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圣|浅淡贾令“狐神庙”和“乞雨”

文摘   2024-07-25 00:00   山西  


浅淡贾令“狐神庙”和“乞雨”



今年气候特殊,持续高温、持续干旱无雨,我这七十多岁老翁亦是少见。也令我这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一直工作在农业战线的人,实是心焦,总想乞求老天怜惜农人,突降甘霖,解急救难。突然想起我曾写过一篇贾令村狐神庙和乞雨的文章,现略加修改重发,也算表达一下我乞求甘霖的心愿吧

狐神庙座落在祁县贾令村正西面,已有65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即占为学堂,解放后也一直由学校占用。也幸为学校占用,才使得狐神庙能得以保存,但早已濒临坍塌,破败。2017年7月2日,在贾令李门后裔李明的支持下,经过县旅游文物部门领导和贾令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努力,贾令狐神庙修复工程正式开工。经过修葺,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庙院、大殿、乐台整修一新,遥望相守;大殿、配殿塑像威严肃穆;院內梁柱对联工整,意蕴深厚,实实令人欣慰。
贾令狐神庙,是洪武元年(1368年),乡人为祭祀晋大夫狐突及两个儿子狐毛、狐偃父子所建。是一处具有很高历史、艺术、科研价值的传统式庙院建筑,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狐突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晋文公重耳的外祖父。今人熟知的“忠臣不事二主”的典故即出自于他。春秋五霸的晋文公重耳即位前,曾避难外逃19年。狐突安排狐毛、狐偃两个儿子随行护卫重耳。晋怀公畏惧重耳回国夺权,遂下令要狐突召回狐毛与狐偃两个儿子,意欲削弱重耳的势力。狐突言:“子之能仕,父教之忠。父教子二,何以事君”?意思是,自古儿子出仕,父亲一定教育他要忠诚,我不能教我的儿子以二心事君。拒不执行晋怀公的命令。晋怀公恼羞成怒,便杀了狐突。晋怀公大兴党狱的做法,惹来了众怒,特别是他杀害自己亲外祖父的恶行,让国人分外想念有德行的重耳,人民呼他回国的声浪很高。也使重耳回国的愿望更加坚定了。这时秦国的秦穆公派人来告诉重耳,说是愿意帮助重耳回国。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带着秦穆公的军队回到了晋国,将自己在晋国的势力拢合起来,一下子就推翻了晋怀公的统治,将其赶下了台。公元前636年,重耳在众人的拥护下,当上了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而晋怀公逃到了高粱,最终被乱军杀死。
晋文公重耳是一个贤能的人,虽然当上国君的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但是他要将晋国发展壮大的霸业理想却没有老去。在狐偃、赵衰、先轸等人的辅佐下,晋国沉寂了十四年后开始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不到五年时间,晋国就修复了三次内乱所带来的创伤,又在接下来的六年里快速强大起来,最终晋国成了春秋时期的霸主国家。
晋文公重耳不忘外祖父狐突的功绩,“哀其死,嘉其节”,将其厚葬封邑马鞍山(今交城县境内,亦称狐爷山)。


