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 Krisht教授是位备受尊敬的神经外科学教授,服务于美国小石城CHI St.Vincent North医院。作为阿肯色神经外科研究院(ANI)的院长和首席神经外科医生,他在脑血管病、垂体瘤和颅底肿瘤领域发表了系列经典论著。
Ali Krisht教授在海绵窦、脑动脉瘤和胶质瘤手术治疗方面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为他赢得了多个奖项,其中包括2019年的Herbert Olivecrona奖(被誉为神经外科的诺贝尔奖)。Castle Connolly和“当代神经外科”均将他评为美国顶尖1%的神经外科专家。毫无疑问,他是先进显微神经外科领域的杰出领袖之一。
脑医汇-神外资讯有幸获得了对Ali Krisht教授经典著作进行中文翻译和传播的独家授权,将陆续通过连载发布,方便大家分享学习。
特别感谢ANI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室联合主任蔡理医生对Krisht教授经典著作的整理,同时感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宋剑平主任医师在内容整理及组织编译、审校工作上的辛勤付出。
以下是第二十期内容:《显微外科夹闭50例复杂性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的结果》。感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夏亮副主任医师,以及蔡理和宋剑平主任医师的编译校对。
研究目的:复杂的基底动脉瘤(大尺寸、宽基底、低分叉和瘤顶后凸)往往难以通过血管内治疗手段成功处理。本次我们报告了采用颞前经海绵窦入路处理50例复杂基底动脉瘤的经验。
方法:手术通过颞前经海绵窦入路进行,首先打开动眼神经三角,并在必要时磨除前床突和后床突,以实现对脚间窝的充分暴露。手术过程中,我们会在小脑上动脉近端基底动脉的穿支缺如区域进行临时夹闭。所选取的50例动脉瘤的复杂性标准包括:27例大型或巨大、18例宽基底型、21例低分叉型、11例瘤顶后凸型、3例基底动脉尖延长扩张型。
结果:在50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研究共纳入男性14人,女性36人,年龄范围为32-76岁,平均年龄52.2岁。手术成功夹闭49例动脉瘤(98%)。未出现手术相关死亡,但有两例患者分别因迟发性肠缺血和血管痉挛相关并发症死亡。术后发生三例缺血性事件,其中两例与手术操作有关(分别为丘脑内侧腔隙性梗死、小脑上动脉分支缺血),另一例则是因心房颤动停用华法林(DuPont Pharmaceuticals, Wilmington, DE)后发生大脑中动脉心源性栓塞。除一名患者外的其他患者都出现了短暂的部分或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但通常都能完全恢复。出院时,88%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为4分或5分。在6个月的随访中,92%的患者的Rankin结果量表评分为0-2分。
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的治疗仍是一个医学难题。近年来,大多数的基底动脉尖动脉瘤都倾向于采用血管内治疗[3,16-18,37,38,41,44,48,49,54,62,64]。这一趋势的形成有多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显微外科夹闭后循环动脉瘤相较于前循环动脉瘤来说,术后发病率较高[2,8,10-15,21-24,31-34,39,45,47,51,52,56-60,65,67-70]。同时,考虑选择显微外科夹闭治疗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的神经外科医生数量也在逐渐减少。
尽管血管内治疗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的安全性已经得到验证[3,16,18,37,41,44,48-50,62,64],但其疗效的持久性仍存疑,弹簧圈栓塞术后动脉瘤的高再通率和高复发率最能体现这一点[20]。这是由于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的解剖位置与血流方向的关系造成了血液动力学上的不利影响,因此更容易发生复发和弹簧圈的压缩。此外,弹簧圈栓塞术后基底动脉瘤未来仍存在持续的出血风险,据报道年出血率高达1.3%,部分更是高达2.1%[20]。这与未破裂动脉瘤的年出血风险相似,甚至可能更高[27,28,66]。因此,对于未破裂动脉瘤进行弹簧圈栓塞是否能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处理更复杂、大型的动脉瘤时,这一问题尤为关键,因为这类动脉瘤更容易出现部分栓塞、复发和再出血的情况[20]。
