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隋朝开创科举制度,直至清末废止,这一选拔人才的体系横跨了近1300年的漫长岁月,期间孕育了无数文人墨客,也见证了无数才子的辉煌时刻。据统计,有据可考的文武状元多达770余人,他们各自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能够留存于世的状元试卷却寥若晨星,仅明朝赵秉忠的一份状元卷得以幸存,成为了研究古代科举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
赵秉忠的故乡青州郑母村
科举考场
时间来到万历二十六年,即公元1598年,大明王朝又一次迎来了举国瞩目的殿试,这是选拔国家栋梁之才的重要时刻。在这场智慧与才华的较量中,一位来自山东益都郑母村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他就是赵秉忠。经过层层筛选,赵秉忠以其渊博的学识和出众的才华,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赢得了万历皇帝的青睐,被钦点为当届科举的状元。这一年,赵秉忠年仅25岁,正值青春年华,他的未来似乎充满了无限可能。
赵秉忠画像
然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份承载着赵秉忠荣耀与梦想的殿试状元卷,竟在历经数百年风雨后,成为了中国大陆唯一保留至今的状元试卷。
赵秉忠状元卷真迹(局部)
通常情况下,殿试状元卷作为国家的重要档案,会被严格收藏于官方机构,鲜少有机会流入民间。那么,赵秉忠的这份状元卷又是如何流落至民间的呢?据后人推测,很可能是在赵秉忠担任礼部尚书期间,他利用职务之便,将这份珍贵的试卷带出了皇宫,并作为家族传承之物,一代代相传下来。
在青州赵氏家族中,这份状元卷被视为无价之宝,其重要性甚至超越了家族成员的生命。历经14代人的精心守护,近400年的风雨洗礼,状元卷终于完好无损地传到了赵焕斌手中。在这期间,赵氏家族成员为了保护这份珍贵的试卷,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以赵焕斌为例,在解放前家道中落、生活困顿之际,他仍不忘将状元卷藏于棉袄夹层中,带着它闯关东,以确保其安全无虞。
时任青州市博物馆馆长魏振圣
直到1983年,原青州博物馆馆长魏振圣在郑母村进行文物考察时,偶然间得知了赵秉忠状元卷的存在。为了将这份珍贵的文物收归国有,魏振圣多次上门拜访赵焕斌,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将状元卷上交国家。然而,赵焕斌出于对家族传承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一开始并未同意。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魏振圣不厌其烦地多次动员,终于在第24次拜访时,以真诚和坚持打动了赵焕斌。赵焕斌被魏振圣的诚心所感动,决定响应国家的号召,将这份珍贵的状元卷献给国家。
当赵焕斌小心翼翼地从里屋拿出一个薄薄的布包,一层层揭开包裹的布和纸,露出那份承载着家族荣耀和历史记忆的状元卷时,所有人都为之震撼。这份状元卷是一本册面,大小相当于今天的8开纸,共19折,天大地小,布局严谨。试卷的开头留有密封的痕迹,并盖有竖长方形的“弥封关防印记”,彰显了其官方文书的庄重与严肃。接下来是赵秉忠的家世简历,用仿宋体书写,字迹清秀流畅,透露出主人的文雅气质。而试卷的正文部分,则是用小楷书写,共计2460字,朱笔断读,结构严谨,内容深邃,充分体现了八股文的特色与魅力。正文之后,还列有“少保兼太子太保”等9位阅卷官的职务、姓名,以及他们的评价,进一步证明了这份试卷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1983年6月,青州市博物馆组织国内外文物专家对这份状元卷进行了细致的鉴定。通过对比万历皇帝的手书、明朝礼部的大印、明朝档案中的关防印鉴以及试卷中出现的几位明朝官员的奏折等文物、史料,专家们最终一致确认,这份状元卷确实是原件真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青州博物馆里的状元卷
最终,赵秉忠的状元卷由北京故宫博物院进行复制,原件则归青州博物馆收藏并展出。复制件则分别赠送给了故宫、山东省博物馆和赵焕斌本人,以作纪念。自1983年收藏于青州博物馆以来,这份状元卷便成为了该馆的镇馆之宝,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研究,成为了连接古今、传承文化的重要桥梁。
青州市博物馆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画上句号,八年后的1991年夏天,青州博物馆珍藏的赵秉忠状元殿试卷再次牵动了众人的心弦,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失而复得。
