称为“书”,《吕氏春秋·君守》:“仓颉作书。”秦以后,又称为“字”。《汉书·艺术志》云:“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四个称呼,各有所重。“名”强调指称,“书”强调书写,“字”强调孳乳,而“文”乃汉字之本。文有什么意思呢?如许慎所说:“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文”就是象,这和汉字的象形特征有关。
“文者,象也”,是中国文字学史的重要问题。
《文心雕龙·练字》:“文象列而结绳移,鸟迹明而书契作。”将文字作为一种象。在汉字的创造方法中,就已经突出了象的重要性。《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如果按照通常“四体二用”的分法,那么班固的象形、象事、象意、象声四种造字之法都带有一个“象”,而转注、假借二者则是其派生的。明杨慎说:“象形居其一,象事居其二,象意居其三,象声居其四。假借者,借此四者也;转注者,注此四者也。四象以为经,假借、转注以为纬。四象有限,转注无穷也。”(《六书索隐》)四象为经之说,突出说明象在汉字中的重要性。宋郑樵说:“六书也者,皆象形之变也。”将六书统之于象形,明确了象的地位。
汉字以象为本,象乃汉字的根本特点。
汉字以象为本,正是由汉字的造型特点所决定的。
汉字的根本特点是其有形可象,它是一种具有鲜明感性特征的视觉符号。
在六书所属的前四种造字方法中,象形是它的基础,象形字可以说是整个汉字的母型。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三种:埃及的图画文字、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字以及中国的象形文字。
这三种文字均由图画发展而来。如今前两种文字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为拼音文字所取代,唯有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至今仍然存在,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相对稳定地保持着自身固有的特色。
汉字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这不但是汉字的特点,而且对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整个汉字系统是在象形基础上“孳乳而浸多”的。会意字通过组象形符号的关系来显示意念(如信),指事字通过在象形基础上强调某一点而显示意念(如刃),而占汉字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形声字,虽带有明显音化的倾向,但是仍没有脱离有形可象的特点。作为形声组成的音符与印欧语系的单纯标音符号迥然不同,标音符号仍然是借用象形符号来指代的。
楷化以后,汉字的确偏离了早期形象如画的特征,但并未动摇以象形为基础的本质特点。
唐兰说:“图画文字和记号文字是衔接起来的,图画演化得过于简单,就只是一个记号。”他接着又说:“截至目前,中国文字还不能算是记号文字……还是形声文字。”大量的文字还是有形可象。同时,
汉字的象形特征通过多种途径保存下来:
第一,类化转移。
如“日”在楷书中已不见象形原貌,但并未失去以形传义的功能,它通过以日为部首的字表现出来,如昏、昧、昭、暮、暗等,日在此起到了意义规定作用,使得使用者见此类字,便与太阳、光明等联系起来。
第二,抽象提示。
汉字字形具有似与不似之特点,初见不像,细研又依稀可辨。
第三,意断势连,即随笔势判断其象形原貌,等等。
我们说汉字是一种生命符号,与这种象形特征有密切关系。拼音文字是以人所创造的一批抽象代码的组合去记录语言、传播文化的,而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汉字则与之不同,汉字符号的创造是本乎自然、象其物宜的。传说创造汉字的是一位叫仓颉的人,仰以观象于天,俯以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观鸟兽之迹,于是创造了文字。这样的文字虽与拼音文字一样,为了适应记录语言之需而创造,又与其有别,汉字的象形符号可以说是人间的万事万物的一种抽象。符号包含人们的道德生活、宗教生活、现实生活、审美生活等内容,符号是传播语言的媒介,又是生命的载体,它记载着生命。而形式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它净化和简化的形式是对自然万物的概括,它是万物形貌的体现物。在这种概括中,体现了人们的宇宙人生态度,也在形式美感的构造中,包含着人们的审美态度。