中国历史上,忠臣孝子死后被视为神灵敬祀的大有人在,比如三国时的关羽,就被后世尊为武圣、武财神。还有为救民众而入焚火祈雨的成汤等。后人对狐突“不事二主”气节的崇拜,也慢慢演变成了对神的崇拜。狐突为晋文公执政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得到历代统治者和民众的推崇,然后逐渐神化,也自然成为广大民众信仰的神灵之一了。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风调雨顺直接影响着民众的生活状态。民众认知有限,只能靠天吃饭,对自然现象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以为雨水由神执掌,于是向各方神灵求助,希望通过祭拜神灵求得风调雨顺。狐突死后葬于马鞍山,后被称为狐爷山。交城、祁县、清徐、古交一带的民众将狐突称为狐神,并以狐爷山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狐神信仰圈。因为这个信仰圈內十年九旱,民众逐渐地希望并将狐突奉为掌管降水的雨神,成为了当地人心目中抗旱保丰收的保护神。
在祁县贾令一带,每逢大旱之年,贾令的社首与一些长老中的好事者依照往例,先和邻近村庄联系,达成到交城狐爷山乞雨的协议。从乞雨的那天起,即张贴布告,严禁屠宰,并令各家各户在门前设香案和插有杨柳枝的水瓶或水坛,供奉龙王、雨师,共作祈祷。乞雨之日,由四位求雨的善人,在贾令狐神庙祭祷后,即相偕向狐爷山出发。一个打着“祈求雨泽”的小旗,鸣锣开道,一个在肌肉中刺入银钩,向神赎罪。一个胸前吊着水瓶,准备装水,还有一个是沿途照料联系的。他们头戴柳冠,赤脚步行,不断高喊“雨神施雨,功德无量”等口号。沿途及狐爷山下,依例有各寺庙住持照应食宿。到达后,即将带去的水瓶,放在有隙缝滴水的山洞内。在那儿跪拜三昼夜,之后即抱着滴滿泉水的水瓶往回走。与接雨大队相遇后,即相偕归来。归来时,还抱着一尊小神象,有人说是狐神,有人说是龙王、雨师一类,很难考究。抱归的神象供在贾令狐神庙内,等下雨谢神后,再送归。
在接雨的前一天(从乞雨开始到第六天)午后,还要搞一个盛大“接雨”活动。所有参加的村庄,以社为单位,集合在贾令狐神庙,作次日接雨的编队行进练习,名为踩街。一般有男丁的家户,除老弱病残外,每户须有男丁一名参加。按年龄大小,分三种类型编队:年二十以上者,持香敬神祷告,为祈祷队;十五岁至二十岁者,化装为仙童、道童,穿着彩衣折裙,担着精制的水桶,舞蹈前进,名为担水队;十五岁以下者,手持裹有棉垫的小凳,为磕头队。排队前进时,有成年人持长竿指导,每走十几步,指导人用长竿在地上划一下,持小凳的儿童都在小凳上磕一次头。每社都有音乐队,每人都带着柳冠、赤着脚,高声谢神。最后是贾令狐神庙的仪仗队,并随着三乘轿舆,一乘内放着狐神的印盒令箭,一乘放着狐神的木制牌位,一乘空着,准备安放从狐爷山请来的小神象。一下午的踩街演习,观者如潮,实为热闹。
次日,各村社在早饭后整队出发。要在午刻时,赶到文水县西社村渡过汾河,迎上乞雨归来的“善人”。赶日落前,返回贾令狐神庙。如遇着归来时大雨倾盆,各家门前的水瓶与从狐爷山抱回的水瓶,一齐倾泻,顷刻间满街汪洋,万众欢呼,以为乞雨灵验。如没雨,即在请来的小神象前,继续拜祷七天,如仍不下雨,乞雨只好宣告结束。在乞雨后十四天内,如下了透雨,即要在狐神庙內演戏三天,名为谢雨。
乞雨曾经是一个传统的民间仪式,在科学尚未发达的年代,体现的是劳动人民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记着乞雨仪式,也是我们后人对先人的一种崇敬和怀念!



     李晋圣,1952年生,中共党员,退休干部。晋中市戏剧家学会理事,喜欢文学和诗词习练写作,曾被评为祁县最美著书人。其编著的《祁县晋剧古和今》一书,获晋中市社科联优秀奖。喜欢音乐创作和midi音乐制作,创作的歌曲、秧歌、晋剧等多个文艺作品被“学习强国”平台选播,并获祁县县委宣传部、祁县文联和中共晋中市委宣传部表彰奖励。其创作的《古村新韵、和美家园——祁县修善村村歌》在2023年中国村歌大赛决赛中获三等奖。

阅读魅力祁县 感知人文情怀


“书香祁县”微信工作平台以继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繁荣、发展祁县文化、文学事业,促进文化、文学交流为宗旨,大力推介优秀文化、文学作品,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和文明交流互鉴的“友好使者”,讲好祁县故事,传播好祁县声音,为“中国智慧”贡献“祁县力量”。

☞点击这里加入祁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

397031434@qq.com


扫码关注

更多精彩

书香祁县
“书香祁县”微平台以继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繁荣、发展祁县文化、文学事业,促进文化、文学交流为宗旨,大力推介优秀文化、文学作品,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和文明交流互鉴的“友好使者”,讲好祁县故事,传播好祁县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