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于2017年颁布了“低密度脂蛋白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专家共识”【原文参见: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7) 0, 1–14 doi:10.1093/eurheartj/ehx144】。该共识通过对现有遗传学研究、前瞻性流行病学队列研究、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以及降胆固醇治疗随机化临床研究的总结分析,得出结论认为:血浆LDL-C水平与ASCVD风险呈对数线性关系,降低LDL-C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降LDL-C的临床获益取决于LDL-C降低的幅度,与所用药物无关。换言之,无论应用他汀或非他汀类药物,只要能够安全且显著地降低LDL-C水平,即可产生相同幅度的临床获益。这一专家共识中以下10个要点值得关注:
1
对涉及约170000例患者的26项他汀治疗试验进行荟萃分析显示,LDL-C每降低1mmol/L,5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22%。
2
血管内超声研究表明,应用他汀将LDL-C降至1.8mmol/L,可阻止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增长。
3
应用非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水平同样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4
IMPROVE-IT研究与SHARP研究显示,与单用他汀相比,联合应用依折麦布和他汀所产生的心血管获益幅度相同,亦即在LDL-C降幅相同的情况下,联合应用他汀和依折麦布或单用他汀具有等效性。
5
对FOURIER研究数据分析显示,应用PCSK-9抑制剂降低1mmol/L的LDL-C所产生的心血管获益幅度与他汀相同。在LDL-C降幅相同的情况下,PCSK-9抑制剂或他汀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疗效具有生物学等效性。
6
对应用胆酸隔置剂或回肠旁路手术所完成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可见,LDL-C每降低1mmol/L所产生的心血管获益幅度与他汀或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相似。
7
新近一项涉及49项临床研究、312175例患者的荟萃分析表明,9种不同的降胆固醇治疗措施均符合以下规律:LDL-C每降低1mmol/L,血管事件减少20-25%。表明在预防心血管事件方面,降低胆固醇水平是硬道理,与所用的治疗措施无关。
8
ASCVD风险与LDL-C暴露时间之间具有累积效应,LDL-C增高的时间越长,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越大,因此对于LDL-C增高的患者治疗越早,心血管获益就越大。
9
综合分析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和随机化临床试验可见,LDL-C每降低1mmol/L,第1年内ASCVD事件降低约10%,2年后ASCVD事件降低约16%,3年后降低约20%,此后治疗每延长1年,ASCVD事件风险进一步降低1.5%。治疗5年后ASCVD风险降低20-25%,治疗40年后ASCVD风险预计降低50-55%。
10
降低LDL-C所产生的心血管获益取决于患者基线LDL-C水平、治疗后LDL-C绝对降幅以及治疗持续时间。亦即LDL-C降低幅度越大、心血管获益越大,降LDL-C治疗持续时间越长、心血管获益越大。无论他汀或非他汀类药物,均符合此规律。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LDL-C增高是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血浆LDL-C水平是防治ASCVD的重要手段。无论应用他汀或非他汀类治疗措施,在LDL-C降低幅度相同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心血管获益幅度也相同。他汀类药物获益的主要机制是降低胆固醇水平,与其多效性或降胆固醇之外的作用无明显关系。一些研究显示,与常规剂量他汀相比,大剂量他汀获益更为显著,这是因为大剂量他汀所产生的LDL-C降幅更大,与其多效性无关。联合应用他汀和非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规避大剂量他汀潜在的不良反应风险,且可更为显著的降低LDL-C水平,并产生更大幅度的心血管获益。虽然他汀类药物仍然是血脂异常和ASCVD防治的基石,但过分强调大剂量高强度他汀的临床地位有悖科学精神。以常规剂量他汀为基础、必要时联合应用非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应该作为今后的主要治疗手段。EAS专家共识对于明确LDL-C与ASCVD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降LDL-C获益的根本机制,对于消除争议、统一认识,对于回归他汀降胆固醇作用的本质均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觉得本文有用,请转发到您的亲朋好友群里吧。
关注“郭艺芳心前沿”,每天收到有用的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