汉字作为一种生命符号,对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和审美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面向生命。
汉字符号直接取法自然,符号充当了人与自然的一种中介。人们接触汉字,观其形,就好像来到自然之中,山光水色,飞潜动植,历历在目,使人感到感性世界的亲近和置身其中的愉悦。
汉字中包含着“从物出发”的原则,它和《周易》的“观物以取象”“立象以尽意”的原理一样,对中国美学具有深刻影响。
中国美学虽然强调意在笔先,强调心灵的统摄作用,但
始终贯彻着从自然出发的原则,师造化
,是中国美学的重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受到汉字的影响。汉字据物立象原则之显豁,人们接触汉字之频繁,汉字地位之崇高(中国人有崇拜汉字的风习),等等,使得中国艺术理论中常常有一个潜在的“汉字原则”。书法是在汉字的书写符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它不仅展拓了汉字的潜在魅力,而且还将汉字“从物出发”的原则艺术化、审美化,变语言的创造原则为审美原则,中国书学将其概括为“囊括万殊,裁成一相”“天地何处不草书”等重要表述。
汉字不仅为中国艺术提供据物立象之原则,在如何观物、如何立象上对艺术也有启发作用。
美籍中国艺术史家蒋彝说:“中国字有力的简化线条,是理想主义的,而埃及字是照相式的,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图画。”汉字虽是象形字,它从自然人生出发,但并非对现象界的模仿,虽然“书画同源”,但它绝不同于画,这不仅因为文字是一种有形有音的符号,而且在构形上与绘画也有区别。汉字虽凭物构象,但必经过抽象化的过程,早期甲骨文就与绘画分道扬镳,以线条为基本表现手段的形式取代了文字画。汉字是以线条为基础的符号,这一特点,对书法乃至整个中国艺术都有影响。
二、凝固生命。
汉字是具有强烈感性特征的象形符号。象形符号不“指谓”世界,而“显示”世界,将客观世界凝固进象征的符号中,不去割裂自然的内在生命,而是力求保护自然生命的原初状态,这种显现虽来自客观对象,又经过人的心灵过滤,融进了人类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体现了浓厚的生命情调。就像早期中国文化创造的其他领域多带有一定的经验色彩一样,汉字也是如此。
汉字中凝固了人们在具体生活中的生命感受和体验。汉字中包含着汉民族早期的大量文化信息,这对中国艺术生命感的倾向产生重大影响。
如寒冷在汉字中常和忧患、痛苦、凄怆等联系在一起,寒冷既是一种自然状态,又是一种心理状态,外在感官的感觉和内心的体验存在着通感现象。在语言阐释中,寒谓之沧也谓之凄,都是自然界的寒冷,但沧之于怆、凄之于悽,都是声义同源。形容悲哀则有悲怆(沧)、悲悽(凄)、悲凉。气候的冷暖本与人心的苦乐没有多大关系,但是汉民族长期以来有寒冷生悲的心理习俗。《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也。必有凄怆之心,非有寒之谓也。”它所瞩目的就是人心与自然的同态对应关系,反映了人们真切的生命感受。如秋,在古代总是和愁联系在一起,所谓“悲者,秋之为气也”“自古逢秋悲寂寥”,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融为一体,语言中所包含的以寒冷体凄怆的处理方式,就受到这种文化原型的影响。
大而言之,
汉字的创造和运用常遵循一种内在原则,这些原则不是六书和字义引申的方法,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其中蕴涵着中国人的生命感觉。
如生命的整体性作为中国重要的哲学观念,在汉字、汉语中广有体现。汉字创造是人对自然、宇宙的体认,汉字中存在着人与自然裹为一生命整体的大量信息。
汉字中多有以自然比况人的现象。
如汉字中有一种以音系联的现象,以声音相通的方式建立世界的联系图式,声音网络结构将人与动植物、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联成一个系统,由此体现出生命的整体性。如晋杨泉在《物理论》中说:“在金曰坚,在草木曰紧,在人曰贤。千人一贤,谓之比肩。”《说文》:“臤,坚也。”“紧,缠丝急也。”“坚,土刚也。”宋张世南曾举“青”字说:“青字有精明义,故日无障蔽者为晴,水无溷浊者为清,目之能见者为睛,米之去粗皮者为精。”这里都将人与物统而观之,强调世界一切现象的内在联系性。以“臤”言之,无垠土地中最坚实最珍贵者乃是金,纷纭草木中只有极少数能织成坚韧的丝,而人也像大千世界一样,芸芸众生,贤达之人万千难以一见,以物为基点,可以说是比德,以人为基点,可以说是拟人。