本研究旨在分享我们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处理复杂性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的经验,这些动脉瘤更容易导致血管内治疗的失败。它们还具有一些特征,同时增加了经典的颞下和翼点入路治疗的难度。这种方法的显微手术细节以前曾有过报道,涉及首批接受治疗的21名患者;这些患者也包括在本系列中[30]。本研究报告并分析了采用颞前经颧经海绵窦入路治疗的50例复杂性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的显微外科夹闭结果。
临床病例和方法
在1998年7月至2006年6月期间,阿肯色大学脑血管诊所治疗了90例椎基底动脉瘤(共计139例动脉瘤)患者。其中,82例动脉瘤中的51例(见表1)符合复杂性基底动脉尖动脉瘤标准(见表2),这些病例采用颞前经海绵窦入路进行了治疗。而非复杂性动脉瘤(即体积小、瘤颈小,和/或前凸以及瘤颈高于后床突水平)患者,则采用经典的翼点经外侧裂入路进行治疗,不包含在本研究范围内(图1)。此外,有一例先前接受过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动脉瘤患者,因其动脉瘤持续生长,进行探查后认为手术夹闭风险过高,也被排除在分析范围之外。
高复杂性动脉瘤的标准包括:1)大(1.5-2.4厘米)或巨大(>2.5厘米)(见图2);2)动脉瘤瘤顶后起(图3);3)低分叉,基底分叉位于后床突的下方,近端控制不易实现而需要额外磨骨(见图4);4)宽基底且畸形,其中动脉瘤(颈部)基底宽且不适合经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同时一侧或双侧大脑后动脉的起源被融合到宽基底复合物中(见图4);5)基底动脉尖区域出现延长扩张,整个基底动脉尖复合体都呈现扩张状态(血管造影显示的延长扩张),伴有动脉瘤样扩张(图5)。每个纳入研究的动脉瘤都至少符合一个或多个复杂性标准。此外,存在至少一个或多个复杂性标准使得动脉瘤在血管内治疗后更易复发或占位效应,如大型或巨大型和/或宽颈动脉瘤,这类动脉瘤在本研究中有48个案例。
图2:血管造影显示一例巨大基底动脉尖动脉瘤。术前前后位(A)和侧位(B)视图,以及术后6个月的术后前后位(C)和侧位(D)视图。
图3:A-C,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显示一个巨大向后凸起的基底动脉尖动脉瘤,血管造影还显示一个伴发双叶床突旁动脉瘤。D和E,基底动脉尖动脉瘤夹闭后的术中血管造影。F,床突旁动脉瘤夹闭后颈内动脉的前后位血管造影。
图4:A和B,一个大型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前后位视图显示动脉瘤的畸形宽基底。D,视图显示隐藏在后床突后方的低位动脉瘤颈,该位置用绿色着色。E,使用双极电凝切除和重建动脉瘤颈后使用一个夹子的术后血管造影,如图7所示。
图5:A,前后位血管造影显示基底动脉尖长轴扩张,伴动脉瘤多次破裂史。B,同一动脉瘤的三维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手术入路
采用的外科手术入路为颞前经颧经海绵窦入路,通过磨除并扩大颧骨切迹,使颞肌更多地向下反折。进而延伸至颞部的翼点入路,以便在颞前更接近脚间窝。接下来,通过将颞叶的硬膜固有层与海绵窦外侧壁分离,暴露出海绵窦外侧壁。为了在海绵窦内实现止血,我们在三叉神经的V1和V2分支之间注射纤维蛋白胶(Tisseal; Baxter Healthcare Corp., Deerfield, IL)。随后,磨除蝶骨翼和前床突,T形打开硬脑膜,T的垂直部沿蝶骨翼的凹陷处延伸至动眼神经三角水平,以充分暴露从脑干到眶上裂的动眼神经。分离外侧裂,剥离Liliequist膜和脚间窝蛛网膜后,评估基底动脉分叉与后床突的位置关系。如有必要,还需磨除后床突,为在基底动脉干区域放置临时阻断夹提供空间。夹子被放置在小脑上动脉起始部附近的无穿支动脉区域。如果不是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可以视情况切断,通常在后交通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的连接处无穿支区域切断。