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4月18日,春日的阳光洒在华容县城关镇桥东,华容县油厂的施工场地内,机器轰鸣,尘土飞扬,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施工,为修建仓库而忙碌。然而,就在这片看似平凡的土地下,却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
当挖土机挖至距地面约1米深的地方时,突然遇到了阻碍,仿佛被一块巨大的石头卡住。工人们好奇地围拢过来,小心翼翼地清理掉表面的泥土,一具超大的棺木逐渐显露出来。这棺木气势恢宏,一棺一椁,鲜红发亮,显然并非寻常之物。
消息迅速传开,施工现场周围很快聚集了成百上千的群众,大家都对这突如其来的发现充满了好奇。为了确保棺木的安全,华容县政府迅速协调各方力量,公安干警也到场进行现场保护。在众人的努力下,棺木被安全地转移到了原华容县冷库,进行恒温存放。
夜幕降临,岳阳市的考古专家们匆匆赶到现场。他们仔细观察了这具棺材,发现其油漆颜色依然鲜红,且棺材的规制和装饰都透露出不凡的气息。按照国家文物法的规定,在没有得到上级领导批复之前,不能随意开棺。于是,经过省里的决定,在华容县冷库的一间大冷藏库中,于恒温条件下进行了现场开棺。
开棺当日,冷藏库外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闻讯赶来的群众络绎不绝,几百名警察和武警在现场维持秩序。在省市文物专家的指导下,棺木终于被缓缓打开。众人屏息凝视,只见棺内存有约52厘米深的液体,以及9厘米厚的中草药渣。专家们小心翼翼地取样封存尸水,然后舀干余水,取出了尸身。
尸身下铺垫着厚厚的药材,死者是一位女性,身长152厘米。她眼耳口鼻完好,毛发未脱,肌肉仍有弹性,关节甚至能活动。死者面部红润,姿态安详,容颜如生,仿佛只是陷入了深深的沉睡。她身上裹着数层绫罗绸缎,华丽非凡。当时,一名专家戴着手套,轻轻在古尸的脸上按了一下,尸脸竟随指复位,令人惊叹不已。
元连珠纹金栉背木梳
元八花头鎏金金钗
死者头绾发髻,插戴着金簪、钗、笄、耳坠、银髻、项链等13件饰品,左右手腕各戴着银镯银链二条。她上身穿直领对襟长袍14件,下身穿褶裥裙8条,裤3条,脚套丝袜,穿着平底尖首鞋。出土随葬品共116件,其中丝织品86件,金银首饰13件,纸币11张,还有漆粉盒、木梳、篦等5件物品。这些丝织品质地主要以罗绫为主,其中印金“四方联续”纹更是宋元时代服饰的主要纹饰之一,彰显了死者高贵的身份。
元菊花纹头金钗
专家们对女尸进行了细致的解剖,发现其尸体完整无外伤,内脏齐全。通过对其骨骼、牙齿、头发以及服饰的综合分析,专家们推断出墓葬的年代应为宋末元初,死者年龄约在32岁左右。根据陪葬物品和服饰特色,考古学家们推测这位女子生活在元代初期,已在地下长眠了700多个春秋。
经过进一步的考证和研究,专家们终于揭开了这位古墓女主人的神秘面纱。她姓郑,是元朝时长沙知府白恒轩的爱妻。白恒轩在从长沙升任京官的路途中,不幸遭遇风暴,船只停泊在南山。此时,郑夫人在船上病逝,随后被安葬在华容县城北的官州岭(即章华台)。
白恒轩悲痛欲绝,不忍心留下郑氏的孤坟独自赴京,于是辞官定居在华容。他被诰赐为嘉义大夫,成为了现居华容白氏家族的始祖。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随着古墓的发现而重见天日。
随后,这具珍贵的元代女尸被保存在华容县博物馆内。2016年,由于女尸所住的水晶玻璃棺老化,棺底渗水严重,透明度变差,影响了古尸的保存和游客的参观效果。为了保护这具珍贵的古尸并方便游客观看,华容县博物馆斥资10万余元为女尸定制了一个新的玻璃棺。
工作人员对女尸进行了精心的清洗与梳妆后,她被安全地移至新棺中安睡。如今,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往华容县博物馆一睹这位元代女尸的风采,感受那段跨越时空的传奇故事。
在春秋末期,大约公元前535年左右,楚灵王动员楚国上下,耗时长达五六载,于云梦泽深处的华容地带,兴建了一处奢华的行宫——章华宫。这座行宫不仅是楚王在云梦泽狩猎时的休憩之所,更成为了他沉溺于歌舞升平、享乐无边的私人领地。章华宫以其“高耸入云,基座宽广”著称,具体而言,宫高达到十丈,基座宽度亦有十五丈之广,其规模之宏大、装饰之华丽、气势之磅礴,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被当代的学者与专家赞誉为“楚地宫殿之冠”“世间行宫之首”。
往期文章回顾
1965年考古队在山东商代大墓内挖出一对绿头怪!竟分别成为国家和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
1976年生产队员下地劳作,挖出史上最大的青铜窖藏!103件国宝,件件价值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