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收到一封表扬信——
太感谢您了,茅老师!
今天我是硬拉着我老公和儿子去看学校的,因为我想着后面我真的可能就会把孩子弄到这个地方上学,总归孩子爸爸也有知晓权。
我去之前其实都想好了孩子的出路:
1、他想读书。
那就在上海的栎树、朝阳义塾和龙游的初阳书院中选一个,分别对标美国、日本和国内高考。当然,美国的费用我支撑确实困难,搞不好得卖房子,但是孩子如果真想学,我也支持。
那初中毕业就行了。也不上职高了,职高的环境我还是担忧的;也不需要那个职高毕业证,找个机构学门自己喜欢的技术,不出国上学省下的钱给他当启动资金。那就照顾我们俩,一家人好好生活,都是普通老百姓,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了,我们收入也能够覆盖他。但是我也相信儿子不会不工作的,我只是要考虑到现在经济下行周期工作不好找。我要预留出孩子生活的费用,至少不要让孩子为了生存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我们牛马一生,那就让孩子肉身和灵魂都自由些吧,让孩子有条件做他自己吧。以上这些就是单纯我想的,我会尊重孩子的选择。总归大体就这些出路,他选哪个就走哪条路呗。孩子很懂事,很有主见,考虑周全。他觉得美国方面费用高,而且日本更安全。我问他要不要再去初阳书院看一看,这也是茅老师推荐的一所学校。孩子说不去了,离上海远,家里人有什么事,他照顾不到也不方便。下午栎树的老师领着看了一大圈,栎树住宿条件非常好,朝阳义塾住宿差一些,6-8人间,卫生间和洗漱在宿舍外边。我还担心这种对比太鲜明,孩子住宿不习惯。我也说要是有2人间就好了,人多也容易起摩擦。孩子说没事,不会起矛盾的。讲个插曲,从地铁站打车去学校的路上,一路上非常荒凉偏僻。儿子说:“妈,我一个人丢在这你也不知道啊!”我心想完蛋了,开局不利。确实一路荒凉,我也心里没底,没想到后面有转机。其实,今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和栎树的老师交流,看朝阳义塾的时间很短,基本就是马校长和我们聊的几分钟时间。没想到儿子居然很快有了自己的选择,也没想到朝阳义塾还有校车可以把学生送到虹桥火车站,这个就很人性化了。我和儿子说国内三年国外四年,140万要的。儿子说,马校长说了日本学费花销比上海少,他不会额外花钱,用不了那么多。孩子真的很为父母考虑。
东哥说——
从当初的慌乱到现在的清晰,虽然还不是那么笃定——在我看来哈,但已经能够为孩子托底了,不容易。另外两位妈妈的反馈
现在的孩子,缺睡眠,缺运动,缺尊严,缺安全感,缺自主性,缺少思想资源,核心是缺自由。此时你是不是想说:岂止孩子,我们成年人不也是如此吗?有这样的质疑,不奇怪。我想说的是:然后呢?胳膊拧不住大腿啊,大家都这样嘛,忍一时风平浪静,年轻人不要冲动……这是主流大众的选择,但不是唯一的选择。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依然还有得选,出走的大门并没有完全关闭。当然,选择会有阻力,也存在风险。是不是有足够积蓄并不是关键,但是对自己的生存能力是不是有足够的信心很重要。1923年底,鲁迅在北京面向女学生进行了一次演讲《娜拉走后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