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集体声讨,早茶越来越离谱,10%服务费人均过百还是预制品

文摘   2024-10-14 09:51   山西  

在广州居住了20年有余,亲眼目睹了广州早茶从鼎盛至衰退的变迁,并对此深有感触。数据显示,广州曾经繁荣一时的传统早茶市场近期已经显现出缩减的趋势,与全盛时期相比,提供早茶服务的茶楼数量已经减少了大约30%,早茶的风味和价格正逐渐偏离普通大众的接受范围,而且享用早茶的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

大多数茶楼现在选择使用预制食品,失去了早茶原有的温馨氛围和人情味,价格却高得如同现场制作的点心。甚至连老一代的顾客也对广州早茶的现状感到失望,宁愿购买速冻产品在家中蒸制,也不愿意支付那些昂贵的费用。

广式早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年代,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凭借“买单”、“一壶两件”等广式茶饮文化的兴盛,它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在20世纪90年代,广州的早茶文化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地。

但是,近年来,尤其是传统早茶在当地茶楼中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手工制作的小吃正在逐步被边缘化,然而预包装食品却无处不在。

据统计,近几年广州供应早茶的茶馆数量已经缩减了大约三分之一。自2003年后新开的许多知名茶楼,甚至不再提供早茶服务。据了解,在广州的三万多家餐饮企业中,大约70%提供粤菜,但仅有三四千家提供早茶,大部分集中在老城区。

曾经风光无限的广州园林式茶楼,如泮溪、南园、北园,现已不复昔日之辉煌。随着经验丰富的点心师傅相继退休,加上预制品的兴起,那些蕴含传统风味和人情味的点心似乎已经渐行渐远,这让人感到无比惋惜。许多茶楼似乎也失去了过去的务实追求,大多数追求快速利益,预制品的使用、茶位费和点心价格的上涨以及服务费的收取,都是明证。

传统早茶的独特风味也在逐渐消失。在早茶桌上,虾饺、烧卖、艇仔粥、萝卜糕等经典点心的配方已经发生变化,开始偏离了传统口味,让许多老茶客感到不再是那个熟悉的味道。

连茶的品质也在变化,焗茶盅、大铜壶等特色器具已经稀少,龙井、香片和寿眉等传统茶叶品种在普通茶楼中已经很难找到了。

现如今,取代传统冲泡的是批量生产的茶包和自助式的冲茶服务,顾客往往自己动手泡茶,尽管有些地方仍提供加水服务,但是额外的茶位费和服务费用令人瞠目结舌。

那些稍逊一筹的茶楼,价格已经超出了一般家庭的消费能力。曾经的大众娱乐方式——一盅两件的早茶,现在几乎成了奢侈品。虾饺、干蒸、烧卖等点心价格飙升,有的地方一笼高达六七十元。

早茶的时间也不再如以往般清晨,变得模糊不清。开门营业的时间推迟,许多市民开始将10到11点的早茶作为午餐。那种一大早,老广们在茶楼聚首,享受着点心车夫妇叫卖声中的温馨早茶时光,如今已成为回忆。

此外,那些仍坚持手工制作的茶楼因价格昂贵而让人却步,大多数点心的价格高达30至50元,最低的茶位费也从过去的2至3元涨到了至少5至10元,更不用说高达15元以上的地方了。许多茶楼还会收取10%至20%的服务费,使得人均消费轻易就超过100元。过去,早茶只是老广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简单习惯。

传统早茶的风味已然改变,这与广州近些年异地经营者的增加,外来投资的涌入和市场需求的扩大等诸多因素与此紧密相连。这些变迁使得传统广式点心的风味遭受了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新口味的推出,比如辣味凤爪,以及像牛仔骨、奶酪糯米鸡、酸辣粉、意大利面等非典型广式小吃。持续攀升的物价和运营成本也使得一些茶馆不得不放弃利润较微薄的早茶服务,更别提手工烘焙的小点了,因此现在要找到传统的手工早茶变得越来越难。

广州的茶楼不仅是美食的聚集地,也是社交互动的场所,传统早茶文化是广府文化的标志性表现,也是维系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随着早茶文化的逐步失色,未来能够体验到正宗早茶的机会可能只能在老广州人的记忆中寻找。

衷心期望广州早茶能够坚守本色,保留前辈们宝贵的手艺,去除不必要的糟粕,将传统发扬光大。同时,也希望茶楼不要过于追求利益,减少预制品的使用,更多地考虑食客的健康,坚持真正的粤式风味,让一盅两件的传统长久流传。以上是我个人对广州早茶现状的观点,作为个人发言。

更多推荐:

广州有多少隐形的富豪餐厅?“既要面子,又要里子”,出品一流,富豪都藏苍蝇馆!

广州好吃又不贵的8家粤菜馆,出品地道价格实惠,成为老广的饭堂

广州真正的8家老字号茶楼,一进门全是本地人,外地人根本不知道

风吹草语
谢谢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