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硅谷爆火的“创始人模式”的再思考

职场   2024-09-12 13:10   北京  
保罗·格雷厄姆是互联网圈子里灯塔般的人物,他不仅写过畅销书《黑客与画家》,而且还创办了全球著名的创业孵化器 YC。
2010 年 iPhone 4 横空出世,拉开了移动互联网的序幕, 2011 年中文《黑客与画家》出版,这两件事为埋头写程序的我,打开了一扇窗户,种了一粒创业和创作的种子。创作、技术和人文,成了我未来的方向。
这些年,我一直关注保罗·格雷厄姆的博客。
1
上周,格雷厄姆写了一篇题为《创始人模式》的文章。起因是 Airbnb 的创始人 Brian Chesky 在一个讲座中吐槽说职业经理人式的管理,很可能会把公司带沟里。有条件的话,Brian Chesky 建议创始人还是应该像乔布斯一样,强势地管理公司。
格雷厄姆受此启发,提出了创始人模式。
他说,有两种不同的公司经营方式:创始人模式和经理人模式。到目前为止,即使是在硅谷,大多数人也会默认,随着初创企业的发展,创始人必须切换到经理人模式。但我们可以从那些尝试过经理人模式的创始人的失望,以及他们逃离这一模式后的成功中,推测出另一种模式的存在。
包括马斯克、Shopify 创始人等企业家都转发帖子赞同格雷厄姆的观点。
我理解格雷厄姆的大致意思,他想表达的是企业做大之后,不一定非要像很多人建议的那样——创始人放权,然后让企业过渡到职业经理人模式上。虽然不乏微软这种靠职业经理人模式取得非凡成绩的公司,但这并不是标准答案。随着认知的成熟,估计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坚持走创始人模式。
不过,看完这些观点后,我估计你肯定有些模糊,不清楚创始人模式和经理人模式的边界。比如字节跳动和拼多多现在,到底算职业经理人模式,还是创始人模式?说是经理人模式吧,我们可以看到企业背后的创始人还在作出重要的经营决策。说是创始人模式吧,又不像,因为这两家公司的创始人都已经不再是 CEO。
格雷厄姆没能回答这些问题,他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新课题。我来聊聊我的理解。
2
还是先从 Airbnb 的 CEO Brian Chesky 说起吧。Brian 能力很强,作为硅谷早年的明星企业,Airbnb 和 Uber 一道开创了“共享经济”的概念,2019 年估值涨到了 310 亿美金,超级独角兽。
结果 2020 年,新冠疫情突然来袭。全世界旅游业停摆状态, Airbnb 超过 80% 的订单被取消,收入同比下降了 72% ,业务一落千丈,公司进入了自成立以来最黑暗的时刻。这个阶段,Airbnb 已经是所谓的职业经理人模式了,创始人 Brian 很少再参与业务的直接管理。
其实,新冠疫情之前,Brian 就已经感觉到公司的危机了。
虽然那时已经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管理,但他能感知到,公司产品发展缓慢,应用程序似乎没有变化,而经营成本却在上升。那时 Airbnb 不断增加更多的人手,但似乎出现了更多的办公室政治和官僚主义。大家为了个人利益而争吵,而不是从整个公司的利益角度方面考虑问题。公司里,会议连着会议,一个个按部就班的 A/B 测试,消耗了大量的营销费用。
每个人都说自己工作很努力,但有效的产出却很少。Brian 不知道为什么公司进入到这种境地,他不知道怎么办。
之前,当公司快速扩张时,很多大佬都建议他:“雇佣优秀的人,然后让他们去完成工作”。Brian 听从了这些建议,花了很多心思从全世界各地找到优秀的人才,并逐步把决策权交给了他们,希望他们能把公司带到更好的远方。
一开始,这种协作模式还挺好的。Brian 发现当他不直接参与项目时,团队的工作变得更清晰和高效。甚至有时候,当他过多地介入某个项目时,大家的节奏反而会变乱。所以那时候,年轻的 Brian 总结说,自己不能过度参与,要给予团队更多的控制权和自主权。