完成这些步骤后,便在手术视野深处实现了脚间窝的广泛暴露。有时,为了更好地显示对侧P1段,特别是在基底动脉分叉偏低的情况下,可能需要磨除后床突的内侧部分。该方法及其细节已在之前的研究中发表[30]。与夹闭过程相关的优势将在讨论部分进一步探讨。图6提供了一幅插图和一张术中照片,展示了通过颞前经海绵窦入路获得的脚间窝宽视野。图7则是一系列照片,展示了图4所示动脉瘤的夹闭过程,反映出在处理动脉瘤之前,对基底动脉干进行近端临时夹闭的适当可视化方法。夹闭操作在小脑上动脉起始部附近的无穿支动脉区域进行,此位置允许侧支血液通过小脑上动脉系统灌注穿支血管,同时显著减少流入动脉瘤的血流量。临时夹闭的位置远离基底动脉分叉区域,为有效的可操作性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以便更好地进行最终夹闭。最终夹闭后,使用微型多普勒频谱血流监测大脑后动脉分支的供血情况。如有任何问题,则进行术中血管造影。关于该方法及其优势的详细讨论,请参阅之前发表的关于该技术细节的文章[30]。
结果
患者年龄32~76岁之间,平均年龄52.2岁。其中,女性患者36例,男性患者14例。在这些患者中,有25例(50%)出现了蛛网膜下腔出血(表3),而另外25例(50%)则表现出其他症状,具体包括头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占位效应有关的症状。
经过手术治疗,49例动脉瘤(98%)被完全夹闭,未发现有残余动脉瘤的存在。有一位因后交通动脉瘤破裂而接受手术的患者,有一个未破裂的基底动脉瘤并未被夹闭,原因是瘤颈附有穿支血管。
术后,50例幸存患者中有49例成功出院。出院时,44例患者(88%)的Glasgow预后结果量表评分为4-5分,5名患者(10%)的Glasgow预后结果量表评分为3分。在6个月的随访中,48例存活患者中有46人(92%)的Rankin结果量表评分为0-2分(图8,表4)。进一步的血管造影(40例患者[80%])和CT血管造影(5名患者[10%])的随访研究显示,这些患者体内均未发现任何残余或复发的动脉瘤。患者的平均初始影像学随访时间为1年,有5例患者未进行长期影像学随访,其中2人死亡,1人动脉瘤未被夹闭,还有2人的Rankin评分超过3分。在整个随访期间,最长的随访期达到9年,中位随访期为33个月,在总计137.9患者年的随访期内,没有患者出现再出血的情况。
并发症
动眼神经麻痹
所有患者都发生了短暂的部分性(n=25)和完全性(n=25)动眼神经麻痹。其中,2例巨大动脉瘤患者术后立即出现短暂性右侧完全性和左侧部分性动眼神经麻痹。经过术后1年的长期随访,几乎所有患者的动眼神经麻痹均已恢复,仅有1例患者仍有轻微的部分残余麻痹,但可通过佩戴棱镜矫正。在48例存活的患者中,有7例患者在术后出现部分性动眼神经麻痹,2例患者出现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由于随访时间不足,无法确认他们是否完全康复。截至研究时,这7例患者中有5例仅表现出间歇性复视。
讨论(蔡理医生翻译)
目前,对于基底动脉尖动脉瘤,在一些大的神经外科中心,常规采用动脉瘤栓塞介入治疗。这一趋势主要有以下原因:
1. 相对于前循环动脉瘤,基底动脉尖动脉瘤开颅手术更加复杂。
2. 开颅手术因脑干穿支的损伤常常导致严重并发症。
3. 在如此深在的区域手术,采取常规翼点及颞下入路很难充分暴露,对于载瘤动脉的阻断显得更加困难。
4. 介入手术安全性明显提高。
5. 对于颅底技术开颅治疗基底动脉瘤的安全性认知不足。
6. 凭感觉认为介入流程相对简单,介入治疗风险更低。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介入治疗的理想动脉瘤是“瘤小颈窄”。对于巨大动脉瘤或宽颈动脉瘤介入手术常常存在动脉瘤术后复发或增大可能。依据血流导向,动脉瘤位置不良均会增加术后复发或增大的风险。
综上所述,无论是位置、大小、形状,基底动脉尖动脉瘤都不适合做介入。这也是为什么介入后容易复发的症结所在。Henkes等报道了316例基底动脉尖动脉瘤介入手术的体会。存在24%的患者术后造影复查发现栓塞不全。并有15%的患者平均在27个月后需要进行再次手术。并报道动脉瘤栓塞后破裂年累计发生率在1.3%,栓塞不全的动脉瘤再次破裂发生率增加至2.1%。
Drake在处理基底动脉尖动脉瘤时,主张使用颞下入路。颞下入路最大的争议在于过度牵拉颞叶,尤其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时特别明显。Drake主张颞下入路是因为颞下入路比翼点入路视野及操作空间更加开阔,对于处理朝向后方的动脉瘤,颞下入路更有优势。特别是对于脚间窝内穿支血管丰富,翼点入路明显受限。他同时还感觉翼点入路因为角度受限,存在夹闭穿支动脉及扭曲型P1的风险。Drake认为如果能将颞下和翼点入路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前后左右全景视野,以利于夹闭,则最为理想。
