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 | 战略决策一旦失误,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成本

企业   2024-09-27 07:01   上海  

导读

企业经营的过程,其实就是经营者不断做决策、取一舍九的过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取什么?舍什么?决策不对,成本增三倍;取舍不对,努力白费。

文章字数3228字

阅读约需8分钟


下面先给大家分享一个一位著名的企业经营者因为一次决策失误而“九死一生”的故事。


2007年,农夫山泉发展得如日中天。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在一次考察中发现江西赣州脐橙长势喜人,便决定在那里建果园、盖工厂、种橙子、卖果汁,雄心勃勃进军农业。

然而,当厂子建好后,问题来了:果树容易受到低温气候影响,这就导致脐橙产量低、果质差;因为工厂建在偏远地方,用水、用电成本高昂,而且人力、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因为脐橙含有大量柠檬苦素前体物质,加工后会转化成柠檬苦素,使果汁口感苦涩,市场接受度不高。


这些事实无不证明钟睒睒的决策失误了,这一失误导致农夫山泉每年在农业领域亏损超过2000万元,到2018年仍处于亏损状态。“看起来不过是一个橙子、两瓶果汁,农夫山泉却为此走了非常多的弯路,几乎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这是钟睒睒在决策失误后的肺腑之言。


为了“把错的事情做对”,钟睒睒用了10年的时间,从橙子的育种开始,到种植、采摘、生产、运输的每个环节,事无巨细,一点点进行现代化、科技化、标准化改良,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和资金。


庆幸的是农夫山泉“家大业大”,即使钟睒睒踩了“坑”,也有能力把“坑”填平,重新上路。不过即使这样,企业也经历了九死一生。


大企业尚且如此,遑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没有“试错”的机会,一旦错了,数年的心血将全部付诸东流。
01
最大的成本是决策成本



企业最大的成本是什么?相信这是每一位企业经营者都很关心的问题。因为控制住最大的成本,意味着企业能有更多的利润。企业最大的成本从财务报表中是看不出来的,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它自有一套逻辑,也藏着因果。
企业经营最大的成本,不是装修办公场地的费用,不是给员工多发一些工资的支出,也不是提高产品标准的支出,而是来自经营者的决策失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一旦企业经营者决策失误,所有的动作、所有人的努力都白费。
决策一失误,成本增三倍。企业经营者做出的错误决策,会导致企业在战略、价值创造、产品等方面的成本增三倍——第一是方向错了,企业经营者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资源被浪费了;第二是方向错了,企业挖错了“坑”,要把“坑”填平,导致企业人力、物力被浪费了;第三是企业要重新找方向,重新出发,重新配置资源。
企业里真正的降低成本不是大刀阔斧地削减支出,而是经营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把钱花在“刀刃”上。
为什么企业经营者容易决策失误?因为人性中的贪婪、自私自利、好大喜功等弱点,让企业经营者误以为经营企业是做得越多越好。于是,企业经营者不辞辛劳地做了很多动作,结果却是做得越多,错得越多,因为所有的动作都是成本。
比如,我经常听到,企业经营者在和高管制定战略时,最常说的是要开拓多少市场,开发多少个用户,研发多少个新产品,增加多少个部门,而不是要砍掉哪些不好的业务,精简多少个部门,重点维护哪几个重点用户。
企业经营者没有取一舍九的思维,不懂得取一舍九的方法论,就无法洞察企业各个经营环节的第一本质,他做的决策大概率会出错。
决策失误,就会产生高成本。长此以往,这些低效、高成本的动作就会像病毒一样,侵蚀企业的每个角落,导致企业战略不清晰、员工积极性不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用户满意度低,企业被慢慢“耗死”。
这些企业的“死因”并非外部竞争,而是内耗。这一切的源头都是企业经营者的决策失误。
企业经营最大的成本是经营者决策失误。而财务报表上没有“决策失误”这一项,这也是企业经营者洞察不到经营本质的原因之一。
企业经营者要做出对的决策,就要改变自己的认知,化繁为简,取一舍九,抓住各个经营环节的第一本质,去除枝叶,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

02
集中资源“毕其功于一役”


任何企业都面临一个经营难题:有限对无限。企业经营者的时间和认知是有限的,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是有限的;而市场竞争是无限的,用户是无限的,管理也是无限的。

企业经营者要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面对无限的市场竞争、用户和管理等,而且还要创造出最大的价值。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者学会有效地分配时间、精力和资源,让每一分钟、每一分钱、每一个最小单元、每一个动作都能实现价值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

要做到价值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就要找到企业各个经营环节的第一本质,集中资源,“毕其功于一役”,同时主动舍弃其余的“九”。
03
做多的逻辑背后潜伏者两大杀手


