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阴历八月,朱元璋的养子、黔宁王、明朝开国功臣沐英听说养母马皇后病逝,悲伤过度,自此染病。沐英与太子朱标感情深厚。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六月,远在云南的沐英听说朱标死了,“哭极哀”,时已48岁的沐英,受此意外打击,一病不起。
沐英的死,在云南震动很大,史称“军民巷哭,远夷皆为流涕”。远在南京的朱元璋接报后立即下令将沐英的尸体运回南京,给他隆重地办了丧事,归葬于江宁观音山。
观音山距中华门约20公里,因沐英这员大将入葬于此,易名“将军山”。此后,沐英家族死了人,均安葬于将军山,这里成了赫赫有名的沐氏家族墓地。
明朝近300年,而沐英家族贯穿了整个明代。史料记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六月十七日,48岁的沐英在云南病逝,其子沐春将父亲的灵柩送回南京,朱元璋追封沐英为黔宁王,并以王礼葬于江宁将军山。此后,沐英的后代世袭镇守云南,历代黔国公死后大多也葬回南京将军山,形成沐英家族墓。
自1949年以来,南京地区已发掘了沐英、沐晟、沐叡、沐瓒、沐斌、沐昂、沐崑、沐朝弼等多座沐氏家族墓葬,出土器物数量众多,品种丰富,尤以金玉器最为精彩。
“黔宁王遗记”金牌,1974年出土于南京江宁将军山明黔国公沐叡墓。金牌为圆形,直径13厘米,上部为花叶形边,刻有叶脉纹,顶部正中有一圆形穿孔以便系绳。牌身正面中间刻有“黔宁王遗记”五字,两边各刻有四个字,右为“此牌须用”,左为“印绶带之”,字体略小。金牌背面刻字五行,为“凡我子孙,务要尽忠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谕,慎之戒之”。
这面金牌上所刻的文字是黔宁王沐英对后代的教诲,意在训诫子孙供职朝廷,首先一定要忠君报国;其次对上级,要小心做人,勤恳为官;同僚相处,虚心谦恭;这样方能安享世代荣华。这30个字的“特谕”,充满儒家传统的为人处世之道。身在官场特别需要“慎之戒之”啊。这件金牌是迄今为止我国古代墓葬中发现的唯一一件来自显赫家族的家传遗训,极为珍贵。
部分精美文物欣赏
此套“嵌宝石金质头面饰”是于2008年4月,由将军山南麓“沐英家族墓群”黔国公沐斌继室梅氏夫人的墓葬内出土。这是国内迄今发现的明代头面饰中最为完整的一套,由挑心1件、顶簪1件、分心1件、掩鬓2件、钗簪1件和耳坠2件组成,共计8件。
南京将军山沐英家族墓之沐晟墓出土,现藏南京市博物馆。
云纹金束发金冠一件,高5、长14、宽6.5厘米,重2.44两(16两称计);用金锤碟出如意云纹,冠两端各有孔二,位置对称,用于金簪插入,并横贯于发髻中以固定发冠。
金簪两件,顶端均錾刻成花状,中间嵌红色宝石。均长12.3厘米,一件重7.5钱,一件重8.5钱(16两称计)。
镶红宝石金冠,明代。重173.1克。江宁开发区将军山出土。江宁博物馆藏。冠由重叠的三层花瓣构成,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冠顶高处直立一如意形金釵,中间镶嵌一颗红宝石。
金束发冠,明代。重55克。江宁开发区将军山出土。江宁博物馆藏。
双凤双鱼纹金饰件。重9克。江宁博物馆藏。三角形,背衬金箔片。中部主纹为对凤,其下为双鱼衔胜,鱼眼镶以绿松石,两侧饰水珠纹,其中两滴水珠中尚存镶嵌的绿松石。所有主辅纹上均满焊细密的金粟粒。
兽面纹金铺首,明代。江宁开发区将军山印塘村出土。江宁博物馆藏。兽面形,以金箔片锤牒、錾刻兽之五官、毛发等,兽面尖耳、瞪眼、高鼻、龇牙咧嘴。
凤纹金饰件。上宽下窄,佛龛状,中部主体为对凤纹,其上饰卷云纹,周边焊满细密的金粟粒。背衬金箔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