高亨先生曾举有一例,说明此一问题:
《说文》:“冓,交积材也,象对交之形。”是冓有交冓之意。《说文》:“構,盖也。从木,冓声。”朱骏声以構为冓之或体,近之。冓木为室,亦有交冓之意。《说文》:“遘,遇也。从辵,冓声。”《诗·伐柯》:“我遘之子。”觏者,二人相视交觏也。与遘微别。《说文》:“媾,重婚也。从女,冓声。”《易·屯卦》:“匪寇婚媾。”媾者,两性男女相交媾也。《说文》:“講,和解也,从言,冓声。”《易·兑·彖传》:“君子以朋友講习。”
高先生所举“冓”的同源字,皆有相交之意。这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透露出一种生命联系性的消息。关系性,构成了生机跃如的世界,两性相交,两人相遘,两人做买卖,推之于人所创造的工具,沟渠纵横,草木缠绕,等等,天地自然人类,其形有别,其理相通,人如此,物也是如此。这里所体现的就是
物我相通
的思想。
三、启发生命。
汉字作为一种生命符号,具有隐喻特征,它将人们对生命的体验、理解贮藏于其中。大多数汉字均有形可象,外而宇宙万象,内而人心千态,莫不毕陈尽收,如月,在希腊语中是“度量之物”的意思,在拉丁语中是“发光之物”的意思,这都是一种经验的凝结,前者注目于月亮在时间方面的经验,后者则侧重于月亮是一个发光体(当然他们当时并不知道月亮并不发光)的经验。而在汉字中,月象缺月形,所谓月有阴晴圆缺,月以缺象居多,故示以“一弯明月悬中天”之形,这与“月,阙也”的声训相吻合,亦与“日,实也”的声训相比照,反映了人们对它的质朴的体验。由于
汉字是一种生命符号,它易唤起人们的生命体验
,这是希腊语、拉丁语中“月”的形象所不具备的。人们由“阙也”的月象,体验出它的阴性、柔顺、宁静、柔美,甚至牵延到人臣之象、妇女之象,由月乃太阴之精引发出以阴承阳的思想。文字成了重要的契机,唤起人生命的体验。
汉字的隐喻结构往往引起人一种混合性的体验,它的生命指向既有这个汉字所给予的,又有这个汉字所取效的自然所给予的,语言符号和自然对象的羼杂,使其具有丰富的生命内涵。
如日,本是太阳的象形字,《说文》:“时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口一,象形。”从“象者,象也”的角度看,日之圆使人想到天、父、夫、兄等。《说文义证》引《洪范》云:“日者,照明之大表,光景之大纪,群阳之精,众贵之象也。故日出则天下光明,日入而天下冥晦,此其效也。故日者,天之象,君夫父兄之类,中国之应也。”篆书“日”乃圆中着一小横,故《书品》中又有所谓“日以君道则字势圆”之说。隶书则外呈方形,于是《春秋元命苞》发挥道:“一岁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言阳布散,立数合一,故立字四合其一。”文字学者王筠还从“日”内一小横中看出神话的内容:“日中有黑影,初无定在,即所谓三足乌者也。”(《文字蒙求》)由于“日”乃众阳之精,《说文》“实也”的音训获得人们的认同。太阳之精乃德之威也,故不亏,无稍欠缺,充满圆融,它使人体验到一种光明、充实、旺盛的生命力量。
四、表现生命。
汉字是以线条为基础的符号,汉字之所以由书写符号上升为一种艺术,都与此一符号的特点有关,
汉字符号由于其独特的造型特征,具有表现生命的功能。
一种拼音文字一般只有几十个字母,字母多由圆圈、曲线、直线和斜线等组成,字母本身没有多少形体变化,只有字母与字母组合成不同单词的变化,因此拼音文字的形体发展受到了限制。汉字的情况却不同,
有多少个汉字就有多少种形态,汉字向以形态的丰富和复杂性著称于世,这也增加了汉字形式辨识的难度。
大多数汉字可分为三级构造:1.笔画;2.由笔画构成偏旁;3.由偏旁组成字。
汉字是以笔画为基础的形体,形体分析一直延及笔画这一元件,这与拼音文字迥然有别。
书法艺术直接得之于汉字形体之便而创造起来,即是把汉字本来优美的形式优美地表现出来。
汉字能从书写符号上升为艺术,主要源于其线条的魅力。
从造型心理角度看,大自然中并不存在线条,线条是人对世界的一种抽象,是一种心理形式,它具有潜在的艺术表现力。书法将汉字线的表现力进行发掘,使其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形式。汉字线条变化是组合中的变化,字形有各种不同的组合形式,但组成这一形式的线条是确定的。书法则通过墨的干湿浓淡和线条运动的疾徐涩畅等配合,将汉字线条的外部变化变成内部变化。如一横,在汉字中一种书体只有一种写法,而在书法中却有无限种写法,它和每个书家的气质、情绪深相韵和。我们知道线条有很强的表现力,汉字由于线条内部很少变化,而不能曲尽其妙,书法赋予线无限多样的变化,从而能够表现丰富的生命体验,将具有潜在艺术气质的汉字变成真正的艺术品。
