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公众号
校对:子休
👆点击上方小程序,可查看完整视频👆
对于很多人来说,《存在与时间》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现象学与存在哲学著作之一。
现象学关注我们经验的现象(我们看到的、尝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听到的和感觉到的),不去追问某种“本质”,而是注重对于我们生活周围的现象的思考。
存在主义强调个人的生存、自由和选择,以及我们作为人类是如何经验它们的。《存在与时间》的核心目的在于阐释存在的意义。
1
人,在世界之中存在
如果我们想进入《存在与时间》的世界,我们需要检视海德格尔在书中试图回应什么(问题) ,以及他对于启蒙时代哲学的基本态度。
笛卡尔、洛克、康德,甚至休谟(这些都是启蒙时代哲学家) 都无一例外地以“主体-客体”的视角来看待世界与人类经验:“主体”是(作为人的)你,而“客体”是这个你将自身投入其中的世界。
在这种哲学视角下你与世界 (主体与客体)是互相独立和分离的。海德格尔对这种主体与客体的区分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
例如,笛卡尔最终做法是不断地收窄面对存在的视野,他关于存在的结论是:在我们把一切都剥离掉之后,仅剩的那个能证明我们存在的事物是我们的思考(“我思故我在”)。
但是海德格尔发现,在得到"我思故我在"的想法之前,已有事物先成其所是,而这源初存在就是我们作为人最初的经验。
海德格尔所谈论的在有所思之前的存在,也就是此在(Dasein),他指向的是更具体的在世界之中的存在。因为说到底人不能不在世界之中存在,(人与世界)两者不是互相独立的事物,人周遭的世界与人的存在互相交织,且对彼此来说(这是)不可或缺的。
2
世界在我们眼皮底下
让我们回到存在:“存在”存在于不同的境遇之中。实体被我们理解成人、动物和概念,但是要从根本上达成理解,我们必须理解是什么使人之为人,是什么样的存在包含着人性。
当我们谈论认识论时,我们发现我们对于不同的事物的反应是非常独特的。
海德格尔注意到一个非常独特的人类(认识)现象:当我们探索概念或者真相时,与被探索的概念相通的概念与其他真相通常变得完全模糊。
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是,当你用锤子把钉子钉进木板时,你手上的锤子几乎完全从你的意识之中消失,在钉上几颗钉子之后,你会完全忘记锤子的存在——海德格尔把这个现象称为“上手”(Zuhandenheit)。
通常来说,你只有在上手的工具和概念不再合用时才会注意到它(们) 。当你用锤子钉钉子时,如果锤头突然掉落,你会立刻注意到锤子被你拿在手中。这时对于锤子的注意,被海德格尔称为“在手”(Vorhandenheit)。
“在手”与“上手”概念的重要性在于,海德格尔希望通过它们向我们揭示世界是等待被发现的,它不是空白与现成的,而是在我们眼皮底下却不明确显现自身的。
在时间中,领会生命的无限可能
点击进入「嘉映哲学」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