3
就这样,时间行进到了 2019 年。由职业经理人主导的 Airbnb 已经成为一个庞大、行动迟缓的大公司。Brian 意识到,公司里那些擅长建立关系的人总能够获得最多资源,这就形成了办公室政治。而公司里一旦有了政治斗争,团队就会变得越来越分散。
Brian 和朋友交流为什么公司会陷入如此境地。
后来他总结说:一开始,公司的创始人亲自掌控大局,决定要构建什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被鼓励去授权和赋权,这可能导致团队更多地进行日常优化和小规模的改进,而缺乏大胆创新的思考。
到 2020 年时,疫情一下子把 Airbnb 拍回到原形,职业经理人不知道怎么办了。危机之中,Brian 觉得自己必须得站出来,像当年创业那样掌控公司了。这有点像近两年的阿里巴巴,面对低谷和拼多多的猛烈攻势,一些重要的决策,只能创始人来做。可惜的是,马云虽然做了重要决策,但却没有再回来掌控公司。
Brian 一步步收回了决策权,重新深度参与项目设计,亲自审查所有产品和市场营销工作。他每周都会审查工作进度,这种透明的审查机制很快减少了官僚作风,增强了团队协作氛围。如果有任何工作停滞,Brian 会在会议中立即指出并解决问题,他要求大家快速行动,而不是陷入到无休止的讨论和没人做决策的停滞中。
“关于如何经营公司,很多创始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纠结:怎么在自己的想法和下属的想法之间找到了折中的办法。如果你是创始人,我想告诉你的是,你要坚定一点,别模棱两可,因为每个人真正想要的是明确性。不要试图迎合员工,不要将就任何人。你要想的是,怎么做才是最适合公司发展的。”
这是后来 Brian 的复盘。
4
说白了,经理人模式和创始人模式的本质是管理风格的区别。
一个企业最糟糕的管理模式是按层级式的信息传递。一线员工向组长汇报,组长向经理汇报,经理向总监汇报,总监向副总裁汇报,副总裁再向 CEO 汇报。
在这一个长长的链条里,大家都习惯放权给自己的下一级,任他们自由发挥,上级不会管控过多的细节,他们只要定目标,定大概的方向就好了。在以往的管理认知中,好的管理者应该把精力放到组织建设上。
要不然,过多参与细节,把自己搞得累歪歪的,这会被认为是微观管理。而微观管理,在大家的认知中,已经成为一个十足的贬义词,经常被用来形容一个管理者不知道如何驱动团队获得结果。
这种模式下,不出五年时间,企业内部就会诞生一批精于向上汇报的管理者。用保罗格雷厄姆的话说,他们可能是世界上最善于伪装的骗子。他们不愿意承担有风险的决策,不愿意花心思看细节,而是运用四平八稳的管理方法,来推进业务。
有错吗?肯定有错。我觉得大家讨论创始人模式,更多也是在为“微观管理”正名。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深入细节。正如 Brian 所说,他们认为伟大领导者的工作就是雇佣人才,然后授权他们去做好工作。那么,如果你不了解细节,你怎么知道他们是否做得好呢?
两年前,我曾经写文章讨论过一个管理问题
奇绩创坛创始人、前百度集团总裁陆奇说:“我以前要求自己做到的是,我手下两层以下的人,他们每个人的工作我都能做。这样整个公司里,没有人敢欺骗你、忽悠你。这个非常重要,大部分企业中层都在忽悠高层,资源其实是浪费掉的。”
最后,我想掷地有声地说,创始人模式的本质就是微观管理。
--
欢迎加入墨问的交流群,我会在群里用墨问便签,和你分享自己看到的关于产品、创业、管理方面的最新趋势。

MacTalk
墨问西东出品。在这里,我们聊互联网、职场、管理、创业、产品、软硬件、内容创作、人物、摄影等…… 不做快餐,用文字酿一杯葡萄酒,沉醉,回味悠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