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PBL差异到什么阶段了?

文摘   教育   2024-05-08 06:18   浙江  

一般活动结束的推文都是当天或者紧接着发的,之所以等了这么久是因为这次PBLWorks的访华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想要整理好再分享给大家。

关于PBLWorks访华的官方报道和详细的活动纪实可以参考蔚来教育转载官方发布,或在文末了解。

从对项目式学习神校HTH纪录片的向往;到落地PBLWorks巴克教育研究院的黄金标准项目式学习;再到项目式学习纳入到新课程标准,蔚来教育见证了中国项目式学习快速发展的八年。

所以,对于PBLWorks首次访华,抱着激动又期待的心情,希望在中美的碰撞中有新的思考和收获。


关于“Why”的问题很重要!

万万没想到,PBLWorks与中国老师的第一次碰撞是关于Why(为什么)这个问题,这也是此次我最大的收获。


当PBLWorks导师在热情洋溢的引导老师们梳理“为什么要做PBL?”时,中方老师的普遍OS是“什么时候才能上干货?”。当我试图沟通推进进度时,PBLWorks导师认为Why非常重要,不能“快进”。


▲The Golden Circle, Simon SInek


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黄金圈理论”,真正成功的变革者是从为什么、怎么做再到做什么的顺序去推进实践的。


这其实也符合项目式学习的逆向设计逻辑。先抛出驱动问题,通过入项活动引发孩子的兴趣并理解解决这个问题的原因,从而激发孩子解决问题和探究学习的自驱力。


我相信所有的老师都能答出“为什么要做PBL”的所谓“标准答案”,然而这个“标准答案”不一定是事情推进的“真正答案”。


对于许多被动接触和参与PBL的老师来说,标准答案是“为了学生”;而实际情况是“为了工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拥有看起来像PBL的“甜点活动课”从而完成被布置的任务;要远比给孩子们话语权和选择权的“不好管的混乱课堂”性价比要高很多。


因为真实的“Why”的不同, 如何做和做什么也就都跟着不一样,就产生了对于“干货”的不同理解和认知。


让所有的老师都从Why出发不现实,所以也许可以是这样:

领导者思维: Why - How - What (为什么 - 如何做 - 做什么)

行动者思维: What - Why - How (做什么 - 为什么 - 如何做)

顺序可以调整,但万万不能少了Why!


关于“内部问题”,要靠大家

不仅是PBLWorks的访华,4月去HTH的深度学习大会的深切感受也一样:美国的创新教育和项目式学习的发展在过去的八年间变化不大。


在中国快速教育变革和推进创新教学方法的这些年,我们的第一批教育人赶上了世界一线的水平。


至少在项目式学习领域,我们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工具策略该有的都有了。甚至有些领域已经有赶超美国的势头。


比如PBLWorks的导师在听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老师分享浙江实践是就感叹“这么多内容像是信息爆炸一般丰富


▲中美项目化学习交流会合影


而剩下的有两类问题:

评估、考试等问题:是全球共有的,可能因为国家不同而有程度上的差异,但本质问题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得不到“标准答案”,而可以在交流中启发和优化自己的实践。

大班额、课时等问题:是我们特有的,是我们的国情所产生的特有问题。所以,要靠自己依托实践中的经验成为创新者而非跟随者去不断尝试并探索出自己的路。

第一批教育创新先行者已经走了出来,剩下的是如何带动更多的老师(而不是全部)共同探索我们的特有问题,并在平等的国际交流中不断优化和成长。


在国际舞台上,我们总是那个谦逊又好学的存在。有时候,我们也应该更自信一些,夸夸自己,我们很棒,很优秀,也有他们要学习的许多地方。


关于“感受”,师之为师

PBLWorks访华,我们组织了一次“PBL非大会”。参加非大会的老师们来自于中国最一线的有创新精神的学校,包括北京十一联盟校、北京中学、北京实验二小、上海世外学校、杭州云谷学校、杭州绿城育华小学等等。


▲PBL非大会合影


在活动结束后,徐莉老师给我发了以下这段话。徐老师每次跟我的交流,都能让我“回味无穷”,我觉得我无法总结的更好了,跟各位老师们分享。


“ 要重视用参与其中的人的感受来校准工具和流程,因为工具和流程不一定能带来好的实践感受。好工具和流程来自做过的同行,作为支架应是启发性的,如果用来按部就班,就是限制性的,常常妨碍获得好的体验。


过度迷恋工具和流程背后,常常是想高质高效完成任务,权威认可的个人表现。过度技术性倾向中的教师忽略了自己的情感投入,缺乏积极情感体验则容易对自己和学生缺乏耐心,内驱力不足。


我们的优秀教师和四位巴克导师之间的差别,是我们优先追求高质高效,追求精确测量,追求拿到最佳答案快速解决问题,而他们则不断说着PBL带来了高峰体验,表达他们对PBL的热爱。对所行之事不断累积个人化的积极感受,才是持续行动的不竭动力。”


让我思考的是,我们的文化是强调人情和感受的,而为何在教育里渐渐少了这样的“感受”呢?师之为师,应该绝非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吧?


干货&成果,见后续...

分享完感受,还是要上干货。在PBLWorks访华的十几天里,还是有很多对于PBL内容的启发已经感受至于对于如何更好的陪伴老师们落地PBL有了更好的模式的思考。


请大家多多分享和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我们会陆续发布和分享。



5月18号,我们的PBL教学实践系列课程之“如何高效组织小组学习?”即将上线!无论您是否是PBL导师,相信这期课都会对你有帮助。


相比一份PBL的“完美设计”,不如上好每一堂课来的更“有效”。席位有限,报名请扫码联系小助手:



更多PBL教学实践系列课程见👇




本周四19:30Teddy也会在蔚来教育微信视频号直播间,和大家一起探索PBL课堂如何让小组学习更高效!一起学习实用策略、体验有参与感的学习过程,还有直播间独家福利,不要错过,提前预约来看👇





更多PBLWorks访华报道:





对话|在这次项目化学习专题报告会上,他们这样说


中美项目化学习交流会顺利举行


国际交流 | 项目赋能,推进学育方式变革, “中美项目化学习交流会”工作坊圆满结束


【Successful·LY云星工作坊】“蔚”来之约 云师之旅——上大云中教师参加杭州蔚来教育PBL非大会活动


国际交流 | “中美项目化学习交流会”分会场,论道PBL项目化学习,助力学生成长


中美项目化学习交流会在杭举行


信步游杭,一起“项”蔚来—记周末参加杭州蔚来教育PBL非大会活动







TeachFuture蔚来教育
中国领先的项目式学习内容社区;PBLWorks巴克教育研究院独家伙伴。 用36年的专业经验和8年的中国化沉淀,赋能家校社项目式学习。 关注我们,这里有10+ 研究报告、100+ 策略工具、1000+ 项目案例、10万+PBL教育人等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