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税收征管难度大
身份识别困难
中国不收离境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税收征管难度较大。首先,在身份识别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离境税通常针对取得外国国籍、将国内资产转移至国外的人群,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各国信息不互通,准确识别个人是否已取得外国国籍存在困难。部分人在取得外国国籍后可能因各种原因未主动申报,而外国政府也不会向中国政府公开公民信息,这就导致难以确定征税对象的身份,无法有效征收离境税。例如,我国法律上不承认双重国籍,取得外国国籍意味着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看似很好辨别,但实际操作中因信息不对称往往识别不出来。对个人而言,几乎不存在主动申报取得外国国籍的可能,因为拥有两个国家的国籍可以同时享受两个国家的公民待遇,何况富豪们有大量生意在国内,需要作为 “中国人” 才能获得某些福利。所以,开征离境税后,越有钱、资源越丰富的人反而在取得外国国籍后没有被纳入离境税的征收范围。
资产追踪复杂
对于资产转移的追踪和界定也存在挑战。一些富豪通过在海外注册公司、设立离岸信托等方式将资产转移到境外,资产的实际归属和流向较为复杂,难以准确判断哪些资产需要缴纳离境税。很多大型民营企业在海外上市,创始人通过海外离岸公司间接持股,分红等收益直接在海外分配,对于这类未曾入境的资产难以征收离境税。以恒大创始人为例,许家印家族在海外有两个持股平台,十多年里总共获得了将近 600 亿港元的分红,这些财富全部都是在国外完成分配的,并不是先进入境内的个人银行账户再转至境外,所以无法对这些未曾入境的分红征收离境税。此外,中国最知名的民企上市公司基本都注册在国外,如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美团、腾讯、B 站 等,就连大型民营房企也是如此,公司的创始人并非直接持股,而是通过注册在海外的离岸公司间接持股,这使得资产的追踪和征税更加困难。
二、可能影响经济发展
对外资引入的影响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吸引外资至关重要。如果征收离境税,可能会使外资产生诸多顾虑。外资企业可能会认为中国的税收政策不够友好,从而选择将资本投入到税收政策更优惠的国家和地区。这将极大地不利于我国吸引外资,进而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各国都在积极推出各种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中国若征收离境税,无疑会在这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可能导致外资流入减少,对我国的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对人才流动的影响
离境税的征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才的正常流动。一些人可能因为担心离境税带来的经济负担,而放弃出国学习、工作、交流等宝贵机会。这对于我国与国际间的人才交流和技术合作会产生不利影响。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关键资源,国际间的人才交流能够促进知识的传播、技术的创新和文化的融合。如果因为离境税的存在,使得人才流动受阻,那么我国在科技创新、教育发展等方面可能会落后于其他国家。例如,一些优秀的科研人员可能因为离境税而放弃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合作研究项目,这将影响我国在国际科研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对于那些希望出国学习先进知识和技术的学生来说,离境税也可能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不利于我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三、与现有税收体系和政策目标的协调问题
税收体系的完整性
中国已经构建起一套相对完善的税收体系,涵盖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多种税种。这些税种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若引入离境税,就需要充分考虑与现有税收体系的衔接与协调,以避免出现重复征税或税收漏洞等问题。例如,个人所得税主要针对个人所得进行调节,企业所得税则对企业盈利部分征税,增值税在生产、流通等环节发挥作用。这些税种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税收体系。引入离境税可能会打乱这种平衡,增加税收征管的复杂性。
政策目标的重点
当前中国税收政策的重点更多地聚焦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科技创新以及保障民生等方面。相比之下,离境税对于解决这些主要问题的直接作用相对较小。中国致力于通过精准的税收制度调节税收来源分配,如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合理调节高收入群体,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等,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制造业减税、调整进口税收政策、健全地方税体系等方面发力,推动经济增长。例如,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都是为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离境税的实施可能会分散政策资源,影响这些重点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综合权衡离境税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