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主题:《善的脆弱性》共学
发起人 赵富贵
玛莎·纳斯鲍姆的名著《善的脆弱性》关注的焦点是做个好人与过一种繁盛的人类生活之间的差距。
如果我们的幸福、成功或满足,我们生活中核心的伦理要素,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外在于我们的不可控事件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它们在好的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如果好的人类生活不在于一种单一的活动,而是由各种个别要素构成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要素之间的冲突?如果人性中本就具有“不受管制”的非理性要素,同时也有一种追求自足的愿望,那么这些非理性要素与追求自足的愿望以及由此制定的理性生活计划之间,到底应该具有怎样的关系?
纳斯鲍姆通过考察古希腊哲学和文学作品中对于运气和好的人类生活之关系的探究,拒斥了柏拉图关于善能够保护人们免受恶之侵袭的观念,捍卫并发展了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立场:如果不首先承认人类生活的脆弱性,人类生活中自然地好的东西就得不到充分实现。同时,纳斯鲍姆也对当代伦理思想提出了系统的批评反思。
我们希望在这个冬春之际,通过共同阅读和讨论《善的脆弱性》及相关问题,更好地理解好的人与好的人类生活的真实处境。欢迎加入我们。
共学文本:《善的脆弱性》
共学类型:文本理解型
共学难度:高阶级
讨论时间:每周五晚上19:00-21:00
招募人数:20人
招募要求:
参与共学的同学每周阅读对应文本,并在活动中由活动主理人主持讨论。
相关阅读建议(非硬性要求):
埃斯库罗斯《阿伽门农》
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
柏拉图《普罗泰戈拉》《理想国》《会饮》《斐德若》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开放情况:开放式,允许其他成员旁听
注意事项
请仔细阅读共学要点,确保共学讨论时间、难度等级等适合自己
因活动规模有限,若遗憾未能通过筛选,只是与本次活动的要求不匹配,不代表任何对您能力的评价
报名状态可在小程序中查看。如报名通过则显示“报名成功”,一旦报名成功,我们会通过您留下的手机号/微信号添加您,并告知后续操作;未通过则显示“未能通过”。
点击预约旁听,即可在讨论前得到服务通知(旁听成员仅在主持人邀请下才可以开麦分享,欢迎以文字形式在讨论室评论区互动)。
若显示“预约失败”提示,可根据“如何打开活动订阅通知?”引导打开通知。
如报名封闭式共学且未通过,则状态会直接显示“未能通过”。
选择底部的“共学”查看报名情况
本次我们也将筛选出共学期间的高质量问题邀请陈老师或资深嘉映读者作答,期待与大家的思想切磋!
欢迎扫描二维码,发送“通知群”即可进入「嘉映哲学」读者通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