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不宜取消虚假的人才帽子?

文摘   2024-11-03 18:31   湖南  

近年来,我国科研领域不断涌现各种人才计划和项目,旨在给予杰出科技人才支持和鼓励。在当前的科研环境中,“帽子”已经成为衡量科研人员能力和价值的重要标志。然而,这种“以帽取人”的趋势不仅加剧了科研人员的内卷压力和忧虑,还扭曲了人才自然成长的规律。

许多年轻科研人员纷纷表示,他们感到“帽子满天飞”,
这情况不仅干扰了他们自然成长的步伐,还成为了一种沉重的“不合理负担”。为了竞逐这些“帽子”,他们不得不在申请年龄限制之前快速产出成果,专攻短期课题,这明显背离了深耕细作、攻坚克难的科研精神...

01
人才帽子产生的历史


人才帽子产生的历史并不长。在九十年代之前,高校院所很少见到帽子的存在。除了一些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具体职称,几乎没有其他头衔可供选择。在那个时候,唯一能与薪酬挂钩的名誉称号是学部委员(后来被称为院士),其他的名誉头衔并不多见。

199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了总理基金,旨在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按照个人兴趣持续进行研究工作。后来这一基金发展成了杰出青年基金,吸引了许多优秀青年科学家积极投身科研领域。当初,杰出青年基金仅是一项科研项目,并没有与薪酬待遇挂钩。
为了响应国家“211工程”计划,解决当时大学教授和科技人员薪酬偏低的问题,并提高优秀学者待遇,教育部在李嘉诚先生的支持下,设立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这一人才计划开始将人才的表现与薪酬待遇挂钩,给予了优秀青年学者极大的激励和认可。
随着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经济状况逐步改善,内部开始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这一制度将论文、项目、奖励等因素纳入绩效工资的考核范围,增加了对优秀教师和科技人员的激励力度。
随后,为了大力吸引优秀海外人才回国工作,国家推出了“千人计划”。这一计划对吸引国外优秀学者回国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多回国发展的机会和支持。
各类人才计划的积极影响激发了各级政府、开发区、大学和科研院所对人才的吸引意识和积极性。随之而来的是各级各类人才计划纷纷出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大约有200多种不同类型的人才计划,导致了各类人才帽子过度泛滥的现象。
这种情况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引进人员与已有员工的矛盾、国内学者与海归学者的矛盾等。各级政府、部门、大学和科研院所相继制定了各自的人才支持计划,其中绝大部分与薪酬待遇、科研经费等挂钩,有些甚至与住房、家属工作安排、行政级别待遇挂钩。新老人才激励政策的差异往往加深了某些矛盾存在,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确保人才引进和发展政策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人才计划的广泛实施和高度关注,极大地激发了学者和科技人员的兴致和参与热情。许多学者和科技人员对各级各类人才计划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性,有些人甚至将个人发展目标与人才计划挂钩,导致出现急功近利、虚假宣传、团体串通、拉拢关系等不良现象在学术界频繁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开始偏离静心专注于学术研究、攻坚克难、追求卓越、坚持求真等科学精神,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动摇学者的学术追求目标,影响了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初衷,对学术研究的社会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破坏了中国学术生态体系。


02
为何中国不宜取消
虚假的人才帽子?
那为什么我国不能取消科研人才的“帽子”,而恢复基金项目本身的资助属性呢?

若你身处学术圈内,便会了解目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已经回归至资助项目本身,而非仅仅是人才的象征。一旦更多人了解这些基金项目的真正属性,或许下一轮的重新调整就会随之展开
科研人员如果没有外部激励,很可能会因缺乏明确的驱动力而分散精力投入到各种无关事务中。尽管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筛选出那些真正热爱科学的人,但要让科研人员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努力向上的动力,最有效的方式是设立一些高难度的荣誉和地位,并予以社会认可。
同时,给予一定数量的晋升机会,让科研人员始终有新的目标可以追求,不断激励他们追求更高的科研成就。这种模式不仅能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还能使他们更好地配合组织的要求,有助于引导他们有效地投入到重要任务中。
如果将科研人员的“帽子”或头衔完全取消,科研环境的竞争性和吸引力很可能会大幅下降。即便经费可以按需求分配,但如果科研人员失去了“帽子”所带来的尊重、资源和人脉等“无形资产”,就会少了展示成果、交换资源的筹码,科研的吸引力可能只剩下个人兴趣。
在这种纯粹的学术环境中,虽然可能更加“纯粹”,但也可能导致许多科研人员的动力减弱。因此,科研人员的头衔和荣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对于激励和推动他们继续努力进行重要的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一直强调项目的学术质量和公平性,坚持着“择优支持”的理念,为学术创新和基础研究提供资助。基金委致力于确保资助资源分配与科研人员的头衔或身份无关,避免因此而导致不公平情况的发生。这种原则性的做法有助于保持项目资助的公正性和科研环境的健康发展。