Yasargil推广了翼点入路治疗基底动脉尖动脉瘤。(译者注:Krisht和Yasargil在美国小石城共事多年。)他认为翼点入路优于颞下入路的理由如下:
1. 避免过度牵拉颞叶;
2. 通过侧裂能提供一个短而直接的操作通道;
3. 对于对侧P1的走行更加清楚;
4. 对探知穿支提供更好的视角,特别对那些起源于对侧P1的穿支;
5. 对多发动脉瘤的处理同时可以兼顾其他位置的动脉瘤。
由此可见,单独使用经典翼点入路或颞下入路都存在操作或者视野空间受限,对于动脉瘤颈及其供血动脉的控制都存在各自的劣势。面对巨大动脉瘤或朝向脚间窝的动脉瘤在实夹或夹闭后调整的过程中,解剖空间受限更加明显。基底动脉尖动脉瘤诸多的并发症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术者在实施夹闭时存在这种不确定性。有一种我们叫做“颞前经海绵窦入路”可以提供一个非常理想的操作空间,有利于术者进行动脉瘤夹的施夹及调整,并且对绝大多数患者均适用。这一入路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360°观察瘤颈的视野。在以前发表的文章中,我们也讨论了这种入路的优势。简单地说主要是能在颅底这种深在的位置能提供宽广的操作空间。并且能早期控制载瘤动脉,提高安全性。双侧P1、穿支动脉都能得到很好暴露。临时阻断基底动脉的位置也可以移至小脑上动脉SCA以下,从而避开穿支动脉多的地区。其优点主要包括:
1. 阻断夹不会阻挡视野,影响瘤颈夹闭的通道;
2. 阻断位置在穿支以下,在动脉瘤变软的同时又使SCA部分血液能供给穿支;
3. 一旦动脉瘤破裂,使用双极电凝出血位置,这种方法也可以很好地控制出血。
在动脉瘤夹闭和调整的过程中,一些策略是很重要的。Yasargil常说动脉瘤夹闭不是“啪”一下夹了就完事,而是要进行多次调整,反复检查,消除残留,达到最完美的夹闭。首先间断阻断载瘤动脉,使动脉瘤缩小,充分探查瘤颈周围情况,最后实施夹闭。Drake在文章中也有同样的描述。
采用这种颅底显微手术的方式治疗复杂血管疾病,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可行的。介入治疗颅内小型窄颈动脉瘤的效果也是明确的,然而在处理巨大或复杂动脉瘤时,其优势并不明显,所以我们在处理巨大或复杂动脉瘤时不能一味地寄希望于介入手术。这种对介入的过多期待,会导致有能力开颅治疗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的神经外科医生越来越少。在面对介入的风险和劣势时,不要忘记开颅动脉瘤夹闭是常规治疗方式。正是这种误导,导致介入手术变得越来越复杂,比如:植入多枚支架、增加抗凝、填塞许多弹簧圈,这种增加介入手术复杂的状况,直接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并且目前也没有报道介入栓塞能保多久。介入栓塞刚开始的时候,不过是为了克服开颅手术的局限。在介入手术广泛开展的今天,我们坚持认为开颅手术同时也可以作为克服介入栓塞局限的手段。这种非常理想的手术入路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这一入路,一定会提高我们对手术的预期,最终使患者获益。众所周知,介入存在较高的复发率和栓塞不全的可能,所以不能放弃开颅这一选项,因为开颅常常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这种过于偏重于介入的趋势应该改变。开颅手术是可以永久治愈动脉瘤的方式,我们更应该培训年轻的神经外科医生,让他们超越我们目前取得的成就。这种基底动脉尖动脉瘤开颅手术,需要反复在解剖室训练,并观摩熟悉这一入路的神经外科医生做手术,其耗时耗力,极其清苦,不过如果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这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评论
Mika Niemelä
Reza Dashti
Juha Hernesniemi
Helsinki, Finland
1.Drake CG, Peerless SJ, Hernesniemi JA: Surgery of Vertebrobasilar Aneurysms:London, Ontario Experience on 1767 Patients. Vienna, Springer Verlag, 1997.
