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性中有一个不算小众的声音:允许你对我好,已经是对你最大的恩赐了。

文摘   情感   2024-12-27 15:18   四川  

图片均为作者AI作品。


撰文 | 君子宿
编辑 | 君子宿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越来越多的女性丧失了一个基础感知能力——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并对此感恩。这并不仅仅是从网络媒体上获得的感受,而是从我身边切实的、具体的一个个人的接触中感知的。
以前我接触的人其实是比较少的,所以感受并不强烈,也就是从去年开始玩摄影后,很短时间就简单、基础性地认识了很多很多的女孩子,就不断强化了我的感受:大体上是有70%以上的女生,享受别人的付出心安理得、完全不会给出任何回馈,理由也很简单——他们自愿的、又不是我要的,他们愿意给、我为啥不能收?不收就是傻子!
其实往回倒退20年,大多数女性的普遍心态还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如果不想跟你有进一步的发展,会明确拒绝你的付出;而现在,这样的女生却变成了凤毛麟角、遇到一个都能让我激动不已。
先说下我玩摄影的硬件配置:尼康z8+腾龙35-150,还有几个大光圈定焦头,一个hobolite的大灯,四五个神牛和斯丹德的灯,神牛的闪光灯,全套下来差不多六七万,如果算上换镜头的损失,已经付出了十万多。
很多人从各种渠道加了我,找我互勉约拍,我也从不预设任何条件、积极配合对方的时间、地点、想法,所以见面后的开支也全是随机应变,但纵观这一年多的历史经验来看,给我留下极好印象的女生是真的寥寥无几:
第一个是晴宝,每次我只需要付出自己来回打车的费用——因为只要见面在一起了,中间任何开销,她都会第一时间付掉,不给我任何抢着买单的机会。有一次甚至我已经把二维码伸过去了、还是被她的手机盖在了上面。相识半年,见面几十次,我大概只成功抢单三四次。
第二个是街拍时临时喊住的路人,明明是我主动发起的邀约免费给对方拍摄,结果结束后对方坚持发了个88元的红包请我喝咖啡,并且盯着我收了红包才离去。
然后,都是比较反面的例子:
A女生,每次约我拍摄,无论是吃饭还是喝东西,买单的时候都是无动于衷,我不得不主动付款。由于是比较早期找我的人,我开始是心怀一定感激的、就感觉上也还ok;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开始指定餐厅、还是要我买单之后,几次之后我就拒绝她的邀约了。
我的思考逻辑其实很简单,一旦谁和我的相处模式让我感觉自己有点像舔狗了,我就会离得远远的。当然,在她眼里是我变了——我是因为有了漂亮小姐姐拍、所以才不给她拍了。
B女生,每次都是非常临时地喊我,都要立刻、马上的那种,一开始我确实时间宽松,给她拍过两次,后面根本没时间应付她这样的临时邀约,就都拒绝了。同样地,没有收获过她的任何赞美不说,最后反而收获了极大的不满与埋怨。
C女生,几次拍摄基本上都是约的工作日中午,结果一次都没有提过吃饭的事情,导致第一次和她的拍摄是饿着肚子完成的,之后我就都是提前自己吃好再去了。
D女生,两次都是晚上约我拍摄,没请我吃过东西、也没有喝过她的饮料,然后还要求我不能外发照片。再之后找我,我就都拒绝了。
还有更多是比较中性的例子,比如:
E女生,有一说一,和她拍摄本身还是非常愉快的,因为她的表现力很好、沟通交流也都很nice、每次结束也都会感激一下我、夸赞下我的技术,只是可能真的是口袋不宽裕吧,每次也都会逃避吃饭的话题,也是连饮料都没有请过我。她主动约了我四五次、甚至还临时带上过自己朋友,我都有赴约、积极配合。但是,她每次都能迟到半小时以上、有一次甚至迟到2小时,让我也开始产生了一丝退意,结果她男朋友先注意到了这个事情,她被迫就删除了我的微信,短信跟我讲了缘由,自此没有再约。
例子就讲这么多,总结起来就是,只有极少数女生是可以感知到我的付出、并给出一定的反馈:有的是物质上的表现——抢着买单吃喝,有的是精神上的表现——今天辛苦你了、谢谢啦。是的,对我来说,就这一句话其实就足够了。可是绝大多数人只能感觉到自己拍得很累,完全不记得我是被她喊出来的、我付出的辛苦更多——带着一大堆的设备、回头还要整理照片、修图——我修图其实是有成本的,0.34元一张。
我试图去总结这种转变的根源在哪里,从我的经验中大概只能提取到一点——女孩子从小习惯了身边人的呵护,这种惯性会让她们下意识地认为别人对自己好才是正常的、是理所应当的,她们会忽视一个重大的区别:家人与社会人是有区别的。
以前的人——你对我好,我接受了、就代表我对你也是有好感的,两个人就慢慢双向奔赴了,我拒绝了、就代表我对你是没有意思的、你可以收手了;现在的人——你对我好,我接受了、什么也不代表、只代表你傻、你乐意、允许你继续对我好。


戏弄
观察社会,以三方视角评论生活琐事,从作者视角出发,给出带主观性质的、相对公允的客观论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