汉字潜在的艺术表现力,还影响到绘画、篆刻艺术等。在绘画艺术中,
书画同源
是一个影响很广的观点,明宋濂说:“况六书首之以象形,象形乃绘事之权舆。”
中国画以强调线而著称,被有的西方学者称为线条主义,线条的突出地位部分就来自书画同源的影响。
汉字与中国艺术的特殊因缘,强化了中国艺术重象的传统。
END
往期推荐
点击图标 关注我们
YOUNG LIFE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NjY4MjUyMw==&mid=2247508287&idx=3&sn=023ad315afd277ef8dd9e91afc8b23d1
样生电影考研
3个北电研究生,1个出自样生!深耕北京电影学院BFA北电考研,始于16年。电影、生命、爱。
最新文章
北电考研摄影系 | 光的语言--渲染环境,表达人物情感
北电考研专业一 | 酒与菊在陶渊明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专题一、意境理论的生成
专题二、意境说的哲学基础
专题三、意境范畴与王国维《人间词话》
《好东西》:男德童话、搭子文化与“小时代”
2024第六届金鸡电影创投入围项目片单
北电考研导演系 | 比较中国电影类型和西方电影类型的状况
北电考研专业一 | 艺术作品是如何实现再现与表现统一的?
论文整理|一口气备考2024年电影热点(3/7)
北电考研管理学院 | 电影制作中各工种的职能(下)
北电考研专业一 | 如何评价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观?
先试听再考虑是否加入:专业一&导演系、摄影系、电影剧作、管理学院专业二冲刺及四套卷直播课
北电考研文学系 | 剧本形式及其功用
北电考研专业一 | 汉字符号与艺术生命
北电考研表演系 | 镜头前的表演教学--镜头与演员
北电考研专业一 | 隋唐时期的重要山水画家及其风格特点
论文整理|一口气备考2024年电影热点(2/7)
直播预告|电影剧本创作考前冲刺四套卷今日开课
直播预告|电影剧本创作考前冲刺四套卷11月7日开课
北电考研摄影系 | 光的语言--塑造外部形象,刻画人物性格
北电考研专业一 | 陶渊明山水田园诗的创作特征
北电考研复习攻略|动漫策划方向
直播预告|电影摄影与制作、管理学院考前冲刺四套卷今日开课
直播预告|电影剧本创作考前冲刺四套卷11月7日开课
北电考研导演系 | 电影艺术的视听语言特征
北电考研专业一 | 艺术流派形成的3种情况
直播预告|管理学院考前冲刺四套卷11月5日开课
直播预告|电影摄影与制作考前冲刺四套卷11月5日开课
北电考研声音学院 | 同期录音技巧——录音电平与监听音量的控制
北电考研专业一 | 孙中山将人类知行关系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风流一代》:一种实验,正在离开……
直播预告|导演系考前冲刺四套卷11月4日开课
第229期 | 剧组招募令(共15组)中传、浙传...
直播预告 | 专业一考前冲刺班本周六开课,可试听
北电考研管理学院 | 电影制作中各工种的职能(上)
北电考研专业一 | 一气:以宇宙生命为依归的万物一体观
论文整理|一口气备考2024年电影热点(1/7)
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提名完整名单
北电考研文学系 | 类型片叙事模式分析--伦理片、 爱情片、喜剧片
北电考研专业一 | 张萱与周昉仕女画的艺术风貌
第225期 | 剧组招募令(共17组)北电、中传...
直播课程 | 2025样生北电考研专1和专2四大专业批改讲解冲刺班
北电考研表演系 | 表演的时间轴
北电考研专业一 | 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4期: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北电考研摄影系 | 室内人工光的设置
北电考研专业一 | 艺术作品的层次
第224期 | 剧组招募令(共11组)中传、上戏...
直播课程 | 电影剧本创作考前四套卷11月7日开课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