那是一个历史罕见的高温闷热季节,8月10日上午10时,青州市博物馆的保卫科长气喘吁吁地冲进了公安局,报告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文物库被盗!具体的失窃时间和丢失文物数量尚不清楚,但这一消息足以让整个公安局的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青州博物馆,不仅是青州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藏有数十件国家一级文物,其珍贵程度连一些省级博物馆也难以企及。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份全国仅此一份的赵秉忠状元殿试卷。得知这一消息后,局长李洪才、副局长王德友和陈敏祥迅速带领人员,火速赶往博物馆现场。
抵达现场后,他们首先检查了一级文物箱子,发现锁闭完好,箱子中的状元卷匣子也依然安在。然而,当他们满怀期待地打开匣子时,心却瞬间凉了半截——状元卷不翼而飞!与此同时,被盗的还有汉代“宜子孙”谷纹玉璧等国家一级文物,共计20件,其中还包括一些尚未来得及鉴定的宝贝。这无疑是一起特大文物盗窃案!
刑侦人员迅速展开调查,对案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他们发现,文物库属于保密范围,一级文物箱更是绝密之地,外界几乎无人知晓其内部情况。而馆内也只有极少数人了解详情,因此盗贼能够如此准确地潜入,极有可能是内盗或内外勾结所为。此外,作案并非一次完成,丢失文物数量之多,一次难以全部带走,需要充足的时间和巧妙的掩护。这进一步证实了内盗或内外勾结的猜测。
同时,刑侦人员还注意到,案犯必须是一个训练有素、攀登技术高超的人,而且具备丰富的反侦查技术和知识。因为作案现场不仅没有留下任何可靠的线索,反而制造了一些迷惑人的假象,如伪装过的脚印和模糊的指纹。最后,考虑到文物倒卖的难度,刑侦人员判断作案人一定与社会上的文物贩子有密切联系。
基于这些分析,公安局首先决定控制全馆人员不准外出,并召开全馆人员大会,明确指出此案有内盗嫌疑,号召大家检举揭发,并讲明相关政策。随后,对全馆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摸底排查。
经过干警们抽丝剥茧的调查,真相终于大白。原来,原青州市博物馆保卫干事林春涛(男,24岁,辽宁省庄河县人,退伍兵)利用值班之机,分别于1991年4月25日、5月3日夜间和8月3日中午,三次潜入青州市博物馆北展厅一级文物库房,通过关闭警报器、撬铁皮柜等手段,将馆藏文物明代赵秉忠状元殿试卷、汉代“宜子孙”谷纹玉壶、小型玉璧、鎏金铜编钟等共计20件文物盗走。并通过盗卖文物获利45800元,险些让这些珍贵文物流失海外。
案件虽然得到了及时侦破,林春涛也被抓获归案,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状元卷及其他大部分被盗窃的文物被追回,但仍有6件文物未能找回,下落不明。这成为了青州博物馆和所有热爱文物的人们心中永远的痛。
1991年12月30日,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盗窃罪一审判处林春涛死刑。经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于1992年2月21日执行了死刑。这场惊心动魄的文物失窃案终于画上了句号,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和警示却远远没有结束。
状元卷尾部
文物是国家历史的见证者,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赵秉忠的状元卷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一份状元试卷真迹,更是见证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兴衰史和科举制度的沧桑变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根脉,应当成为每个人的职责和使命。让我们共同携手,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往期文章回顾
2016年村民捕鱼发现沙河里底竟藏着古墓!挖开后出土一对罕见龙凤青铜镜!
新中国文物被盗特大案之——“9•18”开封文物盗窃大案实录!
1977年解放军扩建营房挖出一件绝世国宝,出土40年依旧无法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