2.Yas¸argil MG: Reflections on the thesis “Prospective outcome study of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of Dr. Timo Koivisto. http://www.uku.fi/tutkimus/vaitokset/2002/isbn951–780–338–9.pdf. Accessed December 2006.
Francisco Ponce
Robert F. Spetzler
Phoenix, Arizona
1.Gonzalez LF, Crawford NR, Horgan MA, Deshmukh P, Zabramski JM, Spetzler RF: Working area and angle of attack in three cranial base approaches:Pterional, orbitozygomatic, and maxillary extension of the orbitozygomatic approach. Neurosurgery 50:550–557, 2002.
Krisht等人报告了他们使用颞前经海绵窦(PTT)入路治疗50例复杂基底动脉瘤的手术经验。继此前发表的多篇研究之后,本研究进一步扩充了病例数量,使他们的系列研究成为该领域规模最大的研究。因为他们坚信并不断证实,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主刀,复杂的基底动脉瘤可以通过夹闭术得到有效治疗。他们认为,利用显微外科的最新进展是克服血管内治疗局限性的有效手段。这并不意味着夹闭术在一般情况下总是优于血管内治疗,而是重申了在处理极为复杂的血管病变时,这两种方法能够相辅相成。他们所传达的信息对于当前医疗实践中一种倾向提出了挑战,即在面对难以夹闭的动脉瘤患者时,往往倾向于转诊进行弹簧圈栓塞术,而忽视了规避风险的重要性。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外科医生在治疗这类复杂病变时失去信心和技巧。我们对Krisht及其团队在手术治疗疑难病例中所取得的显著成果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对他们在这一领域的不懈努力表示赞赏。
Krisht等人对2005年4月发表的报告进行了更新[2]。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分析了50例高复杂性基底动脉尖动脉瘤患者的情况。早在1995年,de Oliveira等人[1]就提出了“颞前入路”的概念,2000年,我们的研究小组发表了将其与经海绵窦入路相结合的研究成果[3]。作者在2005年的修订版及本次更新报告中,展示了现代神经血管显微神经外科的几个重要概念。特别是,颅底入路的应用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而不是将患者强行适应某一固定入路。现代颅底技术以其微创特性著称,它结合了广泛的骨切除和最小的脑组织牵拉,旨在减少对患者的二次损伤,同时充分暴露特定病变,如本研究中的基底动脉尖动脉瘤。技术难度绝不应成为选择更简单治疗方法的借口,尤其是在血管内治疗等案例中。正如作者所强调,对年轻神经外科医生进行这些先进技术的培训是一项高标准且充满挑战的任务,有时甚至令人感到沮丧。然而,这份报告促使我们认识到,对新一代显微外科医生进行长期而深入的教育和培训是必要的,他们将面对的将是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病例。
显微外科和颅底技术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这份报告本身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例证,说明即使在治疗极为复杂的神经血管病变方面,取得卓越成就也是可能的。我们的患者值得神经外科医生不断追求技术进步、开发新技术,并在神经血管外科领域的大师们所积累的经典经验之上,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
基底动脉尖动脉瘤被认为是手术难度最高的动脉瘤。其手术入路的困难包括其位于颅底中央的深部,脚间池和桥前池的空间非常狭小,以及动脉瘤与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的密切关系。另一个问题是它们的罕见性:不专门从事血管手术的神经外科医生在其职业生涯中很少接触到后循环动脉瘤病例。由于这些因素,该部位动脉瘤的手术效果通常比其他部位的动脉瘤差。如果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的复杂性与巨大和/或部分血栓形成的病变有关,手术治疗就更加困难。
在这项研究中,Krisht等人报告了采用颞前经海绵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50例复杂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的杰出结果。49例动脉瘤(98%)被成功夹闭。该系列报告的两例死亡与手术无关。只有两名患者发生了穿支损伤;另一名患者出现了小脑上动脉缺血。在6个月的随访检查中,92%的患者的Rankin结果量表评分为0至2分。随着血管内疗法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大多数后循环动脉瘤,神经外科医生只治疗最复杂的病例。随着手术病例复杂性的增加,血管神经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并对显微外科解剖和颅底入路有细致的了解。