有一件事情可能超出很多人的认知,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目一直保持着“资助属性”,并未直接涉及所谓的“帽子”制度。实际上,基金委项目的管理模式一直以来被认为在国内各部门中保持着清廉、公正的特点,这也是其广受社会各界认可的原因之一。因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目被视作科研领域的“硬通货”,自然而然地演变成了一种“帽子”。
正因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目强调学术质量和公平性,因此逐渐被学界和社会赋予了一种“帽子”般的荣誉属性。获得基金委项目资助成为科研人员学术能力和潜力的象征,也成为高校和科研机构认可、招聘和晋升的重要标志之一。这种“隐性帽子”并非基金委刻意推崇,而是因为其项目质量和公平公正的管理方式,赢得了科研界和社会的高度信任,从而赋予了更多象征意义。因此,基金委资助项目在学术评价和科研资源竞争中自然而然地具备了“帽子”的特性。

03
打破学术利益自循环
须对 “帽子” 们分类治理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对高等教育领域唯人才“帽子”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旨在破除“五唯”评价,但对于唯人才“帽子”问题的束缚依然十分严重,并且有呈现出继续发展的趋势。

据樊秀娣介绍,当前所谓的人才“帽子”实际上是国内各种人才计划项目的名称,但这些项目名称却错误地被当做个人的荣誉标志,导致了人才“帽子”的误解和混淆。她强调指出,科技人员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分,无法简单地对其进行等级评价或判断,真正的评价应该建立在科研成果和实际表现的基础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樊秀娣提出了对人才“帽子”进行分类治理的建议方案。
首先,对于那些颁发给曾做出杰出贡献人士的荣誉称号,应该积极传承其精神,并且要与目前使用的人才“帽子”加以区分。
其次,对于各级人才计划项目学者所获取的“帽子”,应当回归到科研项目本身,不再使用“某某人才”的个人名称。
最后,对于那些非法主体颁发的人才称号和奖项,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依法处理这一问题。


樊秀娣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报上发表,时间为2024年9月8日。她指出,过度依赖人才“帽子”会导致学术评价的“自我循环”模式,使各方都卷入利益“漩涡”之中。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从人才“帽子”的发放机构入手,进行正本清源。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随着国自然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让自己的申报项目脱颖而出,成为了科研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今天,我们带来了《2025国自然申报技巧解密系列课程》,助你在申报路上一臂之力。

本系列课程结合最新的国自然政策动向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为你提供全方位的申报指导。从国自然项目的发展历程到申报与评审流程,从立项依据的撰写到研究团队的配置,每一环节都配有精辟的讲解和实用的技巧。

2025国自然申报技巧解密系列课程

【亮点1】全面解析国自然的前世今生

从国自然的基本架构到申报流程,一步一步带你了解申请成功的必备条件。让你在短短几分钟内理清整个申报思路,迅速进入状态!



【亮点2】系统的标书写作思路
掌握从科学假说到研究方案的撰写方法,让你的标书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打动评审专家!



【亮点3】顶尖专家的独家心得
结合来自多位国自然评审专家的指导经验分享,深入理解国自然申请中的“潜规则”,避免常见的写作误区。


【亮点4】直击申报背后的核心秘密
你知道为什么有些标书会被淘汰?是因为立项依据不充分?还是团队配置不合理?课程揭秘申报中那些不为人知的关键因素,教你如何避坑,让标书顺利通过审核。



课程免费,永久观看名额限时领!
立即扫码,开启你的国自然申报成功之旅!

科奖指南
最前沿的科研资讯,最有料的科研资源,帮你打通科研路上的第—步!
 最新文章