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新春的脚步渐近,喜庆的节日氛围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
喜迎佳节的同时,「嘉映哲学」也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元的智识盛宴。
下面为大家介绍春节期间「嘉映哲学」小程序将持续更新的讲座、课程、专题以及共学的情况。
本周更新2则讲座音频:
内容简介:
思想和言说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存在不以语言形式呈现的思想本身吗?语言究竟具有何种重要性?
本次讲座介绍了语言作为道路系统的特性,以及艺术语言跟字词语言的区别。
在本次讲座中,陈老师为读者梳理了哲学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发展脉络及异同。
2
课程上新:形而上学系列课程
【课程简介】
我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渴望理解世界、理解自己,那么思考形而上学问题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形而上学究竟是什么?
近代的科学革命后的形而上学思想产生了哪些变化?
最后回到现代,面对科学的诘问以及我们内心的荒芜——物质世界的真相已由科学揭示形而上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1)陈嘉映老师第一次具体且集中地谈论形而上学
存在、存在锁链、第一因、认知论、智慧、理性、实践、永恒者、知识……
近期,最新的专题栏目同样亮点纷呈~
专题简介:
陈老师曾说,“如果我对我们是怎么过来的,了解得比较真切一点,那么(时代)无论怎么发展,都是理解得好一点的那个社会发展得好一点,理解得差一点那个社会发展得差一点。”
我们该怎样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呢?
比如,如何看待现代人心理问题频发这一现象?又如何跳出来思考被图像与技术深深包裹的当下?
功效主义怎样充填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又应当如何克服相对主义?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值得被辩护吗?
本专题将梳理出陈嘉映老师回应时代之思的8条线索,一探有分量的思想是如何与我们每个人遭遇的现实咬合的。
3.2 专题:何为“智性”对话?
专题简介:
《解释鸿沟》播出后,有很多读者表示非常羡慕陈老师与他的朋友、学生之间的对话氛围。也有人说:对于爱好智性谈话的人来说,到陈老师家里“做客”是一种享受。
到陈老师家“做客”当然难以实现,但何为“智性”对话?该如何营造这样一种“智性”对话的氛围?对于对话或者说理我们存在哪些错误的认识?
本专题试图从“真理”、“看法”、“论证”、“共识”、“理解”这些角度来探讨以上这些问题,以帮助我们扫清一些智性对话中的障碍,帮助富有智性的对话在我们的日常论理和公共论理中生长出来。
👆点击小程序卡片,查看完整专题
3.3 专题:看见科学的限度
专题简介:
本专题将跟随陈嘉映老师的思路,从探讨近代科学的起源开始,分析近代科学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随后,我们将对各领域普遍存在的科学主义倾向进行反思。我们会发现,近代科学能够不断取得进步的原因恰恰是明确了科学的限度。
👆点击小程序卡片,查看完整专题
专题简介:
文学、音乐、舞蹈、绘画......艺术给予人丰厚的情感体验,被视为一种感性活动。
调查、观测、实验、分析…...属于科学范畴的智性活动,仿佛是求真的唯一途径。
作为感性活动的艺术,与具有智性要素的求真,难道毫无关联?科学式的求真路径之外,我们是否可能在艺术活动中获取如何求真的启发?
艺术活动中的“真”会是一种怎样的“真”?如何谈论艺术之于人的作用?它与我们的感受、自我、真理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本专题拟整合陈老师过往对艺术话题的一系列思考,希望面向广泛的艺术爱好者,呈现出“艺术”与“真”的紧密关系拓宽我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点击小程序卡片,查看完整专题
大年初六:【时代之思的8个切片】专题第3期
大年初九:【看见科学的限度】专题第3期
春节假期7天,仍有6场共学将正常进行:
4.1【春节快闪共学】
共学简介:走入当代政治的道理世界
共学简介:《维特根斯坦选读》——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精华拼图
共学简介:《悲剧的诞生》——尼采的处女作和成名作
尼采自称这是一本为那些兼有分析和反省能力的艺术家写的书,是“一部充满青年人的勇气和青年人的忧伤的青年之作”。
点击 👆小程序卡片,进入共学
共学简介:近代哲学奠基人笛卡尔如何开启了西方近代哲学?
点击 👆小程序卡片,进入共学
最后,「嘉映哲学」编辑部预祝大家新的一年所有努力都能有所收获,以新面貌与新的自我相迎!
文案撰写:玉谷
公众号编辑:游汐澜
审核:觉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