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时代消灭了人情味,而是城市规模。

文摘   情感   2024-10-31 14:45   四川  

图片均为作者拍摄作品、仅分享给大家欣赏,与文章内容毫无关联。


撰文 | 君子宿
编辑 | 君子宿


以前有段时间,我认为是时代的变化,才消灭了人情味儿,让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特别淡漠了。但是,这次工作变动来到成都之后,我发现了一个新的视角,或许这才是更本质的原因——城市规模。当然,我认为时代的影响肯定也是有的,但最大最关键的部分是城市规模的大小。
我还是拿自己熟悉的城市来举例。为什么我经常说2013年是杭州的一个分水岭——当然,这个时间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时间点,严格来说,是2012年~2014年这样一个时间周期内逐渐的转向了。就是在这之前的杭州,实质的城市规模并不是很大,城西银泰再往西就是农村了,城东火车东站再往东也是农村了,并且城西部分还有大量的城中村,滨江也是有着大量的城中村。这个时期的杭州,陌生人之间还是很容易就认识起来的。还记得那时候的自己,手上拿着地图走遍了杭城的每个角落,偶尔就遇到一些路上的杭州人跟我搭话,现在想想都觉得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人间烟火气。
而之后的几年下来,西边都扩展到青山湖了,东边九堡成了四季青服装市场新的地址,并且城市化改造一直连上了下沙大学城;至于南边的滨江,农村也消失殆尽,原来的村庄都变成了一座座高楼大厦。从表面看,当然是时代的进步,表面上的生活都变好了——也就是硬实力、硬件生活质量上来了。但是,软实力我觉得是下降了。这个城市规模现在太大了,一对儿恋人活在同一个城市,要是刚好不巧,和异地恋没什么区别了——这是我们拿北京东城区和西城区的人谈恋爱做的类比——见个面,一个半小时、甚至两个小时,到天津都不需要这么久。
新的建筑,新的现代化社区,似乎天然附带了隔绝人情的基因。以前我认为这是经济发展、发达所造成的,但因为现在回顾长沙的时候,我发现这是不对的。
长沙经济当然比杭州差了好几个数量级,但落到平均工资上来说,其实差距并不大:
尤其是去除衣食住行等基础生活成本——以我个人经验、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来说,租房比长沙贵30%+,饮食贵10%+,导致个人可支配收入反而长沙更多一点。如果再考虑房价因素——杭州平均房价区域性对比差不多是长沙的2~3倍,在杭州生活的人消费力会进一步被压缩——当然不缺房的老杭州人除外。
低房价的最大好处就是小商小贩还能保持不错的利润存活下来,而小商小贩才是人间烟火气的根源。尤其是,长沙的低房价政策,导致市中心还存在大量的老破小楼房,也就是说在市中心的中心,还有很多小弄堂、小巷子,里面有着大量最普通老百姓消费的小店。再加上政府对摆摊的包容性政策,这种市容市貌,就好像是干净版的90年代。
就以街拍为例,我在长沙和成都,玩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了。在长沙,我们就像一群街溜子,很快打成了一片、玩成了一个小团伙,建立了最朴素的那种朋友关系,每天最大的乐趣是大家一起扯东扯西、一起拍着玩,被拍的路人也很容易就熟络起来,成为半熟人、甚至朋友;而成都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去太古里很多次了,最熟络的一个老哥至今也只是半熟人的状态、人情上有明显的一个区隔,更别提其他的老法师了,连脸熟都混不上,大家玩的心态也很弱,商业化气息更浓郁——都是做账号、搞流量的。
是的,城市小了,很多东西都是人情味儿,会天然拒绝商业化;城市大了,所有的生活细节都是商业化,人情自然就没了,就像这个小哥的感受一样:
交易都是直接的、高效的,但也是冷冰冰的。大城市的商业化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了,那么人与人的情感,自然也很容易就带入到交易逻辑了——我需要为你付出什么、能够从你那儿得到什么。这种情感还是我们所认为的情感吗?
所以,城市规模保持在一个适度的、不大不小的规模,或许才是最佳方案。太小了,没有规模效应,经济发展不起来,穷;太大了,人情冷漠,活得像个机器人。


戏弄
观察社会,以三方视角评论生活琐事,从作者视角出发,给出带主观性质的、相对公允的客观论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