作者的研究结果可能是文献中发现的治疗复杂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的最佳结果,也优于我的经验,因为我的经验结果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为20%。这些结果比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效果要好得多,这表明由高水平的血管神经外科医生实施的显微外科夹闭术将成为复杂基底动脉瘤病例的首选治疗方案。
Edward Duckworth
H. Hunt Batjer
Chicago, Illinois
1.Dolenc VV, Skrap M, Sustersic J, Skrbec M, Morina A: A transcavernous-transsellar approach to the basilar tip aneurysms. Br J Neurosurg 1:251–259, 1987.
2.Figueiredo, EG, Zabramski JM, Deshmukh P, Crawford NR, Pruel MC, Spetzler RF: Anatomical and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cavernous approach to interpeduncular and prepontine cisterns. Technical Note. J Neurosurg 104:957–964, 2006.
3.Krisht AF, Kadri PA: Surgical clipping of complex basilar apex aneurysms: A strategy for successful outcome using the pretemporal transzygomatic transcavernous approach. Neurosurgery 56 [Suppl 2]:261–273, 2005.
4.Seoane E, Tedeschi H, de Oliveira E, Wen HT, Rhoton AL Jr: The preteomporal transcavernous approach to the interpeducular and prepontine cisterns: Microsurgical anatomy and technique application. Neurosurgery 46:891–899, 2000.
Youssef AS, Abdel Aziz KM, Kim EY, Keller JT, Zuccarello M, van Loveren HR: The carotid-oculomotor window in exposure of upper basilar artery aneurysms: A cadaveric morphometric study. Neurosurgery 54:1181–1189, 2004.
Michael T. Lawto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1.Krisht AF, Kadri PA: Surgical clipping of complex basilar apex aneurysms: A strategy for successful outcome using the pretemporal transzygomatic transcavernous approach. Neurosurgery 56 [Suppl 2]:261–273, 2005.
主译
浙江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特聘副研究员,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党支部宣传委员,美国UPMC长老会医院颅底内镜中心访问学者,美国ANI阿肯色州神经外科研究所访问学者
现任浙江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秘书
浙江省神经肿瘤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神经病学专委会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科普专家团成员
浙江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委员会青委会委员
浙江省数理医学会新型肿瘤标记物专委会委员
中国老年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CSCOER)委员
中国老年学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高层次人才“医坛新秀”培养对象
2019年获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35under35“-35位35岁以下中国最具潜力青年肿瘤医师
2021年宣武医院神经脊柱中心师学习复杂椎管内肿瘤及颅颈交界区肿瘤的手术治疗
2022年CHINA-INI师从李铭初教授参加为期6个月的Samii班学习颅脑解剖及复杂颅底及脑肿瘤的手术治疗和为期4个月Yasargil班学习神经外科显微技术及血管吻合技术
擅长各种脑膜瘤,神经胶质瘤,脑转移瘤,垂体瘤,脊髓脊柱等神经外科肿瘤的显微外科和内镜手术治疗,以及综合治疗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