在商业领域,衡量任何一家企业赢利的公式都是:

收入(10)-成本(8)=利润(2)

很多企业经营者不知道把钱花在哪里才是正确的。没有目的地花钱、乱花钱的企业经营者就是“败家子”,迟早会把企业“败光”。企业经营者之所以会花错钱,核心原因在于企业经营者的“花钱三难”。

第一难:先花钱后赚钱

企业赢利的逻辑不是先赚钱后花钱,而是先花钱后赚钱。企业一旦成立,从开始运营的那一刻起,就有了成本——企业要租办公场地、找人才、找资源、找用户等,这些动作都是需要花钱的,都是成本。
企业经营者在决定是否花钱、花在哪里时,由于各种不确定性(比如办公场地是否合适、人才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等),容易决策失误,造成“钱花了却没有产生任何价值”的结果。

第二难:花钱是必然,赚钱是偶然

企业里的任何动作都是成本。企业经营者最大的悲哀之一是,花钱是必然,赚钱却是偶然。赚钱如针挑土,花钱如水推沙。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用户的不确定性和人才的不确定性,我们不知道花出去的钱能否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加企业收入。

比如,当我们决定要高薪招聘一名技术人才时,尽管人力资源部执行了标准化的人才招聘流程和背景调查,但人是复杂的,我们不知道这名技术人才能否为企业创造成就用户的技术价值。
如果不能,那么企业的人力成本没有产生价值,钱白花了。即使是被称为“股神”的沃伦·巴菲特,也有投资失败的时候。

第三难:花钱与赚钱的端口之比是1∶100

企业的收入只有一个端口:用户。只有用户会把钱支付给企业。当然,上市企业或合伙企业可能会有股本收入和股东收入,但只有来自用户的收入才是有价值的,只有来自用户的收入才能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成本却有“100个”(泛指)端口:企业从成立的那一刻起,每天、每人、每分、每秒都在花钱。假设我们是一家小餐饮店的经营者,小店冰箱里的所有食材,灶台上的米、油、盐、酱、醋,每一张纸、每一盏灯、每一寸店面、每一个人……全部都是成本。
企业花钱的端口有无数个,但赚钱的端口只有一个——用户。收入与成本的关系犹如一个倒置的漏斗,入口很小,出口很大。

“花钱三难”导致企业经营者不知道把钱花在哪里才能产生最大的价值。很多企业陷入了投入大、产出低的怪圈,企业经营者为了增加企业收入,盲目追求产品多、用户广、市场大,并采用增加产品线、买地买楼、多元化投资、开分公司等手段。

事实上,企业经营者做了这些动作之后,会发现成本从8增加到了20,收入却只增加到了15,最后利润变成了15-20=-5。也就是说,收入增长并没有带来利润增长,成本吞噬了企业的利润,所以这样的增长是无效增长,它偏离了投入产出比的经营目标。

做企业不需要“花拳绣腿”。经营企业的逻辑类似体育竞赛,运动员在赛场上要想赢得第一,就不能有多余的动作,因为任何多余的动作都会浪费运动员的精力和时间。很多中小企业举步维艰的真正根源就在于没有取一舍九思维。

经营的本质不是做多,而是做少。在做多的逻辑背后,是企业面临的两大“杀手”。

第一个“杀手”是时间。时间是一家企业最大的成本。员工工资、房租、银行利息……全是用时间来计算的。所以,对一家企业来说,经营一定要跑赢时间,赢在效率上。

第二个“杀手”是对手。我们做得快、做得好还不够。今天的竞争是全球供应链竞争,要想赢得用户,我们必须超越对手,要比对手做得更好,要做出绝对差异化,这样用户才会首选我们,这个难度相当大。

糟糕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决定了企业不幸的命运。当企业经营者天天为“捡芝麻”而忙碌时,他就没有机会练就“捡西瓜”的能力了。

企业经营者要重塑自己的经营哲学,学会用取一舍九的思维和方法论更高效地分配时间、精力和企业有限的资源,让每一分钟、每一笔钱、每一个人都做到价值最大化,同时提升收入。只有当企业的成本最低、收入增加时,企业才会赢利。

 END

| 李践 行动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实战派管理专家。

来源 | 本文摘编自《取一舍九》,中信出版社出版。

编辑 | 智慧云董事会,定位于"高成长企业的外部董事会",致力于提升企业家领导力,助力企业高速成长。

智慧云董事会
智慧云董事会,定位于“高成长企业的外部董事会”,为高成长企业的企业家和高管提升领导力,并用群策群力的方法解决战略问题。 核心产品是为企业家定制的私人董事会,以及为企业高管定制的群策群力工作坊,致力于提升企业家领导力,助力企业高速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